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戏骨 > 2333 格局初显

大戏骨 2333 格局初显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2:42 来源:笔趣阁

目前为止,单纯从得奖数量来说,“爆裂鼓手”即将追上“布达佩斯大饭店”,前者三座奖杯,后者则是四座,“鸟人”与“少年时代”两部作品都被甩在了身后,尽管这不能意味着最佳影片的走势,但学院评委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还是毋庸置疑,竞争格局,全面开放!

旁观者势必产生疑问,一座最佳剪辑奖,分量如此之重吗?

真正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最佳剪辑奖”本身,而在于每一部强有力竞争者都在自己最强势的项目理所当然地胜出,延续了颁奖季第二阶段的势头,没有冷门也就没有掉队,平稳的格局得到了一路延续。

纵览整个颁奖季,“少年时代”与“布达佩斯大饭店”携手强势领先,“爆裂鼓手”和“模仿游戏”紧随其后,而前半段没有能够赢得太多声势的“鸟人”,却在第一阶段的收官部分发力,开始抬头;紧接着“模仿游戏”、“布达佩斯大饭店”先后掉队,“鸟人”强势反超,与“少年时代”并驾齐驱地朝着奥斯卡冲刺。

奥斯卡颁奖典礼揭幕之前,“少年时代”与“鸟人”难分难解,“爆裂鼓手”紧随其后,而“布达佩斯大饭店”则渐渐势弱,但依旧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整个第一集团的四名种子选手,携手朝着最佳影片发起进攻。

“少年时代”轻盈而简洁,以真实记录的方式来呈现时间的力量,彻底摆脱了当代电影在技术层面的革新,脚踏实地地回到电影本身的技巧之上,如同理查德-林克莱特此前用时间来呈现出的“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午夜之前”三部曲一般,大巧不工地展现出电影最美妙也最动人的技艺,令人惊叹。

在电影商业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少年时代”的返璞归真,绝对是行业里的一大另类。又有谁能够不喜欢呢?

反观“鸟人”,复杂而厚重,标志性的长镜头就充满了错综复杂的设计之感,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电影的技巧;同时,与“少年时代”去戏剧化的纯粹形成鲜明对比,“鸟人”以大起大落之感凸显出了戏剧。

但“鸟人”真正打动好莱坞的,还是它的故事,就如同当年回顾黄金时代的“艺术家”一般。

表面上,它讲述了一个过气演员试图重振旗鼓的故事,但对于朝不保夕的电影行业从业者来说却是切肤之痛:

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可能面临如此困境,上一秒风光无限、下一秒无人问津,那种不安全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梦魇,除非达到蓝礼或者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层次,否则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时时刻刻可能失业的危机。

“鸟人”的故事里,男主角试图从百老汇寻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而现实里,这也是好莱坞的主流选择,比如格伦-克罗斯在九十年代事业低谷期,曾经主演了“日落大道”的音乐剧版,重新赢得了回到好莱坞的机会,而同样竞争该角色的著名演员费-唐娜薇却因为没有得到那个角色,就彻底进入退休状态。

比起百老汇来说,还有人不得不选择电视剧,但比起电影和百老汇的影响力来说,电视剧演员的道路却更加狭窄,以至于不少演员都不得不消失在屏幕上,要么选择地区话剧团,要么远走拉斯维加斯参加演出麦当娜和布兰妮-斯皮尔斯都曾经前往拉斯维加斯表演,而嘎嘎小姐也在事业低谷期做出相同的选择。

可以如此理解,越是经历过巅峰的演员就越是放不下包袱和面子,昔日荣光所带来的束缚让他们无所适从这也是奥斯卡小金人魔咒的由来,他们往往用一切不切实际的要求来限制自己的选择。

最终,他们也就陷入困境。

其实,“鸟人”的故事可以看成是好莱坞的自黑,同时也是自我激励,在学院眼中,这无疑是一种高级姿态正视自己的短板和弱点,但拒绝缴械投降,甚至比“艺术家”还要更加高明,轻而易举就能够赢得学院评委的芳心。

在学院公关的第二阶段,福克斯探照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花样百出地提醒着好莱坞从业者们:“鸟人”,根本就是好莱坞里的每一个人,根本就是讲述了每一个人曾经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困境。

如果说“少年时代”的返璞归真,其实是电影发展一个世纪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反反复复地讨论过后,说着说着也就没有了新意,似乎也就那样,更多只是在考验创作者的耐心;而“鸟人”的担忧与恐惧就是无处不在,如同轮回般的梦魇一般,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身上不断上演,并且还将继续上演。

这也成为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转折点,战略性放弃“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福克斯探照灯,轻松抢占了上风,成功地为“鸟人”的后来居上铺垫了道路,一路反超竞争对手,现在已经与“少年时代”站在了同一个高度。

那么,“爆裂鼓手”呢?

