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三四三章宣武诸侯

元始诸天 第三四三章宣武诸侯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询日,

吕国三浦之一,泉浦掖庭,凌烟阁!

一名名臣僚大夫着朝服,手中持着一白玉勿板,徐徐踏入凌烟阁大殿。

这些得入凌烟阁的臣僚大夫们,皆是气足神完,举手投足都气势惊人,每一步伐迈动,都携着非同一般的精神气魄。

毕竟,有资格担任大夫名爵之人,除非是古老氏族、人王贵裔之流,至少都要有着【脱胎换骨】级数的修行,才有能力镇守一方,作为一方封邑大夫。

“臣等,恭贺君上,再定社稷江山,成不世之功!”

“臣等,恭贺君上,再定社稷江山,成不世之功!”

“臣等,恭贺君上,再定社稷江山,成不世之功!”

这些臣僚大夫们,一一伏身叩首,神色中一片肃穆,其三呼之声,徐徐回荡在凌烟阁内外。

一栋栋宫阁之间,一名名身型壮硕的大戟士矗立宫道,这些大戟士身着黑沉沉的甲胄,血红色的披风迎风招展,一张张面容冷硬的如刀削斧凿一般,为这一座森严的宫廷,再添三分的沉肃之色。

踏!踏!踏!

荀少一身素袍,腰间玉带鸣环交响,不疾不徐的走到君位前,眸光淡然的接受着臣僚大夫们的叩拜。

“诸卿,免礼!”

他左手扶着腰间吴刀刀柄,环佩交鸣碰撞,看着殿中诸臣,俨然已有一副强国君主之象。

荀少以天人之姿,横扫数十万大军,其气魄之强悍,纵论吕国历代国君,绝对能列入前三。

众多臣僚大夫闻言,再度叩首,道:“臣等,蒙谢君恩!”

“臣等,蒙谢君恩!”一声声谢恩,自凌烟阁内传出,掖庭大戟士们面色沉肃,声震掖庭内外。

“臣,蒙谢君恩!”

闻渊明矗立众臣之首,挺拔高大的身躯,在殿中极为引人瞩目,尤其闻渊明作为太师,亲身率众臣僚向荀少揖礼,更是引得群臣心头震动。

“诸位,毋需多礼。”荀少高坐君位,作为实质意义上的吕国执政,又携带天人威势,其威权之重几乎与当国二十载的吕文侯相若。

吕国可谓经年大战,荀少一步步自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用酷烈非常的手段,一次次证明了文侯诸子中,唯有他才适合今时今日的吕国。荀少身上有着其他文侯诸子,远远不及的狠辣果断,以及超乎众公子之上的魄力雄才。

不止一次的向吕国国人证明,只有他才能让吕国再度恢复昔日的兴盛之势。

因此,在荀少青杀口大胜、闻渊明西北大捷的捷报,通传吕国诸地之后。哪怕最固执的封邑大夫,也不得不放下桀骜,乖乖的俯首帖耳,任由荀少驱使往来。

尤其是如今,荀少已然奠定了自身的君位,在无可抵挡的威权之下,众多臣僚大夫只得在这位年轻君主面前瑟瑟发抖。除了极个别的几位老臣,满殿众臣在荀少君威之下,谁敢有丝毫放肆。

荀少的目光扫视着宫阁中的群臣,最后在闻渊明身上稍有停顿。

他清冷的声音,回荡在宫殿内,道:“太师闻渊明三战定西北,削平公子则、公子央之逆,扶保社稷存亡绝续不失,此功莫大焉!”

“……此功莫大焉!!”宫阁中的声音,仍在不断回响着,致使众臣目光纷纷注视闻渊明这位五朝老臣,眸光中不乏艳羡。

“且辅佐四朝,屡建功勋,百二十载呕心沥血,吾荀少深受大恩,吾荀氏子深受大德,可谓吾之宰父耶!”

听着荀少‘宰父’之言,闻渊明蓦然下跪,手持着白玉圭,道:“老臣,不敢当摄政君如此赞誉,’宰父‘之称受之有愧!”

此刻荀少如日当中,不但斩杀宋国司马南公错,更是击溃数十万宋军,在吕国威望之高,让人难以置信。如今荀少竟然加封闻渊明为’宰父‘,着实让闻渊明坐立不安。

“受之有愧?”

