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三八一章亲人不亲

元始诸天 第三八一章亲人不亲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7 15:06:25 来源:笔趣阁

“叔……叔父,侄儿确实不知啊!”

在上阳朝若有深意的注视下,上阳开浑身莫名的一冷,不由得跪伏在地上,身子瑟瑟发抖。

二十万石救济粮无踪,可谓震动了朝野,对于这等天大的事,上阳开可不敢说涉及分毫。不要说上阳朝只是上阳开的血脉亲属,就是上阳朝是他生父,上阳开也是不敢触及此事。

这事,在现今的吕国就是禁忌,谁碰谁死的禁忌,莫说上阳开还不是上阳朝的亲子,就是上阳朝的亲生子,要是有着口风露出,上阳朝自己就能将其杖毙了。

这是国之大事,莫说一个上阳朝,就是满朝勋略,也不敢沾染分毫。

“是吗?”上阳朝眉头一动,冷然一笑,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

要知道,上阳家崛起时日尚短,其中既有文武俱全之才,也有高不成低不就的膏粱纨绔。

这上阳开乃是上阳朝二兄的老来子,自小就是娇生惯养,性子粗暴顽劣之极。只是上阳朝本身子嗣单薄,上阳开这一亲侄在常人眼中分量,却是不逊于上阳朝亲子多少。

毕竟,上阳朝位高权重,乃是吕国六卿之一,而且还是主持汾水济灾事务之人,上阳开若是趁机在当中上下其手,就是僚属察觉也不敢声张出去。

如此想来,这上阳开身上的嫌疑颇重,上阳朝对此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确实的证据罢了。

况且,这事关系何其重大,要是真与上阳开有干系,上阳朝都不知该如何决断。

上阳朝看着这个本家侄儿,眸子带着苍鹰一般的凌厉,淡淡道:“这事,最好是与你没关系,君侯震怒之下,谁碰谁死无可避免。想必二十万石救济粮……你也是没有这个本事吞掉的。”

上阳开垂着头,面色露出一丝喜意,转瞬又收敛了起来,压低声音,道:“叔父,您看这事对咱上阳家有何影响,会不会让咱家失了君心?”

上阳家能有今日气象,上阳朝在其中占了九成之功。而上阳朝之所以有着如今地位,也是当今国君信重,且是微末结识的老臣,在国君心中的地位不一般。

上阳朝沉吟了一下,道:“不会,虽说君心深似海,但老夫若是真的失了君心,君侯就不会让老夫闭门百日来。这是对老夫的保护,让老夫脱离这一番是是非非,不让这事将吾牵扯进去。”

“只要老夫不是身陷其中,染指了这事,就不会失去君心,老夫与君侯的情分可没这么单薄。”上阳朝意兴阑珊道:“不过,看君侯的意思,不杀一批人见见血,这事是休想结束了的。”

“你下去吧,”

上阳朝看着上阳开若有所思,道:“这些时日,你就不要出府了,在这事没有尘埃落定前,你就在府里待着,敢出去老夫就打折你的腿。”

“这……”上阳开脸色一苦,但看着上阳朝面上一抹阴沉,心头不觉一凛,叩首道:“诺!”

“唉!!”

上阳朝看着上阳开远去的背影,眸光闪烁不定,幽幽的叹了一口气,道;“小心思挺多,可惜无足轻重。”

…………

甘泉宫!

荀少端坐在铜案前,面色淡然的看着各方大邑呈上的奏章,不时颔首点头,又不时的摇头叹息,蹙着眉缓缓翻阅着奏章。

为人君者,固然一国大运在身,处世几乎无往而不利,一身武道修行也在国运推动之下,其进境亦堪称突飞猛进。

但是,国事繁琐案牍劳形,亦或内庭享乐惑人,都是一把乱人心智的刮骨刀。如此长此以往,就是国君再有着惊世之才,也要在无休无止的消磨中,心气一点点磨损殆尽。

而这也是国君之中,少有惊才绝艳之辈的原因所在,一国权柄在握生杀予夺,再想有着进取之心,无非常之毅力,无非常之魄力,几乎就是痴人说梦而已。

“君侯!”

