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三五二章五台宝刹

元始诸天 第三五二章五台宝刹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7 15:06:25 来源:笔趣阁

恍惚三山五岳,须臾十州三岛!

在玄都道人了断后天一线因果时,其一生辛苦打磨的元神真灵,终于臻达通透无暇境地。顶门祖窍恍若拭去了淤积其上,不知多久的污垢秽物一般。

一道纯之又纯的灵光,自顶门汇聚而成,衍生本性真如,其灵光不灭不生,光耀玄都道人道途前路。

至此,玄都道人一颗道心明达自然,大有直证天仙之念。

此时此刻,玄都道人或许在法力神通上,并未有多少增益。但他在后天因果完满,心境圆满无垢之后,一身所能发挥的战力,将更甚以往数筹不止。

须知,以玄都道人此时道业成就,在天仙大道之下大修行人中,论及实际的战力神通,玄都道人绝对能列入第一。甚至天仙在未证道时,都未必是玄都道人的对手。

以玄都道人此时的身心状态,俨然是最巅峰之时,胸中心气正盛,其可怕程度可见一斑。

“道可道,非常道!”

顺应冥冥之中一点心意,玄都道人瞬息跨越千百里,化作一道清光落于一座巍峨高山之前。这是玄都道人应下冥冥一丝心念而行,几乎就是道人心血来潮时所为。

玄都道人这一级数的人物,心念转动必有所应,皆为有的放矢。

五台山!!

见着五台山脚下的界碑,尤其界碑上绽放道道金色莲花,梵音禅唱悠悠回响的异象,玄都道人面上浮现一抹冷笑。

对五台山这一佛门圣地,玄都道人可是丝毫不陌生。

在他第一世为清风道人时,就是在五台山上与无数高人斗法,被佛道高人联手围攻,打得惨烈无比。最终不得不舍弃肉身元神,一点真灵金蝉脱壳而去,才摆脱了佛道高人们的纠缠。

因此,对五台山这一座佛门圣地,玄都道人这个苦主,无论如何都无法对其生出好感来。

“佛门圣土,五台山!”玄都道人法眼如炬,烛照通彻五台山八方,惊道:“好一方佛国圣境,无上圆觉普度禅音经久不息,高人大士往来不胜枚举,佛言经篆遍布大小庙宇,不愧一方佛国圣土,几乎等若佛门第六方净土了。”

作为佛门圣地之一,这一座五台山高人何其之多,一尊尊证得二果、三果的佛门修行人,气机演化佛土庄严,其佛光照耀千余里,让玄都道人不得不驻足观望良久。

“看来,当年围攻吾的五台山僧人中,真正的大修行人并没有出手,只是作壁上观而已。不然以五台山的底蕴,就是有烂柯祖师一斧之功,未必能让吾金蝉脱壳之计成功。”目睹着一尊尊罗汉相显化,玄都道人心头微微一沉,险些泄露一丝气机,随即隐没在虚无之中。

虽然以玄都道人的本事,任凭五台山有着刀山火海一般的阵仗,都无法伤及其分毫。但无故暴露行藏,坏了长久谋划之事,就非玄都道人心中所愿。

五台山高人大士何其之多,哪怕玄都道人足以只身往来其间,也不得不顾及某些隐藏的老怪物。

玄都道人抚掌间,幽幽长叹:“好气象,真是好气象,就是不知这些阿罗汉,是佛门五百大阿罗汉中的哪一位?”

五台山上下看似平静,但在他法眼之下无所遁形,五台山上空万千佛国环绕,一尊尊佛陀菩萨之相,将五台山上空渲染为一方金色佛境。

其中不乏一尊尊大阿罗汉,高坐佛国禅境中,周匝一株株优昙花、菩提树、八宝池,一并闪烁着佛性光辉,将天地渲染成一片金黄。

“五台山高手如此之多,又是佛门圣地,有着无数高人关注,一旦五台山生事,其影响定然遍及仙道世界。如此一来,无论是佛道旁门高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果牵扯之下,由不得他们不入劫走一遭。”玄都道人心念一动,周匝虚空泛起一层层涟漪,如同一汪水波荡漾,身子隐没在这一方虚空。

