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五四二章广成之意

元始诸天 第五四二章广成之意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7 15:06:25 来源:笔趣阁

————

“道门都领袖,昆仑玉虚宫!”

广成子望着空旷的玉虚宫,略带感慨的道:“昔日的玉虚宫,是何等的盛况,不死天人、不朽金仙满地走,先天大罗金仙也有二三十数之多。”

“如今,却只剩下贫道孤家寡人一个,坐守在昆仑山麒麟崖,看着玉虚宫万千亭台错落,缅怀当年在老师坐下听道的景象。”

亿万载的岁月打磨,早已让广成子一颗道心坚如磐石,但漫长岁月的等待,终究是给这一位上古大仙,留下了少许沧桑的痕迹。

荀少彧面上轻轻一笑,收起了心头的惊异,道:“坐看云起云落,风起风来,这才是真仙家,这才是真自在!!”

虽然阐教在阎浮世界只剩下广成子与荀少彧二人,可这并不代表着阐教就没有丝毫的势力,堂堂的道门三教之一,岂是可以等闲视之。

一如苦境碧游宫门人的强势,作为‘封神之劫’的最后赢家,阐教玉虚宫也不遑多让,玉虚宫的二代弟子或许只有两位。

可是遍布于人间四境,四海八荒的十几代、二十几代,乃至排到几百、几千代以后的弟子门人,简直就是不计其数。

除了一些真正的散修,一般的道家宗门哪一家没有传承,哪一家不是与三清祖师有着一丝联系,这一丝联系或许看着不起眼,可是谁又真的敢无视。

真要追根朔底,阎浮世界的道门中人,谁又与道门三清祖师没有干系,道祖虽是超脱彼岸者,可是三清祖师至高无上,依旧占据着道门的源头。

“师弟此言,可是让贫道为之汗颜了!”广成子轻声一笑,脚下云光闪动,一方云海肆意翻腾,一头头五爪真龙自云海间翻腾。

云海中的十万八千玉阶,每一阶都是一方小天地,十万八千玉阶就是十万八千小天地、小世界,涌动着晦涩莫名的气息。

十万八千玉阶的尽头,一方高大古朴的云台静静耸立,八十一亩大小的云台上,每一寸都雕饰着大大小小的云纹。

一片片云纹不断的变化着形态,游弋在这一方云台之上,彼此之间相互勾连之间,一丝丝清光在云纹之间流转。

“这就是昔年师尊传道授业的云台,师尊昔年昆仑山授嫡传十二,贫道侥幸在十二嫡传之列,得传十二金仙之名。”

“就是在这一方云台前,师尊演化盘古开天法相,三千大道信手拈来,永生妙法层出不穷,让吾等师兄弟在此立证先天大罗之道。”

广成子与荀少彧一路行至云台尽头,眸子中开阖不定,似乎一尊巨神之形在当中勃发,清浊阴阳豁然分化开来。

荀少彧望着云台祥瑞,隐隐约约中有着一方古印、一杆宝旗、一面阴阳境,一口盘古幡,一件混元盒等奇珍绽放宝光。

“礼赞,盘古玉清浮黎元始大天尊!!”

一尊若隐若现的伟岸存在,盘坐在大道云台之上,一位位先天大罗金仙围绕云台而坐,聆听着这一尊元始大天尊的三千大道。

“礼赞,盘古玉清浮黎元始大天尊!!”

玉虚宫广大无边,在元始天尊大道天音?之下,一位位金童玉女、仙真上神形神显化,侍奉于左右元始天尊左右。

“这就是师尊亿万万载讲道演法,所留下的一点烙印,一朝证就‘混元无极’之道,万般**皆有演绎,无量神通信手拈来。”

广成子看着云台上浮现元始天尊烙印,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仿佛对面那一点元始天尊烙印,真的就是元始本尊一般。

“证入‘混元无极’之道,神通广大不可计量,何况师尊还是始、玄、元三大业位之一,天生的半彼岸者,可谓是大道所化亿万,近乎于无处不在,与道同在同存。”

广成子叹息道:“这一点烙印看似虚幻,可是师尊祂老人家一念之间,亦能降临阎浮世界。只是祂老人家近乎超脱彼岸,没有必要降临阎浮人间,再度沾染因果孽力而已。”

“毕竟,师尊祂早已堪破了万劫,先天至极之道因果不沾,可是那一点因果落不到祂的身上,亦终究会落到吾等弟子门人身上。”

“正是师尊慈悲,不忍子弟门人遭劫,所以才会带着弟子门人远走阎浮人间之外,辟因果业力于外,在清微天玉清圣境之中自在逍遥。”

“天尊讲道演法,果然莫测高深,直指永生之妙!”

