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第五百二十二章 授人以渔

何日请长缨 第五百二十二章 授人以渔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28 来源:笔趣阁

话说到这个程度,唐子风的态度也严肃起来了。他想了想,说道:“老周,你说的这个,的确有些道理。不过,就算要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咱们也没必要太实诚吧。

“要让他们摆脱贫困,办法有很多。我们动员全国人民多吃点进口香蕉菠罗之类的,也能让一个热带国家全面进入小康了,为什么非要去帮助他们实现工业化呢?

“非洲可是有10亿人口的,而且年轻人的比例很高,劳动力极其丰富。如果他们实现了工业化,对咱们来说绝对是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会让咱们的出口加工工业完全失去竞争优势。”

“你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周衡说,“但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这一点,也是有其道理的。首先,你说的动员全国人民多吃点进口香蕉菠罗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非洲国家贫困的问题,农产品的市场再大,也不可能与工业相比。非洲国家不实现工业化,就不可能真正地摆脱贫困。”

唐子风不吭声了,他刚才说的话,其实连他自己都不信。非洲有10亿人口,要想依靠农业实现脱贫,完全是天方夜谭。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来自于农业的增加值不到10%,百姓的日常消费中80%以上是工业品和服务,社会投资更是以工业产品为主,农产品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0亿非洲百姓,如果只能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0%的产品,怎么可能致富?

“其次……”周衡见唐子风不说话,便继续说了下去:“你光看到非洲工业化会抢走我们的传统市场,为什么不想想一旦非洲摆脱贫困,会培育出一个完全不亚于中国的大市场。

“我们目前的出口主要是面向欧美国家,这中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万一欧美国家联手制裁我们,限制我们的出口,那我们的产能就将无处释放。

“国家提出搞一带一路,就包含了培育一带一路新市场的思路。如果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提升,所带来的购买力将是何等强大?我们占据了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就不用担心西方国家的讹诈了。”

“原来是这样!”唐子风豁然开朗。

作为一名穿越者,唐子风当然记得前一世所经历过的中美贸易战,懂先生不顾国际规则,祭出关税武器,试图打击中国的出口,一时间也曾让中国的出口商惶恐不安。

如果有了亚洲和非洲将近30亿人口的一个新市场,哪怕人均购买力比不上欧美,其市场的总规模也是极其可观的,完全可以抵销西方贸易战造成的损失。

拥有这样一个市场,中国将无惧西方的贸易讹诈,能够与西方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

而要让亚非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可观的购买力,就需要先发展当地的经济,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初级工业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人除了有两只手,还有一张嘴,非洲国家的百姓富裕了,同样要买冰箱彩电,要买手机小汽车,而这些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这就相当于中国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新市场,何乐而不为?

“老周,你们打算怎么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机械工业领域的合作?”唐子风问道。

周衡知道唐子风已经想通了,他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很简单,就是要帮助这些国家建立一些中小型工厂,包括各种轻工业企业,也包括少量的机械企业,至少要让他们形成基本的机械维修能力。

“咱们有一些企业到非洲去办厂,机器设备损坏了,在当地买不到任何配件,连一个普通的齿轮都要从中国运过去,严重影响了生产。

“我们考虑,机械行业的这些企业,比如你们临机,可以到当地去建立一些机修服务站,同时帮助当地建立一些小型机械厂,至少要让当地能够完成一些最常规的机械保养工作。”

“你是说,常规的机械保养?”唐子风确认道。

“对啊,就是常规的机械保养。”周衡笃定地回答道。

“这么说,你们没打算让我们帮助非洲国家建立一家像博泰那样的大型机床企业?”唐子风再次问道。

周衡笑着说道:“如果能够在非洲建成一家像博泰一样的大型企业,当然是最好的。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以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要想一步到位地自己制造中高端机床,是不太现实的,咱们也没必要拔苗助长是不是?”

