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日本1946 > 第三百零四章 崩溃的原因

重生日本1946 第三百零四章 崩溃的原因

作者:墨罂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01 来源:笔趣阁

唐宁问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因为后世王安电脑帝国崩溃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固执的执行家族制的管理。虽然王安生活中美国、成名于美国,甚至后期都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并不喜欢美国的公司制度,他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作为创始人,我对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权,我的子女也有机会证明他们管理公司的能力。”

因此在1986年王安退休的时候,不顾董事会和高管的反对,毅然让自己36岁的长子王烈出任公司总裁,又让幼子出任传播公司总裁,这让公司上下大为失望,许多人当即离开公司,这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入主思科,将思科由六亿市值带到了4440亿的约翰-钱伯斯。

事实证明,王烈并不适合担任公司总裁,他掌管公司仅仅三年时间,王安电脑便正是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因此唐宁这样问就是希望能够劝阻或者改变一下王安的观念。

不过可惜的是王安好像根本就没听明白唐宁的意思,很自然的答道:“我创办的公司,自然是希望由我的儿女来继承了。”

唐宁继续尝试劝诫道:“可是王安先生,您这样的决定并不符合现在的管理模式啊,连杜邦家族那样的老牌家族都已经放弃了家族制度了,您再做这样的尝试还有意义么?”

王安皱眉道:“唐宁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也知道杜邦家族改组的事情,不过我与你们不同,我是中国人,从小接受中国的文化熏陶长大的,我对儿女的教育方式也是纯东方的,所以我虽然现在生活在美国、事业发展在美国、甚至我的国籍都已经变成了美国人,但我的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人,既然是中国人。那就要按照中国人的模式来做事。”

唐宁心道你以为我就不是中国人啊,不过你与我的情况不同,我的产业如果不给我儿子的话那才真的要出事,而且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象征来存在的。可你这不同啊,你这种业务型的公司如果没有一个能力突出、魅力足以服众的人来管理的话,那不出乱子就鬼了。

眼见唐宁这样的脸色,王安也知道唐宁并没有接受自己的观点,便笑着说道:“可能唐宁先生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不够了解。在我们中国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做顾命大臣,我来给您解释一下。”

这个词唐宁哪里需要王安来给他解释,他自然明白王安的意思,他是以为他手下的好多人都是他从微末之时提拔起来的,他对他们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们就应该忠心于自己,甚至忠心于自己的子女,就像诸葛亮之于刘禅、就像程英之于赵氏孤儿,但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现在在中国人里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呢。更不要说对于一帮子从没接受过这种文化培养的西方人了。

又劝了一会儿,唐宁眼见这个问题一时难以改变王安的观点,便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您获得了一笔大生意,但是这笔生意要求您必须得跟IBM通力合作才能够完成,您会同意么?”

王安毫不犹豫的说道:“绝对不可能,我跟IBM永远都没有合作的机会。”

唐宁心中暗叹,这就是王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他把仇恨看的太重了,在苹果大力发展PC(个人电脑)的时候。IBM和王安对此都不屑一顾,觉得搞个人电脑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

可是在随后的PC浪潮里,IBM率先醒悟,王安也迅速研发出了速度比IBM更快的PC产品。但是由于王安与IBM的仇怨和执念,王安走了一步错棋,因为他居然选择了自己的产品与IBM不兼容,可是即便王安当时的实力再强,也无法与IBM相比,人家可是与美国国防部合作的主儿啊。你跟他都不兼容,那不纯粹就是凭借一己之力跟整个行业抗衡呢么。

反观一向极为保守的IBM,反倒是采取了开放政策,团结并培养了一批PC兼容设备厂商,使之与IBM成为了一个松散的联盟,这其中就包括了后来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和因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即便王安特意去拜托这两个人脱离IBM的联盟,但也均告失败。

其实王安的这个选择唐宁也很是能够理解,现在如果让他跟三菱或者东映合作的话,他也不会同意,不过与王安不同的是,唐宁的产业是多点开花,即便放弃在电影和重工业上的发展,他依旧能够活得有滋有味。

“据新华社讯华盛顿消息:美国垄断资本为了疯狂追逐利润,不顾人民死活,让大量工业废水流入河道湖泊,工厂烟尘随风乱飞,有毒气体到处扩散,造成极为严重的空气和河流的污染,大大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严重破坏自然资源。这是美帝国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的一个方面。

据美国报纸透露,在美国每年约有两亿多吨的污染物飞到空中。其中各工厂烟囱里飞出去的烟尘约五千万吨,重工业部门排出的氧化硫达二千六百万吨。每逢气压低时,城市内烟雾弥漫,空气令人窒息。去年夏天,纽约、洛杉矶等城市就有好几天笼罩在浓烟毒雾之中。据法新社的一篇报道说:“纽约的居民,即使不吸香烟,每天也从呼吸中吸进相当于一包半香烟的烟。”

美国的河流湖泊的污染情况更为严重。据估计,每年从工厂和城市居民区排出的污水有四十五万亿吨。美国《明星晚报》的一篇文章带着讽刺的口吻问道:“你们的河流有好看的颜色吗?”文章说:染料厂把波托马克河成段的河水染成鲜红色和蓝绿色;南方的纺织厂把河流染成乳白色;石油企业把特拉华河染成黑色。洁净的河流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只有肮脏、比较肮脏和最肮脏的差别了。美国五大湖泊之一的伊利湖,多年来不但鱼类全部死绝,甚至连蠕虫也找不到,成为一个“死湖”。附近另外四个大湖的鱼类也大批死亡。”

大家敢想象么?这是1971年3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国内痛批美国环境污染的报道,不知道大家看到感觉如何,起码唐宁看到的时候是觉得荒谬无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