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零一章 派系之争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零一章 派系之争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江东起马步兵八万,以孙策、周瑜为帅,宿将黄盖为前部,声势浩大。

早已得到禀报的荆州,更是在短短一个月内,急速调集襄阳主力兵马,汇合从各地抽调的郡府兵,共计十万,以王飞、徐盛为帅,王旭亲弟王雄为前部,奔赴豫章相迎。

此等壮举实可谓空前绝后,大军旌旗遮天蔽日,沿途并无丝竹之乐,反而军鼓齐鸣,昼夜不停。不少百姓闻之,为了一睹这等壮举,竟然跋山涉水前来,争相目睹。

消息传至天下各方,当真举世皆惊,有人惊诧,有人不屑,有人艳羡,有人忧虑,有人愤恨,有人高兴!反应可谓是千奇百怪,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次嫁娶,不管是好名还是恶名,必定传颂千古。

人越多,行进越是缓慢,八万大军出行,尽管沿途丝毫不耽搁,但也足足过了大半月,才抵达豫章边境。

此时,荆州的十万大军早已扎下大营,等候多时。

“王将军,恕策不能远送了,还望将军善待吾妹。”孙策身披银甲,伫立在战马上遥遥拱手。

“伯符安心,既是我的妻子,便是我家人,如何有怠慢之理?”王旭勒住马头,微笑着说。

孙策面露笑容,不再多言。“珍重!”

“珍重!”王旭回礼,随之看看旁边同样拱手示意的周瑜:“公瑾,他日有机会定要与你一醉。”

“将军盛邀,公瑾自当舍命相陪。”周瑜儒雅地笑说。

“哈哈哈哈……好。来日再与诸位共饮。”

王旭笑着与两人相视片刻。再不停留。调转马头慢跑而去。

身后的车架随之跟上,仅随从和女护卫便是五六百人,声势不小。

孙策目视着妹妹的马车远去,心中很是不舍,突然高声喊道:“小妹,记得常命人来信,有空回江东看看。”

“兄长放心,妹妹会回江东看望你们的。”

毕竟是远嫁。又值此乱世,这一去,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再度见到至亲,孙尚香当场泪流满面,头伸出窗外,不停对着孙策挥手。

此情此景,饶是孙策,眼中亦有泪光一闪而过,慨然一叹。“不知小妹嫁予王旭,究竟是好是坏。”

“少主安心。令妹嫁给王旭,当是福气。”周瑜笑着宽慰道:“不管将来江东与荆州是友是敌。以王旭的胸襟与气魄,皆会厚待于她,尚香本又良妇,自是天作之合。况且对于孙王两家来说,并无私怨,仅天下之争,若孙家败,其必会加倍对尚香好,以得天下之心,若其败,孙家亦可让王家丰衣足食,何来不好之理。”

“此言也对。”孙策点点头,他心中当然也知道这些,不然如何会那般安排,只是心里终究有些挂念罢了。

车队逐渐远去,行至一半的时候,荆州大营那边,猛然冲出三员战将,快马飞奔,掀起滚滚尘土。

“哥!”

“三弟!”

“主公!”

王旭细细端量片刻,随之大笑:“哈哈,二哥,王雄,徐盛!”

重逢的喜悦总是让人难以克制,几人神色激动,迅速奔至一起。

“哈哈哈……哥,我的两个嫂嫂呢?我要看嫂嫂!”王雄大笑着问。

“你这小子!”王旭瞥了他一眼,笑骂:“她们尚在后方车内,有什么好看的,安静待着去。”

王雄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敬服他,被训斥后,反而笑得很开心。

“主公!”徐盛激动呼唤,重重地拱手一礼。

王旭望去,发现许久不见,还算年轻的徐盛,额头竟然起了层层皱纹,可想这些日子以来,究竟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当下感动道:“文向,我不在的日子辛苦你了。”

旁边的王飞笑笑,及时接过话去:“三弟,自你走后,荆益二州极其混乱,幸亏文向坐镇襄阳,强势压制将军府,震慑各方异动,这才能保证将军府有序运行,确实功勋卓著。”

“诶,子潜此话太过,末将只是尽了分内之事,算不得功。”徐盛并未居功自傲,反而很是谦虚。

王旭此刻非常开心,仿似有说不完的话,但知现在不是细谈的时候,目光扫过四周,便摆摆手道:“此地说话不便,走,回去再慢慢说。”

江东的大军撤走了,荆州的十万大军同样踏上返回襄阳的路途。

路上,各地大小官员无不奔来拜见,各种消息,也如同雪片般飞传至荆、益二州的郡县。

这一刻,荆州上下的心,终于安了!

