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三零二章龟息无劫

元始诸天 第三零二章龟息无劫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天地变色,风云卷动,整个烨庭全然似火炉一般。

金黄神光封禁这一片天地,无数封禁镇压着烨庭之下的那一尊恐怖莫名的存在。

突然袭来的危机感,让数十尊隐匿宫阁的武道宗师,一一怒喝而起。几十道精气狼烟几如天柱,沛然间冲破天穹,将天穹一角生生轰出一道缝隙。

数十尊至少顶尖宗师人物出手,若非烨庭封禁重重,只怕在出手的那一刻,半座烨庭就得坍塌殆尽。

在这一危急时刻,荀氏立国八百载积累,终于显露了一丝深藏的底蕴!

“吼!”

一声巨龟朝天闷吼,自烨庭上空忽然炸响,一尊中年男子一身紫衣云袍,面上冷然一片,缓缓踏空而来。

“龟息无劫!”

苍穹百里炸裂开来,中年男子一拳落下,虚空几有上古神兽玄武之形汇聚,一身磅礴的神力压在烨庭上,将整座烨庭生生打入了地壳数寸。

这一门武道如巨龟般神力骇人,也似玄蛇犹有阴柔,刚柔并济中方见真本事。

中年男子俯瞰烨庭宫阁,长啸一声:“荀氏儿郎何在,与吾一起镇压烨庭虚空,勿要让祖庭受损,否则吾等荀氏族人万死莫赎也!”

“吼!”

一道道气机盎然冲天,一尊尊荀氏强人气概超然,纷纷镇压着烨庭的一角宫阁。最少都是宗师级数的气息,充斥着这一方宫围,遍布于烨庭上下乃至于整个南阳。

荀太微诧然看着那一道身影,道:“没想到太常老兄,竟然真的以《龟息无劫经》超凡入圣了!”

这一位荀氏武道第一人,嗜武成痴的荀氏三老,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肉身再度焕发生机,让荀太常从一副耄耋老人的模样,直接成了此时中年人的相貌。

只见,荀太常气度超卓,只身屹立虚空,一身龟息无劫神功圆满大成,镇压着烨庭的震动。

这一门龟息无劫,以龟蛇盘结的阴阳二气为根,演化出震撼天地的力量,其中刚强阴柔并立的立意,却是一门顶尖的武道神通。

一直闭关不出的荀太庸,看着脚踏云头,一拳镇烨庭的荀太常,惊叹道:“荀氏同辈之中,终究还是让太常兄得了先机,先行这一步啊!”

以往时候,荀太常、荀太庸、荀太微三位荀氏定海神针,固然战力上高下之分,但修为境地相差仿佛。

如今荀太常一步超凡入圣,彻底与二人拉开了差距,如何不让二人心绪翻涌。

此时的烨庭,由着荀氏族老们纷纷出手,赫然将地壳下的震动,给强自的压了下去。一尊尊强横的气息径直压在地壳上,镇着犹自震颤的地壳。

“太微公……“

重杵脚下生风,来到荀太微的身旁,稍稍低语了几句。

荀太微神色一变,眸子看了一眼荀太庸,用眼神示意了几下。

荀太常看着三人眼神交流,步伐稳如磐石,一步步走入宫阁,荀太微、荀太庸二人紧随其后,三人一并走向凤梧阁。

…………

“老臣,参见君侯,”

三老直入凤梧阁,向着上首的文侯躬身一礼。

端坐君位的文侯,面上多了几许苍白。

显然烨庭震荡,作为首当其冲的文侯,自身受到了不小的损伤。以文候超凡入圣的武道根基,一时间也压不下这一股反噬。

看着眼前的荀氏三老,荀氏的三大顶梁柱,脸色多了少许红润。

文侯抚着玉案,轻声道:“三位叔父不用多礼,你们都是尚观的长辈,更是先君托孤之臣,你们与尚观如父一般,如此却是折煞尚观了。”

以荀氏三老的位份,哪怕荀尚观已经了踏入武圣人之境,也不敢无理怠慢三人。

更何况,他先前坐镇中枢时,遥遥感到一股沛然恐怖的力量,俨然是一尊武圣人级数,正是荀太常出关时的气机。

重杵心思透亮,立即肃声道:“君侯赐座,”

