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四零零章机会难得

元始诸天 第四零零章机会难得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7 15:06:25 来源:笔趣阁

————

大荒之野,日夜颠倒,四季逆乱,不知时序。

几千丈龙尸盘踞一方,龙血馨香弥漫千里,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龙血,犹如宝石珍珠一般凝固在地上。

荀少彧盘坐一处断崖旁,浑身天人气机交感天地。

以冥冥中的精神,截取大荒一缕蛮荒之气,以太古蛮荒气机摧伐肉身诸大窍,以期明悟肉身大密之机。

须知,主世界炼体之道与炼气之道,二者前路风景不同,炼气到了天人之后,需要元神感悟大道,缔结一颗大道之果,寄托虚空天地,自此万法不沾身。

而所谓武学天人之道,则是一步步打磨肉身躯壳,直至肉身不死不磨,万载不朽与世,唯有臻达如此境地,才可称得上肉身成仙。

一旦肉身成就仙道,再进一重境地,肉身一窍通达百窍,一十二万九千六百穴窍凝炼圆满,直入滴血重生之境,介时肉身不增不减,一滴血也可演化一尊法身。

荀少彧虽然直入天人之道,固然一身战力大进,持之足以驰骋一方天地。但是知道的越多,整个人也会愈发的知道敬畏。

武学天人之道,只是修行之路尚的一个.asxs.,就连大神通者也不敢说是到了修行终点。他只是一初入天人之道的小辈,更是距着终点尚有不知多少万里的差距,岂能现在就心有懈怠。

“君侯,君侯……”

此时,一道道呼唤声飘摇天际,十数道遁光冲散云霄,将陷入冥冥定境的荀少彧惊醒,他抬头看向天际飞来的遁光,眉宇间微微一蹙。

“老臣,参见君侯,”

上阳朝带着十数元神高人,自遁光中一一落在龙尸旁,也不顾着地面龙血,先是躬身见礼。

自荀少彧证道天人之后,只要荀少彧不主动手敛,其气机如狼烟一般贯通云霄,一身武道气象极为惊人。

上阳朝等元神高人都有着法眼,对天地气机变化极为敏锐,荀少彧盘坐断崖之上,整个人就如火炬一般显眼之极。

荀少彧俯瞰着上阳朝等十数元神修士,淡淡道:“尔等都来了?”

上阳朝沉声道:“臣等自得君命之后,万分火急生怕误了君侯之事,于是自内府中领了几分恢复元气法力的宝丹,就匆忙赶了过来。这一路上臣等不敢休憩片刻,只是……其间有三位元神高人,因法力修为不济而落队。”

看着上阳朝眉宇间说不出的疲惫,荀少彧撇了一眼几千丈的龙躯,问道:“乾坤袋带了几何?”

上阳朝直接道:“禀君侯,臣等将国中乾坤袋,都带了出来,共有一千七百二十二件。”

荀少彧沉吟了一会:“一千七百二十二件,寡人倒是不知,国中积存的乾坤袋倒是不少。”

这龙尸关乎着荀少彧强兵之策,若非为了这几千丈的龙尸,荀少彧也不会在大荒之野,生生的滞留了一日一夜。

虽然,荀少彧不是没有能力,直接拖着龙尸返会吕国。只是几千丈龙尸目标太大,若是如此招摇过市,就是他自找麻烦了。

龙族毕竟是太古霸主,荀少彧如此打龙族的脸,以龙族的骄傲秉性,就是有龙族道果级数,亦或大神通者出手干涉,荀少彧都毫不意外。

因此,荀少彧只能用乾坤袋等法器,一块块分割龙尸血肉,再一点点的搬运回吕国。

荀少彧开口:“以所携乾坤袋的容量,龙尸或往返几回?”

