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朝天阙(三)

盛唐崛起 第三百一十三章 朝天阙(三)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5:45 来源:笔趣阁

计老实?

当杨守文听到这略显陌生的名字时,身体不由得微微一震,脸上更露出了惊讶之色。

“计老实,你确定那个人,叫计老实?”

杨丑儿哪料想到杨守文在听到这个名字之后,会是这么大的反应。

他本能点头道:“当然可以确定,我认识那计老实少说也有五年之久,又怎可能记错?”

“他住在哪里?”

“我不知道……之前他的那个把戏班子就住在通利坊的通宝客栈。不过几天前他说要回老家,我就没有再联系过他。公子当知道,这些江湖人都是这样,四处游荡,居无定所。我只是和计老实合作,他给钱,我办事,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杨丑儿大声叫喊,蹲在地上抱着头。

杨守文扭头向窦一郎看去,就见窦一郎二话不说,大声喊道:“傻大个,跟我走。”

而另一边,李过也对护卫吩咐道:“快点过去帮忙。”

话音未落,十几个壮汉从街头窜出,直奔通利坊而去。

通利坊,位于南市北面的方式,面积只有普通坊市一半大小,也是洛阳的贫民坊市。

杨守文蹲下身子,抱起青奴往外走。

“看着他,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放走他。”

市监立刻回答,他们虽然不知道杨守文是谁,可看他跟着李过,就知道身份不一般。

似这种市监级别的官员,又怎敢违背杨守文的命令?

米娘带着郑虔和薛嵩,跟在杨守文和李过身后。

在他们身后,还有三个护卫紧紧跟随。

“义兴郡王?”

杨守文抱着杨青奴,一边走一边打量李过。

“我记得,义兴郡王好像是叫李重俊啊。”

“嘻嘻,那是我三哥。”

李过浑不在意,笑嘻嘻解释道:“我一共三个兄长,大兄的腰牌我不能用,二兄和我关系不是很好。所以。我只好用三哥的腰牌……嘻嘻,这样就不怕被欺负了。”

唐中宗李显有几个儿子?

杨守文有些就不太清楚。

他知道李重润,貌似是皇太孙;也听说过李重俊,不过却是从后世的那部李少红导演所执导的《大明宫词》中得知。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李显其他儿子的消息,杨守文的记忆都有些模糊。所以,对于李过的身份,杨守文更没有半分怀疑。

出南市北门,隔着一条街道。对面就是通利坊。

此时,通利坊内所有的武侯都出来了,不等杨守文表明身份,一个护卫便抢身而出,和那武侯说了两句之后,武侯就在前面带路,直奔坊内的通报客栈而去。

一个建在贫民坊市的客栈,规模可想而知。

其实就是大车店,分为两层,一楼是六间通铺。二楼几间客房,面积小的可怜。

洛阳的物价很高,不过这种大车店的费用却很低。

“已经走了!”

“什么时候走的?”

“大约六天前。”

窦一郎走上前,低声对杨守文说道。

杨守文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他沉默片刻,然后走到这大车店掌柜的面前,“我问你,那闽州把戏团在这里住了多久?”

掌柜连忙回答道:“他们是在二月初住进来,在这里足足住了有两个月。”

“你和他们熟吗?”

“熟,计老实他们每次来洛阳。都会住在我这里……算起来,我认识他少说有七年之久。”

杨守文闭上眼,在心里默默计算。

“他们经常来洛阳?”

“也不算经常吧。”

掌柜想了想道:“公子你也知道这些江湖人,大都是四处流浪。很少在一个地方久留。不过这个计老实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他非常豪爽。我想想啊……长寿元年!没错,就是长寿元年!他大概是在那年年底到的洛阳,在这里住了有三个月,一直到第二年惊蛰之后才离开。嗯,那时候他的团队还没那么多人。

大约是长寿二年的夏天。差不多快要入秋了,他又回到洛阳,还是住在我这里,并且住了两个月,然后说生意不好,准备去江左走走。之后他再次出现,就是好几年后了!万岁通天元年……嗯,上元节前后,那时候他的排场可大了很多。

之后没多久,他又走了。

这是他第四次到洛阳,小人不会记错。”

“写下来。”

“啊?”

一旁李过开口道:“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听明白没有?”

说着话,他哼了一声,两个壮汉立刻凑了上来。

掌柜的吓坏了,连忙点头答应。

李过则好奇问道:“杨青之,你认得这个计老实吗?”

“他,应该就是杀死一月父母的凶手。”

“什么?”

杨守文当下,把年初他从幽州南下,途经平棘时遇到的事情,和李过详细说了一遍。

“我虽然不敢肯定,但想必应该不会有错。

这个人,手段可高明的很,而且也非常狡猾。”

李过点头,片刻后又问道:“那你刚才怎么会肯定,是那个杨丑儿?”

