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凄惨的江东(第三更)

现在新野城内外的大水稍微的退却了一些,系少马车在水上行走,不会出现浮起来的现象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新野的旁边就是襄江的大支脉了,是大河。泄洪能力还是有一点的。

太守府外”糜竺下了马车。

与刘封在的时候相比,糜竺的精神并不算好,脸型也授了有些,本来逢人就会露出笑容的习惯也没了。

增加的是厌倦。

厌倦啊。厌倦了新野,厌倦了刘备。

糜竺没道理不厌倦刘备”在徐州他耗尽家财,帮助刘备,甚至不惜把妹妹嫁给刘备”光陪嫁的就有一二万的家奴。

其后刘备兵败,糜竺追随周旋,任劳任怨。

但是现在呢,自从宛城一战后,刘备就没有再亲近过他了。往昔情分”似乎都没了。

糜竺怎么会不心灰意冷呢。

至于,刘备忽然召见自己,糜竺也能猜出个大概,并不是想要与他叙叙旧”而是想要他出使江夏吧。

城墙上,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的时候,糜竺也在。

看了眼太守府,糜竺走了进去。

进了太守府以后,糜竺很快就来到了书房外边。

“还请禀报。”糜竺对着门前护卫,弯身道。

在以前,糜竺也是刘备的近臣,进书房什么的根本无需禀报,但是现在。

糜竺很自觉。

“主公已经吩咐,若是糜大人来此,无需通报。”护卫连忙对糜竺还了一礼,低声道。

“无需通报啊。”糜竺心下冷笑了一声。

对着那护卫点了点头,糜竺走了进去。进书房后,糜竺也不抬头了,直接低着头对着前方道:“糜竺拜见主公。”

坐在主位上,看着糜竺恭顺的摸样,刘备一阵恍惚。

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但是片刻后,刘备就被一片坚毅取代了。

糜竺与刘封走的太近不可靠。

这就是刘备的想法。

现在的刘备几乎满心都是刘封了,是**裸的敌视。与刘封亲近的人,刘备下意识都带着有色眼睛看人了。

“免礼,坐。”到备指着旁边的座位道。

“多谢主公。”糜竺道了一声,还是没有抬头”继续微微低着头,来到了旁边的位置。

“今日城头上,子仲也在。”刘备见此也不多想了直接道。顿了顿,又道:“满目汪洋啊,百姓受灾严重。子仲又掌管钱粮,应该知道我新野的粮食,已经不足以赈灾了。”

对于刘备要说什么,糜竺已经肯定了。

“还请主公吩咐。”糜竺举拳道。

“江夏太守刘封虽然与我有恩怨”但是与子仲却是亲厚,常称子仲为舅舅。如今我新野危机还请子仲能出马”前往江夏,求得粮食。”刘备的语气中,虽然带着请求”但是怎么看都没诚意。

二人的关系已经表面化了。

舅舅?糜竺没有理会刘备的态度,对于舅舅两个字却是有些恍惚。

其实当初刘封称呼他为舅舅,乃是刘备的主意。当初刘封刚成为刘备继子的时候刘荆日当看重刘封。

欲立为后嗣。

刘封年轻,根基浅薄。而糜竺虽然能力不行,但是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也掌管钱粮,算是重臣。

刘备当初是想要让继子与糜竺亲厚,为将来继位做准备。让糜竺主动与刘封亲近。

后来,越是相处糜竺也越是喜欢刘封。这舅舅当的也颇有滋味。

但是今日。

糜竺心中一阵心灰意冷。

“诺。”糜竺举拳应了一声。

随即,刘备亲自起草了公文配备给糜竺一百护卫,派遣糜竺前往江夏求助。

怀着复杂的心情糜竺抱着公文,出了太守府。

糜竺走后,刘备喃喃道:“一定要成功啊。”

如果说,新野,襄阳等地乃是上游,而江夏是中游,那么江东就是长江下游了。

洪水从荆楚蓄积,而流入江夏。但是江夏因为刘封的疏通”整治,使得泄洪量大增,在小范围内的洪涝中”勉强的把洪水给卸下去了。

现在暴雨已经结束了,江夏也安全了。

但是江夏的泄洪量强大,江东就遭殃了。

江东是孙策占领的,在孙策统治的时候,只考虑打仗,打仗,很少考虑洪涝。整治。

当孙权继位,对于吏治很关心。

但是孙权刚刚继位的时候,人心不稳,根本没心情搞什么吏治”后来年纪渐渐长大。

孙权也开始压服住了内部的矛盾,对外征战,打黄祖,转移注意力。

后来又打刘封,再后来山越爆发。大部分时间,钱粮也都消耗在了征战当中,整治河道这种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

