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四九三章魔佛一念

元始诸天 第四九三章魔佛一念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

“圆觉道果!”黑雾缠绕的中年人,看了一眼如神似魔的蒙赤行,面上露出一抹异色,心头对蒙赤行这位北狄豪杰愈发的忌惮。

“没想到,身怀如此佛性之人,竟会是北狄人的领袖!”

“也不知到时,中土佛门小雷音寺的那群秃驴,见到这一位的圆觉道果时,又会是一个什么表情,想必一定会很有意思的!”中年人默默的念叨着,缓然压下了心头藏匿很深的杀意,

虽然太平教一直在四方煽风点火,拉拢各方反周势力,不断联络对大周怀有恶意的存在,试图撼动大周朝廷的稳定统治。

可是中年人心中极为清楚,太平教身为中土之人,与四方的蛮夷戎狄,乃至那些反周势力们。彼此从来都不是一体的,也不可能是一体,暗中有着很深的隔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及。

而且在这些势力之间,也有着不少博弈,只是这些博弈在大周这个庞然大物的阴影下,显得有些不起眼,一直被控制在一定的界线内。

至少在大周这颗参天大树,还没有倒下之前,这些势力最多只是在暗中碰撞,不会明目张胆的将矛盾摆在明面上。

然而就算如此,中年人在看到蒙赤行有着证就圆觉道果的潜力时,心里头还是生出一股杀机,只是杀机在出现的一刹那,又被中年人强自的压了下去。

要知道,这圆觉道果之境,可是佛门最上乘道果之一,得一圆觉道果者,甚至有望佛门正等正觉,与如来金身、大乘舍利并称当代,为佛门之中三大圆满成就,疏为难得可贵。

佛门作为这一方虚空宇宙,唯三登临彼岸的无上大神通者,所亲自开辟的大道道统。地位何其超然物外,能让其称为三大圆满成就的,其中含金量已然可想而知。

便是在佛门之中,如此厉害的人物都是少之又少,没有大智慧、大毅力,证入道果圆觉之难,就是累积千百世也不一定能有所成。

正是因为其难,大多佛门修行人才选择证就大阿罗汉道果,少有奢望三大圆满成就者。

而这一位北狄豪杰,竟然是一位有资格证就圆觉道果的人物,对于这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再如何谨慎应对也不为过。

哪怕中年人心里明白,在太平教大事未成之时,就与蒙赤行这等人物翻脸,才是真真正正的蠢事。可是一位即将证就圆觉道果之人,对于太平教这等大势力而言,也是一莫大的隐患。

一旦圆觉道果成就,蒙赤行大势一成,再想扼杀这位北狄领袖,就要付出以往千百倍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只是,就在中年人心绪纷杂,没有注意到就在他压下心头杀意的那一刻,蒙赤行紧皱的眉头舒缓了许多,嘴角勾勒起一抹神秘的笑意。

“终究,还是没有出手啊!!”似遗憾亦似满意一般,蒙赤行遥遥望着越来越近的关隘,嘴唇微微一动,轻声的呓语着。

所谓的圆觉者,为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亦为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其灵觉远甚其他修行人,有不见不闻遇险先知之行。

中年人自视甚高,可能从未想过自身会漏出破绽,泄露了一丝杀机让蒙赤行警觉。更是也从未想过,这一位北狄豪杰会等着他的出手,在他出手的一刹那,再反施以雷霆手段。

…………

永胜古关!

’永‘字通‘雍’,永胜古关作为雍凉第一关,是凉州对北狄骑兵的一道重要屏障,屹立雍凉边境已有数千上万载的历史。

这一座古关每一寸砖墙,都沉淀着殷红的血色,在北狄凶名赫赫!

