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豫章 太守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三百一十五章 豫章 太守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第三百一十五章 豫章太守

随着田丰和沮授这两个老友互不相让,言辞间激烈争锋,王旭也将扬州和益州各自的优劣听了个清楚。瞥眼见到郭嘉神色从容,笑而不语,不由笑着打断了两人的争论。“元皓,公与!且听我一言。”

听到王旭发话,田丰和沮授倒是立刻安静下来,转身对着王旭拱了拱手,相视一笑,不再多言。他二人本是个性刚直,就事论事,并非不能容人。所以不谈事情,照样还是好友。

见状,王旭也是赞许地点了点头,才缓缓接道:“元皓和公与的分析其实都没错,而且非常准确。扬州有扬州的优势,益州有益州的特点,从战略上来讲,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

说到这里,王旭却是陡然顿住了,转而望向郭嘉,笑道:“奉孝,我观你一直笑而不语,似有定计。不知可否说说你的意见,也供大家斟酌一番!”

“主公言重了。”被王旭突然询问,郭嘉当即便谦虚地拱手行了一礼。

但也没有推脱,略一沉凝,便从容地笑道:“属下之见与主公相同,无论扬州还是益州,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弱势,所以不必太过介怀。而我们现在能在其中任意选择,就代表自身的强大,是诸位长期辛劳所获得的成果。为何要抛开这种优势,而执着地认为必须要选定一方呢?所以,在战略上,扬州也好,益州也好并不重要。目前的大势,其关键点其实是在时间。”

听到这里,王旭心中一突,已是大为诧异。郭嘉真不愧是郭嘉,一语中的,自己因为了解历史而明白其中形势,但郭嘉却全凭其高瞻远瞩而预测,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啊!

但郭嘉并没有停留,似笑非笑地扫了众人一眼,又缓缓接道:“当今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除少数外,几乎都未立足根基。今后势必引起混战,其中优者存、劣者汰,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而因为主公的高瞻远瞩,我们已先于群雄,占有荆南四郡之地,兵精粮足。所以,正当利用这种优势,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强盛。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不应考虑扬州好,还是益州好,而是思考哪边能以更快的速度取下,永远保持着优势。”

说着,郭嘉的语速已是逐渐转急,一刻不停地接道:“若是能交好北方群雄,并挑拨其混战不休,而我们则趁机强势占据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南方四州之地,带甲百万,虎视中原又何尝不可?只要把握好时机,控制好局势,到时益州、扬州据险以守,百万雄兵出荆州,中原群雄孰能挡之?天下定矣!”

慷慨激昂地说完这段话,郭嘉深吸了口气,平复下心中的激动,才又微笑着道:“此乃在下愚见,实际情况可能与此大不相同,北方群雄想必也不会任由我等坐大,所以到时还需视情而定。但不管如何,目前都应当以怎样才能最快立足为主要考虑对象,至于其它倒还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主公,属下赞同军师之意。”随着郭嘉这话说完,众人尚在沉思之际,陈登却与郭嘉相视一笑。看那样子两人似乎私交不错,而且私底下应该交流过此事。

片刻之后,田丰也是缓缓抬起了头来,点头道:“奉孝此言不错,倒是我等之见落于下乘。虽然北方群雄不会任由我等占据南方四州,但若在其中周旋,也并非没有机会。特别是时间之论非常精辟,若是依此策实行,便当先取扬州。相对而言,益州刘焉已经营日久,巴蜀险川又不易攻克,还是扬州更容易取。”

听了这么久,王旭心里也已经有了定计,当即笑着插话道:“此言大合我意,今后便以扬州为第一战略目标。那么在征伐刘表之前,我先拿下临近的豫章郡,以作将来征战江东的桥头堡,诸位认为如何?”

“不可!”话音刚落,董和便已是急切地进言:“主公,虽然以扬州为根基,属下也是赞同。但荆北未平,若是兴师动众,贸然出兵,恐怕刘表会趁虚而入,袭我后方啊!”

陈登望了望王旭,也是立刻接道:“主公,董幼宰所言不差。豫章郡乃是大郡,地域极其广博,顺帝时已有二十一县,如今更是足足近三十县。若取之,不但师出无名,且战线势必扩大,适时不但刘表会袭取我后方,扬州刺史陈温也会号召扬州各部率兵营救。我军必然陷入两面受敌的窘境,还望主公三思!”

扬州刺史陈温的问题,王旭还真没想过,此刻听到陈登提起,顿时一愣。思虑良久,却是忍不住问道:“可若是不取豫章,我等岂不只有与刘表决战?刘表与我实力相当,若是僵持下去,恐怕天下有变。况且扬州现有孙坚在吴郡,我很担心他会趁势袭取江南四郡,到时屯兵柴桑,并在艾县、赣县、宜春等县的山区各置险关,只需千余人便能将仅有的山岭小路也截住。面对群山阻隔,我等焉能有所作为?”

