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不是东亚病夫 > 第二五三章 驱虎吞狼

我不是东亚病夫 第二五三章 驱虎吞狼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3:24 来源:笔趣阁

1929年到1946年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二十年代末,由于电影整体技术的进步,这个时候电影开始工业化生产,类型片迅速占领了市场,特别是音响技术的革命,使得有声电影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看电影成为了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生活。

三十年代的时候,美国每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30次以上,平均每周有8000万人次会去电影院。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战以后。后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好莱坞的电影也逐渐的走向衰落,五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平均每周观影人数已经降到了4000万人次。那个时代的好莱坞电影,被电视节目吊打。直到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夫-斯皮尔伯格这一批电影牛人出现,好莱坞电影才重回巅峰。

陈强对于拍电影是一窍不通的,他就像是未来那些有钱没处花的煤老板,啥也不懂,就是会砸钱。

好在这个时代投资电影也花不了多少钱。未来那些好莱坞大片,各种特效烧起钱来几亿美金都不够,而在四十年代,没有什么很烧钱的特效,除了演职人员的片酬之外,花费比较大的大概就是电影的胶片了。那个年代的科技毕竟不发达,电影胶片的制作成本很高,卖的也贼贵,一个场景要是演员ng个十几次,整个剧组都会去心疼浪费掉的胶片。

投资电影这件事情,陈强只需要出钱,其他就交给律师搞定了。好莱坞每年出产那么多部电影,自然也会吸引很多的投资人,并不是每一个投资人都懂电影的,煤老板那种也有不少,所以好莱坞有很多吃这碗饭的律师,他们帮助投资人跟制作方谈判投资的细节,帮助投资人争取更多的收益,甚至会监管投资资金的取向,保证投资人的每一分钱都不会浪费。

陈强不是电影专家,他甚至连个资深影迷都算不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投资的这部《米尼弗夫人》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不过本来就是花钱给埃丝特买个角色,只要埃丝特开心就行,陈强也没有去继续关注这部电影的事情。

新年伊始,陈强离开了洛杉矶返回纽约,途中又去了一趟华盛顿。

到华盛顿的那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小年,胡适直接将陈强留在了大使馆,让陈强在华盛顿过年。

过去的一年,驻美大使馆的工作算是非常出色,上半年用锡矿做抵押,从美国人手里借了2000万,下半年又用钨矿做抵押,再从美国人手里借了2500万,如今更是在跟罗斯福谈更大一笔借款。

餐桌上,胡适有些醉意,他有些亢奋的说道:“白宫那边已经承诺了,明年会贷给我们一亿美金,宋特使最近正在跟美国人谈判呢!”

“美国人真的肯给咱们一个亿?”陈强倒是有些吃惊,随后他开口问道:“这次美国人要什么抵押?”

“云南的金属矿,肯定又要抵押给美国人,另外美国人还看中了咱们的平准基金。”胡适开口答道。

陈强顿时一惊:“这美国人好大的胃口!这是打算控制中国的经济啊!”

当初民国进行法币改革的时候,搞了一个平准基金,作为法币发行的保障,可以说平准基金就是法币的基础,当时的平准基金是在英国人帮助下设立的,所以早期的法币也是紧盯英镑的汇率。如今美国希望接着贷款的机会,插手平准基金,很显然是打算控制中国的法币,从而控制整个中国的经济。

以陈强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即便是现在仍然搞不清粗平准基金的内涵,但是他毕竟生长在这个时代,亲身经历过法币的改革,所以他知道,美国人这是打算对法币下手了。而一旦一个国家的货币被外国控制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也会沦为外国的殖民地。

之前中国跟美国贷款,付出的是桐油、锡矿和钨矿,虽然最后算账的时候肯定是中国亏本,付出的矿产价值要远远高于所接待的款项,但只要是把矿还给美国,双方就算是两清了。可一旦中国付出“平准基金”来借款的话,那么未来整个中国的经济,就会受到美国的控制。

