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不是东亚病夫 > 第一零一章 200米全国纪录

我不是东亚病夫 第一零一章 200米全国纪录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0:49 来源:笔趣阁

松软的煤灰跑道影响了陈强的发挥,他最终跑出了10秒7 的成绩。

刘长春比陈强慢了0.2秒,以10秒7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虽然输了比赛,但刘长春并没有显得很沮丧。

“真不愧是亚洲第一啊,我已经拼尽了全力,还不是你的对手。”刘长春开口说道。

“我主要是赢在后半程。”陈强压低了声音,用提醒的语气说道:“你的后半程真应该再加强一下了。咱们国内的运动员,普遍是后继无力,但外国那些顶尖高手则不一样,他们后半程就跑的很好。之前跟我较量过的那个日本人吉冈隆德,他的前半程应该不如你,但后半程的实力却十分出色。若是没有一个出色的后半程,到了奥运会上肯定会吃亏的。”

“谢谢你的提醒,回去以后我肯定要好好练一练我的后半程。”刘长春开口说道。

事实上两次输给陈强,都是后半程掉链子,刘长春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已经打算好好的加强一下自己后半程。

历史上刘长春是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失利后,才开始重视起后半程练习的,到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时候,他的后半程跑有了明显的加强,可惜的是1936年的刘长春已经27岁了,而且离开东北后,刘长春的训练也得不到保障,所以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刘长春也是铩羽而归。

只听刘长春开口问道:“下午的200米预赛,你也要参加吧?以前没见过你200米,练的怎么样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天津跟日本人比了一场200米,当时的对手一个叫佐佐木吉藏,另一个叫阿武岩夫,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他们。”陈强开口答道。

“有点耳生。”刘长春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两个日本人,随后他接着问道:“结果呢,你赢了么?”

“侥幸获胜。”陈强谦虚的说。

“你行啊,赢了两个日本人。这两个日本人既然敢去天津挑战,本事肯定不一般!看来200米的短跑,我也未必是你的对手了。”刘长春半开玩笑的说道。

“别瞎说了,我当时跟日本人比赛的时候,成绩是22秒2,你200米都能跑到22秒了,还会跑不赢我?”陈强笑着答道。

“谁说我200米能跑22秒的。”刘长春否认道,随后他压低了声音,开口说:“只是训练的时候能跑进22秒,比赛里我还从来没有跑出过这样的成绩呢!”

陈强的表情微微一惊讶,因为在陈强的记忆中,民国时期的200米全国纪录,就是刘长春所保持的22秒整。

“看来的刘长春,还没有做出22秒整的全国纪录。不过他在练习中能跑进22秒,那么在比赛当中,他随时都能跑一个22秒的成绩出来的。200米的比赛,我还是不能够掉以轻心啊!”

……

200米的初赛和复赛,陈强依旧是没有遇到强手,保送晋级到了决赛。

当然在初赛和复赛中,陈强也没有发挥出真实的实力,对手太弱了,陈强根本无需发力就能够获得晋级。

这毕竟只是华北运动会,而不是全中国的运动会,除了辽宁以外,也就是北平和天津的运动员还有些实力,其他诸如河南、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根本没有好的大学,没有好大学也就没有好的运动员。

所以华北运动会上,运动员的整体水平要略微逊色一些。

要是全国运动会,还有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参赛,这些地方都有很多一流大学,也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也会上升一个档次。

……

200米决赛,陈强一登场,便迎来了满喝彩。

经过百米短跑的胜利后,很多观众都已经认识了陈强,加上陈强又是山东队的运动员,格外的受到济南父老乡亲的支持。

刘长春望向周围,忍不住开口叹道:“我在东北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观众支持我。”

“我也是第一次在家乡比赛。”陈强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其实从民国十七年我离开济南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来。这里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我在济南也没有什么亲人了。”

刘长春张了张嘴,想要安慰陈强,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最后,他还是拍了拍了陈强的肩膀,换了个话题:“一会比赛的时候,你可得加油啊,你那个22秒2的成绩,不一定能赢过我的。”

“放心好了,我肯定全力以赴!你要是不认真跑的话,说不定会输给我哟!”陈强笑着说道。

两人互相鼓励了一番,便各自站上了起跑线。

200米是在弯道起跑的,这一次,刘长春依旧是在第二道,而陈强是在第三道。所以陈强的起跑位置是在刘长春的右前方。

刘长春的起跑位置是沿着跑道曲线的,其他的运动员也是一样,唯独陈强,他的起跑方向是斜的,而且尽可能靠近跑道的外侧线。

之前在200米预赛里,刘长春已经见过陈强这种弯道起跑的方式,他跟宋教练讨论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倾斜的起跑,是为了在起跑时获得更大的冲刺距离。

