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己度人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己度人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一日后正午,王允的车架抵达华阴城外,王旭闻讯,亲自率众迎接,简短将当下情况说明,便匆匆带着其奔赴前线,只留徐盛领近卫铁骑留守华阴。

沿途快马奔驰,抵达潼关之时,正好碰到王晨又一次在关下劝说。

王允在后方营内细听片刻,已是急不可耐,匆忙说:“子阳,快带老夫去关下,王晨如此说法肯定劝不住!”

“好!去关下。”王旭点头允诺,亲自带着众将策马行至关外。

此时,张辽、典韦二人正率领数十逍遥津死士,护卫在王晨身侧,突然听到后方车马声,不由回头望来。

“是主公!”

“主公来了!”

二人相继惊呼,立刻拍马迎来,并将这两日劝说的情况大致回报一翻。

“嗯!”王旭笑笑,示意自己明白,随即将目光转向王晨,呼唤说:“伯明兄长,快看谁来了!”

王晨因为年龄较长,所以王旭以兄称之。

其本来没管身后之事,只顾大声劝说,此刻闻言,不由策马返回数步,满脸愁容地拱手行礼:“哎!王将军,愚弟性子倔强,实难劝说,真不知如何是好!”

王旭不以为意地摆手:“伯明兄长莫急,且先看看马车内是何人?”

“马车内……”王晨转头望去,满脸疑惑。

此前他并不知道王允要来,所以不可能猜到。

马车很快停下,里面传来一个疲惫而又有些沙哑的声音:“伯明。是我!”

马车的帘子随之掀开。风尘仆仆的王允从内走了出来。

王晨细望片刻。瞬间泪水四溢,激动地唤道:“叔父!”

“伯明,想不到你我还有再见之日!”王允目光悠远,脸上带着些许沧桑,颇为感慨。“哎!当年是我考虑不周,让你父母及弟妹一家人尽数受李傕、郭汜所害。”

王晨哽咽着摇头:“叔父莫要自责,当年是父亲自己不肯走的,言身为大汉臣子。当为陛下驻守朝堂,当等待叔父携陛下寻到援军归来,亦或者下令迁都!当时,谁也未曾想到,李傕、郭汜会胆大如斯,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肆斩杀群臣,即便不因叔父之事,以父亲那等忠直的性子,也必受牵连。”

“哎!”王允叹口气,拍拍王晨的肩膀。默然不语,其实这些他哪会不知。只是终究觉得自己有责任。

王晨泪眼婆娑,接着说道:“叔父,其实那钟繇亦曾盛邀于我,我之所以不肯出仕,全因那钟繇当初在长安,明哲保身,反而屈从于李傕、郭汜这等叛贼,深得二人信任。”

“不然当初曹操迎陛下东去时,钟繇也无能从中协助周旋,骗过二人。( 平南文学网)我虽理解其这般隐忍不发、伺机而动的作为,可因父亲之事,心中实难介怀,因而不愿去其帐下!”

王允满目慈怜,看着王晨良久,才悠然询问:“那王凌投效曹军,当初你为何不阻止!”

“王凌与我性子不同,其更思变通,当初我与其商议时,他说出仕乃为朝廷,待以本事得居高位之后,才能为父亲当初的忠义之举树碑列传,才能让太原王家得到应有的荣誉,所以我也同意了。”王晨回说。

王允已经是过来人,如何不理解他们的心思,想劝解些什么,可又不好说出来,最终悠然一叹,苦涩地说:“你兄弟二人中,你身上有你父亲的率直重情,王凌却有汝父的忠正不屈!”

“罢了!”王允深吸口气,洒脱的摆摆手,很快将话题转回来:“现在不是说此事的时候,待将来回荆州再叙,老夫先去见王凌!”

“嗯!也只能看叔父能否说服愚弟了。”王晨立刻点点头,擦干了眼角的泪光。

王允虽然好些年不再身居高位,可气度仍在,很快大步行到众人之前,遥望潼关城楼,虽然老迈,可往那里一站,却让人觉得真如高山一般,气场十足。

“众将随我相护!”

王旭一直没打扰叔侄二人,此刻才匆匆带着众人策马行至王允左右,为其护驾。

关上的曹军将士早就发现关下异常,但因为人多,并没能看清,也不知来了些什么人,此刻众人排开,那王凌才陡然怔住,愣愣地看向王允。

“王凌逆子,还不打开关门!”王允吐气开声,朗声大喝。

“叔父?”王凌难以置信,眼睛都瞪圆了,深怕看错。

王晨适时接话喊道:“二弟,叔父年事已高,亲自来此劝说,你何忍其站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还不开关相迎!”

“叔父,您老人家还健在人世?”王凌大声喝问。

“你以为呢?”王允大声回话:“当年之事,将来在与你细说,你快快开关投降!”

“叔父,这……”王凌真是为难坏了,心里百般挣扎,可最终还是回声说:“叔父,您自幼教导于我,当忠于职守,侄儿如今镇守武关,焉能做那违逆之事?”

