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

元始诸天 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

苦境九州,豫州吕国,国都掖庭,凌烟阁!

一卷金榜高悬神主牌位之前,一口仁道湛卢剑静静挂在封神金榜一旁,二大宝物金光弥漫,氤氲之气含而不露。

一重重禁止在凌烟阁虚空中一闪而逝,密密麻麻毫无死角可言的大道禁止,随着封神金榜、仁道湛卢两大宝物的气机浮动,缓缓的揭露一角。

八座封神台拱卫凌烟阁周匝,一尊尊香火金甲银甲的神兵神将在封神台中沉浮,若有若无间似有兵戈铮铮之音响起。

自封神台建立以来,八大封神金台承载的百万神兵,都是荀少彧起兵之后,战死沙场之上的英灵,一丝忠魂不灭,成为封神台上的护法神兵。

将近二十载的南征北战,整个吕国的英灵忠魂,都集结在八大封神台上,致使每一座封神台之上,都蕴含着莫可言喻的力量。

一朝爆发出来,莫说是证就不死天人之流的神魔,就是缔结了无上道果的强人,也要在这一股浩瀚神力下,长生不坏的道果彻底粉碎。

“唏——嘘——”

一尊老者身着粗布素衣,盘膝坐在凌烟阁中的神主牌位前,双眼微微闭合,一呼一吸间似有丝丝清气,在眼耳口鼻七窍之间流转。

隐隐约约间,这一尊老者身上浮现一尊龙头人身,手执擂鼓瓮锤的上古雷神形象,一片片雷云在周匝鸣响盘桓。

这一尊雷神法相可谓是老者性命交修之所在,其中蕴含的恐怖雷霆气息,只是一丝一缕就能削平百里大地,全然爆发天惊地动也不为过。

这已然不是【大地游仙】级数所能参悟的力量,能有如此气象的雷神法相,必然是道门天人之流,亦或是武道神魔之数。

不枉一生苦苦修持,闻渊明终于在吕国国运的帮助下,迈出了修行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自此为不老不死天人之身。

而迈入了这一步的闻渊明,本身就是吕国的撑天之柱,无需封神金榜与仁道湛卢,闻渊明自己就能横压豫州大地。

“外祖,”

凌烟阁的宫门徐徐大开,推门而入的是一位衣着华贵,唇红齿白的总角少年,踏过凌烟阁的门槛,凌烟阁万千禁止,在少年面前恍若清风拂面一般。

这是少年的血脉之中,有着这万千禁止的一点根源气息,所以才能在密布的禁止中来去自如,其他人就是天人神魔,在凌烟阁中也要小心谨慎。

“孙儿,参见外祖,”

这一少年眉宇间尚且带着些许稚嫩,恭恭敬敬的朝着老者躬身行礼,举止言行间虽有青涩,但已然有了一丝大家气象。

“嗯……是明儿来看阿祖了啊,”

就在凌烟阁宫门敞开时,盘坐凌烟阁中央的老者,缓缓睁开了一双眸子,一丝丝精芒在眸子中闪动,嘴角带起一点笑意。

这一位老太师闻渊明眉心处,第三只天眼似有雷霆交织,待见着这位青涩少年,面上不禁露出一抹慈祥和蔼之色,轻声问道:“明儿,可是有事来这凌烟阁找老夫?或是又有国事拿捏不准,来问询老夫方略大计?”

这一位青涩少年不是旁人,正是荀少彧留在吕国的唯一的血脉子嗣,如今的豫州一霸,吕国的新任国君荀天明。

荀天明在两年前即位,遥尊不知身在何处的荀少彧为‘主父’,以太夫人司瑯嬛垂帘听政,更有各方重臣倾力辅佐,让偌大的吕国国势愈发强盛。

毕竟,作为吕国的擎天保驾柱石,老太师闻渊明不仅与新君荀天明是君臣,荀天明的生母还是闻渊明的外孙女,有着一层斩不断的血脉联系。

若不是有着这位老太师的一力支撑,在荀少彧舍下国君之位,远渡茫茫汪洋的十载以后,吕国的国势绝难保持今日气象。

亦正是有着以闻渊明为首的一众老臣竭力辅佐,吕国才能在群狼环伺之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稳坐豫州一大霸主之位。

身为幼主的荀天明,稍稍沉默了一下,道:“外祖,国事有群臣辅佐,孙儿不缺方略之谋,吾吕国曾经受大乱,如今已是大治矣。”

“国运安定,一切井然有序,孙儿在国事上自无疑惑!”