“周主任英明!”唐子风赶紧向周衡翘了个大拇指,送上一句恭维。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天下大同,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使命。要帮助一带一路国家摆脱贫困,不能光靠经济援助,而是要教会他们一些创造财富的能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帮助他们跨过工业化的门槛,学会用工业来赚钱。

但是,中国自己的利益也是不能不考虑的,这就像飞机上的安全提示一样:在帮助别人之前,请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中国可以教会亚非的发展中国家兄弟钓鱼的方法,但鱼竿的制造技术,中国还是得捏在自己手上的,还有什么鱼钩、鱼线之类的消耗品,made_in_a的也是最为物美价廉的,亚非兄弟们有没有兴趣?

周衡一直强调只是帮助这些国家形成最基础、最常规的机械加工能力,其实就是在教他们钓鱼的方法。要形成这些加工能力,需要的机床是来自于中国的,还有诸如模具、钢材等等,显然也离不开中国。这样一算,中国让出去的市场并不大,换来的却是更大的一个市场。

当然,中国这样做,其实也有无奈之处。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够像中国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的,许多非洲国家也就是百十万人口,能够建立起最基本的工业就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做到一切都自给自足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唐子风的情绪就高涨起来了,他对周衡问道:“周主任,你希望我们临机怎么做,就直接吩咐吧。”

周衡笑着说:“吩咐我可不敢当,只是有一些工作设想,还请唐总提出批评意见。”

唐子风苦着脸:“周主任,你就别难为我了,打死我也不敢向你提出什么批评意见啊,你还是快说出来吧。”

周衡这才抛开客套,说道:“目前,国家通过开发贷款,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不少工业项目,包括纺织厂、服装厂、制鞋厂、糖厂、食品厂、化肥厂、农药厂等等,还有一些民间企业也纷纷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开办了各种工业项目。

“咱们机械行业是为各行各业提供工作母机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落后。我们初步考虑,希望国内的机床企业能够到这些国家去帮助建设一些小型机械厂,以满足日常设备维修和制造小型配套设备为目标。

“这些小型机械厂,主要设备就是各种机床。我今天请你过来,就是想让你们临机带个头,搞一个机床进非洲的活动。”

唐子风说:“机床进非洲,当成一个活动来搞,倒是不难。但如果要搞出实效,我心里还真没什么底。开机床也是需要一些文化基础的,我担心在非洲能不能招到足够多的机床操作工。

“如果当地黑人无法操作机床,需要我们千里迢迢地派工人过去,这对我们来说压力就比较大了。当地的那点维修业务,赚到的利润恐怕连工人的工资都不够。长年累月地这样补贴进去,再大的企业也会被拖垮的。”

“说到黑人能不能操作机床,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周衡乐呵呵地说。

“什么事?”唐子风问。

周衡反问道:“子风,我记得当初临一机有个青年钳工,名叫宁默的,据说还是你的中学同学,有这么回事没有?”

“有啊。”唐子风说。

“这个宁默最近在做什么,你知道吗?”周衡问。

“他在非洲。”唐子风随口答道,接着又补充道:“对了,宁默去非洲做的,就是机械维修的业务,他走之前,还专门去向我咨询过,我是大力支持他的。”

周衡笑着说:“你说的这个,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吧?宁默目前在做什么业务,你知道吗?”

唐子风一怔:“我倒是有一段时间没和宁默联系了,怎么,周主任,你是说你知道宁默现在在干什么?”

“没错。”周衡说,“宁默在埃塞俄比亚开了一所机床学校,专门培训当地人操作机床。他的学校收费很低,教学却很严格,培养出了不少合格的机床操作工,在当地赢得了好评。大使馆把他的事情当成一带一路的先进事迹报回国内。我因为原来当过临一机的厂长,所以外交部那边就把这事也向我通报了。”

“不会吧!”唐子风惊得目瞪口呆,“就宁默那胖子,能够成为一带一路的先进?他开维修公司开得好的,怎么会突然改行办学校去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