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四零三章蓬莱余元

元始诸天 第四零三章蓬莱余元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

“只要他敢来,老夫就让他有来无回。”

姒玉疆神色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道:“吾宋国的宛都,就是他葬身之地!”

轰——

隆——

隆——

似乎回应着姒玉疆的话,苍穹间一片阴沉沉,无边黑云翻滚轰然响彻雷鸣,一道霹雳骤然一闪而逝,白色电光倏然照亮宫室。

“宛都啊!”

白日旱雷响,宋宣侯漠然颔首,若有所思的看着,周匝熟悉又陌生的宫室。

熟悉的是宫室的摆设,陌生的是其间的清冷。

“叔祖,吾宋国三十万精锐大军退守宛都,致使前线那十数邑之地,都成了他荀少彧囊中之物。”

宋宣侯长叹了一声:“如若在这宛都,都不能如期陷杀荀少彧,吾宋国固然不会立刻亡国灭种,但遭受如此大的打击,再想要光复昔时大夏伟业,其期望就真的愈发渺茫了。”

宋宣侯固然极为尊敬信重姒玉疆,但心头犹自有几分忐忑。

这是拿一国国运去赌,赢了是一本万利,趁机压服郑、吕二国不是奢望,前代大夏复兴有望。而若是不慎输了,宋国万载积累顷刻成空,全为吕国做了嫁衣。

姒玉疆一眼看破送宣侯的心思,漠然开口:“君侯毋须忧心,吾宋国真正的底蕴尚存,不要说荀氏小儿只是一介天人,就是道果雏形、证就道果之辈,在吾宋国宛都之内,该死还是一样要死。”

哪怕荀少彧有着屠杀孽龙的战绩,姒玉疆也不认为荀少彧能翻了天。

姒玉疆作为镇压一国国运的天人老祖,其见识眼光都非常厉害,远非宋宣侯这等不入天人之道的修行人,所能想象出来的。自是知道屠杀孽龙无余的荀少彧,有多么难以对付。

可是此刻,姒玉疆仍然有信心,将荀少彧斩杀在宛都城下,由此见得宋国那一份底蕴之强,使得姒玉疆平添了多少心气。

宋宣侯幽幽道:“叔祖既然有如此信心,寡人也就放心了。”

随即,他面色阴沉来一下,道:“那个荀氏小儿,必须死!”

…………

筑阳大邑被五国联军生生踏平,数十万筑阳百姓化为焦炭,一时间宋境为之震怖。

这是极为明确的震慑,宋国国人义愤填膺者有之,贪生怕死者亦有之,只是不由得对五国联军,尤其是吕国武侯荀少彧,在心里深深埋下了一丝恐惧的种子。

荀少彧亲率百万兵甲,一路上势如破竹,有着筑阳邑血淋淋的教训在前,宋境之内再也没有出现,犹如筑阳邑一般的血战。

多是百万大军一冲,沿途大邑小邑唾手可得,但凡稍有一点抵挡的,大军顷刻剑将之化为齑粉。

在如此恐怖震慑之下,自筑阳之战结束,荀少彧只用了不到五日,就一连打破宋国八座大邑,有时甚至一日间接连打破两邑之地,直接打到了宋国宛都城下。

“风!”

“风!”

“大风!”

“大风!”

百万兵甲阵仗,八方围城兵势滔天,无数骑兵策马扬鞭,一方方军真喧嚣冲天。

荀少彧手握马鞭,指着前方的庞然大物,高声道:“这,就是宛都!”

“这是吾等这一战的关键,只要拿下宛都,就等于捣毁了宋国的心脏,人无心则死,国无心必衰,寡人要一战定乾坤。”

“吾军必胜!!”

众位重臣、大将看着伟岸的雄城,几若一尊巨人一般,顶天立地傲视天地一方,心头澎湃齐声呼道。

这一座宋国宛都,城墙足有一百五十丈高,四方周回八十里,城上长驻十二万甲兵、三千戮神弩、一支【玄鸟天兵】,乃是一座威名赫赫的雄城。

所谓戮神弩,乃是专门杀戮元神高人的弩器,三千戮神弩一旦张开,元神高人在其面前都犹如浮尘,一尊大地游仙都难逃镇杀。

有着先夏立国数以万载的余泽庇佑,其底蕴深不可测,犹如一座雄峙豫州大地之上的凶兽,峥嵘挺立于九州万古岁月之中。

这是一场硬仗,宋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大军,驻守在宛都城內,更有一支’人元’级数道兵,镇压着宛都国器。

若非有着荀少彧这尊天人神魔,给所有大将凭添了不少底气,只这一支百万甲兵未必能踏破宛都城。

虽然天人神魔不能肆意出手,但起到的震慑作用,却是远比百万大军来的重要。

“看来,宋国真是给吾准备了一份大礼啊!”