仙道世界六百载大乱,为了虚无缥缈的一线证道之机,不知多少道脉覆灭,又不知有多少道脉新立。

在这般时局之下,玄都道人却是要火上浇油,为这一场混乱时局,再添上一把柴薪大火。直到劫数其愈演愈烈,彻底掣肘几尊天仙人物的手脚,让天仙祖师无暇分身他顾,就是玄都道人的成功。

介时,玄都道人就能借着劫气肆虐的时机,扰乱几方大能力者的视线,一举证得至高天仙大道,与六尊并驾齐驱,成为此方天地的下棋人之一。

一时的鬼蜮伎俩也是无奈之举,只要玄都道人成为几位下棋者之一,以后就有的是时间,慢慢早回这时丢下的面皮。

“几尊天仙有着力压天下的底气,所以才要一心求稳,不愿让天下大势平生波折。”玄都道人徐徐叹道:“可惜,吾是势单力孤,在一众天仙的眼皮底下证道,毫无成算的余地,只能稳中求乱,求取这乱世中一线生机。”

“天下大乱,众生罹难,非吾之愿,但为吾来日证道之机,只能如此行事了。”玄都道人缓缓吐息,一身苦修的精血、元气、力极、道心、长生、天机、智慧、大道八大神藏,赫然演化八道莫名精气混元为一,化作一道纯白气流自口中吐出。

轰!!

这一道纯白气流激荡虚空,犹如太古神岳跨越时空而来,当即撕裂了这一一片虚空,深邃的黑洞吞没诸般气机。

八大神藏之力初现天地,就有着撼天动地之莫大神威。

所谓一口真气贯长空,五台山上空一道裂缝豁然而现。

五台山突如其来的异变,让众多驻留千载古刹的高人大士们,神色不由得一变。

一些常年修行佛法,只为求证大乘菩萨佛果的老怪物们,在这一股莫测气机下,面上神色遽然而变。

八大神藏之力浩瀚莫测,只是一丝一毫就让这些地仙之上的修行人,难以揣度其深浅。亦正是其中的浩瀚莫测,让大修行人越发的关注。

“怎么回事?”

几尊三果之境罗汉,显化一尊金身法相,高坐古刹大寺上空,目光注视着虚空中兀自扭曲的缝隙。

那一道裂缝中溢散的恐怖气机,让几尊三果罗汉极为忌惮。

一尊三果罗汉神情凝重,道:“诸位师兄,此乃吾佛门清净地,这一道异便来得突然,莫不是冲着吾佛门圣地来的?”

“吾等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什么端倪,何不降下佛念,一窥究竟如何。”

就在几大三果罗汉心念一动,看向扭曲的虚空缝隙时,一股无法言喻的莫名恐怖,蓦然压在了几大三果罗汉的心头。

这一道虚空裂缝中,似乎有着难言的恐怖,沿着几尊三果罗汉的心念,蔓延到一具具清净琉璃宝体。

“不……”

这几位三果罗汉面露惊恐,面庞几乎扭曲的嘶吼着。

同一时间,三果罗汉们心头一点佛火,如洪水猛兽一般陡然失去控制,化为无边涅佛火。让这些佛法修行高深的高人,一身琉璃清净宝体只能在佛火的灼烧之下,化为一枚枚佛光舍利子。

“这是什么大魔,竟然如此厉害,就连几位师叔、师伯都落的如此?”一些修行浅薄的僧人,看着三果罗汉一一化作飞灰,舍利子悬在虚空,面上瞠目结舌,尤自不敢置信。

“不,这不是大魔,这是……神藏之道的气息?”几尊五台山潜修的地仙中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惊呼出声。

六百载之前,五台山上那一场恐怖大战,这几尊地仙还是初入修行门径的小人物。若非当时他们几人修行低微,也无法在几尊神仙、数十尊地仙都陨落的情况下,勉强挣扎活了下来。也真是因为知道厉害,这些地仙对于神藏之道,全然是发自内心的恐惧,是对六百载之前大乱的惊怖。

纵然这六百载以降,神藏之道虽受到压制,但有着清风道人珠玉在前,仍旧有不少大修行人探究神藏之密。

因此,天下修行人对于神藏之道,根本就不陌生。

“神藏之道!”

