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四零二章势如破竹

元始诸天 第四零二章势如破竹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7 15:06:25 来源:笔趣阁

————

百万披甲之士直入宋境,大军军势沛然汹汹,气血刚阳之气渲染一方天穹,阵阵杀伐战意冲破云端,一时间方圆几千里之内,云气滚动翻腾不休。

兵甲百万挥师而上,其气势何其磅礴,所谓动则天崩地裂,静则日月无光。

如此大的阵势,彻底震动了宋国全境,也让几尊坐镇豫州大地,不知几千几万载的古老天人们为之忌惮。

这就是兵家集众之道的厉害,只要兵甲达到百万之众,甚至是千万、万万之众,其力量不断叠加之下,就有撼天动地之威。

介时,莫说是与天人相争,就是与’道果’级数的大能相斗,也不无几分可能。

如果只是一支普通的百万大军,尚不能让这些古老天人放在眼里,但这一支百万大军若是成了顶尖精锐,乃至于’人元’道兵级数,怕是天人神魔遇见也要落荒而逃。

所谓大军百万黑甲无边无沿,这一支百万大军一入宋境,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只在短短十日之内,就接连攻克武邑、顺阳、成邑、襄乡、南乡、丹水、析邑七处大邑,被大军生生踏为齑粉的宋国小邑,更是在百数之上,一时间宋国疆域烽烟四起。

五国联军与宋国接连大战,宋国节节溃败,虽然宋国国人也奋勇争先拼杀,但一股血勇如何抵挡五国兵锋之锐。

此时百万大军气势正盛,大军士气极为高昂,轻易的撕碎了宋国一路路大军。百万甲兵攻则必克,战则必胜,几乎有着一鼓作气,直接打下宋国宛都城下的势头。

这是百万兵甲军心所在,只是这一股势头刚有苗头,就被径直扼杀在筑阳大邑之外。

此刻,千百旌旗猎猎当空,筑阳大邑数十丈高墙之上,兵戈甲胄铮铮,人影重重甲叶晃动。一具具巨弩之上,悬着五支小儿手臂粗细的利箭,一根根白森森的箭头,恍如一头蛮荒巨兽盘卧大地,正在徐徐露出獠牙。

筑阳大邑之外,百万兵甲四面围城,数千上万吕国精骑,绕着城墙周匝策马扬鞭。其后大军云动轰然,自四方攻伐城邑。

“杀啊!”

“杀啊啊!!!”

无尽喧嚣几若沸腾,一声声怒吼咆哮四起,筑阳大邑内外兵戈沸沸扬扬,无数血火飞溅而起。一方方战阵退下后,一方方战阵再度涌上,一具具尸骸跌落城下。

盟军中军营盘,荀少彧立于点将台上,面色沉肃冷峻,遥遥观望两军前沿战场,眸光冷厉森然之极。其下亦有着数十位吕国重臣、诸国大将,皆静静侍候在一旁。

眼见着大军兵锋受挫,这些重臣大将们面色微沉,在看向筑阳邑时,不由得多了几分探究。

荀少彧注视着两军鏖战许久,叹了一口气,道:“也不知这守城大将倒底是何人,竟有着如此能耐,以一邑之地与吾百万大军,血战拼杀一十二时辰,确实不易啊!”

荀少彧率百万兵甲直入宋境,只用区区不到十日,就打下了七处大邑。而算上行军用去的时间,攻破每一方大邑,只用了不到半日。而这一座筑阳邑,却能挡住百万大军十二时辰的兵锋。

只此一项战绩,不说守城兵甲精锐与否,就是这一员宋国大将就不容小觑。

杞国大将费无忌道:“吕侯,这位宋将的本事,确实是非同小可,能以一邑之兵鏖战至此。就是吾等大将易位而处,怕是也未必有这一位宋将的表现。”

百万大军围城,一座大邑能有多少兵甲,至多不过三四万罢了。以区区三四万兵甲,抗衡百万大军攻城,不是谁都有这一份能力的。

荀少彧淡淡道:“不用你们说,只看这一座筑阳邑,就能知道这个守城大将的本事了。”

“不过,挽狂澜于大厦将倾,还要看他有没有这份本事!”

