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再起波澜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二十八章 再起波澜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砰!”一声巨响。

议事厅内,坐在上首的王旭,一掌拍在身前桌案上,神色激动:“你说什么?”

堂下单膝跪着一个将士,战甲上还有干涸的血迹,面对王旭的怒火,他也颇为无奈,只得再度重复道:“回禀将军,郭军师病危,西北韩遂出兵十万相助羌族、氏族,兵临阳平关,魏延将军令属下紧急前来求援。”

“郭嘉病危?什么病?”王旭心急如焚地问。

“据医官所说,应该是在南中沾了瘴气,郭军师身体不够强壮,所以中毒了。”说着,其想了想,还补充道:“据郭军师护卫所言,军师早在南中时就已经身体不适,还没到西北就已经病倒。”

“军师在撑着将西北各部重新部署过后,就陷入时而昏沉,时而清醒的状态,当地医官无力医治,魏延将军便将其火速送往襄阳,想来过几日应该也快到了。”

“这个郭嘉,怎么身体不适也不说!”王旭责怪地说了一句,真是担心坏了。

“月影!”

“在!”

王月影无声无息地侍立在他身后不远,闻听召唤,不由微微上前一步。

“你即刻去往医曹,通知医曹掾张仲景,还有华佗二老,将军师之事告知,让他们早些做好医治的准备。”

“诺!”

月影步伐轻盈,落地无声,待其离开议事厅,王旭这才又回过了头来,望着堂下报信的将士。皱眉问道:“那如今西北局势如何?黄忠将军那边可还安稳?”

其人回道:“羌族、氏族几个部落的联军。并没在黄忠、吴懿、张任等将军那里讨到便宜。几度发动攻势都被击退。只是那个叫司马懿的人,端是厉害,曾拿下关城,又设局诱使我军出击,险些奇袭白水关成功。若非张任将军对那一带特别熟悉,察觉不对后,果断抄小路拦击,恐怕白水关已破。被其打通南下益州的门户。”

王旭心中默想片刻,心里对那边的局势多少有了些把握,随之问说:“那魏延对你可有什么嘱咐?”

“魏延将军让属下转告王将军,西北各部据险以守,凭借重重险要雄关拒敌,那司马懿虽厉害,但也难有作为,希望王将军放心,他与田别驾,还有黄忠、吴懿、张任等将军定能保证边关周全。只是如今西凉韩遂也出兵十万。阳平关兵力不足,实难抵挡。恳请襄阳及时派发援军。”

“嗯!”王旭点点头,侧头沉思片刻,挥手道:“辛苦你了,先下去歇息吧!”

“诺!”

随着那报信之人退下,厅中文武这才活跃起来,彼此议论着西北的战事。

“主公!”法正起身出列,躬身奏道:“汉中魏延麾下,仅有三万兵士,算上其留守郡府几千人,那么最多只有两万多人镇守阳平。而这阳平关虽是天下少有的险隘雄关,又有魏延将军指挥应对,可面对数倍于己的大军日夜攻伐,恐怕也难久持,还是尽快调遣援军才好。”

“末将愿带青龙军团前往增援。”赵云随之起身,朗声请战。

“末将亦愿前往!”张辽紧随其后。

“援军肯定是要派的,可这么天长日久的打下去,被动抵御,对荆益二州不是好事。”王旭说着,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道:“虽然还不是最好时机,但有些事看来必须提前了。”

“主公,提前未必不是好事。”一旁安坐的沮授成竹在胸,从容说道。

王旭与其相视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传令!”他突然站了起来,声若雷霆。

本来安坐在旁的主簿王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提笔准备书写。

“赵云何在!”

“末将在!”

“令你即刻率领青龙军团四万人奔赴阳平关,最晚十天内抵达,若有延误,斩!”

“末将领命!”赵云沉声应令。

“子龙!”王旭看看了他,语气缓和了些:“此去阳平关,你要监管好调到你麾下的两万南蛮甲卫,他们刚到军中不久,问题会比较多,你既要控制好他们,也要用好他们!”

“末将明白!”赵云沉稳地说完,对着王旭拱手一礼,便大步离开了议事厅。

王旭待其离去,这才深吸口气,疾声令道:“张辽、周智!”

“在!”两人齐齐出列。

“令你二人即刻去往城外军营,调遣白虎军团和西方军团,明日辰时六刻,随我出征!”

“诺!”

两人朗声应命,可脸上却满是疑惑,这出征,征伐哪儿?

只是他们也没多问,相视一眼,便领命而去,效力西方军团的黄叙和王雄,也紧跟着起身离开。

“典韦、徐盛、颜良!”

“在!”

“令你三人去往近卫铁骑驻地,明辰同时随行。”

“诺!”