荀少彧矗立在云台之上,若有所思的看着元始天尊留下的一点烙印,与众多阐教金仙显化的一点投影,心头似有一点触动。

须知,荀少彧以武道崛起,一身武道之强不说旷古烁今,但也是一等一的强横,在阎浮世界亿万载岁月之中,崛起的无数武道强人中,必然是拔尖的那一批人。

便是遍数阎浮人间四境,亿万万兆数神土大地,荀少彧虽没有先天武境‘血肉衍生’般,不死不灭大神通秘境的本事。

但所证的‘混元道果’也别有一般玄妙,几如全知全能的至道之妙,让荀少彧在武道积累上无比的雄厚,就是在先天‘与世同存’中都绝非弱者。

然而,当荀少彧参悟元始天尊所留下的这一点烙印时,仍然被元始天尊的烙印所震动。那无数的高深道法,不可计量的玄妙法门,俨然成为了一门门武道大神通。

由此演变而出的绝世武道,每一门都能撼天动地,每一门在绽放世间的一刹那,都能让不朽先天大罗金仙为之惊惶!

“万般人修行,自有万般法!”

广成子或是感觉到了荀少彧的震惊,慢条斯理的盘膝,坐在了云台下的第一个蒲团上,眸子中巨神之形再度演化,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感勃然而起。

“师弟精研武学之道,当知三千先天大道,条条可证混元的道理。这武学之道走到极致,也是三千先天大道之一,也能缔结一枚道果,不外乎万法相通。”

“而师尊近乎于道,所讲之道包罗万象,不同人所见亦为不同,师弟所修武学之道,见的自然就是武道,直接指向‘混元无极’的武道之路。”

荀少彧颔首道:“这便是高屋建瓴,以老师近乎于道的视角,为门人弟子讲解三千大道玄妙。只要元始烙印长存玉虚宫,就相当于一直聆听元始教诲。”

“师弟所言极是,只是……这对师弟是机缘,对师兄吾就是掣肘了,”

广成子抚须叹道:“老师亿万万载讲道,对吾等先天大罗金仙自是机缘,可是这一听就是亿万万载。师兄能参悟通透的,早就在当时参悟透了,着实是参悟不透的,千载万载也是无用。”

抚摸着手中的番天印,广成子神色复杂的看着云台山的元始烙印,道:“吾奉师尊法旨,在此处等候玉虚宫的有缘人,这一等就是几千元会。”

“毕竟,玉虚宫终究是阐教法脉,不能如此的荒废了,可是贫道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也不能挽回玉虚宫的衰落。”

“有缘人吗?”

荀少彧望着宝相庄严的元始天尊烙印,心头微微有些沉重,元始天尊这等至高存在,过去未来尽在一念,所谓的有缘一说,可不是随意说说的。

“贫道,自‘封神之劫’后,不知多少年岁,一直在玉虚宫等候有缘人,其间每隔一元会,就在昆仑下院招收人道英杰,以此选拔有缘之人。”

广成子淡淡道:“终于,几千个元会过去了,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还是让吾等到了师尊口中,能再度光大阐教的第十三金仙。”

“光大阐教?师兄未免太高看师弟了,师弟能有几斤几两,光大阐教之说,着实不太现实。”一听广成子的话,荀少彧不自然的一笑。

“以师弟这点修为,实在是难当大任,不如让请老师另遣其他师兄,师弟甘愿从旁辅佐。”

荀少彧可不想趟阐教这滩浑水,与阐教混在一起,就是与截教找不痛快。苦境截教碧游宫的强势,可是给荀少彧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荀少彧至今都记忆犹新。