想要以一邑之力,对抗五国大军,除非天人神魔出手,不然就是武道圣人也无力回天,左右不得大局。

一名舆司马疾步而来,躬身道:“君侯,前线斥候回报,”

荀少彧开口道:“说……”

这一位舆司马回道:“有前线斥候,已探查筑阳邑守城大将来历,其人乃是宋国将门燕氏嫡系子弟燕休!”

荀少彧念叨了一声:“燕休?”

“燕休?”

许国大将迟疑了一下,道:“以末将所知,在宋国大将之中似乎并无此人,莫非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燕休,真是奇哉怪也,那个燕氏将门,末将也曾交过手,底蕴虽亦颇为不凡,却也没有表现出的如此棘手。”

一位曹国大将低声道:“然而,这燕休既是燕氏将门,想必是燕氏新近崛起的新锐子弟?”

荀少彧哼了一声:“新锐子弟?”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燕休若是吕国之人,荀少彧自不吝爱惜人才。

只可惜燕休非但不是吕国国人,还是挡在荀少彧面前的绊脚石。

荀少彧看向前沿惨烈的战场,漠然道:“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他手指指向前方城邑,朦胧血光冲天,不容置疑道:“寡人再给尔等一个时辰,寡人要亲自见着这一座筑阳邑,在五国大军铁蹄之下化为齑粉。”

“负隅顽抗,何必留之!”

“诺!”感受到荀少彧凛冽的意志,众位重臣、大将纷纷俯身一拜。

…………

筑阳城邑之上,一员少年将军坐镇城门,甲胄上血污凝固结痂,拄着满是血水的佩剑,目光前所未有的凝重,看向城邑下无边无尽的黑甲大军。

这无边无尽的黑甲大军,恍若一股磅礴黑潮,几乎就要淹没筑阳大邑。

“守不住了啊!”看着黑甲汹汹,燕休幽幽长叹,心知脚下这一座筑阳大邑,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这一股百万大军之势何其强大,哪怕有燕休竭力调度,将这筑阳数十万军民拧成一股,全邑上下无论男女老少黔首贵裔,都在筑阳大邑之上一视同仁,成了守城的一份力量,参与这一场血战。

这燕休可谓是名符其实的狠人,为了断绝城中百姓的退路,不仅亲自坐镇城上,而且颁布连坐之令,但凡有投敌怯战情绪者,连坐其家十户之室,强行激励百姓守城之念。

但是,百万大军何其可怕,又有荀少彧这等天人神魔亲自压阵,就是燕休使尽平生所学,也没有丝毫守住筑阳邑的可能。

能坚守十二时辰已是莫大的奇迹,而在短短十二个时辰内,整座城邑的百姓黔首至少死伤十万之数。

燕休冷眼旁观五国大军兵势涌动,不断冲击着筑阳大邑,杀伐兵戈碰撞起落,让筑阳大邑城墙愈发的松动,作为守城大将的他,愈发感到自家坚持不得许久了。

燕休呢喃自语:“如今,只有尽人事听天命,守得一日是一日了。但吾燕休无愧燕氏一门,无愧君侯重恩。”

燕氏一门是宋国铁杆将门之一,二者渊源可直接追朔到大殷未建之时,大夏位及人族正朔,宋国是为大夏一支宗亲。而燕氏将门在当时,就是宋国最为忠心坚定的支持者。

随着大夏亡覆,大殷天子在位至尊,宋国因此承继了不少先夏遗泽,在豫州就有着三**邑之多,论及国土之广、国人之众,堪为豫州之最,超过郑国十三邑、吕国十三邑多矣。

宋国国人多位先夏遗民,有着几分承自古国的自矜自傲之心。

若非宋国只有两尊天人,不及郑国有三大天人坐镇,这豫州第一霸主的位置,早就该为宋国所夺了。

因此,宋国的底蕴简直是豫州第一,只是不知为何,宋国精锐大军全被调集到了宛都,这才是荀少彧百万大军,能在宋境内横行无忌的真正原因。

燕休面露遗憾,道:“可惜,现在是大势已去,本将一腔心血,都成了一片泡影,就不知姜氏天人老祖,能否力挽狂澜了!”

“若不能震慑五国大军,宋国基业纵然不会断绝,但继承先夏的遗泽,也会在此一战中损耗不少。”

轰——

突然间,一声震耳欲聋的塌方声,让燕休豁然惊醒,下意识的握住佩剑。

燕休环顾周匝,一张张惶恐不安的面庞,恍若重叠了一般,连连发问:“发生了何事?倒底发生了何事?”

