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不是东亚病夫 > 第二十六章 新目标:全国冠军(求推荐票)

山崎正男输了,谷三三五也没有脸皮继续待下去,和李校长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李校长心中美滋滋的,今天谷三三五上门叫阵,李校长原本是做了最坏打算的,他想过复旦附中可能会输,甚至想到会是输人又输阵的局面。

还好有陈强的挺身而出,随着山崎正男的那一跪,随着那一声“我东亚病夫”,复旦全都赢了回来。

所以在送走谷三三五后,李校长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那位力挽狂澜的同学。

过了半个多小时,某位老师一脸郁闷的走来,开口说道:“校长,我们找遍了整个学校,都没有找到那位同学。”

“找不到?怎么会找不到?”李校长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善,他是校长,在自己的学校里想找个学生都找不到,这太没面子了!李校长甚至觉得,下面的老师是不是故意阳奉阴违,没有去认真办事。

“我们找遍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就连男厕所都找了,就是找不到他。我想他应该是回家了吧!”这位老师开口答道。

“哦,改天再见他吧。对了,这个同学叫什么?”李校长接着问。

“这个嘛,我也不知道。”这位老师哭丧着脸回答说。

“胡闹,你是学校的老师,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叫什么?就算你不知道学生的名字不会去别的老师问么?”李校长有些不忿的说。

那位老师摇了摇头:“我问了啊,学校里所有老师都不认识他,也都不知道他叫什么,他们都是第一次见他。”

李校长露出一副古怪的表情,仿佛是在说你是不是在搞笑?当老师的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那位老师也觉得这个回答有点违背常理了,于是小声的说道:“我觉得他可能不是咱们学校的学生。”

“不是咱们学校的学生,那是从哪来的?怎么会来参加咱们学校的运动会?”李校长质问道。

“校长,今天学校开运动会,所以不要求学生穿校服,很多参赛的同学全都是短打扮,我想只要是年纪差不多的,穿个背心短裤想要混进来并不是难事。”老师开口解释道。

“这么说他有可能是外面混进来的?这么优秀的学生,竟然不是我们的学生?”李校长脸上的失望一闪而过。

作为校长,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更加的优秀,希望复旦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如果换成是别的学校校长,大概觉得学校培养出科学家、培养出作家,甚至培养出官员,那才叫育人成才,但是李校长不同,他是南洋华侨出身,十几岁就去了美国读书,耶鲁大学毕业,所以在他眼中,擅长体育运动的也是人才,能培养出一位优秀的运动员,也是教育的成功。

……

陈强早就找了个机会悄悄的离开了复旦附中。

陈强能够猜到,自己战胜了山崎正男,必然会成为复旦附中的风云人物,但他并不是复旦附中的学生,若是留下来穿帮了,说不定会带来麻烦,干脆就走为上计。

作为一只混入狼群中的哈士奇,当然要趁着狼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开溜,难道还要留下来等着请客吃饭?说不定是被当成饭吃掉。

如果陈强真是个学生,哪怕不是复旦附中的学生,也不至于如此怂,但他只是个最底层报童,在旧上海无亲无故的,即便是被人宰了扔到黄浦江里喂鱼,也没有人会在意,所以陈强决定先猥琐发育,别太浪。

不过现在的陈强已经有了新的目标,他不再满足于在这个乱世活下去,他要为中国人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拿到奥运会的金牌。

回到自己的小草棚,陈强躺在床上,仔细的开始回忆起有关奥运会的信息。

陈强并不是历史达人,对这个时代的历史也只是记了个大概,但是和体育有关的历史,他却非常清楚。

“现在是1929年,我要参加奥运会,最快也得是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之后便是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二战爆发以后,奥运会也停办,一直到1948年才重新举行。”

“我记得看过一些有关于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资料,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而且只派了一个运动员,那就是短跑名将刘长春。不过他最终并没有取得成绩,在预赛阶段就被淘汰了。”

刘长春这个名字,对于了解体育的人并不陌生,他是第一个登上奥运会赛场的中国人,可以算是中国奥运第一人。

“我记得刘长春在1929年的华北运动会上,打破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的全国纪录,华北运动员应该在几个月前就结束了,回头我去找找前几个月的报纸,应该能找得到相关的信息。”

“按照我在后世所阅读的资料, 1932年的奥运会,民国政府本来是不打算参加的,但是由于伪满洲国报名参赛,南京这才急电国际奥委会要求报名的。”

“当时负责给刘长春报名的,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张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体育教育第一人,而且在国际奥委会中也颇有人脉,不夸张的说,我如果想要报名参加奥运会的话,张先生的一个电报就能做到。我记得刘长春参加奥运会,也是靠着张先生的一个加急电报才报上名的。”

“可我现在这个报童的身份,怕是连张先生的面都见不到,就算是真的见到的张先生,难道要他会为一个报童给国际奥委会发电报么?如果想要得到张先生的认可,我要像刘长春那样,在国内的比赛里拿到几个冠军,打出自己的名气,有了名气才有可能参加奥运会。”

“洛杉矶奥运会是在1932年7月底举行的,现在距离洛杉矶奥运会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有三年的时间让自己成为全国知名的运动员。”

“运动员想要成名,得去参加比赛,冠军拿的越多,名气也就越大。民国时期也不像后世,一年到头都没有几个正式的体育比赛。我记得办的最多的就是华北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8届。华北运动会举办地在北方,基本上是在京津地区,对我来说太远了,火车票都买不起。”

“华东运动会是离我最近的,就是在上海举办,可惜1925年五卅惨案后就停办了。明年倒是有个第三届的华中运动会,不过这个仅限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四省运动员参加。华南的话,广州的运动会主要是游泳和篮球,基本没有田径项目,福建厦门倒是有个闽南联合运动会,规模不大,现在也应该停办了吧。”

“看起来我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明年的全运会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明年四月份举办的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是首次采取选拔赛的模式挑选运动员,即便我只是个报童,也可以报名参加!”

陈强想到这里,突然觉得全国冠军正在向自己招手。

各位读者大大顺手点张推荐票支持一下吧,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