荀少彧遥遥望着宛都,只见宛都上空浮游千万气机,一头玄鸟真灵翱翔宛都上空,千百丈羽翼徐徐展开,无数金色香火气息随之动荡。

荀少彧默然想了想,转身下令道:“通传三军,暂休一日,一日休养之后,大军攻城!”

重臣、大将们看着恢宏的宛都城,心中正跃跃欲试,但荀少彧的命令,却是让重臣、大将们摸不着头脑。

“君侯,兵书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吕国上卿诸瑜行上谏道:“吾军兵锋士气正盛,何不大军一举压上,趁着兵锋锐利,直入宋国宛都?”

东虢大将道:“吕侯,吾等大军一路战无不胜,兵锋士气正盛,若是现在攻城,也许有很大机会,可以直入宛都城。”

“直入宛都?”

荀少彧摇了摇头,道:“宛都城不比其他城邑,不但三十万精锐驻守,还有一支道兵镇压,三千戮神弩更是可怕。”

“凭吾等大军劳师弥远而来,纵然一路上从无败绩,士气处于高昂之态,但精气神已然不在巅峰,十五日连续作战,又不是精锐之师,冒然攻打宛都城,一个不好就要吃大亏。”

荀少彧淡淡道:“如此,还不如让大军小休一日,调整一下精气神,为明日大战作准备。”

有一句话荀少彧没说,百万大军驻扎在侧,对于驻守宛都的宋军,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压力。虽然还不至于当即崩盘,但临战压力过大,在战力上亦有一定程度的折损。

“大军压境,吾要让宛都上下彻夜难眠。”

这虽然只是小手段,影响不得大局,但也有些效果。荀少彧要的是按兵不动,动必雷霆一击,让宋宣侯毫无反抗之力。

类似围而不攻,生生困死宋国的念头,荀少彧想都没有想过。宋国传承上万载,其底蕴远远超乎,作为新晋大国的吕国想象。

五国联军想要困死宋国,先不说宛都有着五百粮仓,每一座大仓都足以供应十万人一年之用,足够与五国联军僵持数十年之用。便是五国联军在后勤上,国力国运上的负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诺!”

重臣、大将们纷纷应声,神色沉肃一片。

…………

呜!呜!呜!

翌日,清晨时分一至,五国联军大营前。

一千八百名壮硕甲兵列阵,一个个拖着牛皮号角,鼓足腮帮吹响军号。

“大军攻城,”

“大军攻城,”

“大军攻城,”

一个个骑兵扬鞭,马蹄错落疾驰在军营之中。百万大军黑甲无数,一面面旌旗猎猎当空,千百盾牌赫然汇聚,高举时犹如一座座铜壁一般。

隆!隆!隆!

“杀!杀!杀!”

战鼓声似雷咆哮,百万大军强自冲杀宛都,两军战起间杀机四伏,一重重杀机轰击虚空,犹如实质一般,致使宛都内外动荡不休。

这一刻,宛都之战牵动了豫州人心,关乎着豫州未来五百年内的大局。

宋国若胜,必然称霸当代;吕国若胜,则有霸主之象。

宛都,宣德宫!

“荀氏小儿,开始攻城了!”

