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一一零章宣宗中兴

元始诸天 第一一零章宣宗中兴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7:39 来源:笔趣阁

大越,

更始一十三年!

南京,皇城,大明宫!

方一袭黄绢,面色衰败中,带着一抹青色,躺卧于龙榻上。

一应宫内御医、内侍们,俱然战战兢兢,趴俯着于地上,额头贴着地面。

方自嘲的叹息一声:“……十三载春秋,时也命也啊!”

“英雄迟暮,美人白首,人世大憾也……”

三十三岁登基,方稳坐大位一十三载,一日十二时辰,兢兢业业,最多只有两个时辰的小憩时间。

从他登基的那一日起,方就再也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活。

江山为重,社稷为要!

为了这江山,他可以杀妻;为了这社稷,他也可以戮子。

此刻的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初入京畿,一心懵懂求存的‘方少君’。登基九五的代价,就是舍弃陪伴三十载的点滴印记。历时十三载春秋,方终于如愿以偿的,从江宁国公,再从大越嗣君,登基稳坐九五之位。

这其间,经历不知多少的厮杀,多少的夜不能寐,多少的惊惶失措,方有着如今大越更始皇帝。

“太祖,太宗……”

方失神仰头,呓语道:“方氏的江山社稷,绝不会丧于朕手。”

为了这江山,为了这社稷,他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

失去……得到,谁又能真的说得请,道得明?

方看着身畔,跪着的赫连铁城,道:“太子,何在?”

赫连铁城,道:“陛下,太子正于宫前候旨。”

“嗯……”

方幽幽,道:“赫连呐,你我君臣相识微末,朕尚记得当年,就是你率着卤薄,去丹阳县迎朕入京。如今匆匆十三载,你我都已有老态了。”

左卫大将军赫连铁城叩首,铿锵有力,道:“陛下当年,英姿勃发,臣至今犹记。”

“太子如今年幼,朕若一朝驾崩,必然朝纲大乱,有权臣趁势而起,已是必然之态。”

方淡淡道:“昔年霍温,就是一例!五朝元老,三十载皇权更迭,霍温大权独揽,甚至民间都有方氏禅位,霍氏天子的呼声。”

“遥想当年,朕初入京畿,孜然一身,谨慎寡言。以霍温为尚父,借其余威,勉强维持着皇权仪度。”

赫连铁城狠狠咬牙,沉声道:“陛下毋忧,臣将兵十五万,必护太子周全。”

方咧着嘴,艰难的笑了笑,道:“赫连呐,朕信你的赤诚,君臣十数载,一直都是朕的心腹之臣。”

“如果,就连你……朕都信不过,朕真不知道,还能信着谁啊!”

士为知己者死,赫连铁城嘴唇颤动,:“臣……”

方道:“朕这一生,起于市井,侥幸居九五,享天子福泽。”

“漫漫十数载,细细数来,朕也辜负了不少人。有的是不得不辜负,有的就是取死有道。霍温公,霍皇后,都是朕一生辜负之人啊!”

说到此时,方回想着发妻的伉俪情分,又想到霍温病逝之后,为了收揽权柄,渐渐夫妻反目,赐死发妻,溺杀嫡子的种种。

历经三十载,煊赫一时的霍氏,就这般倒在方的徐徐筹谋之下。霍氏满门鲜血,染红了方更始盛世

“朕驾崩之后,后事从简从素,唯与霍皇后合葬一事,不可怠慢轻乎。”

赫连铁城沉声道:“陛下尽可放心,赫连知陛下心意,绝不坐视宵小之辈,伺机钻营。”

“唉……尔等都退下吧……”

方幽幽叹息一声:“宣召储君入宫,朕要见皇儿最后一面。”

赫连铁城躬身伏首,道:“喏!”

方仰身靠着龙榻,眸光微微一顿,看着赫连铁城宽阔背影,嘴角莫名上扬。

君臣情分十几载,真耶,伪耶!