年方九岁的荀天明,摇了摇头道:“孙儿尝读国史,知君父自南蔡起兵之艰辛,更知君父创业之艰险,但也常有一事疑惑,久不得释疑。”

闻言,闻渊明轻轻一笑,道:“明儿有何疑惑难解,尽管道来便是,阿祖到底比明儿多经历了一些坎坷,或许能为明儿解惑。”

“孙儿有劳外祖了,”

荀天明躬身一礼,转而席地而坐,瞥了一眼凌烟阁供奉的两大宝物后,随即将目光投向闻渊明的身上,稚嫩的小脸上满是严肃。

经过了十载春秋的国运沉淀,这两大宝物愈发神物自晦,除了一丝丝金光不时跳动,俨然如同两件凡俗物什一般。

虽然,两大宝物是国之重器,就是荀天明身为吕国新君,也不能时常的把玩,最主要是避免两大宝物散发的玄妙力量,将荀天明这个幼主震伤。

可是荀天明自幼就经常出入凌烟阁,对这两件威震豫州的第四品宝物,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好奇心。

荀天明一脸认真,道:“孙儿读国史,阅殷史,遍览诸国史,长能见到天生神人,一力能敌万军,一人可摧城破国。”

“只是,武道圣人镇压一国,天人神魔威压一州,大殷天子至高无上九州共尊。孙儿却不知力量强弱,与国家强弱有何关系,与万民福祉又有何关联?”

“孙儿所读诸史,知大国披甲之士百万,战车万乘,国富民强,自是堂堂大国。而小国兵不过十万,战车不过千乘,国小民弱,以此区分。”

一边说着,荀天明的眉头紧紧皱起,道:“然而,诸侯之中国小者,但有天人镇世人间,却能得一大国名器。而诸侯大国者,却因无有武道圣人当朝执宰,而屡屡被小国之辈讹诈。”

“这一方九州天下,大国、小国、强国、弱国,莫非不是以国人多寡贫富区分,而是以天下武力强弱,进而划分的?”

闻渊明苍白的须发,无风自动飘扬而起,笑道:“明儿是想问,国势与民生,或是国力与武力,到底孰轻孰重?”

“是的,孙儿正是想问国力与武力,究竟有无轻重之分,孙儿学治国安民之策,又学武道强身之术,这二者都有轻重之分,孙儿想知道该有何侧重。”

荀天明直视闻渊明,个人武力的强大与否,对国人并无多少好处,国人该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是会吃不饱穿不暖。

只是个人武力上的强大,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国运的标准,若没有一尊真正的强人镇压国运,就是再富强的国家,也只是一头头‘肉猪’,随时等待着被人宰杀。

“国力与武力,”闻渊明抚须而笑,道:“明儿能想到这个问题,可谓是入了为君之道的个中三味,发前人所未想。”

“这很好,读史就是要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则可以明得失,天下之事大同小异。”

“明儿,你应该知道吕国荀氏从何起家的,荀氏自天子驾前御夫而起,经历数代积累努力,方才得天子敕封为诸侯。”

“此后,荀氏先人兢兢业业在豫州荒蛮之地开拓,又历宣子、简子、襄子数代辛苦,才能为爵封伯、封侯。最后到了武侯之时,武侯以他的赫赫武功,一举奠定了豫州霸业的基础,这就是荀氏吕国兴盛之路。”

荀天明拱手向着凌烟阁供奉的诸位神主牌一拜,道:“孙儿知先祖开业不易,不敢有一日懈怠,时时战战兢兢,为此宿夜难寐。”

闻渊明摇了摇头,道:“老夫与明儿说这么多,不是想让明儿知道先祖创业不易,而是要告诉明儿一个道理,没有武力就没有国力,拥有着强大的武力,必然就是强国、大国。”

“所谓的国富民强,民强国富之论,只是自上而下的愚民愚智之策,若没有强大武力威慑,再广袤的国土疆域,再多的兵车战甲,也只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腐肉’而已。”

“因此,所谓的国力之重,需要有武力的衬托,没有武力支撑的大国,只是沙滩上的一堆沙堡,任意的一次冲击,都会让沙砾堆砌的堡垒支离破碎。”

荀天明若有所悟的颔首点头,自语道:“所以,天下九州诸侯,都是以武立国,用武安邦,孙儿若想治大国,必先要有大武力!”

