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何日请长缨 第四百六十七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28 来源:笔趣阁

正如唐子风与韩伟昌判断的那样,何继安并没有简单地根据自己与韩伟昌吃一顿饭得到的信息就断定临机的产品有竞争力或者没有竞争力。他悄悄来到临河,约见了几位自己过去认识的临机集团的工程师,向他们打听临机开发多工位机床的事情。 多工位机床是临机过去一年中最重要的研发项目,但也并非所有的工程师都参与了这个项目。有些工程师虽然参与了这个项目,但只是负责其中某一个技术细节,对于集团最终掌握了什么样的技术,了解也不深。 搞技术的人,多少都有点互相看不起。搞结构的,觉得搞材料的人太烂,拿不出符合自己要求的材料;搞材料的,说搞工艺的人无能,实现不了自己的设计;至于说搞工艺的,当然就是抱怨搞结构的人没实践经验,设计出这么奇葩的东西,不是存心和工艺工程师为难吗? 唐子风是个惯长于搞阴谋诡计的人,早在一年前就暗地里安排人在集团里传播各种假消息,说多工位机床这东西就是一个领导项目,华而不实,又说材料不过关,设计全是纰漏,机床只有外面的壳子是临机造的,里面的东西都是进口的…… 唐子风这样做的目的很多,总体来说就是一句话:闷声发大财。 说自己技术差,受制于人,未来要向经委、国资委、科委之类的单位伸手要钱就有理由了。说自己水平低,能够迷惑国外同行,避免他们向自己封锁技术,或者采取降价手段把自己的产品扼杀于摇篮之中。诋毁各项技术,还能够激发技术人员的上进心,让他们把工作做得精益求精。 如此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唐子风为什么不做呢? 何继安在临河听到的消息,就是如此。每一位被他请出来吃饭的同行,都声称自己搞的那部分研发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同时又声称别人搞的都是垃圾,集团所表彰的那些先进,其实都是唐子风、秦仲年等人的三姑四舅,所有的成绩都是吹出来的。 技术人员吐槽,当然不会局限于说什么“邻居家的二小子他岳父”之类的梗,而是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证明,何继安多少能够听懂一些技术细节,对于这些熟人曝的料,自然也就会多相信几分。 当然,这也是因为何继安有些先入为主,他从韩伟昌的表现中推测临机的技术不实,同时在心里也盼望临机的技术的确是假的,所以一听这些人提供的证据,他就信了。 如果他的头脑能够清醒一点,其实是能够分辨出来的,这些人举的例子,都是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比如说,一个热处理工艺搞了三个月都没有搞出来,这听起来是一个大问题,但认真想想,这也算不了啥呀,有些工艺研究本身就是挺难的,耗上几个月并不奇怪。 这就像有些读者指责写手:你一天才更1万字,好意思说自己是大神吗?你看那谁谁谁,人家日更5万…… “我的判断是,临机目的已经研发出了多工位机床的技术,但技术还很不成熟。如果浦汽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就会让他们获得一个实践的机会,从而能够在应用过程中完善技术。我们必须阻止这件事,坚决不能让临机获得这个机会。” 在向公司总经理冈田清三汇报的时候,何继安这样说道。 “何君,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做呢?”冈田清三问道。 “目前浦汽有些举棋不定,他们是倾向于使用染野的产品的,主要的障碍就是价格问题。我了解过,浦汽这一次的投资资金有些紧张,我们的报价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所以双方的谈判一直处于僵持之中。 “现在多了临机这样一个变数,如果我们坚持原来的价格不变,而浦汽方面又无法克服资金方面的障碍,则他们会有一定的可能转向临机。”何继安说。 “也就是说,你认为我们必须要降价。” “我认为有这个必要。” “但过去你说过即使我们不降价,浦汽最终也会选择我们。” “那是过去的情况。过去浦汽没有其他选择,和海姆萨特相比,我们的价格是非常低廉的,他们只能接受我们。但现在,有了临机这样一个机会,他们就可以和我们讨价还价了。” “可是,你又说临机的技术并不成熟。” “是的,据我分析,临机的技术的确是不成熟的,和我们的技术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你认为浦汽会因为价格的原因,而选择技术不成熟的设备吗?” “这一点……我不确信。” 何继安的确是有些吃不准。