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五四一章玉虚幽寂

元始诸天 第五四一章玉虚幽寂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

“广成子师兄,师弟初证‘混元’,对先天大罗之道虽有参悟,可到底只是后天至极,不入先天大道之数,终究是雾里看花,看得并不真切。”

荀少彧看着广成子不紧不慢的收了玉虚杏黄旗,翻天大印悄然托在手中,那一口似斧似幡的神兵再度沉入茫茫虚空,主动上前请教。

广成子肌肉亮的很成功,攻伐有盘古脊梁所炼的翻天大印,防身亦有五方五色宝旗中的玉虚杏黄旗,还有一口‘混元无极’级数的神兵盘古幡。

在三大大道奇珍的威慑力度下,让很多想要浑水摸鱼,试图暗中插手布子的人,都强行清醒了一下,连忙撇清了关系。

而荀少彧在见到盘古幡这一宗大杀器后,就将自己的心态放的很稳,既然都拿了元始天尊给的好处,给元始天尊作徒弟也不丢人。

何况,给元始天尊当徒弟可不吃亏,元始天尊可是公认的护短,虽然因为‘封神之劫’时的以大欺小,让这一位大天尊的名声算不上好。

可是再不好那也是大天尊级数的人物,赫赫有名的道门三清祖师之一,天生的半彼岸者,这一方宇宙中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荀少彧要是能成为这一位的徒弟,成为元始天尊护短的对象,不吝一步登天,任是‘万劫不磨’者都要高看两眼。

就用凡俗一点的形容,荀少彧与元始天尊之间,就是县级首富与世界级首富间的差距。多少县级首富只能远远看一眼世界级首富一眼,就能沾沾自喜许久,实在是二者间的量级差的太大。

荀少彧能拜入元始天尊的门下,聆听这一位天生半彼岸者的教诲,已是多少年岁都修不出的大机缘。

广成子何等人物,对荀少彧的心思了若指掌,道:“师兄证入先天之道,倒也有些年岁,积累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不妨与师弟说上一说。”

“这昆仑别院,只是吾玉虚宫的下院,不是你我师兄弟论道的好地方,师弟可与吾玉虚宫一行。”

广成子笑声爽朗,道:“玉虚宫中有着老师,在过去岁月中讲道的烙印,你我师兄弟在玉虚宫论道,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此,正好!!”

听着玉虚宫中的元始天尊大道烙印,荀少彧眸光乍然一亮,三清祖师的开天烙印已然让荀少彧实现了一次惊人的跨越。

荀少彧若是能在玉虚宫中,彻底将元始天尊留下的烙印投影消化,真正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这又会是何等的收获。

须知,那可是元始天尊亿万万载讲道,经过无穷岁月的洗礼,留下的一点烙印痕迹,其中包含着元始天尊阐释玉清大道的部分感悟,珍贵性不言而喻。

“师弟向道之心甚坚,如此极好,极好……”广成子哈哈一笑,手中拂尘一动,卷起一片云光落下,数十位道童乘着云光倏然远去。

既然确定了荀少彧,就是元始天尊所言的第十三金仙,昆仑别院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或许不久就要淹没在大昆仑的万千山海之中。

到时,这几十位道童留在昆仑别院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或许下一个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后,昆仑别院会再度重开,也不关广成子的事了。

真到了那时,广成子早就逍遥天外,不是是遨游三千虚空大域,就是进入清微天玉清圣境,在元始天尊的坐下听讲道法。

见着广成子袖口大开,将无尽云光收入袖中的举动,荀少彧抿嘴一笑,道:“大师兄这一招袖里乾坤,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乾坤须弥尽在一袖之中,真是了不起。”

“哪里,哪里,只是当不得台面的雕虫小技,师兄曾经转世红尘,在红尘中历经八百一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开辟了天、神、地、人、鬼中的地仙之道,尽演洞天福地之妙,得了一个与世同君镇元子的名号”

广成子语气平稳,不骄不躁道:“正是借着地仙之道的莫大气运,方才斩了三尸,臻入‘万劫不磨’之境地,有了如今的一点成就!”

