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们之间可以有一个合作的机会

自从欧债危机爆发,梁子乐便把自己的办公地点迁到了欧洲。许多中国投资者想借这个机会收购欧洲的破产企业,却苦于不熟悉相关程序,梁子乐正好可以给他们做中介,当然,收取高额的佣金也是必须的。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的打击是空前的,这段时间里,欧洲各国每天都有大批的企业陷入破产境地,不得不寻求出售。由于需要出售的企业太多,而有能力收购这些企业的投资者却很少,企业主以及各国政府都把投资者当成了救星,对于梁子乐这样一位能够替他们带来投资者的中介自然也是极尽拉拢。

就这样,梁子乐成了欧洲许多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座上宾,结识了一大批政界和企业界的朋友,信息极其灵通。

关于欧盟禁止中国企业收购博泰等一干所谓“涉及敏感技术企业”的决定,正是梁子乐在欧盟的一位朋友告诉他的。这位名叫布罗夫的意大利朋友同时还透露了欧盟做出这个决定的背景,那就是有一家名叫“全球和平观察”的非政府组织进行鼓噪,向欧盟施加了压力,欧盟不得不屈从。

“全球和平观察,我过去怎么没听说过这个组织?”梁子乐向布罗夫问道。

欧洲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多如牛毛,梁子乐当然不可能全都听说过。但是,一家能够让欧盟不得不屈从于其主张的非政府组织,就另当别论了,梁子乐对此应当是会有所耳闻的。

“这是前两年刚刚成立的一个组织,活动能力非常强,在欧洲有很大的影响力。”布罗夫介绍道。

“它的背景是什么?”梁子乐问。

布罗夫耸耸肩膀:“谁知道,它的负责人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位博士,过去并没有什么名气,但现在,他却是欧洲舆论场上不可忽视的一位意见领袖。有人猜测,他的背后可能是美国人。”

“这样就解释得通了。”梁子乐冷笑道。

也不知道是因为有了一些社会阅历,还是因为与唐子风这种另类接触得太多,梁子乐现在看问题也喜欢带上几分阴谋论,凡事都要问问背景。他知道,所谓非政府组织,其实十有**背后都有政府在操纵,挂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旗号,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欧洲和美国虽然名义上同属于一个阵营,但实际上却有着种种竞争关系。一个团结一致的欧洲,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这无疑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为此,美国便在欧洲培植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从各个方面给欧盟添乱,拉欧盟的后腿,让欧盟难以真正地发挥作用。

这个“全球和平观察”,想必便是美国培植的代理人之一,否则仅凭一个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博士,怎么可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就崛起成为重要的意见领袖。

“就是这个‘全球和平观察’组织,发布了一个中国敏感技术报告,指出中国掌握的一些尖端技术会被用于军事目的,从而对全球和平造成威胁。鉴于此,他们要求欧盟审查中国投资者有意收购的欧洲企业,将拥有敏感技术的企业从出售名单中剔除。

“你此前专门曾交代我要特别关注博泰的消息,而这一次,全球和平观察所列出的不允许中国投资者收购的企业中间,便有博泰的名字。他们认为,博泰掌握的一些精密机床技术,能够帮助中国改进战略武器。”布罗夫说。

“这件事情,还有周旋的余地吗?”梁子乐问。

布罗夫说:“余地不大。全球和平观察所提出的要求,其实也是美国的要求,只是换了一种更容易为欧盟接受的方式提出来而已。欧盟还需要美国提供防卫上的支持,同时,欧盟内部也有一些国家与美国关系密切,愿意充当美国的代言人,所以欧盟要想拒绝美国人的要求,难度是很大的。”

“博泰方面呢,对于欧盟的这个禁令没有一点反应吗?”梁子乐又问。

布罗夫说:“博泰当然是不可能赞成这条禁令的。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便声称要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欧盟委员会批准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机构收购博泰。”

