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兴 > 第548章 国制

汉兴 第548章 国制

作者:硕鼠就是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0:20 来源:笔趣阁

处于对这些鞑子部落的不信任感,徐世杨虽然要求他们每一个14岁以上的男性都要算作士兵,在宗主国需要的时候自备武器参军打仗。

但徐世杨只允许他们装备落后两个时代的武器:最先进的火器只能是火绳枪,是鸟枪还是标准1倒是无所谓,只是出售给外蕃的火枪和火药要酌情提高价格,不允许平价销售,也不允许齐国公、平民随意转卖火器火药,民间私下里出售火药武器必须到当地官府报备。

这样的话,外蕃部落兵的主要武器将仍然保持在冷兵器水准上。

当然,虽不能与齐军争锋,但鉴于齐国钢铁和铠甲产能,这些部落相比以前铁器比人参貂皮贵重的时代,装备水平还是能提高许多的。

为了尽快教化这些野蛮人,徐世杨打算在外蕃部落里强力推行儒家思想教育,在部落的年轻人中培植愚忠思想,并且每年通过八股文的形势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青少年前往泉城读书。

将来毕业以后,这些人会回到自己的部落,齐国将扶持他们成为新的部落统治者。

当然,徐世杨会明确要求不准像他们推广科学教育,理科工科教育将严格限定在齐国自己的公平民之间。

外人只要老老实实读读圣人典籍即可。

于此外蕃部落相对应的,齐国自己的庶民和奴隶也不准拥有性能较好的火器,若是购买燧发枪或击发枪,必须拥有平民以上资格。

以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完成后,齐国陆军将拥有常备野战军15到16万人,海军3万人,可动员预备兵30万人,民兵100万以上。

外蕃部落兵1万2千人,高丽兵2万3千人。

内外总动员能力超过一百五十万,即使是在一个统一且强盛的封建王朝,这也是个恐怖的数字,何况现在齐国实际上只拥有五省之地,这种情况可真称得上过于武德充沛了。

……

兵部和工部的联合会议从11月初断断续续一直开到12月中旬,军改的大体框架才算搭好,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细节的问题了,这方面徐世杨本人不用太过关心,参谋部和各级野战单位都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

只是,兵部的军改会议开完,不代表所有会议都结束了。

由于涉及明年齐王登基问题,今年的会议季显得格外繁忙,徐世杨还要参与国家政权的构建、国号和年号的选定、登基日期选定等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还有常规的年度总结和来年计划……。

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常规工作大家都已经有很多经验,按部就班执行就是了。

关于齐王登基的工作,这几年齐国也在暗地里做了不少准备毕竟大家都知道这是早晚的事,而且所有人都盼着这一天,好随着齐王的登基步步高升呢。

实际上,真正给登基工作带来麻烦的,是徐世杨。

比如谈及国号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大齐就挺好,但徐世杨提出历史上齐国从未统一过天下,最多只是个地方性政权。

而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国也是个很没进取心的国家,这些气质与未来国家战略不合,因此反对国家直接称为大齐。

徐世杨的意见是,为了显示本朝与众不同,不会重蹈以前朝代衰落灭亡的覆辙,干脆直接把国号定为“华夏”。

改一字国号为两字,国统直接追溯到民族伊始,暗示这个朝代并非新建,而是继承自民族先贤。

徐世杨的这个要求听起来比较牵强,不过对这个把自己家王朝无限拔高到与民族齐平的称呼,齐王本人还是十分喜欢的。

于是就这样定了下来,新朝国号华夏,年号追溯华夏有明确纪元的共和元年为基准,明年为共和1790年。

以共和为年号也是徐世杨的主意,对内部的解释是这样可以冲淡齐王以臣下谋夺大周皇权的污名我们是继承先人再造华夏,可不是篡夺大周的皇权。

这一建议最大的支持者还是齐王本人,因为徐世杨私下里暗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不会更改年号,以后对皇帝的称谓,就会简化成共和一世,共和二世、三世、四世……,这样的顺序排列,今后皇帝在称谓上的个性将会被大大压缩,徐睦河这个共和一世无疑将成为史书上最引人瞩目的存在。

不得不说,徐世杨太了解他的老爹想要的是什么了,因此他可以投其所好,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把自己的想法输灌给徐睦河。

得到齐王本人的支持,国号、年号的问题别人也就很难扭转徐世杨的意见了。

顺理成章的,当徐世杨提出国旗问题时,大家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红底色,黑十二角星套蓝月套黄日的三辰旗。

旗意象征天之明,也象征新朝在胡虏手中拯救华夏,再造神州的功绩(为华夏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正式登记日期选在明年二月甲子日。

因为每年二月、八月,太阳会在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而太阳象征皇权。

至于甲子日,则是因为甲、子分别在天干和地支里排第一位,且甲、子都对应“九”数,“九”乃上天之数。

最后,传说中武王伐纣后,就是选在二月甲子定鼎天下,齐王特意选在这个日期,同时具有顺应天数、先人的含义。

这之后,新朝的法制、利智、乐制、文制等,原本就有齐国的基础在,无非就是更加具体化,规模化,因此很快就都确定下来。

期间唯一的波折,还是徐世杨坚持掺杂自己的私货,要求在新朝实施内阁责任制:

皇帝作为天下之首,总理全部国务。

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学习、协理国务。

一位首相,兼任太子太傅,既是皇帝理政的主要协助者,也是太子的老师(班主任)。

两位次相,兼任太子少傅,外加六部尚书。

内阁员额11人,如果打个比方的话,这些人就是新朝的“主席台”了。

当然,这毕竟是个封建王朝,皇帝和太子依旧高高在上。

只不过徐世杨希望能用相权来制衡皇权,免得将来自家出几个昏君,一代人时间就把家底败坏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