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第一百五十章 大练兵

何日请长缨 第一百五十章 大练兵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28 来源:笔趣阁

“你是怎么考虑的。”周衡问。他知道唐子风既然要提出这个问题,肯定就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果然,唐子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三个字,大练兵。”

“大练兵?”周衡想了想,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开展全面的岗位练兵运动,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这样的运动,过去很多企业都搞过,临一机应当也搞过。效果不能说没有,但要达到你所希望的程度,恐怕有些难度。”

“我当然知道。”唐子风说,“组织技术培训,开办夜校,进行技术比武,优胜者每人发个搪瓷缸啥的,然后就可以写材料向上级汇报了。在二局的时候,这样的汇报材料,我都快看吐了。”

周衡无语道:“可不就是这些方法吗?也不能说都是走过场,有些企业做得还是不错的,事在人为吧。”

唐子风说:“这些方法当然是有效的,但如果不能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光靠搞运动的做法,效果是不会太好的。对技术感兴趣的职工,你是不是搞这种运动,他们都会主动去学。对技术不感兴趣的,光奖励一个搪瓷缸子管用吗?”

“依你之见呢?”

“如果一个搪瓷缸子不够,那就两个!”

“说人话!”

“我是说,拿钱砸,砸到大家眼红为止!”

“你是说,重奖技术比武的优胜者,激发大家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周衡试探着问道。唐子风的思路太飘逸了,他是真有些跟不上。

唐子风说:“不是重奖,而是直接拉开差距。我想了一个办法,咱们在厂里评20名技术最好的工人,直接授以称号,嗯嗯,就叫‘大机工匠’……”

“这算个啥称号,太难听了吧!”周衡都忍不住要吐槽了。

“这不是重点。”唐子风说。没办法,搞工业的人实在不会起名字,他原本还有点这样的天赋,到临一机之后也迅速退化了。他说:“重要的不是称号叫什么,而是所有获得这个称号的人,每月可以领取1000元的特殊津贴。”

“每月?”

“每月!”

“这个太激进了吧?”周衡咂舌道。临一机目前的人均工资只有150元,厂务会讨论过,准备在财务状况改善之后,把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到250元左右。一个高级技工,工资大约能到500元就不错了,唐子风上来就说每月发1000元特殊津贴,这得造成临一机红眼病大暴发吧?

唐子风说:“韩伟昌拿了5万元的业务提成,销售部的业务员们都眼红了,嗷嗷叫地要去开拓新业务。黄丽婷承包东区商店,半年拿了5万元的分红,所以汪盈也不闹了,跟打了鸡血一样和周益进一起开搬家公司,听说累得腰都粗了两圈。这就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不让大家眼红,大家就不会有动力,三两个搪瓷缸子的奖励,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20个人,每月1000元津贴,一年就是24万,额度倒是不高。”周衡算了笔账,心里踏实了一点。他预感到自己可能要被唐子风说服了,所以得先算算账再说。

“这是第一步。我们先评选出这批‘大机工匠’,然后声称未来还要再评一批‘小机工匠’,津贴稍微低一点,名额也更多一点。”唐子风又说。

周衡的嘴角抽动了好几次,但终于没再挑名称上的刺。这就是所谓温水青蛙了,第一次听唐子风说“大机”、“小机”的,周衡觉得无法忍受,但听多了,好像也还行。

“你觉得,树立了这些榜样之后,大家就会有学技术的动力吗?”周衡问。

唐子风摇头说:“这当然不够。刚才说的是奖励,就是在大家鼻子前面挂的胡萝卜。除了胡萝卜之外,还要配合大棒政策,让所有不愿意学技术的人,混不下去。”

“说说你的大棒政策。”周衡平静地说。

“大棒政策也很简单,那就是给每个工人重新考核定级,提出提升目标。一段时间内,非升即走。”唐子风牙痒痒地说道。

“非升即走”这个概念,是在新世纪才出现的,这是由知识分子发明出来,专门对付其他知识分子的阴招。不得不说,读书人对付读书人的确是够狠的,这个词在一段时间内几乎是各高校“青椒”(也就是青年老师的意思)们的梦魇。

