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国家是肯定不会放手的

何日请长缨 第二百七十八章 国家是肯定不会放手的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28 来源:笔趣阁

“不会吧?”唐子风也是一愣,“肖叔,你们是军工企业啊,怎么可能还会有何去何从的问题?”

肖明苦笑道:“谁说军工企业就不会有何去何从的问题?我这次是跟着我们所长一起到京城来的,就是来听取科工委领导传达有关军工系统政企分开的政策精神。这事现在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不过,你们也先别往外传……”

后面一句话,他是对满桌子人说的,其实主要是叮嘱唐林夫妇。肖文珺作为肖明的女儿,肯定是懂得分寸的。再至于唐子风,作为一位国有大型企业的领导,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他丝毫也不比肖明懂得少。

我国的军工管理体制,经历过许多次变革。目前是由科工委管理五大公司,五大公司再管理下属的研究所和工厂。此前的核工业部、航空航天部等部委虽然都已经改制为公司,但在管理体制上,仍沿袭着行政管理的传统,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政企分开。或许正因为这样一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导致军工企业普遍缺乏活力,军工也成为全国亏损最为严重的系统。

在这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对原有的科工委进行改组。改组后的科工委只负责行业政策管理,不再具体管理企业。而五大公司也将进行改造,每家公司会被拆分成两家,从而变成十大集团公司。

将一家公司拆分成两家的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机制,让昔日在同一个锅里搅勺的企业变成竞争对手,从而激发起各自的活力。在改组后仍不思进取的企业,在这样的竞争中将被淘汰。

这个改革方案,目前尚未正式公布,但正如机械部的机构改革方案一样,在本系统内早已传得沸沸扬扬,算不上是什么秘密了。肖明在这个场合里对唐林等人说起,也谈不上是泄密。当然,如果唐林两口子嘴欠,发条微博说某研究所总工对自己透露了这个消息,肖明肯定是要挨批评的。

“你们17所,不至于下放给地方吧?”唐子风回忆着自己前世了解的情况,迟疑着说道:“至于说改制……,倒是有点可能性,军工企业也可以上市的。”

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记得在后世是有所谓军工股的,至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就不清楚了。

唐林听到他这样说,忍不住训斥道:“子风,你又瞎说什么呢,军工企业怎么能改制呢?这造飞机大炮的厂子,还能让私人去管?”

唐林虽然是个农民出身,但好歹也是有点文化的农民,尤其是这两年来到京城,还当了飞亥公司的董事长,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了。他不懂得啥叫现代企业制度,也不懂得啥叫政企分开,但他知道军工企业是怎么回事。在他看来,军工企业就是造飞机大炮的,这都是国之重器,哪有上市的道理?

他怕儿子胡说八道,被肖明笑话,所以才会抢着来反驳唐子风的话。

肖明却是摆摆手,说:“老唐,子风说的没错。现在的确有人建议把一部分军工企业改制成股份公司,甚至还有人建议允许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一部分效益不好的军工企业。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要向子风请教一下的。”

“他懂个啥,他就是个毛孩子!”唐林假装不屑地贬低着唐子风,心里却是有几分得意的。他能感觉得到,亲家说的请教并不是客套,自己的儿子居然能够指点肖明这样级别的领导,这让唐林很是自豪。

唐子风不知道唐林心里给自己加了那么多戏,他凭着自己的想法,对肖明说道:“肖叔,依我的看法,国家对于军工企业是肯定不会放手的。像我们这种地方企业,国家说放也就放了,但军工不一样,这个体系是不可能交给完全市场去调节的,否则国家安全就没保障了。

“别看咱们国家承平日久,上上下下都有点马放南山的想法,一旦国际上有点什么变化,国家肯定会重新认识到军工的重要性,那时候就是你们军工企业吃香喝辣的机会了。”

“话是这样说,可看现在的形势,国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重新重视我们呢。”肖明有些灰心地说。