只是,三清开天烙印都被荀少彧参悟了,荀少彧也不可能一口回绝阐教的要求。

一想到广成子左手盘古幡、右手番天印,头顶玉虚杏黄旗猎猎当空的架势,就让荀少彧把彻底回绝的念头压了下去。

“师弟毋忧,既然师尊有言在先,言及师弟能光大阎浮世界的阐教,师弟就绝对有着光大阐教的能力,不然师尊也不会特意让吾在此等侯师弟了。”

广成子也不在意荀少彧的反应,已经拿了阐教的好处,想要只拿好处不办事,还要问问浮黎元始大天尊的三宝玉如意答不答应。

真当阐教是开善堂,或者是看荀少彧天赋异禀,所以才拉荀少彧一把?

没有值得阐教另眼相看的价值,阐教可不会付出如此代价,阐教的十二金仙再多一位关门弟子,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绝对是轰动宇宙的一桩大事,令无数的仙佛神圣瞩目,就连一些绝顶大神通都要对其另眼相看。

“师尊,竟如此看重吾?”

广成子的这一番话,让荀少彧无言以对,元始天尊的霸道,大有一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意思。

广成子幽幽道:“自从师弟参悟开天烙印之后,师尊的目光就一直注视着你,难道师弟没有察觉到师尊的目光所在?”

看着荀少彧面上神情变化,广成子道:“自昆仑镜落入师弟手上的那一日起,师弟就必然要与吾阐教纠缠不清,尤其昆仑镜在三清祖炁中,再度返还先天之数,这一份因果的分量,师弟应该是清楚的。”

“昆仑镜?”

就在荀少彧眉心祖窍之间,一面铭刻着‘昆’、‘仑’两枚神篆的石镜缓缓显化,先天大道奇珍的气息弥漫在玉虚宫中。

“师兄说……这是昆仑镜?”

荀少彧看着镜身上的两枚神篆,哪怕是早就有所预料,可是从广成子口中,知道石镜真正的来历,还是有些措不及防。

“自然是昆仑镜,大昆仑山的无上奇珍,贫道如何能认错?”广成子看着石镜上错落有致的裂痕,徐徐的颔首点头。

“说来,这昆仑镜也曾为第一品奇珍,与太极图、盘古幡、乾坤鼎等无上奇珍并列,只是糟逢了劫数,伤及了根本,才落在师弟的手中。”

仔细的打量着环绕时光气息的昆仑镜,广成子直言不讳,道:“亦正是因为昆仑镜,师弟才与吾阐教有了这一份缘!”

“况且,师弟证就‘混元道果’在前,执掌一口先天大道奇珍的昆仑镜在后,以师弟如今的神通法力,兴盛阐教门庭虽难,但也是有了不少的机会。”

“师弟……”

广成子一弹指,将昆仑镜再度送入荀少彧的眉心祖窍之中,道:“一切尽在师尊掌握之中,师尊既然说你能兴盛阐教,你就一定能兴盛阐教。”

“介时,师弟为玉虚宫掌教,执掌玉清宫的兴衰,镇守阐教祖庭?,天下道门任尔驱策,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广成子淡淡的看了一眼荀少彧,祂纵然急于远遁阎浮人间,对于荀少彧还是有几分包容的,但在关乎原则的问题上,却是不能轻易让步的。

“师弟,切切不要自误啊!”见着荀少彧推三阻四的言行,广成子抿嘴一笑后,略带警告意味的说了一句,手中番天印浮动神光。

玉虚宫掌教这个位置,荀少彧就是不想要也不行,元始天尊符诏是一回事,广成子自己也想舍了俗务,进入清微天玉清圣境,为日后求证‘混元无极’之道做些积累。

可是,荀少彧若不当这个玉虚宫掌教,广成子如何能脱得身来,跳出阎浮人间四境的拘束,得享真正的大自在、大逍遥。

“师兄提点至此,师弟还有回绝的余地吗?”荀少彧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见着广成子手中的番天印神光摇拽不休,嘴角露出一抹苦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