“地仙之祖……镇元子?”

荀少彧闻言愕然,看着广成子笑呵呵的脸,呢喃自语道:“这……镇元子不是与三清同辈,是宇宙初辟之时的大神通,怎么可能会是师兄的化身?”

“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尊号,在一些神话之中的地位,可是不比三位祖师差多少,师兄……你这……”突兀的听闻如此劲爆的秘闻,荀少彧心头一颤,眸光中带着一点沉凝。

那一位赫赫有名的镇元子,竟然会是广成子的化身,亦或者广成子是镇元子的化身,这当中的干系之重,让荀少彧这等人物都不由有些惊诧。

广成子坦然自若,慢条斯理道:“这也没什么,先天大罗金仙颠因倒果,出现先有果后有因的情况,也算不得什么。地仙镇元子的名号,也只是出现在某部神仙传记之中,并没有真正进入道家神话体系。”

“真正完整的道家体系,一直都是以三清三宝三洞教主,为至高所在开始追溯,贫道就是元始老师坐下的金仙,经历千万劫数之功,才有着今时今日‘万劫不磨’的修行。”

一边说着,广成子升起五色云光,笼罩着自己与荀少彧二人,面色淡然自若,轻描淡写的说着‘镇元子’的由来,态度极为平淡。

“先天大罗金仙之道,果然不可思议,为超脱之正途!!”再一次感受到先天与后天的微妙,荀少彧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混元道果’对于荀少彧来说,只是一个崭新的.asxs.,对于某些至高存在而言,也只是能勉勉强强入祂们的眼而已。

荀少彧在先天五太成道之后,就彻底明悟了先天大道的浩渺,证就一枚‘混元道果’,纵然让荀少彧有了在先天之道上走得更远的资本。

毕竟,荀少彧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横行无忌,真正任意自在的境地。三千大神通就是‘天意’高悬,‘混元无极’大天尊更是自诩天命不可违。

在这一方茫茫宇宙虚空,三千虚空大域无穷世界之间,真正永恒不朽的主宰者,还是执掌者三千大道的先天大神通,乃至于不满大衍之数的‘混元无极’的大天尊们。

其他另类成道之辈的重要性,与先天大神通们相比终归逊色不止一筹,另类成道者要是陨落,就真的是再无翻身之时。

唯有证就先天大神通,成就先天大道化身,‘与世同存’不朽不磨,成为这一方广大宇宙的执棋人,大自在、大解脱莫过于此。

到了此等境地,莫说天地劫数加身,便是遭劫千万数,只要先天祖炁根本不失,一点先天不灭灵光长存,就能与宇宙同存同灭。

荀少彧不只参悟先天五太之妙,亦曾叩问过永生门户,对于先天之上的道路,远比任何的后天生灵都要看得透彻。

对于后天生灵是因在果前,可是对先天之辈来讲,‘因’、‘果’二字从来都是并立的,‘因’可以在‘果’之前,‘果’也能在‘因’之前。

…………

东昆仑绝巅之上,麒麟崖玉虚宫,一重重五色祥瑞之气,袅袅升腾九天之外,似有五色麒麟神形,蹄间踏着祥瑞氤氲之气,傲立在东昆仑之巅峰。

玉虚宫宫门之前,三十六口岁月石井陈列,一口口井水涌动着岁月长河的气息,过去、现在、未来无不在石井中一一映现。

“奉天承运御道统,总领万仙镇八方!”

对于玉虚宫宫门前的恢宏气象,乃至奇花异草,万千神兽灵种,荀少彧虽然略微惊讶,却也没有多少震动,可是当他看到铭刻于玉虚宫前的一句诗,却是稍稍的愣了一下。

在这寥寥十四字之中,透着阐教道统无与伦比的气魄,一笔一画间恍若一口开天大斧,其中一方方世界沉沦崩塌,又有一方方世界开辟圆满。

“师弟……”

广成子抱着拂尘,看着荀少彧仿佛全身心的投入其间,在一旁轻声一笑,犹如重雷响彻,一下将荀少彧唤醒过来。

广成子解释道:“师弟切勿沉迷其中,这是老师亲笔所写,沾染了老师的些许道气,乃是真正的近道之物,算得玉虚宫的一桩奇观,但切记不可久观。”

听到广成子的解释,荀少彧不由问道:“只是,为何吾观摩这字碑时,却是有些感悟涌现,似乎以往的困惑迎刃而解?”