不可辩?

毋可辨!

“大奸似忠啊……”

方嗤笑一声,身子愈发疲惫,躺在龙榻上,神思恍惚不定。

…………

阴世,

大越龙庭,

百万阴兵聚首,周天鬼神云集!

一道道力量光辉,激荡着冥土八方诸域。

荀少周身纯赤光辉摇拽,恍若一轮红日般,照耀着茫茫冥土。

“陛下!”

一尊百丈赤甲大将,踏着冥土大地,声若山崩一般,绵延一片。

“魏庭余孽,俱已镇压,末将今奉还帝旨。”

说罢,鲁明达张开手掌,掌心浮现道道赤气盘恒,一时犹如龙啸九霄,化作一尊赤龙之形,聚散生灭其间。

所谓帝旨,即是荀少凝聚的一道敕命,执掌这一道敕命,从某种方面而言,宛若荀少自身亲临,可执一分大越龙脉气数。

“善!”

荀少颔首,眉心浮现一道纯赤神篆,帝旨化为丝丝缕缕龙气,游弋着涌入纯赤神篆之中。

“明达,尔征讨魏庭有功,朕赐尔龙气一道,以固鬼躯自在!”

荀少淡淡的说着,弹指一挥,一缕赤红气机垂落,涌入鲁明达体内。

这一道龙气,饱含着大越龙脉精华,于鬼神而言,最是大补不过。

若非龙脉承载亿万黎民之念,其中念头磅礴不可抑制,非是任何鬼神之流,能够触碰的。

怕是要有许多鬼神,都要打这龙脉的念象。但一丁半点的龙脉精华,还是能够让鬼神补益的。

这一道龙脉精华,一落入鲁明达身躯,即刻鬼神真身,一道道气机外露。鲁明达战甲铮铮嗡鸣,逾越百丈战躯寸寸拔高,愈发凝实凝炼。

强横的气机变化,让周匝鬼神之流,都面露钦羡之色。

这,至少省去了十载苦修!

鲁明达喜形于色,闷声道:“末将,谢陛下厚恩。”

荀少稍稍颔首,祖窍眉心,那一面石镜,流动着纯正赤色,滚滚赤气凝聚之极,隐约中有着丝丝‘金’意。

所谓亢龙有悔,刚过易折。至刚至阳的龙气经受磋磨,更显得其中内敛本色。

而阳世大越,重现振兴之时,龙气再度回转盛世之态。其赤色龙气昂扬,已颇有几分赤金韵味。

现在的荀少,可谓是处于最强之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比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一般。

就是阴世一十三尊地君,佛道几大真君亲临,不在他们主场情况下。与荀少煌煌龙气当面,也要狼狈奔逃。

可惜,这股沛然之力,依托龙运社稷而存,也由龙运社稷而衰,盈盈不可久。

而且,地君身处神域,本身立于不败之地。除非荀少下一刻踏破金敕门槛,以力镇压一切。否则也就只能无可奈何的,错失这证就阴天子位业的良机。

“嗯?”

蓦然,荀少眸光一动,神情亦微有变化。

“杨不已何在,”

杨不已躬身,道:“末将在,”

荀少道:“宣宗不日归位,速速前往接引宣宗皇帝,归入阴庭帝位。”

杨不已低着头,道:“喏!”

杨不已为开国元勋,地位崇高,堪比寻常帝王。但宣宗皇帝,为中兴之主,虽是后辈子孙。但论及实际地位,还要在几位短命皇帝之上,仅在太祖、太宗二帝之下。由这一位开国元勋,亲自接迎,也是显得宣宗之尊荣。

荀少叹息,道:“宣宗一十三载帝命,多一分不多,少一毫不少,天数着实可畏可怖耶!”