“是那清风道人的传承?”

“莫非,真是那位六百年前,惊才绝艳的清风道人?”

“神藏之道,清风道人的神藏之道!”

在地仙中人叫破这一道气机的来历后,整个五台山一时间陷入了沉寂,随即恍若爆发了一般,一道道气机冲天而起,五台山方圆千里佛道高人的目光,都在一刹那汇聚过来。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三果罗汉们的陨落,以及神藏之道的出世,似乎触动了几尊隐世的大阿罗汉,一声声洪亮的佛号,刹那间响彻宝刹古寺,惊天动地的气机搅动风云变幻。

“佛光寺!”

“显通寺!”

“塔院寺!”

“菩萨顶!”

“殊像寺!”

“碧山寺!”

“金阁寺!”

“南山寺!”

“龙泉寺!”

“普济寺!”

五台山十大寺庙坐镇的大阿罗汉们,纷纷显露金身法相,十尊大阿罗汉威势通天彻地,将五台山这一座佛门名山,笼罩在无穷无尽的佛光下。

“这是……这是,佛门十大阿罗汉亲临啊!”

见着一道道通天彻地的佛光,凡是修行中人几个不会心悸莫名,仰头看着佛光普照之象。

这是一股足以推平一方洞天的势力,就连一些洞天弟子都对此噤若寒蝉。在道门高人驾临之前,是不敢再在这些佛门阿罗汉面前出头的了。

若不然,真的惹得阿罗汉怒火,就算最后逃回洞天福地,都不见得能有什么好结果。

要知道,固然佛门号称五百大阿罗汉,然而这一方仙道世界才有多少神仙罗汉,佛门若真有五百阿罗,早就天上地上独尊佛门,岂会有道门三祖的生存余地。

这一方天地修行之道,以神仙位业一千五百载历劫,每历一重劫数都能斩出一尊化身,作为承担劫数之力的依凭。

如此一来,佛道魔三教高人化身之多,绝然不止一位,甚至有着数位、十数位之多。

这些身份变换莫测,贯穿佛道魔三教历史,甚至有的惊世大魔头,还有着阿罗汉化身这一层关联。

因此,佛门所谓的五百阿罗汉,怕是能有着一百零八尊真正的阿罗汉,都是佛门底蕴深厚,不愧为三教之一了。

而此时五台山显化的十大罗汉,就是根正苗红的佛门嫡系,每一位都是真正的第四果大阿罗汉,而非神仙劫数斩出的化身。

一尊老僧白眉垂落,眉目间有着沧桑变化,道:“阿弥陀佛,诸位师兄弟,修行肉身神藏者,皆已入了魔性,吾佛门**广大慈悲,当度化魔道入吾净土,交由大乘师尊定夺。”

所谓的大乘师尊,就是那两尊高居天外的大乘菩萨,这一方天地佛法,有着半数来自于两尊大菩萨传授,因此撑其为师。

“善哉!善哉!”

其余几尊阿罗汉蹙眉良久,自感只能如此处置,一一颔首点头。

魔、道二教窥伺神藏之道的传承,企图从中领悟证道机缘。而佛门弟子立场相反,除了一些逆炼佛法的狠角色,正统的佛门弟子固然眼热,却也不敢染指分毫。

一旦让其动摇禅心,轻则金身破裂,重则舍利子崩碎。

毕竟,佛门教义以肉身为臭皮囊,打磨金身舍利元光,在修行达到一定境地后,就要舍弃肉身皮囊,炼就一具琉璃清净宝体。

而这一肉身神藏之道,与佛门教义恰恰相反,专注开启肉身潜能,八重神藏一一打开先天宝藏,具备翻江倒海一般的沛然神力,与佛门金身之道背道而驰。

因此,站在佛门的立场来看,肉身神藏之道虽然蕴含超拔生死之机,却是有违佛门长久之根基。佛门秘传八十一经典,都是讲的将肉身如何弃如敝履。

而神藏之道则是如何壮大肉身,与佛门修行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强行染指不仅无益,却是有着自损根基的大害。

“此等邪门歪道,切不可遗祸世人!”

一尊尊阿罗汉级数道高僧,目光凝重的看着虚空中,蔓延开来的裂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