上阳朝道:“君侯,老臣所带的乾坤袋,都为下品之数,少有中品乾坤袋,上品乾坤袋更是一件也无。以这龙尸的体量来看,臣等至少要往返四五次才行。”

这乾坤袋有着品阶,下品乾坤袋内有一亩空间,中品乾坤袋内有百亩空间,上品乾坤袋内有万亩空间。

因着内含空间之道,一件下品乾坤袋的价值,几乎等若一口第九品宝兵,一件上品乾坤袋的价值,更能与一口神兵相若。

吕国建国八百载之数,如今虽是一方大国,但在底蕴上根本无法,与那些传承万载的大国们相提并论。

荀少彧思量了半响,轻轻道:“上阳,国不可一日无君,国中诸多事务都需寡人定夺,不能久在大荒之野驻留,这一具龙尸就由你代为处理。”

吕国如今要对郑、宋二国用兵,荀少彧身为一国之君,在吕国如此重要的时刻,自该坐镇吕国国都,以便调用各路大军。

上阳朝与十数位元神高人躬身,道:“君侯且宽心,臣等定不负君侯之命。”

“如此,寡人去休!”

荀少彧周身金芒涌现,化作一道金色神光远远遁去。

…………

泉浦,掖庭!

“臣等,参见君侯,请君躬安!”

这一座华阳宫之内,众臣立于殿中左右,神色间一片恭谨,躬身向上行礼。

荀少彧身着甲胄,径直立于君位前,俯瞰着殿中众臣,伸手不疾不徐道:“诸臣,免礼!”

众臣再拜:“臣等,叩谢君恩!”

荀少彧淡淡看着殿中群臣,自从他证就天人之道,就已入了仙佛神圣之流,生命层次上的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尽相同,在他心中吕国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已不似以往一般的重要。

只是对荀少彧而言,现在还不到将吕国弃如敝履的时候。一方大国之力倒底非同寻常,荀少彧虽入了仙佛神圣之列,这吕国也能或多或少的,能给予他一些修行路上的资粮。

除非有朝一日荀少彧证就道果,乃至于大神通者这一级数,介时后天资粮方才对荀少彧可有可无。

因而,荀少彧如今最迫切的,就是借着开疆拓土之机,得人道大气运加身,成为他天人之道修行上的资粮。

荀少彧注视群臣,缓声问道:“老太师,吾吕国各路大军,可是都布置妥当了?”

太师闻渊明挼了挼长须,躬身道:“禀君侯,老臣遵君侯之命,以命上将军李广啸率五万【吴回武卒】列阵南疆边境,右司马公愚望率十万【黑水锐士】自【吴回武卒】之后驻扎营盘,随时可作【吴回武卒】援兵之用。”

吕国以这两支大军直入南疆,势必将会以雷霆扫穴之态,一举扫平南疆之地毒虫猛兽,以图建立城邑关隘,将南疆之地纳入吕国疆域,乃至于广袤人道九州疆域之內。

孽龙无余为荀少彧所斩,万里南疆无主,正是荀少彧入主之机。

而且,这两路大军驻守南疆,待到上阳朝搬运龙尸归来,正该用在这两支大军身上,介时十数万大军晋升道兵,吕国又是一番新气象。

闻渊明俯身又道:“上将军樊达开率一万二千【巨神兵】,现已入青杀口待命,只待大司空与四国约盟,五国齐入宋国,就可一举行伐宋之事。”

“而吾吕国三十三位武功大夫,已于青杀口聚兵五十万之众,只待君侯上命一到,便合四国联军之力毕功于一役。”

要知道,这几路大军,已然是吕国目前压箱底的力量,三万【飞凰神兵】、五万【吴回武卒】、十万【黑水锐士】、一万二千【巨神兵】,这近乎二十万大军的战力,便是吕国战力最为强盛之师,足以当寻常百万精锐大军来用。固然众位武功大夫的五十万大军,也都非是等闲之辈。但与二十万精锐镇国之师战力,几若云泥之别。

二十万镇国精锐与地方五十万甲兵,就是吕国当前能调用的全部兵力,堪称是一场倾国之战。

荀少彧遽然拍案,喝道:“好……诸军调永,天命在吾!”

“如今,正是吾吕国自建国以来,最大之机遇。宋、郑二国天人折损,不复以往强势。合该吾吕国,在此时建功立业,成就一世霸业之基。”

众臣叩首道:“臣等,愿为君侯霸业,为王先驱,粉身碎骨!”