用几千万美金的贷款,换取中国经济的控制权,可以说,美国这算盘打得可是相当的精明。

以陈强对重庆方面的了解,只要美国肯给钱的话,重庆十有**会答应美国的要求。由于皖南事变的缘故,现在重庆方面正受到千夫所指,在政治上限于一种孤立的形势,这个时候如果能获得美国援助的话,也会大大缓解重庆方面的压力。

所以即便是中国的经济会被美国所控制,重庆方面也会毫不犹豫答应美国的要求。

陈强与胡适正说着向美国人借款的事情,驻美大使馆的一名干事走了过来,他手中拿着一份电报,表情上则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胡大使,国内的电报。”大使馆干事将电报递给了胡适。

胡适看完电报后,顿时一脸的喜色。

“先生,有什么喜事么?国内打胜仗了?”陈强开口问道。

“打胜仗了!”胡适点了点头,接着道:“广东的游击队济洛路一架日本飞机,你猜这飞机上有谁?”

“肯定不是日本天皇,也不会是东条英机和山本五十六。”陈强随口说道。

“不是山本五十六,但也差不多。飞机上的是大角芩生!”胡适兴奋的说。

“大角芩生是谁?也是日本的高官?”陈强对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

胡适开口介绍道:“大角芩生是日本海军大将,而且曾经担任过日本三届内阁的海军大臣!他是日本海军元老级的人物,在日本军界也是手握实权!”

“这个大角芩生是被击毙了还是被生擒了?”陈强又问道。

“死了,说是飞机掉下来的时候,人就已经血肉模糊了,游击队看他穿的跟其他人不一样,翻他的随身证件才确认的身份,一起被打下来的还有日本海军的一个少将,将须贺彦次郎。”胡适开口说。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宰了个海军大将啊,这应该是开展以来,咱们击毙的日本最高级别的军官了吧?”陈强开口问。

“可不是嘛,日本人得有几十年,没有折损过海军大将了吧!”胡适显得非常兴奋,他忍不住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陈强却沉吟了半天,随后开口问道:“美国人知道这件事情了么?”

“这我哪知道!”胡适摇着头说。

“如果美国人不知道的话,咱们得让他们知道。”陈强开口说。

“为什么?难不成你还想跟美国人表功啊!”胡适笑着说。

“先生,你仔细想想,大角芩生为什么会出现在广东?”陈强开口问道。

“这群日本侵略者,出现在广东很意外么?”胡适下意识的问。

“但他是日本海军大将!”陈强开口说。

“日本海军大将就不能去广东了?”胡适仍然是一脸不解。

陈强马上说道:“先生,你想啊,咱们又没有海军,现在中国周边的海域,全都被日本人所控制,就连长江和珠江上,也都是日本人的军舰,只是对付咱们中国的话,日本随便派几条战舰,咱们都打不过人家,他们犯得着来一个海军大将么?”

“陈强,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胡适开口问。

“先生,你难道不觉的,日本派一个海军大将过来,是为了对东南亚下手么?”陈强反问道。

胡适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点了点头:“倒是有这个可能,但也未必,说不定那个大角芩生只是例行视察,恰好来到了广州。”

“大角岑生究竟为什么来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美国人相信,日本下一个目标是东南亚,我们要让美国人相信,日本会进攻菲律宾!而大角芩生跑到广东,就是为了接下向东南亚发起进攻做准备的。”陈强开口说道。

胡适恍然大悟的点起了头:“还是你小子鬼主意多,菲律宾是美国人的地盘,可容不得日本人染指,你这招驱虎吞狼用的妙啊!”