刘长春和宋教练都觉得,这种方式的起跑显然要比传统的起跑方式更科学,但是刘长春却并没有盲目的去学习。短跑运动员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后,技术特点都已经比较的成熟,这时候仓促的改变自己的某项技术,非但提升不了成绩,反而会使得成绩出现下降。

所以刘长春只是将陈强的这种起跑方式记在心中,等回到东北以后,他还需要通过训练来学习陈强的弯道起跑。

“各就各位,预备!”发令员高喊一声,同时举起发令枪,现场的观众们也随之安静下来。

“啪!”枪声响起的同时,运动员开始启动,而看台上也在同一时间爆发出了疯狂的呐喊声。

“陈强,加油!”

“陈强,加油!”

所有的人都在为陈强加油,毕竟这是济南本土的选手。

赛道上,陈强对于周围的加油声视若无睹,此时他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比赛当中。

这毕竟是弯道跑,陈强在加速转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沿着跑道的左侧内沿线,以便获得最短的行进距离,同时他还要避免踩线犯规。

要做到这一点,陈强必须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时刻盯着跑道,他每一步都不能出错,所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但同时他还需要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速度,所以他每一步都必须要大胆的迈出去

胆大心细,大概就是陈强现在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

刘长春留意到,陈强的身体是倾斜的。

“他的身体是斜的,这样做有什么用?”刘长春的物理学的显然是比较一般,不知道这是在利用向心力。

不过陈强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却让刘长春有些心惊。

“好快啊,这可是弯道跑,陈强竟然还能够跑这么快,他是怎么做到的!”刘长春已经意识到,陈强在弯道所表现出来的速度要比自己快的多。

这个时代的运动员,还不懂得利用向心力来加速,他们在弯道跑中实际上是在用身体对抗向心力,这弯道的速度自然就提升不上来。对于很多三十年代的运动员来说,如果弯道的速度过快,很有可能会无法控制身体转弯,所以对于陈强这种高速的弯道跑,刘长春有些无法理解。

如果是美国春田学院的教授,仔细的观察陈强的弯道跑后,大体会明白其中的原理。不过想要模仿,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陈强所用的毕竟是未来的短跑技巧,这是经过好几代人几十年来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所得来的最佳方案,凭着这个时代人的见识,单凭肉眼看几遍很难吃的透。

况且在未来,高水平的体育训练已经体系化,一个200米短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短跑技术方面的训练,还有体能方面的各项训练,那些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还需要心理稳定性方面的训练,这在三十年代,不仅仅是训练技术达不到,训练的理念,训练的硬件,也全都达不到。

好在陈强有一个训练空间,让他可以享受到未来的训练,否则的话,以三十年代落后的训练条件,即便陈强有来自未来的体育理念,也达不到未来运动员的那种水平。

言归正传,此时的刘长春已经发觉陈强的弯道速度很惊人,他不仅无法追上陈强,还会被拉开差距。

昨日的百米短跑决赛,刘长春在前半程还能够跟得上陈强的步伐,虽然起跑时候落后了一点点,但始终没有本陈强甩开。

但今日的200米决赛,刘长春在前面100米的弯道,便被陈强甩开了差距!刘长春恍然觉得,到了200米的项目上,自己非但没有缩小和陈强之间的差距,这差距反而更大了。

刘长春的心中腾起一种复杂的感觉,有焦急、有烦躁、有无奈、更有不甘!

“昨天的100米短跑,我已经输过一次了,这一次我绝对不能轻易的认输!”刘长春依旧没有选择放弃,此时的落后反倒是激发了他的意志,让他放手一搏,全力追赶。

……

由于200米的起跑位置并不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所以相对位置更靠前的陈强,并没有留意左侧赛道的刘长春,他也没有感受到刘长春所带来的压力。

陈强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脚下的跑道上,他努力的控制着每一步的落脚地点,并且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奔跑。

前面到了弯道与直道交接的地方,一旦进入到直道,陈强就不用再小心脚下了,也不用在费精力施展弯道跑的技巧,他可以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冲刺当中。

陈强双脚的着力点发生了变化,弯道当中是右脚前脚掌的内侧着地,左脚前脚掌的外侧着地,以便让身体处于倾斜状态,直道当中显然是不用这么跑了,所以陈强选择了双脚正常的着地。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陈强却出现了一些失误,他的步伐有些紊乱。