杨守文笑了,在李过耳边低声道:“我哪知道?我那是诈他的,没想到他真的上当了。”

从杨守文口中呼出的热气,吹在李过耳朵上,痒痒的。

他那张俊美到找不到女朋友的白皙面颊上,顿时飞起两抹绯红。

“你诈他的?”

李过心砰砰直跳,轻轻退了一步,和杨守文拉开了一段距离,然后故作震惊道:“你很聪明嘛。”

“你才知道啊!”杨守文没有留意到李过的动作,笑道:“之前在铜马陌的时候,哥奴说过一句话:只有小孩子才能钻进我那水池里。我就在想,普通的小孩子,肯定不会做这种事情。当时天气还有点冷,没什么人会让自己家的孩子做这种事。

我就在想,如果不是小孩子,那就应该是个个头很小的家伙。

刚才。我看杨丑儿表演,一开始还没有想太多。可是当我看到他会缩骨功的时候,我就突然想,以杨丑儿这手功夫。如果在精通水性的话,倒是可能穿过水门。

但是洛阳虽大,似他这种身材,而且又有他这手本领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当他看到我的一刹那,我觉察到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惶恐之色。如果没做过亏心事。不可能是这种反应……所以我就大喊了一声,没想到他真上当了!不过,还要多谢你的人才是,若不然以这小子的本领,说不定真会跑了,他可是这洛阳的地头蛇。”

杨守文解释的时候,李过一言不发,在一旁静静看着他。

那目光中,流露出一种奇异的神采……

上阳宫,观风殿。

则天女皇端坐。一只玉手放在面前长案之上,手指缓缓叩击桌面。

笃-笃-笃-

她敲击桌面的节奏很慢,可是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令丹陛下的众人感到一种难以的威压。

李显、李旦、武三思都奉命前来。

更有狄仁杰和凤阁侍郎姚崇也在一旁侍候。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狄仁杰是坐着,而其他人都是站着。狄仁杰不单单是坐着,面前还放着一条长案,长案上摆放的赫然是上官婉儿带来的笔记。

“怀英,可看出什么没有?”

狄仁杰抬起头。沉声道:“这上面的字迹虽然模糊,但可以肯定,是元文都所书。老臣曾见过他写的文章,所以对他的字迹并不陌生。而这笔记所书写的日期。应该是在大业十三年末至大业十四年初之间,与老臣所猜测的时间比较吻合。”

李显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国老,你在说什么?”

狄仁杰微微一笑,扭头向武则天看去。

武则天点点头,那意思是:还是你来解释吧。

狄仁杰慢慢站起身来。一旁凤阁侍郎姚崇连忙上前,把他搀扶住。

“万岁通天元年,我自彭泽返回神都的时候,本想在神都择一住宅。不瞒诸君,当时曾有人向我推荐了铜马陌那处宅子,可是那宅子虽说废弃经年,可是却价格不菲。我倒是很喜欢那宅子的环境,可惜囊中羞涩,所以也只能忍痛拒绝了。”

所有人都知道,狄仁杰算不上富有。

他说的情况,也很正常,就连武三思也忍不住笑了。

“早知国老喜欢铜马陌,便买了赠与国老。”

狄仁杰笑着拱了拱手,算是向武三思道谢。

他这动作,也让武则天心里很高兴。这说明,狄仁杰对武家的态度,还算是不错。

狄仁杰接着道:“不过我虽拒绝了铜马陌那处宅子,却听到了一些关于铜马陌的故事。从霍献可开始,一直到后来苏之行买下宅子。我当时就觉得,霍献可有可能是死于仇杀,但之后两个房主,却死得颇有些诡异,里面好像有什么玄机。

我原打算好好调查一番,可是……”

狄仁杰说着,向武则天看去。

武则天一摆手,“怀英有话但说无妨,你这样好像让朕觉得,朕好像很小气似地。”

狄仁杰微微欠身,沉声道:“李尽忠孙万荣在幽州叛乱,我奉命前往河北督战,所以这铜马陌的事情,我也就丢在一边,几乎都忘了。可是第二年,也就是神功元年我从幽州返回,却听到了苏之行被杀的消息。我不认识苏之行,也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做什么的。可我本能的感觉到,苏之行的死,好像有很大的玄机。

再之后,铜马陌怨鬼索命的故事,就开始在洛阳流传开来,并且弄的人尽皆知……”

说到这里,狄仁杰眼角余光,扫了李旦一眼。

但他旋即把目光收回道:“好了,咱们就说说这元文都的事情。

这两年我身体不好,经常是在家中休养。闲暇时,我也曾翻看了一些洛阳的县志。

这元文都是什么人。我不赘言,想必大家都知道。

不过,我听到了一个传说,说的是关于前朝的一个宝藏。”

狄仁杰这句话说完。在座众人神色各异。

武三思忍不住道:“什么宝藏?”