……

春节之后,陈强离开了华盛顿,返回了纽约。

虽然已经进入到了1941年的二月份,但呼啦圈仍然是畅销产品。

事实上陈强所推出的呼啦圈质量并不好,当初为了节约成本,陈强特地的让贝克兰公司偷工减料,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塑料制作工艺还比较落后,也很难生产出来高质量的呼啦圈,这就导致陈强卖的这些呼啦圈很容易坏。

好在呼啦圈的价格并不高,当产量提升上来以后,加价购买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每个呼啦圈只卖70美分,普通美国家庭都能承担得起,用坏了就再去买一个,花不了多少钱。

随着去年第一批推出的呼啦圈逐渐损坏,越来越多的人会去买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呼啦圈,呼啦圈的热度虽然有下降,但是销量还保持的很不错。

陈强开始也打算将呼啦圈卖到美国以外的地方,而首个目标自然是欧洲。

历史上美国人在1958年推出呼啦圈之后,很快的就把呼啦圈传到了欧洲,到了1960年以后,呼啦圈在欧洲风靡开来。整个欧洲地区,呼啦圈的销量也是数以亿计。

所以陈强坚信,欧洲人肯定能够接受呼啦圈的,如果把呼啦圈运到欧洲,一定可以大卖。

但是现在的欧洲,却不是一个好的商品倾销地,跟美国关系最好的英国,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时不时的能看到德国战斗机在英伦三岛上空盘旋,这样的英国,需要的是武器、食品和药品等战略物资,而不是呼啦圈。

欧洲大陆已经被苏联和德国所瓜分,美国跟德国的关系不好,跟苏联的关系也不好,美国的工业产品很难卖到德国和苏联去,即便美国人愿意卖,德国和苏联也未必愿意买。更何况此时已经是1941年了,美国即将参战,到时候美国商品就更不可能卖到德国人的地盘了。

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瑞士却是个内陆国,周围全都是德国人的地盘,美国商品也不可能通过德国人的地盘运到瑞士。

欧洲大陆唯一有可能买美国产品的大国,大概就是西班牙了。

二战期间,西班牙没有跟美英撕破脸,同时也在口头上和精神上各种支持德国。算是两边讨好,两边都不得罪。而且由于西班牙盛产钨矿,而钨矿又是军工产业必备的战略资源,所以美国、英国和德国全都从西班牙进口钨矿砂,西班牙也是大发战争财。

以当时的国际局势,美国和英国为了阻止西班牙彻底投向德国,也是煞费苦心,毕竟西班牙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了能够稳住西班牙,英美放松了对西班牙的石油进口管制和工业原料管制,同时还以红十字会的名义向西班牙输出药品。

也就是说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产品是可以卖到西班牙的。

但西班牙毕竟是在欧洲,处于一个不太平的地方,在德国实行群狼战术以后,任何一艘抵达西班牙的美国轮船都无比的宝贵,战争时期,船上有地方肯定优先运送战略物资,不会去运呼啦圈这种东西。

把呼啦圈卖到欧洲,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陈强却想到了另一个跟西班牙有关系的地方,那就是南美的阿根廷。

世界大战并没有波及到南美洲,虽然当时的南美种工业落后,没有办法向欧洲出售武器和工业产品,但是靠着卖食品和纺织品,南美在二战期间还是赚的爽歪歪。

南美两个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都是当时的农业大国。

在二战前,咖啡是巴西最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由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巴西的“咖啡经济”也受到重创,随之而来的政变、独裁统治和君主立宪等体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未来几十年都没有缓过来。估计这种政局不稳定的地方,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也受到限制,呼啦圈的市场不会太大。

阿根廷的情况要好很多,当时的阿根廷还是发达国家,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之为“南美巴黎”。二战前的上海被称之为“东方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发达程度完全不逊色于当时的上海。

1941年的时候,胡安-庇隆还没有发动政变,庇隆主义和反庇隆主义的交锋也还没有毁掉这个国家。此时的阿根廷的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阿根廷工业并不发达,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有钱的阿根廷是一个很合适的商品倾销地。

纽约有很多跟阿根廷做国际贸易的人,陈强想把呼啦圈卖到阿根廷去并不困难,他回到纽约后,仅仅花了一个星期,就搞定了呼啦圈销往阿根廷的事情。

呼啦圈终于开始走向了全世界!

求票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