如果他得到的信息是临机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他会很坚定地建议染野降价,消除临机所拥有的价格优势,再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赢得订单。 但现在,他相信临机的技术是不够成熟的,甚至于韩伟昌也对自己的技术缺乏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染野即使不降价,也有可能赢得订单,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说服冈田清三必须降价呢? 韩伟昌让人传播的谣言,何继安已经听说了。染野销售部的副部长一直觊觎何继安的位置,平日里无风都能掀起三尺浪,听到这种传言之后,岂有不到冈田清三面前去歪嘴的道理。 冈田清三不是会轻信谣言的人,但谣言这种东西的可恶之处,就在于你明明不相信,还是多少会受到一些暗示。如果何继安能够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说明降价的必要性,冈田清三倒也会采纳,现在何继安说出来的理由明显是带着许多自由心证的,再结合有关浦汽给回扣的传言,冈田清三就不能不斟酌一二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冈田清三和何继安都知道的,那就是染野的日本总部给中国公司提出了业绩要求。如果浦汽的这个项目因为降价而减少了利润,那么中国公司就很难完成总部的要求了,而这又是涉及到冈田清三位置的事情。 分公司的产品降价是需要向总部请示的,要请示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总部非但不会同意分公司的要求,还会给分公司记一笔黑账,影响到对分公司的业绩评价。 相比之下,不降价的选择就轻松得多。反正是已经确定好的价格,自己不横生枝节,总部也不会关心。至于因此而丢掉了一个订单,总部也不会知道,毕竟销售这种事情是有很多偶然性的,一个订单没拿下来能算什么事呢? 再说了,万一照着原价就拿下来了呢? 这种想法,很日本。 “要不,我再探探浦汽那边的口风吧。” 何继安屈服了,身处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日企文化氛围,不多事才是正道。尽管他爱染野,他怕染野完了,但染野爱他吗? “何君,不要总是想用价格战来战胜对手,这是你们中国人的习惯。我们日本企业都是靠实力来说话的。正是因为信仰实力说话的原则,我们日本才能成为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冈田清三傲慢地向何继安说。 我信了你的大头鬼! 何继安在心里骂道。 日本当年是如何起家的,何继安可是很清楚的。日本汽车刚刚打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就是以廉价作为卖点。美国人并不是因为喜欢铁皮薄得像易拉罐一般的汽车而选择了日本货,实在是因为日本车的价格低到让人觉得无所谓,这才赢得了市场。 至于说什么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有种你跟你的美国爸爸说说,看他会不会抽你的耳光。还有,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瑞士,你把这些欧洲老牌工业国家搁哪去了?人家的技术底蕴之深厚,是你个小日本国能比的吗? 这种话,何继安也就是在心里嘀咕嘀咕,哪敢当着冈田清三的面说出来。他点头如鸡啄米一般,答应道: “总经理说得很对,我的确是要改变一下老观念,多考虑考虑用实力说话。不过,有些中国企业还是挺在乎价格的,有时候我们也要迁就一下他们的想法。浦汽这边,我会保持接触,随时了解他们的想法。” “这是你们销售部该考虑的事情。”冈田清三说,“浦汽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染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这个订单,否则我们今年的业绩就无法保证了。” “呃……,好吧,我会尽力的!” 何继安欲哭无泪,一方面不答应降价,一方面又说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订单,真以为刘智峰是我的亲儿子啊?啊不,真以为我是刘智峰的亲儿子啊? 可是,他也知道这是冈田清三的习惯,那就是成绩归我,背锅你来,这些年里他替冈田清三背的锅够煮一只鲲了…… “拜托了,何君!”冈田清三象征性地向何继安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可以滚蛋了。 “应该的,应该的。” 何继安点着头,圆润地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