关隘建造之初,曾调动无数能工大匠,更有许多大能之士参与其中,以夺天地造化的血祭之道,将这一座关隘筑成了一大凶关险关。

在这一座关隘之上,每一方砖墙上都铭刻着血祭宝篆,以千千万万的砖石构筑了一座雄关。更在古关筑成之日,坑杀十二万八千北狄战俘,以北狄人的神魔血脉温养着这一座雄关。

如此大手笔之下,这一座永胜古关几乎成了北狄骑兵,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北狄历代豪杰们,也以打破永胜关为最终目标。一个个在关隘上撞的头破血流,只能狼狈的铩羽而归。

任是北狄骑兵极擅突袭,可是在这一座血色雄关下,也不知有多少彪悍的北狄骑兵,在这一座雄关前折戟沉沙埋骨无数。

这便是凉州多年没有在世神魔镇守,也能抵挡北狄骑兵铁蹄的原因所在!

北狄骑兵的的厉害,只有这些驻守幽、凉二州的前线战兵们最为清楚,而凉州永胜古关的凶名,也让无数北狄人为之丧胆。

这是无数北狄骑兵血的教训,其惨痛程度足以警醒所有北狄人。

“你们说,北狄人这一次,能在永胜关前坚持几日?”王太初一只手扶着城墙,看着关隘下的烟尘滚滚,面上一如既往的淡然。

王太初作为新晋的凉州王,在州城接到军情时,就立即召集所有将领,调动各府县的兵员,终于在蒙赤行兵临城下之前,筹集了十万兵马,驻守这座凉州第一关。

在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动荡中,王太初看到了一丝脱身此方天地的契机。在危机感愈发紧迫的当下,王太初只能紧紧抓住这一丝契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

遁走大千是一回事,为大周朝廷镇守一方又是另一回事!

一个凉州王的空头支票,当然不足以让王太初卖命,但要是脱身这一方天地的机会摆在眼前,就是另当别论,值得让王太初奋力搏一搏了。

王太初自顾自的嘀咕道:“只是……几十万骑兵的大动作,他也不怕在咱们永胜关前饿死,以北狄人的狡猾,不至于头铁到如此地步吧!”

他蓦然转过身来,问询周匝众将,道:“你们有什么见解,都说一说,集思广益。”

“确实啊……这不像北狄人的作风……”数十位镇将默默跟在王太初左右,乍然听到王太初问话,面上露出沉思之色,望着远处的风沙席卷,暗自揣摩着北狄人的战略意图。

以永胜关隘的坚固,再有一尊当世神魔的存在,众将们就没有认为关隘坚守不住的,真要有坚持不住的一方,也应该是北狄人的几十万骑兵。

这时,一员新锐镇将俯瞰着来势汹汹的北狄骑兵,骤然开口道:“王爷,这一战怕是另有蹊跷,北狄人不该如此用兵!”

“嗯……不该如此用兵?”

王太初轻声一笑,环顾左右将领,悠悠道:“这又何以见得,给咱们详细的说说,让咱们也听听你这后起之秀们的高论。”

这一位年轻的镇将拱手一礼,道:“不敢担王爷赞誉,末将只是有些想法而已,至于对于不对,还望王爷与诸位宿将斧正。”

“说吧……几十万大军压城,这个机会可是少见,有想法是好事,就怕你们这些年轻人没想法。”王太初轻轻压了压腰间的玉带,满不在乎的说着。

自王太初踏入成王成圣,脱茧成蝶的那一步之后,这世间上的万事万物,能让王太初有顾忌的越来越少了。

除了那一尊高据虚空域顶点的先天神凰,能将王太初的存在彻底磨灭以外。其他任何的道果中人,或许能打败王太初,亦能击伤王太初,却绝对杀不了王太初,触及不到王太初的内心根本。

已有了如此资本的王太初,自是不会忌惮区区几十万北狄骑兵的威势。就是北狄倾尽所有部族之力,只要没有道果中人插手,王太初自持百无禁忌。

年轻镇将仔细的思量了一下,方才不疾不徐道:“北狄人这一次的攻势,与以往可是大不一样。”

“以往的北狄人出动,都是多有上万骑,少有几千骑,以骚扰百姓为主,在凉州一带伺机侵扰,虽然为祸不小,可是到底是能控制住的。”

“如今,北狄三十五万骑兵突入凉州,为的就不是小打小闹的侵扰,而是长驱直入中土,甚至糜烂一州、数州之地。”

“北狄既然能有此意向,想必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然也不会几十万骑兵直奔凉州而来。几十万人吃马嚼,若不是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就是有短时间内踏破永胜关隘的把握。”

这位镇将直指问题核心,道:“可是,北狄人几千年来都拿永胜关毫无办法,就是神魔悍然攻城,也有王爷亲自坐镇,北狄人凭什么认为自己能长驱直入?”