空旷幽寂的宫殿中,高坐君位之上的宋宣侯,面色一片清冷,双手按在案几尚,手掌表面青筋暴起,显示着宋宣侯的心绪动荡。

姒玉疆慢条斯理,道:“毋须担心,吾宋国三十万精锐之师驻扎宛都,又有【玄鸟天兵】在握,荀氏小儿若是不亲自出手,绝难攻破宛都城邑。”

“以宛都城邑的防守力度,就是荀氏小儿有百万大军,也要折戟沉沙在宛都城下。”

宋宣侯低声吼着:“叔祖,这一战……寡人要那个小儿死无葬身之地,以此报寡人失女之痛。”

荀少彧的那一位嫡母,可是死的不明不白,吕、宋两国臣僚们,都对此心照不宣。

宋宣侯虽不在乎一个嫡女的死活,但一个有着吕国夫人身份的嫡女,还是吕国长公子生母的嫡女,两重身份叠加下来,就不能让宋宣侯对此视而不见了。

姒玉疆面色晦暗莫言,低声自语:“放心吧,这宛都城就是那小儿葬身之所,他逃不出这一劫的。”

说话之间,姒玉疆的眸子中,一口青铜巨刃若隐若现,刀身铭刻古蛇图腾,森森冷冷的浑重刀气,在一双眸子间沉沉浮浮不定。

“他逃不了这一劫的,在这宛都城下,就合该他命丧。”

姒玉疆有着充足的底气,莫说荀少彧只是一尊天人神魔,就是证得道果的大能人物,只要在这宛都城方圆几千里,他都有把握一刀斩之。

若非那一口神刀,只能在宛都城才能动用,而且还需要消耗宋国国运,血祭神刀出鞘,代价过于惨重,这豫州大地早就是宋国一家独大了。

…………

宛都城内,杀声鼎沸滔天,如此激战三日三夜,血水浸泡着宛都城下,几乎成了尸山血海一般。

一支支军阵轮换攻城,兵甲铮铮冲出,其惨烈的景象,心智稍差之人见了,都会被当场吓得肝胆俱裂。

中军大帐之内,荀少彧面色沉重,心思恍恍惚惚,不知在想着什么。

三日三夜的攻城不下,让荀少彧冥冥之中心有触动。

武学天人具备交感天地之能,虽没有佛道中的天人阿罗汉,有着演算天地之机,但对于关乎自家利害之事,却异常的敏感。

荀少彧面露忧虑,暗道:“真是奇哉怪也,寡人自攻打宛都以来,不知为何心中不安与日俱增,似有一股莫大恐怖,正在宛都城內逐渐壮大。”

宛都城不知何时,在荀少彧眼中成了一尊吞噬一切的巨兽,无穷的危机在其中酝酿。

荀少彧捏了捏拳头,呢喃道:“迟则生变,宛都城的危险气息,是愈发的让人心悸了!”

“报!!”

一名斥候直入军帐,单膝触地,垂头上拜。

这斥候拱手道:“禀君侯,大营之外有修行人求见。”

闻言,荀少彧簇了簇眉,漫不经心道:“修行人?是哪一方洞天,哪一处宝地的修行人?”

这斥候迟疑了一下,道:“那位修行人倒是未说,只是言及君侯定会召见,让吾等只管通报就是。”

“哦?”

荀少彧心头对那修行人,升起了一丝好奇。

荀少彧固然求贤若渴,对能人异士来者不拒,尤其是有真本事的,从来都是一再加重礼遇。

只是事有两面,荀少彧对能人异士礼遇极重,但对那些只会一两手戏法,就敢来蒙蔽唬弄他的江湖术士,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了。

这些斥候也都是精明通透之人,若是一平平无奇的修行人,哪怕吹的天花乱坠,若不见到真本事,也休想让这些斥候进帐惊动荀少彧。

这是要担责任的,这些斥候一个个比猴儿都机警,岂会轻易担下杀头的干系。

这些斥候没有十成十的把握,根本就不会搭理觐见的修行人。

荀少彧颔首低吟道:“倒是有些意思,那人还说了什么?”

斥候回道:“那人,说是为君侯解忧而来,卑职不敢擅专,怕误了君侯大事。”

“为寡人解忧,好大的口气,寡人现在的’忧’,就是怎么打入宛都,其他一切都要靠边站,难道他能助寡人攻破宛都?”

荀少彧无奈一笑:“罢了,罢了,就让他进来,让寡人看看他的成色。”

“诺!”

这斥候闻言,顿时躬身正要退下。

“呵呵呵……”

此时,一声轻笑声自帐外响起,就见一中年道人不紧不慢的走入帐中,行一道揖,道:“贫道,蓬莱炼气士余元,在此见过吕侯。”

“你……你……你这道人……”

看着突入起来的中年道人,斥候顿时张目结舌,指着这中年道人不知该如何开口。

显然,斥候口中所说的的修行人,就是这一位自称蓬莱炼气士的余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