“他们不傻嘛。”梁子乐带着几分嘲讽地说道。

时下,美国还没有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欧洲则是完全陷入了欧债危机,其他发展中国家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动力去收购博泰这样的大型机床企业,中国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潜在买主。欧盟的禁令,相当于掐死了博泰出售的可能性,博泰当然是要反对的。

听到梁子乐的话,布罗夫摇了摇头,说道:“梁,事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博泰的确表示了要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这样做。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他们似乎还没有开始准备申诉所需要的材料。”

“这是……”梁子乐话说到一半,忽然眉毛舒展,笑着说道:“我明白了,这种伎俩,用中国的成语来说,就叫欲擒故纵。他们是想向我们展示收购的难度,逼着我们涨价。等我们出到让他们满意的价格后,他们才会启动向欧盟委员会申诉的程序。届时,以他们的游说能力,打败一个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博士,应当是没什么难度的。”

“我想,他们应当是存着这样的想法吧。”布罗夫点头附和道。

大家都是千年修成的老狐狸,博泰的这点小心思,他们又岂能看不穿呢。更何况,博泰这样做,本身也没打算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他们或许觉得这就是一种阳谋吧。

“可是,这样拖下去,对博泰也不利吧?”梁子乐分析道。

“他们赌的是,你在中国的委托者也急于要达成交易。”布罗夫说。

“不,我的委托者并不急。”梁子乐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沃登伯格先生,我向你发誓,中国人绝对是会着急的。”

同一时间,在博泰公司总部,曾经多次去过中国的业务代表默斯向公司董事长沃登伯格赌咒发誓道。

博泰公司陷入经营困难之后,董事会便做出了出售公司的决策。欧洲制造业的衰退是有目共睹的,也许像技术总监劳瑟尔之类的技术专家对于博泰还有一些感情,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都是高度理性的,一家企业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营利工具,既然赚不到钱,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贬值,那么何不尽早出手呢?

博泰最初试图在欧洲找到一个接盘侠,但问了一圈,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收购博泰,因为他们自己现在也都是焦头烂额,哪有资金和精力来接手一家亏损企业。无奈之下,博泰只能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并派出了一些熟悉中国市场的人员前去探风。

默斯在此前就是负责中国市场销售的,在中国有不少业务上的熟人。他到了中国之后,联系上这些熟人,向他们了解是否有企业有意收购博泰,结果得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

临机集团打算收购博泰的事情,默斯也听说了,甚至还知道了唐子风亲自前往井南去与赵氏集团协商的事情,从中分析出临机集团对博泰是志在必得的。

除了临机集团之外,默斯还了解到有其他一些企业也有意收购博泰,有些是想把博泰整体收入囊中,有些则是对博泰的其中一部分业务感兴趣。

这就叫人的名、树的影,博泰作为一家老牌装备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有着很响亮的名声,有些中国企业仅仅是想借用博泰的品牌,也愿意支付一笔高额的收购费用。

临机集团当然也属于眼馋博泰品牌的企业之一。

得到这些消息之后,默斯就打算启程回国了。就在他准备订机票的时候,一位曾经与他有过一面之交的中国同行出现在他面前,这位中国同行的名字叫何继安。

“默斯先生,或许我们之间可以有一个合作的机会。”

何继安开门见山地说。默斯在中国期间聘了一位兼职翻译,可以把何继安的话译给默斯听。

“何先生,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当是染野公司的市场总监,你说的,是染野和博泰之间的合作吗?”默斯冷冷地问道。他与何继安没有太深的交情,博泰马上就要被兼并了,他也没太多兴趣去与染野之类的公司谈什么合作。

何继安说:“我说的合作,可以说是染野和博泰之间的合作,也可以说不是。”

“什么意思?”默斯皱着眉头问道,他并不喜欢对方这种故弄玄虚的说法。

何继安说:“默斯先生,请允许我做一个解释。我在几年前就已经离开染野公司了,我不太喜欢受约束的生活,所以便主动辞职出来办了一家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中国与国外之间的机床贸易。

“我这次上门来,是想以我自己的身份来与博泰合作,当然,这其中也会涉及到染野公司,这是我下一步要向默斯先生解释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