所谓“非升即走”,就是给你定一个目标,比如几年内必须评上副教授,几年内必须评上教授,达不到目标就滚蛋。

如果学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晋升,那么这个制度也不能算是太狠,毕竟学术团队的管理还是需要有一些考核标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单位的晋升名额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不仅仅是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人斗。

比如说,你燃烧灵魂之力,一年写出了50篇论文,已经远远超出教授的任职要求了,那么你就必定能够晋升教授吗?非也,你举目望去,发现同年进单位的小张、小李已经写出80篇论文了,于是你只有一口老血喷出。

所有实行非升即走政策的科研单位,都是在10个人中间只给2个晋升名额。要想晋升,你不光是做出多少成绩就行,还必须成为这10个人中间的前2名。而有资格进入候选名单的,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

要想避免“非升即走”,你必须在一干超级学霸中间脱颖而出。但其他的学霸又岂是好对付的,你努力,人家会更努力,最后就会进入一种叫做“囚徒悖论”的境界,每个人都拼到极限,比的就是谁死在最后。

在前一世,唐子风的朋友中就有正处于“非升即走”状态的,唐子风每次见到他们的时候,都能体会到啥叫生无可恋。全国上下被这种政策逼疯逼死的青年才俊,可真不是一个两个了。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招的毒辣,唐子风才把它称为大棒,并力主将这个政策引入到1995年的临一机来。他相信,这根大棒抡起来,临一机那些属咸鱼的职工都该疯狂了。前面已经有1500名分流职工的例子在那放着,余下的人谁能无动于衷。

“我们划一条线。技术工人,35岁之前没有晋升为中级的,直接淘汰,或者转为普工,或者去劳动服务公司做保洁;45岁之前没有晋升为高级的,直接办内退,自谋职业去。”唐子风说。

“这个似乎也太极端了。”周衡说,“现在咱们厂35岁以下达到中级工标准的,只有不到30%,有一些人年龄已经快到35岁了,照你的办法,这些人都得送到劳动服务公司去了。”

唐子风说:“过去的事情,我们可以不管。从现在开始,给出3年的缓冲期。比如说,你现在是35岁,还是初级工,那么我们可以等到你38岁再来考核,如果还是初级工,那就对不起了,只能淘汰。但如果你现在是32岁,到35岁的时候未能晋升中级,同样淘汰。

“高级工的情况也是如此。45岁以上的,我们可以不管。但如果现在是45岁以下,那么3年之内,或者45岁之前,如果不能晋升高级工,对不起,就请退休吧。”

“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周衡说,“机械部前两年做过统计,全国的机械行业技术工人中,高、中、低级的比例大约是5比35比60。咱们厂的情况比这个还差一点。照你的要求,几年之后,我们起码要达到10比50比40,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难度当然大,否则怎么能够达到我说的大练兵的要求。”唐子风说。

周衡说:“凡事还是要循序渐进吧?你这样一搞,很可能把一半的工人都给淘汰掉了。你要知道,现在这些工人可是我们已经分流过一轮留下来的,虽然总体技术等级还不尽人意,但好歹也能派上用场。如果再淘汰一半,咱们厂的生产还要不要维持了?”

唐子风说:“这有什么困难的,真的淘汰了一半,我们大不了再招新工人就是了。”

“新工人的技术等级不是更低吗?”周衡问。

“谁说的?我不能招熟练技工吗?”唐子风反问。

周衡说:“你准备从哪招熟练技工?”

“432厂啊。”

唐子风的回答让周衡顿时无语。这厮去一趟17所,得是受了多大的心灵创伤啊,分明已经有些仇恨社会的迹象了。他居然能够想出撬432厂墙角的招,还亏谷原生在自己面前夸他识大体、顾大局呢。

唐子风正色道:“周厂长,我不是在开玩笑。当然,说从432厂招收熟练工,只是举了一个栗子。过去几年,甚至包括未来几年,中国将会有数以万计的国企破产或者改制,下岗三千万人绝对不是耸人听闻。在这些人中,不乏熟练技术工人,咱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工人招过来为我所用呢?

“我想过了,过了这一段,我再出去跑跑,开拓三五十个新的业务方向,三年之内让临一机年产值过五亿不成问题。届时我们就会需要大批的高级技术工人,现有的这些人如果不努力,那就直接淘汰,咱们不能让他们给拖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