说罢,就有三名内侍半躬着身,小心翼翼的端着座椅,进入宫阁之中。

来到荀太常等人身旁,将一把吧座椅缓然放下。

三老互相看了一眼,拱手行礼,道:“老臣,谢过君侯恩遇,”

“三位叔父多礼了,一家人何必如此。”

看着三老一一落座,文侯脸上露出笑意,只是面色似乎愈发灰败,一丝灰败衰落气机,自鼻梁山根处隐隐略过。

文侯长长叹息道:“不瞒几位叔父们,自尚观继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一心国事,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如今吕国国势日强,不敢说全是尚观之功,也该有几分辛劳了。”

荀太常率先开口,道:“君侯此言大善,若无君侯二十载如一日的勤政,也无吕国今日的欣欣向荣。”

一旁的荀太微沉吟,道:“吾吕国百姓有今日安康,君侯功大社稷。”

文侯抿嘴一字一顿道:“功大社稷啊……尚观能得太微叔父一个功大社稷的评价,可真是有些受宠若惊了。”

“唉……只是既然如此,为何吾吕国烨庭会有此次大难,那些觊觎吾吕国之辈,一刻也不得消停,这些人又是为了什么?”

荀尚观冷戾的眸光,恍若一头受伤的孤狼,随时随地都要择人而噬,内中杀意凛然。

荀氏三老毫不意外荀尚观的杀意,毕竟烨庭是南阳的中心,而南阳又是整个吕国的中心。

没有这些荀氏强人们的镇压,烨庭若是在震动中坍塌了,整个吕国的威望也要丢失大半,在豫州诸国面前,如何能抬得起头昂得起胸膛。

固然,荀尚观知道烨庭震动的源头,但正是因为知道了源头,才让他愈发的震怒不已。

荀太微眯了眯眼,道:“君侯的意思是?”

文侯道:“倘若烨庭无故动乱,这让吾吕国百姓黔首作何感想。在吕国平定了南方蛮乱的关键时候,有人伺机扰乱吾吕国根基,吾等又该如何作为?”

文侯缓缓道:“几年前的白虎妖乱,近些时候的共氏余孽,一个个冲击烨庭肆无忌惮,他们为什么频频窥伺烨庭,几位叔父都是知情的。”

“烨庭为何会震动,难道几位叔父心里没有猜测一二?”

“寡人不妨在几位叔父面前直言,这一场震动就是来自于它……”

说着,荀少重重的拍了拍君位,面上没有喜怒之色,冷漠深沉的让人发指。

“君侯,这不可能吧……”

荀太庸面露惊色,甚至失态的起身,微微口不择言道。

毕竟,镇压霸王残躯的秘密,是吕国依之生存的根本,豫州诸侯除了郑、宋二国,少有人知其底细。

殷天子敕命一代代诸侯看守,在这万载岁月中沧海桑田,就不乏有着诸侯兴衰变更。

只是,因为有着天子权威震慑,凡是个中参与经手的诸侯,都对此密守口如瓶,不敢泄露一丝一毫,生怕以致惹祸上身。固然有一丝半点的口风露出,也多是捕风捉影之言,根本影响不到大局。

然而,经过了万载的酝酿,不断的水滴石穿之下,再坚硬的磐石,都会生出缝隙来,何况可畏可惧的人言。

几代诸侯的传承,或许留下了差错也未曾可知。

“还有什么不可能的,霸王残躯镇压在南阳邑下的秘密,想必该知道的都应该知道了。”

文侯冷笑着:“共勋武道确实厉害,能五龙分尸而不死,练就滴血重生之境,历经无数年的磨砺,也未尝丧失真正的灵性。”

“想必是南阳周匝藏着共勋的宝物,亦或是什么人出世时散发的气机,让共勋的残躯感应到了,以至于共勋的天人残躯有了些许反应。”

三人纷纷起身,道:“不知君侯想要如何处置此人,既然能取出共勋的宝物,难免就不是共氏的余从。”

文侯沉声道:“南阳是吾吕国的根基,既然敢动南阳,就是准备好与吾吕国为敌。”

“既然他们都有了心理准备,吾吕国若无回报一二,岂不是显得太过懦弱无能?”