荀少言辞铿锵有力,道:“吾以’宰父‘称之,乃是当之无愧。此时吕国之世,除老太师一人,何人能扶天保驾,为社稷干城?”

“唯老太师一人尔!”荀少大袖一拂,说的斩钉截铁,带着一股让人格外信服的气魄。

看着荀少一副信之重之的态度,闻渊明心头莫名一堵,对于荀少的心计城府,闻渊明是认识的愈发清晰彻底了。

不久前的闻渊明,就是被荀少不留情面的剥夺了大半权势。以至于只能赋闲在家避祸,来躲过随后的残酷清算。

若非西北乱局越演越烈,宋、郑两大虎狼跃跃欲试,荀少绝对不会让闻渊明再度掌权,更不会让闻渊明领兵出征。

然而,如今再看荀少前后反复的态度,闻渊明心头冷意更甚,对于荀少愈发不能以等闲对待。

这般喜怒不行于色的人物,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其他羁绊。以这等人物成为吕国的新一代君侯,豫州其他诸侯尚且不说,只怕朝中文武有难了。

一念至此,闻渊明神色愈发恭谨,道:“老臣份内事,竟得摄政君如此封号,老臣惭愧不已。”

此事的荀少,并非简简单单的一位摄政君,而是一位具备天人武力的君侯。在主世界伟力归于己身的大势下,荀少拥有如此战力,哪一位臣僚不噤若寒蝉。

由此可见,‘宰父’这一封号的分量,不是一般的沉重。

对此,荀少哈哈一笑,道:“老太师不愧为群臣楷模、众臣之首,言行谦逊至此,着实难得……难得啊!!”

他看着左右臣僚大夫,淡淡嘱咐,道:“尔等,要多多学习太师的品德,有功而不自骄,此为人臣之本,此为社稷之福。”

殿中臣僚们齐声附和,道:“诺!”

此时的凌烟阁,侧立左右的臣僚大夫,可谓吕国仅存的大夫名爵者。不论封邑大夫这般的显爵,亦或是一般大夫的贵爵,只要是大夫以上的人物,俱然俯首帖耳随声附和。

闻渊明躬身上拜,肃声道:“呈禀摄政君,老臣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西北之行之所以能尽全功。全凭上清宫十位道友,以**神通相助吕国,才能在如此短的时日内,接连平定两大乱逆。”

“西北之战,上清十绝仙人当论首功!”

上清宫十绝仙人之能,在西北之战中大放异彩,上清十绝阵不知杀了多少乱军大将,一代刀圣公愚昭陷落风吼阵,生生在百万风刃中,化为无数血雾肉糜。还有郑国两大武圣人在上清十绝阵中,几经挣扎拼杀,徒留下一滩血水,两具森森白骨。

上清十绝阵经过这几战,已有赫赫不世之功,凶名之盛让人不敢小觑分毫,

荀少颔首点头,道:“上清宫门人,却是与吾吕国有大恩。吾荀少立言于此,只要吕国存世一日,上清宫就是吾吕国正朔国教。”

他看着群臣惊诧的目光,再一次说道:“西北大捷,上清宫门人出力甚多,吾吕国当以国教待之。”

闻渊明俯首,徐徐道:“老臣,代十位道友叩谢摄政君。”

作为回朝的第一场朝会,各方封邑大夫纷纷觐见之时,却是不合时宜再让十绝仙人入殿。道门势力虽然庞大,也不能逾越了人道规矩,闻渊明身为老臣,自然对此中关窍极为了解。

闻渊明缓缓回到队

荀少看着满朝群臣,道:“诸卿,吾吕国百废待兴,吾空有一颗求才之心,奈何无有英才归吕。惜之……吾非无国士之礼,乃天下人不受吾国士礼。”

一个百废待兴的吕国,一个诺大的吕国,就摆在荀少的面前,等待着他的治理。

经过了战乱的肆虐,经过了蛮人的祸害,吕国的元气折损极为严重。这让刚刚打败宋国,平定争位之乱的荀少,不得不立即安抚国人,以期获得国人们的支持。而一位礼贤下士的有为明君姿态,就是此时荀少需要的外在形象。

