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何日请长缨》出版序

何日请长缨 《何日请长缨》出版序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28 来源:笔趣阁

(《何日请长缨》的实体书共七册已经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入选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获得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社的意思,是让橙子弄出点动静来,以配合宣发。所以橙子先把出版时候的自序发出来,近几日可能还会写一个番外)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历经十年时间,中国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以全新的面貌走进21世纪,成就了今天这个制造业增加值独扛美、德、日三国总和的工业强国。

体制转轨的成果是辉煌的,但转轨过程中的阵痛也是刻骨铭心的。上世纪90年代中叶,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大批企业破产倒闭,一些重要领域的骨干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何日请长缨》的故事背景便是如此。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国有骨干企业更是承载着引领国家技术发展、守护国家技术安全的重任。然而,老国企的积弊也是不容讳言的:领导思想僵化,职工人浮于事;企业办社会的传统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内部激励不足导致技术停滞,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之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国外同行业巨头不断涌入,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在一段时间内,国有经济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企转型脱困的政策,一批思想开放、作风正派且能力出众的国企领导人应运而生,他们在企业干部职工的支持下,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逐步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涅槃重生。《何日请长缨》中的周衡、唐子风,就是这些国企领导的缩影。

《何日请长缨》是我创作的第四部工业史题材网络小说。在此前的几部作品中,《工业霸主》讲述的是工业情怀,《材料帝国》展现的是科技之美,《大国重工》探讨了举国体制,而《何日请长缨》侧重的便是管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情怀、技术、体制、管理,都是工业发展中的元素,中国能够从解放之初一穷二白的状态,发展到今天成为傲视群雄的世界工厂,上述每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元素中都蕴含着精彩纷呈的故事。

与其他几部作品相比,《何日请长缨》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是唯一一部以“文科生”作为主角的小说。作品中主角唐子风的背景,是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学系的毕业生,是女友清华大学学霸肖文珺眼中的“工业盲”。作为重要配角的王梓杰、包娜娜、李可佳、梁子乐等,也都是文科生。顺便说一下,如果小唐的教育背景设定是真实的,那么他就是真实世界中作者君的大学同班同学,甚至可能是同一個宿舍的兄弟。

正因为作者君自己也是文科生吧,本书不时会以此为梗,狠狠地调侃一番。例如文中的这一段:

李可佳点头说:“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是看好这件事的。最重要的就是,我让图奥的同事评估过,他们说赵云涛、刘啸寒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编程天才。你知道吗,他们最早写华夏CAD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直接拿debug写的。”

“这个很了不起吗?”唐子风问。

“听说挺了不起的。”李可佳说。

于是两个文科生各自沉默了半分钟,为自己的计算机知识默哀。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文科生”往往会被调侃为不学无术的“废柴”,而事实上,文科与理科只是职业分工上的差异,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二者做出的贡献并无二致。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同样也需要经营创新、管理创新,而所谓的“文科生”,便是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实践者。书中的唐子风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在经营管理中智计百出,并号称拥有一条“可以医死人、活白骨”的三寸之舌,能够在管理中说服思想上存在障碍的干部职工,在谈判中说服心存疑虑的合作伙伴,这便是文科生的才能所在。或许,这部书应当有一个副标题,那便是——一个文科生的逆袭。

《何日请长缨》的书名,源于伟人“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诗句。作品以机床行业为背景,而机床是工业之母、万器之祖,是从事一切工业生产的基础工具,恰如缚住苍龙的长缨。

现实世界中,我国机床产业的发展略微滞后于小说位面,但小说所描述的趋势是真实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机床产业曾经经历过“至暗时刻”,中高端机床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厂商所垄断,机床贸易持续处于大幅逆差的状态。许多关系国计民生与技术发展的高端机床完全依赖进口,一些与国防尖端技术相关的机床更是长期处于被卡脖子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机床行业迎难而上,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机床行业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各种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五轴联动机床,复合式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等相继问世,国内空白基本得到覆盖,从而为国家的技术安全撑起一面保护伞。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通过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国机床行业在市场上不断收复失地,并开始进军国际市场。2019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首次实现了进出口贸易顺差。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2021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出口192.9亿美元,进口138.4亿美元,实现顺差54.4亿美元。不过,具体到金属切削机床这个分类,中国依然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机床行业仍需不忘初心,整理行装再出发。

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借临河第一机床厂这样一家企业的故事,投射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描写一代代工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书写中国劳动人民的骨气与志气。

技术概念和数据是枯燥的,但机床行业的故事却可以是妙趣横生的。就让我们用小唐的视角,去回望这二十余年行业突飞猛进的艰辛与辉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