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日本1946 > 第三百零八章 欢迎仪式

重生日本1946 第三百零八章 欢迎仪式

作者:墨罂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45 来源:笔趣阁

最初唐宁只以为基辛格那句带他去中国的话是在开玩笑,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真的获准加入尼克松总统的访华随行团了,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唐宁是欣喜若狂,穿越过来二十多年了,终于有机会回到祖国去看看,虽然是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回去稍有些遗憾,但是能回去就是好事。

在当时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之旅是有特殊意义的,这是中美关系从敌对、对抗格局转变到和解,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也有人称之为“破冰之旅”;

从美国的角度讲,尼克松访华有三个原因:首先,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拓展,让美国感觉到其霸权受到苏联威胁;第二,尼克松想通过拉拢中国达到与苏联缓和关系的目的。尼克松1972年2月到北京,5月份就到苏联,跟苏联签署了“反导”条约,当时中国批评美苏两国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如今回过头来看“反导”条约,可能是在冷战时期美苏能达成的最好条约;第三个原因是美国想从越南战争中撤下来,而中国是支持越南的主要国家,美国希望中国对越南施压。

从中国方面讲,首先,当时已经感觉到苏联是中国最大的威胁;第二,特殊的历史时期使中国在外交史上空前孤立,领导人非常希望在美国这个地方打开缺口,使我们在外交上能够取得突破,实际上这个效果是达到了。

对于还不熟悉中国的美国人来说,这次访问的意义,不亚于去月球访问。也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的访问,中美两国从此进入了全新的交流阶段。

说起来这次唐宁能够加入随行团,还真就是拜托了基辛格的努力,因为在事先就访问问题进行磋商的时候,中方大幅的减少了美方的随行人物,最后只固定在了350人,媒体记者一共才给了80人的名额,唐宁能够混进去实属不易。说到媒体记者。在双方磋商的时候,美国提出了一个让中国觉得棘手无比的问题,那就是要对这次采访进行电视直播。

伴随美国电视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尼克松在电视报道中饱经失败与成功的波折。深谙电视报道对其政治生命的作用。在其出访中国的随行记者团中,电视媒体记者是最庞大的群体。

美国总统的出访总伴随着强大的记者团,这既是发达的美国信息社会的特点,也是一种需要。美国总统出访期间,每天要举行新闻吹风会。通过卫星传递电视节目,并随时进行电视的现场转播。可在当时,这对中国是极为新鲜的事儿,甚至闻所未闻。

当时中国黑白电视的发展水平、电视的普及率远远落后于美国,彩电研制刚处于起步阶段,电视节目的类型也极为有限。因此,凭中国的电视水平,无法担负尼克松访华活动的电视报道。双方同意由中方购买美国的卫星地面站设备,再租给美方使用。中方在北京和上海,突击建造了几幢小平房。将美方提供的卫星地面站及附属设备由邮电部会同北京电视台的技术人员和翻译协助美方进行了安装。

1972年2月21号,尼克松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终于进入了中国的领空,不过事情并没有后世报道的那么顺利,因为中美两国还没建交,所以美国的飞机不能在中国领空自由飞行,即便是总统专机也不例外。

最后达成协议,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到达上海之后中国方面派出先遣小组,并且带上一名领航员登上总统专机,然后再飞往北京。以示对中国主权的尊重。到达上海稍事停留,以便让中国领航员登机的时候,记者们惊讶的发现现代化停机楼前的一根旗杆上,只有有一面孤单的美国国旗在飘扬。整个机场都没看到过一个旅客或一架降落或起飞的飞机的影子,对此唐宁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很是镇定的说道:“这没什么奇怪的,这么大的政治事件,以中国政府的习惯,肯定是要封闭机场,其余所有航班全部取消的。”

在北京时间21日上午11点30分的时候。尼克松的专机终于降落在了北京天竺机场,和之前预计的时间十分吻合,事实上这个时间也是尼克松精心安排的,因为这个时候,恰好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星期天晚上10点30分,也正是电视观众最多的时候,尼克松选择在这一时间的目的无疑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见证他所创造的这一历史时刻。

尼克松从飞机舷梯下来,他首先伸出手来,他比周总理伸手还要早,伸出手来跟周总理两个人握手。尼克松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国际上盛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要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握手,可能却被杜勒斯拒绝了,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了中美关系不合的案例流传开来,尼克松也希望借这次难得的机会重塑一下美国人的良好形象。

两人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不过此时唯一的遗憾就是机场上的欢迎仪式,既没有欢呼雀跃的群众,也没有迎接国家元首的红地毯,只有一面美国国旗和一面五星红旗并排在机场上飘扬。机场上只有一些大标语,大多同尼克松无关—“中国**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还有一支不足500人的仪仗队,他们唱着一首30年代的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样的冷场还是因为中美两国没有建交,对于建交前的一个国家元首来访的,尽管是美国的总统来访,中方依然坚持主权原则,不冷不热,不能够按照正常的建交的国家元首来热烈欢迎,也不完全保持一个完全冷的隔绝的状态,于是就采取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接待方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