广成子带着荀少彧通过朱紫金钉的宫门,道:“师弟初来玉虚,可能不知厉害之处,近道之物虽是难得,对修行之人大有裨益。”

“可是,参悟元始老师所留气息之辈,所修之道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老师的修行之道。”

广成子慢悠悠的道:“试想一下……一个修行元始老师之道的修行人,就是真让他成了道,又会是何等的存在?”

“不过是老师亿万化身再多上一尊而已,所谓的见得元始、见得灵宝、见得道德,甚至……是佛门的见得如来,都是这般修行而来的。”

“就如吾以往历劫时听到的一句话,甚是得吾心,阳光虽能复苏万物生机,可是当‘光’太耀眼、太炽烈的时候,也是会烫人的。”

“元始老师祂们这些‘混元无极’者,就犹如宇宙虚空中的恒古太阳,照耀十方无量世界,三千虚空大域,虽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生机,可是靠太近真的是会死人的。”

“近道者,不可直视!!”

一声若无若无的叹息后,广成子的目光,仿佛飘到了不知哪里,手中的拂尘轻轻敲打着手心,眸子中的一点神采愈发深邃。

“受教了,”

感受到广成子话语中的那一抹怅然若失,荀少彧神色稍稍凝重,望着玉虚宫中一头头道果级数真龙盘桓的梁柱,以及看不到边际的宫殿,轻轻的点了点头。

“孺子可教也,”

广成子似是察觉到了荀少彧心神的变化,若有深意的看了荀少彧一眼,拂尘轻轻一动,玉虚宫中弥漫的云海豁然分开,出现了一条笔直的玉阶天途。

荀少彧真正置身与玉虚宫中,才能看到玉虚宫的全貌,整座宫宇自成一方天地,当中神妙玄机无穷,前一步是春风拂面,下一步就是寒冬数九,左望是群山大壑,右眺是云端重重,上观是九重天宫,下看是碧落黄泉。

大千世界森罗万象,尽数在这一方玉虚宫中演绎,生灭循环往复,堪称是无休无止,让每一位进入玉虚宫之人,都不由得升起几分敬畏。

默然的望着生灭万象,地火风水变迁的玉虚宫,荀少彧突然有一句话不吐不快,问道:“广成师兄,吾常闻玉虚宫是仙道祖庭,不只是十二金仙神通广大,也有众多得道的散仙真人。”

“为何吾这一路行来,只是见着童子逢迎,而不见那些修行有成的上仙,整个东昆仑麒麟崖玉虚宫,除了广成师兄以外,就没有第二位道果级数之上的人了。”

广成子摇摇头,道:“师弟一路行来,倒是没让大昆仑雄伟的外相,给颠倒神志,思维依旧清晰,着实难得可贵。”

“没错,这一座玉虚宫就只有贫道一人镇守,老师与众位师兄弟早已将道场迁往清微天玉清圣境,只留贫道看守玉虚宫门户。”

“这些年来,贫道也就随手点化了几位童子,并没有收授弟子门人,师弟自然看不到玉虚宫中有超过道果级数的仙家。”

广成子踩在一阶一阶的玉梯上,道袍轻轻飞扬,带着说不出的风采,每一步的迈出落下,都犹如鸿羽般轻盈飘逸。

“这么说,如今的阎浮世界阐教门人,就咱们师兄弟两个?”

荀少彧望着浩大的玉虚宫,玉虚宫中固然有无边妙相演绎,可是却不复往昔之时,号令昆仑十方仙家。奉天承运的煌煌气象。

在这一路走来,荀少彧只能在错落有致的亭台之间,以及群仙留下的一点点倒影,一窥阐教全盛之时的,号令仙道的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