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何日请长缨 > 第三百二十四章 营销成本

何日请长缨 第三百二十四章 营销成本

作者:齐橙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0:28 来源:笔趣阁

南方,鹏城市。

嘉川电子公司总经理温国辉坐在自己的真皮大转椅上,手里握着一个高倍放大镜,全神贯注地察看着另一只手上拿着的一块金属片。那金属片只有一寸多的大小,表面加工极其精致,温国辉正在端详的,是金属片上刻着的几行小字。

“这就是你说的雕铣机刻出来的?”

好一会,温国辉才抬起头,看着老板桌对面站着的一人,那人正是韩伟昌。

临一机开发雕铣机,是为了满足精密模具加工的需要。但模具行业对于雕铣机的需求,其实并不大,一年1000多台的销量,对应着3亿多元的销售额,即便完全被滕机拿下,也就够滕机混个温饱,要想借此重振辉煌,是远远不够的。

叶永发给韩伟昌指出了另一条道路,告诉他除了模具行业之外,电子行业对于这种雕铣机床的需求,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叶永发说,他的模具公司曾经接到过许多家电子厂的订单,这些电子厂生产各种小型电器,比如随身听、寻呼机、手机等。

这些小电器体积很小,价格却很高,而且带有奢侈品的属性。作为奢侈品,消费者对于外观的要求是非常挑剔的,而且也愿意为精致的外观支付一笔不菲的溢价。电子厂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直在绞尽脑汁试图做出更加精美的外壳。

叶永发的新塔模具公司,很大的一块业务就是给这些电子厂做电器外壳的模具。电器外壳不外乎两类材质,一类是塑料,另一类是金属。

塑料外壳是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的,新塔公司为电子厂提供的是注塑模具。时下的工艺已经能够在塑料外壳上形成分辨率非常高的花纹,但由于塑料的材质偏软,这种花纹在使用中很容易被磨损,所以一些塑料外壳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法看了。

要让外壳保持精美的外观,就只有使用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外壳是用冲压成型的,大的纹路可以冲压出来,一些图案、文字等就很难直接冲压出来了。目前,各家电子厂采用的方法,就是先冲压出一个金属外壳,然后再用加工中心在外壳上雕刻出图案或文字,这与模具厂制造模具的工艺颇为相似。

但模具的产量,岂能比得上电子产品外壳的产量。有些电子厂一年生产上千万部随身听,你听说过哪家模具厂的模具是以万来做计量单位的?

新塔模具公司是井南排得上号的大型模具公司,叶永发想采购的雕铣机,也不过就是几十台而已。但如果韩伟昌能够拿下一家电子厂,人家随随便便就能采购上千台雕铣机。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全球的小型家电一半都是在中国制造。如果能够打开电子行业的市场,一年卖出2万台雕铣机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得到叶永发的这个指点,韩伟昌如醍醐灌顶。他向叶永发再三道谢,又许下无数让利的承诺,然后便马不停蹄地奔向了珠三角,那里正是小型电器的生产中心。

嘉川电子公司是韩伟昌拜访的第一家电子企业。这家企业目前是全球闻名的电器代工企业,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电器产品,都是由嘉川公司代工制造的。

韩伟昌来到嘉川公司,递上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写的仍然是临一机销售部长的头衔。不过,临一机的主营产品是磨床和镗铣床,嘉川公司作为一家电子企业,对这类产品并没有什么需求,所以韩伟昌的名头在这里并不管用。

一个底层的采购经理接待了韩伟昌,态度还颇有一些敷衍。但当韩伟昌递上几片自己带来的金属外壳雕铣样品之后,那位采购经理的眼睛就直了。采购经理拿着雕铣样品去找了自己的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又向采购总监做了汇报。再往后,便是公司的采购总监和生产总监一同带着韩伟昌,来到了温国辉的办公室。

“这就是我们的雕铣机生产的样品。”韩伟昌回答道。

“生产这样一个样品,需要多长时间?”温国辉继续问道。

“15分钟。”韩伟昌答道。他说的当然是指雕铣工艺的时间,这样一个金属片,前期还要做冲压、裁剪、抛光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时间就不归韩伟昌管了。

“15分钟……”温国辉沉吟起来。

“温总,如果一件是15分钟,我们三班倒,一天就是96件,1000台一个月起码能保证完成150万件……”生产总监王坤替温国辉做着计算。生产过程不可能做到满负荷,考虑到换班、机器保养等因素,王坤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1000台……

韩伟昌只觉得心脏的跳动速度都失控了。果然是这些电子企业凶猛啊,计算产能都是照着1000台的规模来说的。临一机过去服务的客户都是机械企业,就算是一些大客户,一次买上几十台机床,就算是一个大单了,谁有这样的气魄,动辄就说1000台机床能够如何如何。

不管心里怎样激动,韩伟昌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异样。他露出一个谦恭而自信的笑容,等着对方说话。

“你们这种机床,使用寿命有多长?”