行军途中,经过徐盛、王飞、王雄的诉说,王旭才了解到荆州这些日子来的真实状况。

没想到他的离开,竟然让荆州险些内乱。

最早是田丰、沮授等外来臣子掌权,积极稳定益州局势,可还没能完成,却遭到强烈反弹,因为他们的很多政令,再次触及到荆益本地家族的利益和体系,没有王旭的权威,益州大多数官员拒绝实行,荆州这边的很多官员则传出怨言,公开表达不满。

蒯越、蒯良、桓阶、公仇称、刘祥、刘巴等效职将军府的高层,既与本地官员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顾忌将军府的团结,夹在中间,左右周旋,意欲化解矛盾,可惜却越见糟糕。

郭嘉出面更改政令,意欲让形势缓和,却因其属于外来臣子群体,难以震慑本地官员势力,仍然无法得以有效执行,将军府日日争执不休。

本欲杀几个人立威,却发现调动不灵,甚至军中将领也分成几派,有人公然抗命,各方对峙。

若是点燃这个导火索。必然引发大规模混战。

最后。他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个别抗命问题。而是整个集团势力因为失去主导人,从而产生的派系争斗,本质上是权利的争夺,一切是为夺取最高权利。

无奈之下,他面见徐淑,恳请其全面摄政,并秘密谏言,让其出面终止目前的政令。先安抚各方稳定下来,再徐徐剥夺两方势力的发言权,颁布较为温和的政令,并且通通由徐淑亲自下达。

此举果真收到奇效,王旭不在,徐淑就代表着他,此刻要收回所有的权利,名义上谁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还是有人阳奉阴违,办事也不积极,但总算压制住众人。不敢在明着继续争。

最重要的是,本来沉寂的亲属一派随之站出来。他们本不参与臣子间的权利争夺,但若是徐淑的命令无人听,就是有人要造反,是欺主!

赵云、黄忠、典韦、徐盛、王飞等人当然不会置之不理,强势介入其中。

同时,其它跟随王旭很久的文臣武将,渐渐从两方势力分离出来,倒向了徐淑。

如高顺、徐晃、张辽、沮授、田丰、桓阶、刘先、刘阖,庞季、王獒等等,如此一来,高层核心迅速团结到了一起,徐淑随之全面摄政,在众人协助下亲手颁布新的政令,但有不从者,即刻斩杀。

权利的争夺很快平息,因王旭离开而产生的矛盾也被压了下来,极少数冥顽不化,不识大体的地方官员,也很快遭到镇杀,自此,荆益二州总算在高压之下,逐渐平静。

当从王飞口中得知这一切,王旭心情很沉重,他知道,随着势力扩张,林子越大,就不可能像最初那般单纯,肯定会有矛盾,会有争斗和事端,可没想到,他不在,竟然能闹到这种程度。

临走的时候,将权利交给郭嘉、沮授、田丰三人,本以为靠他们的威望和手段,应该可以稳住大局,没想到还是引起这般混乱,若非郭嘉及时献策徐淑,让其出面,恐怕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此刻,王旭突然发现,自己身边说是文臣武将无数,却少一个能够完全统筹大局的人,郭嘉精于谋略战阵,可谋定江山,却少于人心掌控,伐于政略手腕。

沮授、田丰精于政略,善于谋划,兼通军事,却个性刚直,不善手腕,不明人心进退。

其余蒯越、蒯良等辈虽然皆是一时雄才,可在这个璀璨的乱世,又无法完全掌控。

这些人若在寻常年间,个个都可为丞相、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在这人才辈出,乱世英豪并集的大世,却只能分工合作,不能全面,一个真正可以完全统筹大局的人,和平年间的帝王绝对不愿看到,但乱世中开疆拓土却又迫切需要。

诸葛亮!

一个名字印入王旭的脑海,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刘备那个弱小的势力中,他究竟是怎么力挽狂澜的?刘备死后,又是怎样压制住关羽、张飞、李严、法正等心高气傲,权势滔天的人呢?

还有荀彧,一个能为曹操将整个北方统筹起来,让群臣敬服、名将弯腰,一个能让曹操每逢出征,从不担心后方的人,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突然间,王旭觉得,自己对于人才的能力偏向,应该重新划分,三国时期的三大谋士,不应该有诸葛亮,因为他根本就不是称职的谋士,谋士应该是郭嘉、贾诩那样,为君主出谋划策,谋定江山,而非统政御军之人。

历史上的曹操,从开始就以荀彧统筹大局,而郭嘉则陪侍在旁,出谋划策,可见单论识人,远远超过自己。

“哎!如果我有荀彧相佐就好了。”王旭突然出声感叹,语带羡慕之意。

“嗯?”徐盛几人齐齐愣住。

王旭回过神来,见他们面色古怪,不由问道:“怎么了?”

徐盛、王飞、王雄彼此对视,惊讶之色溢于言表,片刻后,徐盛才拱手笑道:“主公,您刚才渴求的荀彧,也是郭军师最近天天念叨的。”

“奉孝?”王旭满脸好奇之色。

“是啊!”王飞笑着接过话去:“郭军师前次回襄阳,愁眉不展,几乎每次相见,没谈上几句正事,他就感叹若是荆州有荀彧辅佐就好了。”

“是吗?”王旭乐了,笑着摇摇头:“奉孝与荀彧私交甚好,非常了解荀彧的才能,想来他恐怕发现了些问题。”

话音落下,旁边的王雄却似乎想到什么,突然出口:“诶,对了,哥!说起荀彧,我倒是想起一个事儿,前段时间在襄阳林海阁用饭,偶然听到有个青年语气张狂,年约二十来岁,当时正高声品论天下名士,其中就有荀彧,从其话中的意思,还意指荀彧恐不及他!”

ps:在工作之外抽出时间,写出心中的故事,非常辛苦,更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喜爱,你们的支持才是我最强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