河道经过积累”渐渐的变窄,深度也渐渐的变迁。

没有经过整治的河道,根本拦不住较大的半涝。

而这一次,又是数百年睢遇的大洪水。而且因为江夏,长沙,九江一带的泄洪量超大。

使得洪水源源不断,迅猛的速度进入江东。

在襄阳还没有淹没的时候”江东就已经发大水了。连续五六天的暴雨,更是让江东成了一片汪洋。

湖口渡口。

因为暴雨来的太迅猛,战船没有及时的捆绑,有些沉没了,大部分则漂浮在湖口城中。

平底船,吃水不深,现在渡口内的水深有足有半人高。很正常。

现在渡口城中的有一部分的房屋被冲毁。

剩下的百姓也不敢住。不能住。因此”大部分都蹲在渡口的半城池的城墙上。

还有一部分,干脆就在散落在城中的战船上居住。

湖口守将驾驶着小舟,在城中行进。看着灾情,脸色铁青。原因不仅是湖口被淹没,还有对江东的担心。

看暴雨情况,面积应该很大。

若是覆盖了荆州江东,那么水量就会集中进入长江,然后淹没整个江东。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很快,洪成对于江东的担心,就被眼前的惨状取代了。城墙上到处蹲在百姓,有很多人走的匆忙,虽然带了。粮,但是没有锅碗。

“回去把军中的大锅都拿出来。”洪成下令道。

“诺。”行舟的士卒,应诺一声,舟掉转方向”开始返回。

洪成的担忧是没错的,这场暴风雨确实是覆盖了荆楚吴越,以及长江北岸的部分地区。

上游的雨水,因为江夏的泄洪量惊人。而全部涌入江东,一片汪洋。

吴城,还算好的。

因为地势较高,大水只淹没到了脚掌附近。

但是吴城内的,上下官员”却没有人因此而庆幸。因为江东各地,因为灾情的公文,如雪花似的进入吴城。

几乎都差不多,请求粮食赈灾。

一场大水,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运气好的能带出点粮食,运气不好的,只有人逃出来了。

一粒米都没有带出来。

更加可怕的是死伤现在还没办法统计,但是死伤肯定有许多,人应该比较少,但是有无数的畜生尸体。

这才是可怕的。

瘟疫。

几乎是在五六天的时间内,上天就酝酿了一起针对江东的饥饿”洪涝,瘟疫。三大威胁。

其中以洪涝最大饥饿次之。若是能消灭这两大威胁,瘟疫是可能避免的。

但关键是江东现在的排水系统,要想排出这么多的积水需要时间。再加上上游还在不断往下排泄的水。

等水位自然下降,起码得三五天。

而粮食方面,整个江东的粮仓几乎见底,只剩下了二三十万石。二三十万石是什么概念呢?

能让十万大军吃上七八个月。鲁着点吃能熬一年。

但是相比于江东的百万之众,错,加上数十万山越人,没准有一百五十万人。

这么多的人口,二三十万石的粮食只够晒牙缝的。

吴城内,吴侯府书〖房〗中。

此刻,坐着三人,孙权,鲁肃,张昭。

孙权的脸色相当难看,形容惨淡。双眼血红。孙权几乎不敢相信,就在七天以前,他还在高兴,下雨了。干旱过去了,虽然今年比较辛苦”收成可能也在二成左右。但毕竟是能熬过去的。

但是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直到把他的江东给淹了。从喜悦,到绝望中用了短短的七天。

孙权在这种突兀变化中,差点崩溃掉了。

鲁肃几乎跟孙权一个德行。

只有张昭一人还算比较镇定。张昭五十余岁,说起张昭一般人都不陌生”孙策临死前把位置传给孙权。

嘱咐以,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张昭与周瑜一内一外,在孙权还年幼的时候,支撑起了江东,乃是真正的肱骨之臣。江东的顶粱柱。

在这个时候,也是张昭挺身而出。沉思了片刻,举拳对孙权道:“主公”如今洪水肆虐,百姓损失较多。粮食肯定变得匮乏,当务之急,应该是筹集粮草,准备赈灾。”

“子布有何办法?”孙权就像是一个在逆水中,抓住救命稻草的人。闻菩急不可耐道。

“可暂时向各大士族,豪强借去。等来年归还。”张昭出了一个主意”可行的主意。

江东是复杂的势力,士族,豪强占据着大量的资源,也很看重粮草储存。选择的地方”也都是地势比较高的,应该有很多存量。

孙权心中一喜。但是鲁肃的一段话,让孙权的心再次凉了下来。

“只靠豪强,士族的粮食,恐怕不足以支撑到明年秋收啊。更何况还有数十万山越人。”鲁肃摇头道。

是啊,还有山越。孙权的心”很凉,很凉。!~!

[w w w . b o o k .c o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