至于吕国内乱平定之初,就一直跟在荀少身边建功的大将们。他们这些人固然需要封赏,但殷天子帝敕未到,荀少一日没有成为君侯,就一日没有封赏大将的念头。

倘若荀少现在就封赏一次,日后登基之时又要大封功臣,整个吕国才多少底蕴,哪里经得起随意败坏。就是荀少封号闻渊明为‘宰父’,还是看在闻渊明背靠上清宫,给了上清宫几分薄面。

一名上大夫蓦然开口,道:“摄政君求才若渴至斯,吾吕国振兴有望,臣等与有荣焉。”

朝中群臣心头一动,荀少如此作态,看来吕国将要迎来一段难得的稳定。

荀少摇了摇头,道:“吾与诸卿,皆是吕国的一部分,吕国强则诸卿强,吕国弱则诸卿弱,都为一体何分彼此。”

唳!

唳!

耳畔回响的鸟鸣声,让荀少眉头稍稍蹙动,朝中几位修行高深的人物,面上都露出几分吗晦涩莫名的意味,看向凌烟阁子外的苍穹。

“禀报摄政君,”

一尊大戟士走入宫阁中,道:“天降三足青鸟报信,言殷天子遣天使将至。”

“殷天子的天使,终于还是来了。”

荀少心头一动,神色自若的点了点头,眸光看向凌烟阁外上空徘徊的三足青鸟。

“有了殷天子的背书,摄政君继位的大义名分,这不就有了。”群臣心中念头涌动,面上露出喜色。

不待群臣恭贺,闻渊明这位新晋‘宰父’,径直进言道:“君上,天使将临,不若移驾宫门,不可让天使斥责吾等失了南方诸侯礼数。”

“允!”

…………

掖庭正门!

一万二千【飞凰神兵】整装而列,一身赤红铠甲,犹如火焰般的气机,几如一座座火山,等待着一举爆发的刹那。

在殷天子帝敕之下,荀少就是当之无愧的吕国正朔,除非有人能耐掀翻八百诸侯,打塌人族大殷帝丘,否则帝敕一下,荀少正朔地位顷刻稳固。

“这位帝丘天使,是不是来的太巧了,吾一扫平余患,这个天使就立刻出来宣读帝敕,时间上拿捏的恰到好处,真是不简单啊!”荀少面色淡淡,周匝群臣围立,眸光开阖间,闪烁着丝丝骇人精芒。

若是寻常诸侯国君,可能不会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但荀少本身性子刚毅,比这更大胆的念头不知有多少。

不要说殷天子驾前的天使,就是帝丘天子本人在此,荀少都要迟疑几分。

“咦!”

荀少灵神照尽,遽然心有所动,道:“来了……”

唳!

唳!

须臾间,三尊三足青鸟拉着一辆云车,窜梭于朦胧云端,一尊金袍玉冠的中年男子驾驭云车而来,三头青鸟长嘶不绝。

只是出乎荀少等人预料,三尊青鸟并未落地,依旧拉着云车,肆意的腾云驾雾。

中年男子乘坐云车,缓缓起身看着云端之下的荀少等人,尤其目光扫过【飞凰神兵】时,眸光中连一丝情绪波动也无。

“荀氏十四子,荀少!”中年男子徐徐开口,淡漠的目光中透着一丝丝金色,透着一抹高高在上的超然姿态。

荀少向着云车轻施一礼:“臣,荀少在此,”

天使仔细盯着荀少,看了一会儿,道:“请,天子金敕,”

一道金光直接冲破霄汉,落在天使的手中,随着天使的动作徐徐的展开。

看着天使的动作,荀少躬身,道:“臣,荀少接领天子敕,”

“豫州吕国文侯罹难,共氏余孽肆虐嚣然,豫州大地万里烽烟滚滚。今有荀氏十四子,文韬武略尽得天数,深得吕国臣心人望,帝予之吕侯名爵,望之不负先君遗志。”

这一位天使声若轰雷,在手中帝敕诏书的加持下,几乎响彻了吕国十万里疆域,无数的百姓黔首望着长空,伏首叩头以谢。

在这一刻,许多人的目光,都在关注着这一位新晋君侯。

荀少躬身行礼,向着帝丘的方向,道:“臣,必不负天子嘱托,不负历代先君之志,接领天子帝敕。若有懈怠之时,则人神共愤,天罚惩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