“是啊……他凭什么打入永胜关……”王太初眉宇间一片从容,轻轻道:“咱们确实应该小心应对了,几十万的北狄骑兵来势汹汹,他们凭什么能肯定自己粮草耗竭前,就能打入永胜关。”

“你分析的很不错,看来……北狄人这一趟就是要玩一把大的了!”王太初面带笑意,稍稍的点了点头,其他镇将们也都纷纷颔首点头。

对于这位年轻镇将的回答,王太初说不上特别满意,但也能见得几分真意。

这一番说辞称不上老生常谈,却也毫无新意可言,只能说是在及格线之上。但其应对中规中矩,亦不失为将之风,确实值得栽培一二。

毕竟,王太初执掌凉州权柄,这些镇将一部分是王太初的老部下,一部分是北凉军的原属镇将,还有一部分是近来提拔上来的军中新锐。

这数十位镇将统兵,便是如今凉州军的骨干力量,王太初以此掌握凉州军扩充后的十万兵马,是王太初权力结构的一部分。

“吾倒要看看他几十万骑兵,如何踏入永胜关,除非北狄人的道果大能出手,不然想要跨过永胜关,先留下十几二十万的尸体再说。”

王太初望着烟尘滚滚的方向,心头生出一股莫名的触动,似乎有着某位相生相克的天敌,正在数十万北狄大军之中,与王太初的目光在冥冥中交汇。

…………

嗡!!

与此同时,在刚刚搭建上的简陋的点兵台前,数十万骑兵呼啸声滚滚不休,一面面旌旗招展飞扬。十五部首领敬陪末座,蒙赤行眸光犹如冷电,似要击破一方虚空,一重重气浪在周匝翻腾。

在如此声势之下,若非北狄骑兵个个精锐无比,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只怕非要闹的个人仰马翻不可。

“魔!!”

蒙赤行豁然起身,不顾周匝敬畏的目光,神色凝重的看向永胜关隘,黑衣猎猎鼓荡,一股莫大的压力凭空落在身上。

所谓的‘魔’者,与自身所行所为相悖者是为‘魔’,与自身所念所想相逆者是为‘魔’。‘魔’对芸芸众生并非有害,但对与修行人本身而言,却绝对是大害,绝对是大逆。

感受着身上陌生的危机感,蒙赤行俊美的面庞上不仅不惊,反而流露出一丝喜色:“也许,本座这一趟凉州之行,终究是来对了。”

“本座终是找到了自己的一世之敌,那人或许就是本座的波旬天魔,本座将借此证就圆觉道果,证就正等正觉之业。”

这是蒙赤行灵觉圆满的感应,以蒙赤行这般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也不禁露出一丝真性情来,由此可见蒙赤行心绪变动之剧烈。

上古佛经有云,释迦摩尼佛在成道之时,曾有波旬大魔化为劫数阻道,演绎森罗万象。而释迦摩尼佛以**力、大定力降伏一切外道之魔,自菩提树下证得正等正觉之业。

蒙赤行修行的《圆觉智能书》的最终成就,就是与释迦摩尼证道一般,也要经受一位大魔的考验,如此才能缔结一枚圆觉佛果。

非常之道,必有非常之劫,只是释迦摩尼成道的是正等正觉,而蒙赤行要证的只是一枚圆觉佛果,二者间不可同日而语。

“原始天魔,”蒙赤行的目光与那一道莫名的目光交汇,隐约窥见那一尊魔头的真名,那一角深沉的大恐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