看着朝中诸臣齐心,荀少彧眸光闪烁,心头想着:“以现今吕国的体量,供养吾成就天人大道已是极限,吾若是想要证就天人道果,怕是力有不逮,道果之境难证。”

荀少彧心思一动,野望顿然滋生,暗道:“可是,吕国若以此为基,不断扩张再扩张,待吕国成就豫州第一霸主之时,或许对道果级数有用。若是吾此生有幸登临九九至尊,一揽人道九州大运在身,不知能否为吾证就大神通者,平添几分底蕴根基。”

荀少彧心中遽然,有了一丝大逆不道的念头。

自上古之世以降,人族历经三朝,每一朝又有数万载国运,其每一朝的开国至尊天子,得人道气运青睐,都是横行九州的霸主人物,其成就至少也是证就道果,甚至是半步大神通级数。

也是因为,在这当中存在的好处着实太大,甚至不少大能人物都不惜自降身份,转世投胎入了诸侯之家,以一方诸侯的身份争夺天子大位,为大神通之境铺平道路。

天子之位!

荀少彧倏然一惊,就连他也不知为何,会有这等大逆不道的念头。

这可是人道至尊,在九州大地乃至于整个人族,都可称为最尊贵之人。

看着宫中群臣,荀少彧心头恍然:“看来,是寡人势力大涨,其野心也不由膨胀了。”

殿中众臣叩首齐呼:“臣等,愿为王先驱,粉身碎骨,百死不悔。”

荀少彧平定心神,缓声道:“宋国欺吾吕国久矣,寡人与四国联盟,就是要一雪耻辱,彻底将宋国心气打落,进而震慑豫州诸侯。”

他看向闻渊明,道:“太师,”

闻渊明进前一步,拱手道:“老臣在,”

荀少彧道:“寡人欲率群臣,领大兵入青杀口,介时劳太师坐镇三浦之地,统和大军粮草后勤调用,暂掌吕国朝政。”

老太师闻渊明闻言,沉声应道:“诺!”

…………

甘泉宫,

荀少彧一身甲胄,要佩吴刀直入宫门。

这一间甘泉宫,目前除了是荀少彧寝宫以外,还是司琅嬛的养胎之所。

毕竟,在掖庭三十六宫之中,甘泉宫禁止最多、阵法最强、守卫最严密,司琅嬛如今身怀国本,可谓吕国朝野重中之重,自然要放在吕国最安全的地方。

司琅嬛见着荀少彧且惊且喜,罕见有了一丝柔媚,轻声道:“君侯,您终于回来了?”

见着司琅嬛的娇容,荀少彧急忙上前几步,握住司琅嬛的玉手,难得有了几分温情,道:“寡人回来了,区区天人道劫岂能伤得了寡人,夫人万事宽心就是,不用为寡人担心。万一你劳心成疾,再伤了你的胎气,却是寡人的罪过。”

看着司琅嬛的小腹,荀少彧眸光中闪动着温情。卸下了往日的冷酷骄傲,多了几分人情味。

荀少彧也不是初为人父,但在主世界只此一根独苗,自是要百般呵护。

司琅嬛抿嘴一笑,道:“君侯宽心,琅嬛也是将门之家,没您想的那般柔弱,琅嬛知道轻重缓急,切勿时刻忧心琅嬛。”

“这甘泉宫是君侯寝宫,守卫力量堪称吕国之最,如果琅嬛在甘泉宫都能出事,那放眼吕国疆域,又有何处才是万全?”

荀少彧颔首道:“这是寡人关心则乱,寡人虽对甘泉宫防卫有信心,却总是有一二担心。”

他自大荒之野归来后,直接换上甲胄,召集众臣上朝,安抚朝野群臣,进而稳定了朝中局势。然而一刻不停来到甘泉宫,再看一眼怀孕的司琅嬛。

在这一来一回间,荀少彧连甲胄都未脱下,所谓关心则乱便是如此,

司琅嬛肚里的子嗣太过重要,这既关乎于荀少彧自身的感情,也是关乎于吕国的利益,不容有一丝差池。

荀少彧抚摸着司琅嬛小腹,心绪暗动:“这个子嗣,不但是闻渊明、司子期二人完全归心的关键,还是以后寡人与上清宫势力,彻底连接上的桥梁。”

试想一下,一旦吕国下一代国君,已经实锤就是司琅嬛腹中的子嗣,闻渊明、司子期二人以后有何倾向性,简直就是一目了然之事。

而有闻渊明不懈余力的站台,道门上清宫又如何能置身事外。就算不能全部扯上上清宫诸仙,只要闻渊明能说动其中的十之二三,就足够吕国当前之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