“首次大修不少于2万小时,报废时间不少于4万小时。”

“日常维修的情况怎么样?”

“正常使用的话,一个月停机检修一次足够了。”

“机床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加工精度吗?”

“我们能够保证。”

“那么,你们一个月能够提供多少台这种机床?”

“这个就要看温总能够订多少货了。”韩伟昌平静地说道。

“我明白了。”温国辉点点头。韩伟昌这个说法,他是懂的。韩伟昌的意思是说临一机目前的产能并不大,但如果嘉川公司有意订购几千台,临一机也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产能提高到满足对方需求的程度。现在的问题,只是他要下一个多大的订单而已。

“阿坤,你看呢?”温国辉把头转向王坤,问道。

王坤看看韩伟昌,然后说道:“我觉得可以试试。上次韩国人让咱们做的那批产品,咱们接不下来,就是因为金属外壳搞不掂。如果这种雕铣机真的能够像韩部长说的那样好用,而且工作稳定,我们接下那批订单也就没问题了。”

“可是,万一韩部长他们的雕铣机掉链子了,咱们怎么办?”温国辉淡淡地说道。

“我们可以签协议,如果我们的产品达不到要求,你们可以退货。”韩伟昌说。

温国辉耸耸肩:“韩部长,我们跟客户签个合同,可不能说句造不出来就了事的。如果我们接了客户的订单,而你们的机床又出了问题,我们完不成订单,不但拿不到钱,还要给客户高额赔偿。这些赔偿,你们能替我们承担吗?”

“这个恐怕不行。”韩伟昌直言不讳。

开玩笑,临一机生产的机床,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应用。有些单位采购机床是为了制造大型设备,一台机床不过几十万元,一台大型设备价值数亿,如果因为机床出问题就要赔偿客户的全部损失,多少个临一机也不够赔的。

温国辉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他所以那样说,不过是为了抬杠而已。而抬杠的目的,自然是想从韩伟昌这里榨出最多的好处。

大家都沉默下来,嘉川这边的人是用沉默来给韩伟昌施加压力,韩伟昌则是在无声地抵抗。双方都知道,对方是想合作的,只是谁也不想表现得太积极,以免在谈判中陷入被动。

温国辉首先打破了沉默,他对采购总监李学军问道:“学军,你的看法呢?”

李学军说:“我觉得,韩部长他们的设备,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现在温总和王总不放心的地方,就是不知道他们的设备到底质量怎么样。光凭韩部长拿过来的这几个样品,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说到这,他不再往下说了。

韩伟昌哪里听不出来,这几个人分明就是在唱双簧,一唱一和地,就等着他表态呢。韩伟昌接过李学军的话头,说道:“这个也简单,如果嘉川真的有意,我们可以提供几台设备供你们试用。你们觉得好,咱们再谈合作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设备不行,那么用不着温总开口,我们就自己把设备拉回去了,绝不要嘉川出一分钱。”

几个人等的就是韩伟昌这句话,王坤应道:“这个倒是可以,不过,韩部长能够提供几台样机呢?”

“3台……,5台,怎么样?”韩伟昌迟疑了一下,伸出一个巴掌,对众人说道。

按照目前的生产批量,一台雕铣机的出厂价,大约是25万左右。这其中又有一半是已经花掉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部分也就是10万出头。如果给嘉川提供5台样机,相当于60多万的花费,对于一个有可能采购1000台机床的潜在客户来说,付出这笔营销费用是完全值得的。

更何况,即使对方最终并没有接受雕铣机,这五台样机也是可以拉回去的,只是免费给对方使用一段时间而已,成本就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听到韩伟昌这样说,王坤把头转向温国辉,用目光向他请示。温国辉微微一笑,对韩伟昌说道:“韩部长,五台样机对我们来说可不够,最起码,得100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