荀太常哼了一声:“杀,唯有一杀了之,方能让那些躲在臭泥沟的老鼠们,知道君侯刚强不可欺,吕国国威不可欺。”

荀太微干脆利落,道:“宁杀错,勿放过!”

荀太庸冷声说着:“宁杀错,勿放过,君侯请下敕令,老臣定当犁庭扫穴,为吾荀氏铲除这个莫大的隐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一个共氏余孽的份量,哪怕是武道圣人也不过如此。

一旦牵扯上共勋这一尊绝世霸王,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就算只是霸王的一点动作,都不是荀氏一脉可以支撑的。对于天人道果级数的莫可测度,就是如何高看也不为过。

“共勋出世,烨庭首当其冲,南阳也难以幸免。”

文侯低沉的说道:“这些人屡屡挑战吾的耐心,就让他们去死好了。”

“太微、太庸二位叔父,你们二人即刻以公室名义稳定人心,稍后寡人会让太师相助你们安定百姓民心。”

荀太微、荀太庸说道:“理当如此,关乎宗庙社稷存亡,没有公室子弟协助确实不成。”

荀太常开口道:“既然太微、太庸身有安定保民之责,老臣愿率【飞凰神兵】查察周边,清理余患。”

文侯颔首道:“太常叔父,你要知道【飞凰神兵】不得轻动,动则必兴杀戮。”

【飞凰神兵】是荀氏的底牌之一,不动则已,动则必要见血,是一支凶性十足的道兵。

荀太常直言不讳,道:“君侯,此时事关荀氏一族根基,不可有一时的妇人之仁,为荀氏埋下祸患根苗。”

要知道,上古霸王这般级数的人物,就是大神通者争相竞逐的太古,都可以称作顶尖人物,整个吕国都未必够对方一只手捏的。

就是霸王只剩下了一部分躯干,也不是吕国可以小觑的,一个不慎是会招致亡国的。

荀尚观道:“如此,寡人许你十日不封刀,非吾吕国百姓子民,当有先斩后奏之权。”

这就是要大开杀戒,血洗南阳内外的意思,所谓有杀错勿放过,其中的意思荀太常焉能不知。

“诺!”

荀太常肃声应道,这一次烨庭的地壳震动,可谓彻底刺激到了荀氏的警觉。

文侯甚至都下了十日不封刀的决定,可见这一次烨庭动荡,对于他的影响,到底有多么的深远。

而荀太常作为一尊初入的武圣人,自然能搅动更大的血雨腥风,以此捍卫荀氏的统治根基。

“臣荀太常,请飞凰敕令。”

荀太常神容肃穆,一步步走出宫阁后,矗立宫门当前,遥遥向着上空祭拜三九之数。

不多时,就见动荡不休的南阳大邑上空,一道青色敕令横空飞腾,几乎有着青蛟横空之象。

这一清光落入手中,荀太常伸手一把握住这一枚敕令,紫衣袍服猎猎当空,朝天长啸:“【飞凰神兵】何在?”

“在……”

一位位身披赤红兵甲高举旌旗,自敕令神光中一一涌现。万余【飞凰神兵】轰然出列,演化一头凤凰元灵汇聚成形,冲破天穹的火焰神光,让人近乎不能直视。

这是国之重器之一,吕国凭之纵横豫州大地的【飞凰神兵】。

“众军与吾剿杀乱贼,功成则赏,五世不折。”

荀太常号令众军,一万余道兵级数的【飞凰神兵】排列阵势,身上纯赤色的火焰铺天盖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而君子一世难得,这些如狼似虎的强兵们,却可以用军功获得君子一般的待遇,让子孙后代得五世富贵。

“吼!”

万余【飞凰神兵】齐声暴吼,兵戈如长林,盾牌似铁山,强烈的煞气沸腾不休。

“观天镜,稽查八方!”荀太常高举敕令大喝,一道神光飞入云端深处。

但见南阳大邑上空,一面青铜宝镜高悬于云端千丈,俯瞰着芸芸众生,镜面一道混蒙神光照彻落下,将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照得无有缺漏。

这是南阳大邑建成时,殷天子赐予的顶尖宝兵,第七品宝兵观天宝镜,勘查方圆千里大地,掌控千里生灵一言一行,无不镜中映照留影,可谓是国之重器般的宝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