“糊涂!”王允怒声斥责:“忠,当分忠于谁,当分所为何事!如今帝室衰微,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掌控朝堂,视陛下为无物,已是奸臣,汝本大汉忠臣之后,何故为奸臣把守关隘,与亲人对峙,这般作为,汝将以何颜面对你九泉之下的父母?”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侄儿……”

王凌话还没说完,王允已是疾声打断,怒声斥责:“汝为奸臣把守关隘,已是不忠,如今所为更是不孝,你这逆子如此作为,不忠不孝,可还不思悔改,汝父与我,可曾这般教你?”

“叔父……”王凌此刻饱受煎熬,泪水从眼眶里流出,很是痛苦。片刻后他也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来。“叔父!当今天下。诸侯混战。帝室衰微,英豪各为其主。曹公待我不薄,安能背弃,况为将者,又焉能失去节气,若今日开城投降,岂非受天下人耻笑,留下千古骂名?”

王允嘴上那是三寸不烂之舌。又何等精明,深明王凌此刻复杂的心理,亦知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全是借口,见其说出实话,当即直打七寸,怒责说:“天下诸侯,效力何人不好,你偏效力那挟制陛下的奸臣,不论天下大势如何,可汝终为汉臣之后。世食汉禄,他人可效。唯你不可,此乃失德!”

“统兵与亲人交战,乃是失义!”

“与杀父仇人同朝为臣,更是有不孝之嫌,若汝父家人死于战场,乃兵戈之争,那还罢了,怪不得谁,可那些西凉人是以叛逆之身,残忍谋害你手无寸铁的家族满门,你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再者,你效力曹操,而我与王晨却在荆州,以曹孟德多疑之性,若知此事,焉能再真正信任于你?”

“叔父……我……”王凌不知该说什么,他听到那番话,虽然心中煎熬,可显然还是不愿开城投降。

就在他们两人遥遥喊话的时候,潼关的另一段城墙上,卞喜和孔秀却是匆匆聚到了一起。

“孔将军,你可曾听到他们之前的对话?”卞喜焦急地说。

“听到了,得到士卒禀报,我第一时间就赶来,那人是王司徒!”孔秀无奈地叹道。

“想不到那老匹夫没死,还藏身在荆州!”卞喜双眼闪过厉色,随即说道:“孔将军,这老匹夫和王晨,都与王凌是至亲,王凌向来孝顺重情,只是碍于忠诚名节,这才不肯投降,可听两人这般说下去,王凌心里恐怕守不住。”

“那你说怎么办?”孔秀也是急坏了。“信已经报过去,可曹真将军最快也还有一天才能赶到。”

卞喜皱眉说:“不行,等不了一天,你想想,即便是你我二人,如果处在王凌此刻的境地,可能守住忠心?”

“这……”孔秀汗颜地低下头,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那你想,王凌又能比你我二人好到哪里去?”卞喜再次开口道。

两人这番对话,倒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典型的以己度人。

可惜人是很难看清自己的,孔秀被说动了,疾声问道:“那怎么办?”

卞喜丝毫没有犹豫,狠狠挥手做了个宰的比划:“命弓箭手射杀王允,再将王凌控制起来,不然潼关必陷。况且那王旭似乎也在关下,虽然其武艺不凡,又有强将护卫,但若能侥幸将其也射杀,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不可,钟校尉快马回信,不是言及不可妄动吗?若射杀王允,王凌必然怒急!”孔秀连连摇头。

“那是其不知王允还活着,并会到这潼关来,如今禀报已经来不及了,为将者若不当机立断,必受其祸!”卞喜狠声道。

孔秀思虑片刻,终究还是点头:“好!那我们立刻就去关内,召集你我二人的本部部曲上城墙。”

“且慢!”卞喜冲忙拉住他,摇头道:“若那般兴师动众,王凌哪有不得到禀报的道理,而且时间拖延太长,若让其有了准备,就不易围杀了,依我看,仅城头上你我二人的亲信部曲就够,先悄悄潜过去,将王凌和他自己的那百多亲卫围起来,谅他王凌也翻不了天!”

“如此也好,那我现在过去安排!”孔秀转身便走。

“孔将军,等会儿可千万当心,我曾听人说王凌武艺不错,我们曾与其切磋,其恐怕未尽全力!”卞喜提醒说。

孔秀满不在乎地摆手:“不必担心,他武艺不凡,我亦靠勇武为将,切磋时我也不曾使出全力,有何惧之?前些时日大军撤往弘农,我二人奉命带一万兵马留守此地,辅助于他,不过因他本是潼关守将,对这潼关很熟悉罢了,不然焉能让他做主将。”

“还是谨慎些好!”卞喜叮嘱说。

“卞将军放心,若他王凌敢反抗,我必斩他!”孔秀说着,头也不会地大步离去。

卞喜也没有拖沓,悄悄吩咐城墙上的亲信部曲,缓缓向着中央城楼围拢,他自己则挑选出一队最好的弓弩手,在城垣旁边悄然等待。

不多时,他眼角观到城楼那边已经做好部署,遥遥与孔秀使了个眼色,果断回头大喝:“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