闻渊明或是感到荀天明心头的失落,叹息道:“哎……九州诸侯虽拱卫殷天子,共尊殷天子为九九之尊,可是殷天子若没有绝世的武力,又如何能让众位诸侯霸主臣服?”

自荀少彧舍下国君之位,至今已经十载春秋,在这十载春秋之内,吕国之所以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强势,除了那几大道兵作为国之根本以外,还有闻渊明这一位道门天人威慑一州之功。

“武力,国力,”

荀天明似懂非懂的走出了凌烟阁,闻渊明的这一番话,对温室花骨朵般的荀天明,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给荀天明揭露了一角残酷的现实。

身为吕国的幼主,荀天明到底不似荀少彧一般,是经历过残酷倾轧,一步步登上国君之位的。荀天明能成为国君,只是因为他是荀少彧唯一的血脉子嗣,没有第二个合适人选与他竞争。

因此,荀天明根本没有荀少彧的那一份坚韧,更没有荀少彧与生俱来的那一股为达目的,进而不择手段的狠劲。

而这都是荀天明作为国君最为缺乏的品质,一个优秀的国君不可能如同谦谦君子一般,真正的强国君主应该如狼似虎,有着鲸吞天下的野心豪气。

软如绵羊之辈,亦或是心气不足之人,就是再爱民如子,也免不得一个昏君、庸君之名,死死的钉在历史长河的耻辱柱上。

对此,闻渊明与吕国众臣们都心知肚明,若是荀少彧依旧作为吕国国君,以荀少彧的冷酷性情,以及无情手腕,亲自执掌吕国的国势,吕国国力至少能再上升两三个台阶。

铮——

就在闻渊明心头感慨之时,一直供奉凌烟阁十载之久的仁道湛卢剑,猛然迸发出强烈的剑鸣,剑音响彻直入闻渊明的心神。

这一口第四品绝世神兵,似乎受到了某种牵引,或许是感受到了‘主人’的到来,一丝丝剑光子仁道湛卢剑上浮游,剑身在不住的震颤着。

若不是凌烟阁内的万千禁止,在仁道湛卢剑剑鸣的瞬间,就封锁了凌烟阁的这一片空间,只怕这一道剑音就能传遍吕国国都。

“嗯?”

闻渊明眉头一跳,看着浮现凌烟阁的万千禁止,以及悬挂神主牌位前的那一口仁道湛卢剑,第三只天目开阖不定。

“仁道湛卢无故鸣响,莫非……是武侯回来了?”

在见着仁道湛卢剑剑鸣的第一时间,闻渊明的脑海中就浮现了一个令他又惊又喜的猜测。虽然这个猜测有些荒诞,但闻渊明仍旧下意识的认为这个可能性最大。

铮!铮!铮!

仁道湛卢剑仿佛感受到了万千禁止下,对剑音的莫大压制,仁道湛卢剑嗡鸣声不绝,一丝丝剑光带着纯粹的毁灭性蔓延开来。

这一丝丝极致的毁灭剑光,在仁道湛卢剑上浮现,周匝三寸虚空一层层塌陷,犹如一个深邃莫名的黑洞,吞没着四周的一切。

见着仁道湛卢剑上摇拽的毁灭剑光,闻渊明面色骤然易变,道:“不好,”

须知,仁道之极就是毁灭之极,毁灭之极就是仁道所在,所谓的物极必反就是此理,不然这一口仁道湛卢剑也不会成为第四品的绝世神兵。

以这一口仁道湛卢剑上运年的恐怖剑光,一旦让其爆发出来,不要说一个凌烟阁,就是整座吕国国都都可能被夷为平地。

而这还是闻渊明这一位道门天人,倾尽全力镇压之下,仁道湛卢剑不能发挥全部剑势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