这时,重杵缓步踏入甘泉宫,向着高坐君位的荀少躬身一礼,静静等着荀少的吩咐。

荀少淡淡一笑,稍稍抬了抬头,见着重杵身上刚阳之气愈发浑厚,诧然道:“嗯,回来了……看样子,这趟收获不小,那上阳朝请你入府了?”

重杵微微垂头,低声道:“老奴奉君侯之命,送上阳老大人回府。临到上阳府之时,老大人以火枣重贿老奴,老奴不得不随着老大人,入府走了这一遭。”

荀少沉吟了一会儿,缓缓道:“火枣?倒也是舍得!”

对于火枣这等珍惜之物,荀少也是知道一二的,更是知道其对似重杵一般,身体残缺之人的诱惑力度。若非对重杵极为信任,荀少也不会让重杵试探上阳朝这位老臣。

寻常之时,荀少虽说信重上阳朝,但为人君者若是不多疑善忌,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就是再信任之人,也要对其保留几分。

荀少饶有兴致的笑道:“看来,上阳朝是真的心慌了,不然……以他铁公鸡般的吝啬脾性,可不会拿出火枣这般贵重之物!”

“看来,今日早朝时的一顿敲打,还是有些效果的,让他有了警醒,不至于仍是懵懵懂懂的。”

重杵神情木然,只是默然不语,身形挺拔魁梧,静默的站在殿中,垂头等着荀少的问询。怕是上阳朝绝然想不到,重杵这位掖庭内监,竟然转身就把他卖的干干净净。

或许从头到尾,重杵这位经历几位君侯的荀氏家奴,都只是与上阳朝虚与委蛇,就想看一看上阳朝背着荀少后,又是有着什么面目。

此时,这一位内监,就将上阳朝的一言一行,通通禀告给荀少,让荀少亲自做下决定。

荀少思量了一下,淡淡道:“这事,以你来看,确实没有他的手笔?”

嗣位三载有余,对于重杵这位伺候几代君侯的老奴,荀少用的极其很顺手。重杵此人虽是先天大宗师,武道极端的强横,但为人没有大宗师的桀骜,性情恭顺谦谨,想国君之所想,急主君之所急,是荀氏最为忠心的门下走狗。

重杵回道:“禀君侯,老奴与上阳老大人言谈了一番,以老奴观之,此事确实与上阳老大人无关。”

荀少拧眉道:“嗯……上阳朝此人,寡人自诩看得通透,其爱惜毛羽过甚,除非有泼天大利,不然不会做此不智之事。”

重杵眸子一动,道:“可是,上阳老大人虽不会如此,但难保其亲眷不会借着老大人的权柄,行公器肥私之事。”

重杵是掖庭内监,主管着内庭外庭许多消息流通,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

“你的意思是,上阳朝的身边人有问题?”荀少若有所思的道:“上阳家也是南蔡望族之一,虽然上阳朝子嗣单薄,但上阳家可是人丁兴旺,你的意思是……问题出在上阳朝的身边人。”

重杵进言道:“君侯明鉴,对于汾水之事,上阳老大人可能有所察觉,也可能没有察觉,这都在两可之间,老奴不敢一家之言,干扰君侯决断。”

“嗯……寡人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荀少看了一眼重杵,道:“这里先不用你伺候,火枣是天地生成的宝物,你能得食是你的机缘,回去好好将其炼化,不要白费了机会,日后未尝不能超凡入圣。”

重杵伏身叩首,感激涕零道:“老奴,谢君侯恩典!”

荀少挥了挥手,衮袍微微一动,淡淡道:“下去吧!”