脚下墙体的微微震颤,让燕休至今有着恐惧,仿佛一个不愿意想到的念头,正在迅速扩散在脑海中。

“城墙塌了!”

“城墙塌了!!”

“破城,破城!!”

下一刻,一声声交杂着惊恐、狂喜,两种极端情绪的喊声,由远及近袭来,不断回荡在燕休的耳中。

铛——

听着一声声叫喊,燕休脚下蓦然一软,若非强行用剑拄着身子,几乎立时瘫倒在地上。

不用看燕休也知道,这座筑阳邑是彻底的完了,就是燕休有通天的本事,除非能一掌拍死百万雄兵,否则绝然不可能再挽回这一座大邑的失守。

“杀——”

“杀——”

这百万大军兵甲攒动,大军不间断的攻城,生生将大邑城墙摧毁一角,一路一路黑甲大军打入城邑之中,掀起无边的杀戮。

黑甲似潮涌入城邑,燕休浑身染血,冷冷的看着两军厮杀,尤自低语:“君侯,吾燕休为宋国尽忠了!”

是日,五国大军踏破筑阳城邑,守城大将燕休自缢身亡。

由于筑阳百姓皆从燕休守城,抵挡五国大军多时,荀少彧亲令血洗筑阳,坑杀二十万筑阳黔首,以此震慑宋国国人。

只在此一日之间,整座筑阳城化为一片死地,森森鬼气冰寒入骨,恍若有一方鬼域临世。

…………

宋国,

宛都,宣德宫!

宋宣侯面色沉重,在宫殿中来回度步,似乎有着难以决断之事,让这位奸雄都有些手足无措。

“文渊,身为一国之君,每逢大事,不能心急意乱,首当静心、次为凝神、再次正气!”

一道淡淡的声音,回响在这一座宫殿中,姒玉疆漠然的看着神色惊慌的宋宣侯,兀自宽慰着宋玄侯。

此时的姒玉疆断去了一臂,一身元气大为亏损,固然天人有不死之躯,但想要断肢重生,也要花费不小的代价。除非有着【滴血重生】之能,一滴血就能演化一具法身。

宋宣侯看着神态平稳如初的姒玉疆,艰难道:“老祖,吕国一直对吾宋国虎视眈眈,你现今被孽龙断去一臂,修为了折损不少,而那个荀氏小儿证道天人,一身的锐气正盛。以至于让以吕国为首的诸国,都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一起来攻伐吾宋国。”

“如今这局势,若是一个处理不慎,吾宋国处境危矣!”

宋玄侯道:“文渊身为宋国君侯,虽是不肖,不能眼看着宋国基业,在吾手上败落。”

姒玉疆神情淡漠,道:“你不用担心,荀氏小儿翻不了这天,吾姒氏到底是大夏帝脉,还是有些根基底蕴的,一个小小的放马小族,如何能与吾等帝族相比。”

宋宣侯沉吟道:“可是,五国联军已经攻破了八座大邑,直向宛都而来,中间还有几座大邑能挡五国联军?”

姒玉疆道:“不用如此不自信,吾姒氏在这一片大地存世万载,自是有其道理的。”

宋宣侯蹙眉道:“老祖,你让吾抽调全国精锐大军拱卫宛都,倒底所为甚么?这三十万精锐大军,若是能驻守大邑,将大战战场设在前沿,进退都有余地,岂不大有可为?”

这可是三十万精锐大军,若非宋宣侯将三十万精锐调至宛都,只此三十万甲就能抗衡五国联军一百二十万甲。

姒玉疆漫不经心,道:“看起来,确实是大有可为,可是有那个小儿坐镇,就是再有可为也不行。”

“那个小儿,可是能杀了孽龙的狠角色,老祖吾就是全盛之时,没有摸清他的底细前,都不敢跟他争锋,何况现在又断了一臂,又要消耗大量的元气弥补。”

“然而,吾等可不似吕国一般,只开国短短八百载,底蕴颇为浅薄。吾等姒姓在这一方大地上,可是生存超过了万载,一些先夏之民的底蕴,也都在这一片土地上。”

“那个小子若是敢来宛都,老祖自有一份’大礼’送给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