随着三人大步离开,厅中在座的武将已经只有王飞、廖化二人,也是将军府高层中仅剩下的武将。

可王旭的神色却没有松缓下来,目光扫过众人,顿了片刻,突然在众人惊愕中接道:“传令南阳武关,令高顺、张合二人即刻出兵北上,奔袭司隶京兆,在我率军抵达前,至少攻克商县和上雒两县县城,当然若能打到长安城下,就更好了。”

“武关?”主簿王凯不知该怎么记了,以为王旭说错,出声提醒说:“高顺、张合二位将军不是驻守在南阳宛城吗?如何去武关传达命令?”

“哈哈哈……常胜只管记下便是。”沮授大笑出声:“高顺、张合二位将军,早在大半月前就已经率领两万兵士,秘密分批抵达武关。”

王凯瞬间明白了。微笑着摇摇头。便不再多言。只管认真记下内容。

其余人更加惊愕,只有兵曹掾徐庶和尉曹掾陈登微笑不语,显然早就心中有数。

蒯良忍不住心中的迷惑,出声询问:“主公,早前属下曾听您言及,荆州各部之前损失太大,力有不及,不再北伐。怎么如今却已做了这般准备?”

“我不那么说,坐镇司隶的钟繇焉能不做准备,如今其调动在我之后,必然受制。”王旭从容笑答。

“可如今兵力不足,司隶地域宽广,极难攻取,这般出征,岂非做了无用功,白白损耗?还望主公三思!”蒯良进言劝阻说。

“子柔!”王旭的声音缓了下来。“此次北伐不一定就要取司隶,能取则取。不能取也不强求,本意仅是要牵制曹操。他一再侵我荆州之地,已是……”

“主公,国之大事,怎能做义气之争?如今曹袁相争,我既无力,何不趁此时机恢复实力,坐山而观虎斗?”蒯良疾声打断了他的话,诚恳劝谏。

“子柔莫要激动,且听我把话说完。”王旭耐心解释起来:“曹操此战若击败袁绍,其势必将锋锐至极,待随后一两年内尽得青、幽、并、冀四州之地,统一北方,我们将以何力抗衡?”

“可主公出兵攻打曹操,相助袁绍,我们自己却又无力拿下司隶,那即便袁绍胜了,我们还是徒然为他人做嫁衣,反而让自己损失惨重,这是何苦?”

蒯良真是急坏了,伏跪于地,倾力死谏:“属下亦知主公在河北,曾允诺袁绍,定要出兵相助,可此等大事,完全可以做做样子便可,屯兵边关,帮其牵制曹军也就履行了承诺,恐怕就连袁绍自己也不曾想过,主公竟然愿意为他拼力死战,我们这般牺牲,又是何苦呢?”

众臣沉默,静静地看着,了解其中深意的人是不急着说,不了解的人则还在静待事态发展,等着蒯良劝谏之后,王旭的反应和说法。

“子柔先起来!”王旭起身上前,亲自相扶。“先起来,慢慢说!”

“主公,真的不能做义气之争啊!属下今日谏言,句句忠心,天地可鉴,绝无半点害主公之意,还望主公慎思。”蒯良起身之后,仍然是哀声恳求。

“子柔,我知道你说的对,也知道你的忠心,但且听我一言。”王旭温言安慰着,将其扶到位置上坐下,才缓缓说道:“从战略得失来说,我们现在出兵司隶,死拼曹军,确实不妥,因为如今这点兵力要拿下司隶,太难太难,不仅仅是我,任何人都没有把握,看上去,此举便成了为袁绍死拼,让袁绍得益。”

“可我的想法却不然,我所虑者,乃是定天下之难易,而非一时之得失,宁可袁绍一统北方,不可曹操成就大势。”王旭斩钉截铁地说:“曹操之所以不管不顾,总是来干涉荆州之事,可是所谓义气之争?不,其是将我荆益二州视为最大劲敌,因此尽可能地妄图削弱、阻止、打击,同样,对于我们而言,曹操同样是最大劲敌。”

“袁绍与曹操之比,就好似燕雀与鸿鹄,燕雀长得再大,不过盘绕一林之地,可鸿鹄成长,却可高飞长空,当今天下,唯有曹操堪称我荆益二州第一大患。”

“主公所言甚是!”法正沉声接口,起身说道:“纵观天下,曹孟德崛起于微末,振兴于逆境,却尽得中原之地,群雄授首。此人文韬武略,可有不通?农林牧渔,可有不晓?此等全才,古今罕有,况其帐下,能臣汇聚,群英相佐,若得大势,我荆益二州只能与孙家联合,方能匹敌。”

“那时天下三分,彼此牵制,战事旷日持久,天下何日可定?反观袁本初,多有缺陷,麾下虽不乏英才,可不得善用,人心不齐,各怀心思,即便得天下之大势,亦难成伟业!”

一直安坐的徐庶静静听到此处,眼中精光闪烁,顺势接口。

“因此,此次北伐必行,且必尽全力!”

ps:支持在哪里!支持在哪里!求支持,求包养!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