比起“少年时代”来说,“爆裂鼓手”无疑是新颖的,达米恩-查泽雷利用鼓点来制造节奏、串联剪辑,以谱写乐谱的方式来拍摄电影,最终成品呈现出了一种旋律式的流畅,让观众看到了电影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比起“鸟人”来说,“爆裂鼓手”无疑是大胆的,以一种“弑/父”的姿态来挑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以一种血腥的方式从物理层面渗透到精神层面,真正展现出了艺术领域追求完美的极致体验,堪称走火入魔。

同样都是探讨艺术,“鸟人”停留在自我缅怀、自我感动的阶段,“爆裂鼓手”却在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道路上走得更深、走得更远,带着一种粉身碎骨的戾气,蛮不讲理地一路冲撞,有种毁灭的力量。

可以这样说,“少年时代”和“鸟人”都是回归传统,前者以保守、后者以新颖的手法重新回到电影产业的艺术追求之上,一者是拍摄技艺、一者是从业人员;而“爆裂鼓手”则是打破传统,甚至是在挑衅学院传统的底线,从拍摄技艺和从业人员的两个层面,让观众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艺术突破的痛苦

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

如果应该嘉奖技术创新,那么“爆裂鼓手”比“鸟人”值得赞赏;如果应该嘉奖艺术追求,那么“爆裂鼓手”也比“少年时代”值得瞩目;如果应该嘉奖打破桎梏,那么“爆裂鼓手”也应该比“少年时代”和“鸟人”更加值得肯定。

这也是圣丹斯电影节选择了“爆裂鼓手”、而不是“少年时代”的原因,他们所赞赏的,正是蓝礼与达米恩为这部电影注入的那股戾气,以蛮狠而强硬的姿态打破了现有束缚,呈现出艺术追求最真实的面貌。

就好像“鸟人”里所展现的那一幕:曾经的超级英雄扮演者试图咸鱼翻身,却未能如愿,事业陷入绝境;结果因为赤身果体地迷失街头而意外在社交网络走红。如今,艺术水准不再成为电影的评判标准,越来越多的八卦新闻和商业炒作正在成为焦点,愿意像“少年时代”和“爆裂鼓手”这样专注于艺术创作的作品,又有多少呢?

“鸟人”的后来居上,反超了“少年时代”和“爆裂鼓手”,本身就是对电影本身、对现实本身的最大嘲讽。

但奥斯卡不是圣丹斯,学院没有罗伯特-雷德福的勇气与魄力,“爆裂鼓手”时时刻刻在挑战着观众的神经底线,归根结底,也就是在挑战学院评委们的底线,那种赤果果的嘲讽,如同一记耳光般狠狠甩在他们的脸上

安德鲁推翻弗莱彻,何尝不是“爆裂鼓手”正在推翻学院评委的权威呢?

于是,颁奖季第二阶段的风起云涌就呈现出了如此局面:

“少年时代”稳步前行,“鸟人”强势逆袭,“爆裂鼓手”虎视眈眈,“布达佩斯大饭店”伺机而动。

四部作品,包括被斯科特-鲁丁拖后腿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没有完全退出竞争,这一切为奥斯卡增添了更多变数。

今晚,颁奖典礼开始之后,第一集团的四部主要竞争作品,在自己的最强项上,全部都顺利胜出,一直到最佳剪辑奖为止

“爆裂鼓手”的得奖是众望所归,再次将“强者姿态”成功地延续了下来,没有冷门也没有黑马来颠覆第二阶段的格局,第一集团依旧拥有着学院评委的青睐,没有人突破、也没有人掉队,这就是此时的格局。

正是因为如此,“爆裂鼓手”赢得最佳剪辑奖,这才被认为最佳影片的悬念越发神秘,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出,第二阶段学院公关到底在评委心中留下了什么影响,最终投射在选票之上,又制造出了什么波澜。

此时颁奖季已经进入了最后三分之一阶段,却依旧没有人能够准确解读。

终极大奖的悬念正在越来越有趣,隐隐已经可以与最佳男主角相提并论,这也意味着,颁奖典礼越发值得期待起来也许,歌舞表演和得奖感言依旧冗长无趣,但每一个奖项的颁发都可能微妙地改变格局,期待与紧张、好奇与雀跃的情绪就在杜比剧院之中悄然弥漫开来,就连尼尔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