面对王旭询问的目光,厅中众人皆是低下头去,陷入了沉默之中,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感到很棘手。

好半晌后,郭嘉才迟疑着道:“主公,若仅是想打开扬州通路,属下倒是有个办法。”

“噢?”王旭猛然回头望了望郭嘉,已是急道:“奉孝快快道来。”

此时,厅中众人的目光也是齐齐转到了郭嘉的身上。郭嘉再次慎重地思虑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来笑道:“若主公是想打开扬州之门,倒应该不难。不知诸位可知现任豫章太守是何人?”

“王獒,字海威,豫章郡柴桑人。”郭嘉刚问出口,田丰便已是立刻接过了话。“当年许昭在句章兴兵叛乱,此王獒便是其军师。后来朝廷诏命臧旻为扬州刺史,率军平乱,因见其有勇武而具备谋略,便招降其人,教其从善。后来臧旻迁任护匈奴中郎将,他也随之做了军司马。黄巾之乱时,他也在军中,只不过那时已没有在臧旻手下,而是做了新组建的步兵校尉,分到了朱儁帐下。参加过火烧长社,后来在皖城力战有功,便被朱儁及臧旻等人表奏为豫章太守。”

说完,田丰微微笑了笑,还忍不住转过头来道:“主公,这王獒当年应该还与您并肩作战才对。”

“噢?想不到还是故人。”听到田丰的话,王旭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倒是左边安坐在武将中的徐晃突然皱起了眉头,没等王旭接话,便已是朗声道:“主公,此人末将认识!”

“嗯?”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皆是望向了徐晃。

徐晃倒也没有扭捏,面对众人的目光坦然地道:“不知主公可还记得,当年末将曾在朱儁将军身边做亲卫,是主公器重于我,因此才调到麾下。”

“此事当然记得!”王旭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又忍不住接道:“莫非,你就是那时与其相识?”

“正是。”徐晃肯定地点了点头。“那时末将天天跟在朱将军身边,经常都能看到王獒。此人不但作战勇猛,而且沉稳多智,深悉兵法,很得朱将军器重,曾当众赞其颇有臧公之风。而且主公也曾见过此人,当年长社一战,主公伤重时,诸将皆来看望。他也曾随朱将军来过,国字脸,高鼻梁,眉毛斜飞入鬓的那个就是王獒。不知主公还记得否?”

随着徐晃的话,王旭也是缓缓陷入了回忆之中。当年长社一战身受重伤,军中很多将领都曾前来探望,日子又隔了这么久,一时半会儿倒还真是想不起来。

就在这是,一旁的徐淑却是突然柔声道:“就是当年你说他脸有异相,成就可能非凡那个,你忘了吗?当时我还在给你喂药呢!”

“噢!是他!”被徐淑这么一提醒,王旭顿时想了起来。当初朱儁带着一帮子将领来看望过好几次,其中有两次便带了这王獒。闲聊之时,朱儁曾指着王獒夸其有才,自己没听过这个名字,也就没什么兴趣,见其眉毛又浓又长,便顺口应付了句,说他天生异相,成就不凡。没想到还真是有缘再见。

想到这些,王旭忍不住有些感叹地道:“真是想不到,昔日故人,今日却陷入尴尬的敌对,世事无常啊!”旋即摇了摇头,才转回了正题,挥手道:“奉孝,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吧!”

郭嘉听到刚才那番话,眉毛倒是陡然一挑,若有深意地笑了笑。才不疾不徐地回道:“主公,这王獒曾捕杀反董义士,阻碍讨董之事。属下之意,乃是以此为凭,攻打豫章,但并不是豫章全境,东只打到其郡府南昌,南只到宜春、吴平、新淦一线。如此一来,陈温怎敢兴兵问罪?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避免战线扩大。到时候只需据守柴桑,南昌两地,便已无忧。待拿下荆北,养精蓄锐,便能以此为前哨,兵发扬州。”

“此策大妙!”郭嘉话音刚落,田丰立刻便脱口称赞。随即,沮授等其它文臣也是含笑点头,显然都对这个想法比较认同。

王旭思虑了一番,也还是比较满意。不管怎么说,只要打开了扬州的门户,那以后就好办得多。当即不再迟疑,猛然挥手道:“既然如此,那诸位当各行准备,主簿王凯负责纂写缴文,务必通传各地。出征时间,定在一月之后,望众将做好准备。”

“诺!”

众人齐声应命之后,沮授却是突然补充道:“主公,颁布缴文之后,王獒定当派兵驻守艾县与宜春两地的山间险隘,封锁小路,大军绝对无法通行。适时必然要借道江夏南部,途径下雉县,也不知刘表会否答应?”

沮授话音刚落,王旭没有任何迟疑,眼中冷芒一闪,已是沉声道:“先好言通知他一声,不管他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这道我是借定了。他若敢阻拦,就是逼我动手,还有什么好说的。他江夏郡在长江以南就只有沙羡、鄂、下雉三个县,正嫌其挡路,归到我长沙应该不错。我倒要看他有没有胆子渡江来与我决战。”

说完,王旭再无二话,猛地站了起来,在徐淑的陪伴下大步走出了议事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