“诺!”重杵起身之后,作出揖首之态,躬着身子一步步向后退去,直到出了甘泉宫,这才转身远去。

甘泉宫中烛火摇拽,荀少眯了眯眼,烛光照在脸上阴晴不定,冷笑一声道:“这事,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就是不知到头来,寡人的刀能杀几个了。”

在这三载以来,由于荀少专注于治国理政,却是有些疏忽了朝臣的管制。以致于如今满朝臣僚,不但朋党、擅权、专私,而且还愈发的贪渎,愈发没有当初微末崛起时的那一股精气神了。

荀少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份变化,只是苦于没有立威之机,于是汾水之事就成了一个摆在眼前的机会。

要不说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只用了三载光阴,朝臣就堕落至此,还是大大出乎荀少意料之外。昔年征战杀伐无数,刀山火海都一起闯了过来,但荀少坐了这一方社稷之后,反倒是来拖荀少的后腿。

所谓的朋党之事,在其他诸侯国只是寻常,也不会多有重视。但荀少只是继位三载,群臣朋党之风就愈演愈烈至此,这让一向刚强的荀少如何能接受。

“还不到时候,吕国还没到马放南山之时,现在也不是可以享乐之时。趁着老臣还有些骨头,必须整顿一下朝野上下的风气。”

“最重要的是,在这件事里面,那些故旧之臣又是扮演着什么角色?”荀少缓缓想着朝野内外的局势,想着荀氏公室的暗潮汹涌,想着那些暗中对手们的窥伺试探,暗自头痛不已。

汾水贪渎之事,说重要它极为重要,说不重要又极为不重要。二十万石救济之粮连一粒米都没见着,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等骇人听闻之事,荀少必须要给吕国百姓一个交代。

他暗自呢喃着:“这,或许就是当初酿成的苦果了!”

当年的荀少根基浅薄,为了得到内外支持,在法理上没有错漏的嗣位,做出了不少的让步,甚至对其中某些威胁不小的人物,也做出了相应妥协退让的姿态,一如闻渊明就是一明显的例子。

荀少若不做出退让,在当时根基尚浅之时,想要如当初一般顺利即位,除非屠刀之下大开杀戒,别无他法可想。

尤其如今的朝局动荡,这些人必然是主要的推手,其存在已经不容忽视,容不得荀少不下狠手了。

此时的荀少稳坐君位,生杀大权操于一手,正统地位深入人心,留不留这些怀有异心的上代老臣,全凭着荀少一念之间。

这些老臣外表恭顺,内在桀骜不驯,荀少早就想杀一批,用以杀鸡儆猴。

荀少心头杀机蛰伏,面容愈发平静:“吕国想要发展壮大起来,这些旧患一个都不能留,必须里里外外清洗一遍了。”

…………

夜色沉沉,太师府邸!

正堂之内,闻渊明一身青衫袍服,与司子期相对而坐,二人间隔着一张檀木案几,两杯茶盏上热气蒸蒸。

今日的朝局变化,堪称是瞬息万变,一度让闻渊明都有些糊涂了,看不明朝局的动态。只是荀少交托在闻渊明手上的权利,可是实打实的’沉重‘。

名正言顺的监察一位国之重臣,只要一想想当中的利害,就让司子期浑身发冷。

此刻的司子期,犹自感到匪夷所思,道:“阿父,君侯真的将此事,全权交托到了您的手上?那可是他的心腹重臣,与您的关系可并不怎么和善,如果您禀报时嘴稍稍歪一歪,上阳朝的下场不难预料。”

查察一位国之重臣的干系,事无巨细的一一勘查,只要一想就头皮发麻,甚至让司子期惊疑不定的想着:“那位……就真的如此信任咱家,将一位重臣置身于监察之下?是不是想着篓草打兔子,要将咱家也一起带走?”

司子期可是了解荀少的为人,只要利益驱使,没有荀少不敢做,乃至不能做的事。因此这想法固然匪夷所思,却也不失为一个思路方向。

“你啊……君侯钦命,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咱们这位君侯,心性果敢决绝,看似是为了汾水贪渎震怒,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

闻渊明眉心第三目闪烁金光,自语道:“上阳朝是不可能做此不智之事的,那个老狐狸虽然阅历不如老夫,但手腕是真的硬朗,不会有这么明显的错漏。”

“但是他身边人就不一定了,他上阳朝有这个定力,旁人可就未必了,就从他身边人开始查一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