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阕宫 > 第四十八章闻道有术,不一而足

天阕宫 第四十八章闻道有术,不一而足

作者:江若虚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1:51 来源:笔趣阁

“飞卿先生,老朽和广王殿下还有要事商量,就先走一步了。”张天师向李重光作揖道别。广王殿下由于李重光对他的态度冷淡,但是离开的时候也至少做了做样子。

像李重光这种真人境强者,还是不要随意得罪的好,不然被一位真人惦记上,对他来说也是非常头疼的事情,搞不好还会影响到他的大计划。

李重光点头回礼,看着两人越走越远,往城门的方向走去。

“广王?广而取之吗?真是个有野心的人。”李重光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活在新政府统治下的国家了,虽然他对于大幽王朝以前的封建统治有过深刻的研究,但是对于这些封建王爷的心里却不是特别的了解。

人心永远是最复杂的东西,你永远也琢磨不透别人的心里在想这些什么。

任何人都会欺骗你,甚至有时候你自己也会欺骗你自己。这世界上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时候,都是戴着一副面具。甚至是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戴着一副面具。

李重光忽然想起了大幽王朝历史上一位伟的智者说过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虽然前者和这句话完全不在同一个境界上,但是后者却包含了前者的一切内容。

人的心灵内部包含有关于自己灵魂的内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让人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关于自己的灵魂的知识。而这些内在原则是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因此我们是在这些内在原则的指引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怎样获得这些本原性的内在原则,即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对于这一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到达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后才能明白,才不至于迷失于变化不断的混乱世界之中。

李崇光一直觉得这一类人是最接近天人境界的,尽管他们可能没有一丝一毫的修为,也没有强大的武力,但就像佛门始祖释迦牟尼那样,一朝顿悟,立地成佛。

虽然在历史神话之中有那么几个类似这样一朝顿悟,立地成佛的传说,但那只是传说罢了,从来没有人能够证实过。

况且修行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强求不得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李重光始终都相信有这种可能性,只是修行的方法不一样罢了。

寻常的修行者是从修炼的肉身开始的,然后逐步纳天地灵气,归于自己体内,然后修炼出法力。

你从光圈不知道那些智者是如何修行的,但想必是精神力为主的,又或者是更高一境界的信仰之力,在信仰不仅仅是指别人的信仰,更是指自己的信仰。

信仰于众生之中,信仰于天地之间乎。

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过往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在没有修仙者的世界里。他们通过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以求达到自己的修行目标。即使是没有成功,却也是值得任何人敬畏的。

他们修炼的是自己的内心,以求使自己的内心更加的强大。这强大不是源自于力量上的,而是源自于对世间奥秘的认知,

对人类文明本源的深刻认识。

认识的不仅仅是你自己,更是这个世界。探究人与人之间的本源联系,探究人与世界之间的本源联系。

这种内在心灵的修行,虽然理论上能够使人直接从一个平凡的人成为千人进强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这种内在心灵的修行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出来的一条道路。并且这种道路并不容易,甚至比现在法力的修行还要困难许多。

而且这种内在心灵的修行是更让人绝望的。但是如果能够沉浸在这种内在心灵的修行之中,却也是让人陶醉的。

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获得强大的力量,那么这种修行对于人来说就是绝望的,因为在没有达到成功的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但如果是为了升华自己的内在心灵,升华自己的灵魂境界,那么这种修行对于人来说,就是陶醉的。他们企业的是这种内在心灵修行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而如果最后真的能够成功获得强大的力量,那么这也是这种修行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上苍对于他们的馈赠。

还在襄阳城的时候,那时的李成功还没有成为一个修行者,就整天在研究那些先贤的著作,希望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但这条路并没有给他带来力量上的蜕变,他依旧还是一个武林中的高手,和修行者扯不上半点关系。

不过后来他在他师尊诸葛先生留下来的东西之中找到了修行之法,从此蜕变成了一个修行者。

从那以后,他就走上了另外一条修行的道路,但他心中一直还惦记着他成为修行者之前的那种修行方式。

尤其是之前修行界传得沸沸扬扬的新理论,意识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就说明这种内在修行方法是可行的。虽然修行方式不同,但却殊途同归,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

只不过是有的人注重结果,有的人注重过程。

只是可惜的是,这种最新的理论和内在修行的方式,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证实。

这两种理论,一个是诞生在数百年,前一个是诞生在当代,中间相隔了那么长时间,但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从这方面来看,历史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李重光觉得这绝对不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虽然这两者出发点不尽相同,但却都表明了同一个道理和修行方式。

或许现在的修行方式就是先让自身获得强大的力量,然后在这些强大的力量为基础,来吸纳信仰之力。使得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而那些古者先贤所使用的方法,则是直接吸纳信仰之力,为己所用,然后当这种信仰之力积累到了极限,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就会达到量变的结果,成为一个天人境强者。

只是这种方法实行起来进境很慢,前期效果甚微,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效果,许多人都会半途而废。

就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而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到达这条路的尽头才可以成功。

这是一条很容易让人绝望的路。因为在一直行进的过程中,几乎都看不到希望。

而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往往都容易崩溃在绝望之中。

能够坚持下去的,都是内心足够强大的人,而坚持下去却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或许以后有可能有人证实这是一条可行的路,而且相比于修行界的弱肉强食来说,这条道路更加的安静平和,适合那些生活在平凡国度的人们。

而且这条道路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没有门槛,不需要有多高的修行天赋,不信仰极佳的根骨,只要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

不过虽然这条道路不看重修行天赋,但却要需要足够高的智慧来支撑,才能够走的更远。

“朝闻道,夕死可矣。”

李重光看着亭子外面不远处的一个湖泊呢喃道。

湖泊之中有微漾轻波,有并蒂花开。而除了如诗如画的风景之外,还有很多浮游,这些浮游朝生暮死,于人的一生不过沧海一粟,不过是匆匆过客。

有时候人生就像这蜉蝣一样,相对于悠久的时间来说,人的一生实在是太过于短暂了。

就像是浮游之于人一样,人生于这世间来说,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匆匆过客。

除了强大的力量之外,除了巨大的权力之外,除了人的七情六欲之外,还有许多可以去追求的事物。

有的人甚至是为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自己人生的意义,而追寻了一生,到死的时候,还没有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生是有限的,世界和时间是无限的,我们追求的东西也是无限的,而想要有更高的成就格局,实在是小不得。

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只有更大的格局,才能够走得更远。

“唉!”想到这里,李重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但这叹的,却不是丧气,而是在他遇到想不通的问题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叹口气,来疏通一下心中郁滞的气息。

他常常也感到困惑,在面对到底该选择怎样的人生的时候,在面对到底该选择怎样的修行道路的时候,在面对到底该怎样选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的时候。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每一种选择,都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前进方向。

大道至简,有时候想的太多了,也就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但在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时候,却也不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

辩证的看待自己,辩证的看待世界。遵循自己的本心,遵循世界的本源,遵循社会的规则。

掌控一切的是强者,强者善于制定规则,甘于平凡的是弱者,弱者善于服从规则,不甘于命运的是反抗者,反抗者善于打破规则。

很多东西都是建立在规则的重建、打破与重组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