“我觉得,快了吧……”唐子风微微一笑,说道。

时下已经是1998年了,一年之后,便会发生后世所称“三大恨”之一的炸馆事件,而这个事件也将成为国家重新重视军工的一个转折点。当然,并不是说没有炸馆事件,国家就会永远不重视军工。事实上,随着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国家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到90年代末期,国家已经拥有了大力发展军工的能力,炸馆事件仅仅是一个契机而已。

肖明不知道唐子风拥有两世记忆,他只是认为唐子风是从宏观形势等方面做出了这样的推断。对于唐子风分析经济形势的能力,肖明嘴上不说,心里是挺服气的。他的老同学秦仲年不止一次地向他介绍过唐子风在经营上的远见,肖明自己是搞技术的,对经营并不了解,因此对于那些擅长经营的人,一向是颇为崇拜的,这也是他刚才说要向唐子风请教的原因。

“照你这个说法,国家应当保持原有的管理体制才对,为什么要对军工系统进行这样大刀阔斧的调整呢?”肖明问。

唐子风说:“国家肯定是会高度重视军工的,但各家军工企业的内部经营是个什么样子,肖叔应当比我更清楚吧?我说句难听的,如果不改变军工企业的管理体制,给你们再多的钱,也会被你们糟蹋了。这可都是我们这些纳税人的血汗钱呢。”

“呃……”

肖明再次尴尬了,不带这样损人的好不好?

早年的军工系统是一个全封闭、完全独立的系统。军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是由国家指令管理的,旱涝保收。那时候,军工企业内部管理严格,职工思想也比较单纯,“军工报国”既是写在车间、实验室墙上的标语,也是大多数干部工人内心的理想。在肖明的记忆中,那是军工系统非常辉煌的时期。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去,军工订货日益减少,许多军工企业不得不开拓民品市场以弥补经费的不足。军工企业搞民品,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大多数效益都很不好,导致企业亏损严重,职工待遇不断下降。加之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开始渗透进来,许多军工企业如地方企业一样,出现了各种企业病,有些问题甚至比地方企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子风说军工企业糟蹋纳税人的血汗钱,这话虽有一竿子打了一船人的嫌疑,但肖明知道,有些军工企业的确有这样的情况,这让像他这样的老军工都倍感耻辱。

国家也正是因为看到这种情况,才提出军工系统也要搞政企分开,要把军工企业推向市场,利用市场竞争的力量来帮助军工企业完成管理制度的变迁。

“转变机制,尤其是把一部分军工企业改变为股份制公司,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筹集一部分资金,弥补军工企业资金不足的缺陷,帮助军工企业升级技术,增强实力。第二,通过上市,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促进军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提高效率。第三,上市也是一种增加透明度的方法,能够使军工企业的经营更加符合市场原则,有利于军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从这些角度来说,军工企业上市是大势所趋,也是利国利民利厂的大好事。”

唐子风开始侃侃而谈,以他的学识,对一件事总结出个“一二三”来实在是太容易了。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怎么保证国家的国防需要呢?”肖明问。

唐子风说:“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方面了。像17所这样的企业,可以选择上市,也可以选择不上市,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肯定都是国有股占绝对优势,国家是不会容忍市场力量影响你们企业经营的。像我们临一机这样的企业,可以搞全面改制,甚至改成全部私有也无妨,但军工企业,国家是肯定不会放手的。”

肖明点点头:“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老实说,我真担心国家真的不管我们了,把我们全推到市场上去,任其自生自灭。个人的待遇啥的,我倒是无所谓。我是觉得,像我们17所这样的企业,我们拥有的技术是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搞出来的。如果就这样全部扔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肖叔放心吧,国家没那么糊涂。”唐子风轻松地说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肖明赞同地说,随后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子风,我们17所现在的处境也是非常困难,有点类似于过去432厂的那种情况。尤其是最近传出关于军工系统政企分开的消息之后,职工情绪波动非常大,我手下的很多年轻技术员都在琢磨跳槽的事情。

“我担心,没等你说的什么机会到来,我们研究所的骨干就都流失掉了。我知道你是个有办法的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帮我们把人留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