这种弯道与直道之间的技术转换,也是200米跑的一大要点,如果弯道和直道衔接出现问题的话,最少也会慢上0.1秒的时间。

陈强也很快的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失误,应该会耽误0.1 秒的时间。

“是前面跑的太紧了,身体不够放松,所以在弯道转直道的时候,技术动作太僵硬了,导致出现了失误。”陈强的脑海中,一瞬间就已经分析出了失误的原因。

200米不同于100米,200米需要有一个弯道转直道的过程,所以200米短跑项目上有一种所谓的“放松技术”。这种技术在2008年之前还不存在,但是2008年博尔特打破200米世界纪录时,众多的教练和研究人员才注意到这种放松技术。

博尔特跑200米,远比他跑100米时要放松的多,观看博尔特200米的比赛录像,经常会发现他左顾右盼,好像不是很专注的样子。

但是运动方面的科学家将博尔特的动作输入电脑进行对比分析后,才发现这是一种很放松的跑法。

随后运动专家研究出来,身体放松有利于保持高速运动中身体的协调性,也有利于让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达成更高度的配合,这对于弯道跑是有极大提升的。

而后运动专家继续研究,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人体在高速运动中放松肌肉会导致速度的下降,但如果肌肉放松的程度越高,速度下降的反而越慢;反之肌肉放松的程度越低,速度反而会下降的越快。

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导致了一种新的运动理念的出现,有很多的短跑教练开始尝试,让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过程中适当的放松肌肉,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刚刚陈强就是不够放松,整个身体太紧绷了,所以在弯道进入直道的时候,才会出现了脚法上的失误。

陈强迅速的进行调整,但速度却在这一瞬间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这正是应了肌肉放松成都越低,速度下降越快的研究结果。

陈强觉得,这一个失误再加上后面的调整,他损失了可不止0.1秒的时间,陈强估计这次损失已经要接近0.2秒了。

“我在200米短跑上的比赛经验还是稍微欠缺了一些,否则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失误的。”陈强对自己的表现有些不满,不过好在他现在处于第一的位置,其他运动员还没有追上来。

进入到直线跑道之后,陈强也终于可以分出一些精力,观察其他运动员的情况。主要是看一看刘长春的情况。

刘长春仍然在拼命的追赶陈强,虽然落后,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气馁,反倒是愈加的斗志昂扬。

这就是刘长春,一个永远都不会轻易认输的运动员。

所有的运动员都跑出了弯道,进入到了百米冲刺的阶段,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花招可言,就是闷着头向前冲吧!

……

“陈强,加油!陈强,加油!”

观众席上已经响起了整齐的呐喊声,而随着陈强越来越接近终点,这声音逐渐的开始整齐起来。

陈强也留意到那些为自己加油的声音,虽然都是山东的方言,但是传入耳中却有一种别样的滋味。

陈强是个穿越者,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陈强了,对于济南,他也没有家乡般的亲切。

但此时,这阵阵带着山东方言的加油声,却让陈强感受到了乡音的味道。

有人说山东话听起来很土,但此时陈强却觉得,这些为他加油的声音,却是时间最动听的旋律。那一声声加油的呐喊,仿佛是专门为他敲响了战鼓,激励他前进;而那一次次呼喊他的名字,所饱含着的,是对家乡选手胜利的期盼!

陈强很享受这种感觉,这会让他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可以稍稍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同时这也会让陈强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更多的则是感动!

成千上万的人,他们与陈强无关,却在呼喊陈强的名字,在声嘶力竭的为陈强加油助威,在期盼着陈强的胜利!

这种感动,就这么来了,来的莫名其妙,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下一刻,陈强来到了终点前,他挺胸昂头,撞过了终点线,他用这种方式,将周围的呐喊声带入到了**!

“赢了,又赢了!”

“我们山东队又赢了!”

“陈强又赢了!”

这一切,体育场内上万名的济南父老开始分享胜利的喜悦,他们和陈强一起,享受着胜利所带来的美好果实。

……

裁判和计时员们确认了一番,终于公布了成绩。

“辽宁队,刘长春,22秒3!”

现场给予了刘长春鼓励的掌声,刘长春则又是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22秒3,这对于刘长春来说算不上最好,但已经很不错了。这条略微松软的跑道也影响了刘长春的发挥,否则的话他应该还可以再快一些的。

“山东队,陈强……”裁判故意拉了个长音,随后大声说道:“22秒整!”

听到这个成绩,陈强脸上的惊讶一闪而过。

既然现在的刘长春还没有做出22秒整的全国纪录,那么今天陈强的跑出来的22秒整,就是一个新的200米全国纪录!

各位衣食父母有月票的赏我几张吧!谢谢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