这元文都,是洛阳人,北魏宗室,汝阴灵王拓跋天赐的玄孙,安昌郡公元则之子。是个个性格直,明辨有器干的人。他曾是北周右侍上士,后来又效忠隋朝,历任内史舍人、尚书左丞、太府卿等职务,其才干和能力在当时,都算得上翘楚。

隋炀帝登基之后,元文都拜御史大夫,深受隋炀帝的信任。

大业十三年,隋炀帝出走江都。

元文都、段达、皇甫无逸和韦津等人为东都留守,次年隋炀帝驾崩。他们又推举了越王杨侗为帝,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皇泰主。此时的元文都,为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右翊卫将军、鲁国公,可为权势熏天,备受重用。

然则,皇泰主时期,天下已经大乱,各路义军更是层出不穷。

当时的洛阳兵权,是被王世充所把持,又有宇文化及另立秦王杨浩为帝。

为了制衡王世充。同时也是为了对抗义军,强大自身力量,元文都向皇泰主杨侗献策,招抚李密前来。那时候。瓦岗虽然已经分崩离析,但李密自身实力犹存。

若是能招抚李密,则可以压制王世充。

也正是为了这件事情,元文都得罪了王世充。甚至在杨侗准备提拔元文都为御史大夫的时候,王世充也大力阻挠。元文都鉴于王世充手握兵权,日益跋扈。因此谏言诛杀王世充。并且,他联和卢楚等朝中大臣,准备趁王世充入朝时,伏兵杀之。

只是元文都没想到,这计划却遭遇泄露。

同为东都留守的段达背弃了皇泰主和元文都,投靠了王世充。

那王世充旋即杀进含嘉城,不但杀死了元文都,包括元文都满门老小全部遇害。

狄仁杰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他看看观风殿上众人,而后道:“可是,当初为了招揽李密,并且配合李密招兵买马,皇泰主杨侗倾国库所有,秘密筹集五十万铤,准备等李密到来后交给他使用。

然而在元文都死后,这五十万铤黄金也随之消失不见。”

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了骇然之色。

五十万铤黄金……如果按照隋末那段时间的兑换率,一铤黄金就是一百二十贯。而现在,黄金可能没有那么值钱,但一铤黄金也差不多加之八十贯。五十万铤黄金是多少钱?整整四千万贯开元通宝。这对于在座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凤阁侍郎姚崇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强笑道:“国老,真有这么多吗?为何下官从未听说过此事。”

“此事,不假!”

武则天突然道:“朕也听说过。

早年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曾经命侯君集秘密调查此事。后来太子造反,侯君集也牵连其中,被赐死身亡。他死之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知者并不是很多。”

那就是说,确有其事?

狄仁杰道:“我一直觉得,铜马陌命案频发,很可能和这笔黄金有关联。

这次杨青之找到了元文都的笔记,从这份笔记之中,也证实了我的猜测……元文都说,李密在接受了皇泰主的招抚之后,曾与他说,他手下兵马连番血战,实力大损,希望朝廷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当时皇泰主急于命他前往武牢关抵御宇文化及,于是就密令元文都把黄金送出洛阳,交到李密手中。这也是元文都死后,黄金下落不明的原因。”

“那黄金后来流落何处?”

武三思再也忍耐不住,跳出来大声问道。

狄仁杰则笑道:“梁王莫急……自古雄兵出丹阳,当时杜伏威凭借手中丹阳兵马,横行两淮,李密早就羡慕不已。元文都只说把黄金交给了李密,但李密是如何使用,他也不太清楚。不过,我这两年秘密调查,却意外发现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

“陛下可知道左游仙其人?”

武则天闻听一愣,露出愕然之色,轻轻摇头。

“我知道。”

姚崇开口道:“左游仙好像是九龙山散人,据说他精通道术,而且身手高绝。不过,我只知道此人和辅公佑的关系甚好。当年杜伏威和辅公佑发生冲突,杜伏威势大,辅公佑为了避免杜伏威的猜忌,就跟随左游仙学道,后来才迷惑了杜伏威。”

“还有这种事?”

隋唐之交,距离现在已过去了七十年之久,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掩盖。

武则天露出恍然之色,扭头向狄仁杰看去。

“难道说,李密把黄金交给了左游仙?”

“李密是否把黄金交给左游仙老臣不很清楚,但老臣却知道,李密和左游仙可算得上是生死之交。只是左游仙常年混迹江南,所以知道左游仙存在的人并不多。

老臣是从贾闰甫的一篇笔记中才发现了此时……大业十四年,李密和宇文化及在武牢关激战正酣,却安排贾闰甫护送一批粮食送往九龙山,交给左游仙。贾闰甫当时也有疑惑,但是却没有想太多。他把粮食送到了九龙山之后就返回洛阳,然后与李密发生了争执,投奔了太宗皇帝。他在笔记中曾记载,那些粮食很沉重。”

一时间,大殿里鸦雀无声。

武则天更站起身,从丹陛上走到了狄仁杰面前,“怀英,你只需要告诉朕,该怎么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