一众鬼神之中,一尊浮动纯白神辉的老人,面上骤然露出三分冷意。

一些宣宗一朝的老臣,都是面带惧意,看着那一位披着白色神辉的老人。

霍温咬牙,面色铁青:“方少君……”

一朝宰辅,死后有灵,也是一尊越庭鬼神。

霍温就在阴世看着,宣宗皇帝如何一步步,将整个霍家送入死路。

软刀子割肉,润物细无声,让霍家这大越第一世家,就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塌。随后,看着自家的嫡亲孙女,在一卷三尺白绫之下,彻底断送了霍家最后一丝可能。霍温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于宣宗一朝而言,宣宗皇帝将刻薄寡恩之性,可谓演绎到了极致。为着大越社稷安稳,江山不易,更是悍然杀妻戮子。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这一位帝王的毒与辣,显然超乎寻常人的底线。

历数诸代,太宗虽施酷烈,但太宗之烈,更似阳刚之烈。而宣宗则以霸略,威压群臣,囊括四海宇内。两者实为各有千秋,迥然不同于世。

…………

冥土虚空,一头赤龙,遨游其间。强横的赤龙气机,当场镇压数千、数万游魂恶鬼。

这一头赤龙,气息刚猛无铸,稍稍一动,即有无数游魂、恶魄尖叫逃窜。

杨不已领帝旨,赤气镇压周匝百丈鬼祟。

他面色凝重的,看着这一尊赤龙翻腾之相。

这是宣宗初入阴世,衔龙气而降,引发的冥土异象。

杨不已徐徐呼唤着:“宣宗陛下……”

“宣宗陛下……”

看着赤龙之气强盛,杨不已高声,道:“宣宗陛下……”

赤龙龙尾一扫,荡平数万游魂幽鬼。无数龙气汇聚,一道尊贵身影,矗立于茫茫冥土之间。

方目光失神的望着,无边无际的冥土大地。十几载前模糊的记忆,让方陌生中,还夹杂着些许熟悉。

杨不已见状,连忙上前,躬身一拜:“臣,参见宣宗陛下!”

所谓的宣宗,是皇帝大行之后,祭祀的庙号尊位。方的更始皇帝之称,则是其在位之时的年号。

宣宗皇帝道:“将军,可是龙庭,接引朕的使者?”

多年前的经历,固然模糊不清,但宣宗皇帝的气度,也不似昔年市井之时一般。

因着阳世、阴世不能混同,宣宗皇帝昔年一游阴世冥土,但回转阳世之时,这一段记忆遗失了大半,只剩些唇牙醇香酒气,让他能够回味多年不忘。

杨不已道:“臣,杨不已,见过宣宗陛下。”

宣宗皇帝赫然一惊,道:“杨不已……可是荆国公当面?”

这可是一位实打实的重量级人物,是开国八公之一,位列开国元勋,一生声威赫赫。就于如今大越军方,都是一大山头势力。

杨不已含笑,道:“正是微臣……微臣出身草莽,陛下不轻微臣卑贱,屡屡启用微臣,才有着微臣今时。”

“臣奉帝旨,接迎宣宗陛下,还请宣宗陛下乘舆。”

方看着杨不已身畔的仪驾卤薄,道:“杨卿,为吾大越开国元勋,是朕之长者,朕焉能乘舆,而慢怠长者?”

“朕请长者,与朕同舆而行。”

恍惚间,方似乎想着多年前,也是如此一般谦恭着,向霍温垂首相见之时。

杨不已躬身,沉声道:“臣请宣宗陛下,登舆……”

方一颚,随即了然颔首,道:“既然如此,朕便只能慢怠长者了。”

冥土漫漫遥遥,但鬼神之流,神通法力超乎寻常想象。

大越阴庭,这一套帝王卤薄,每一尊随行阴兵,都是纯黑位格,是堪比厉鬼的军魂。

上万阴兵开路,数百驾伴行,排场之大,威势凛然,脚下生出一道道阴路,直通大越阴庭深处。

…………

嗷!嗷!嗷!

宣宗皇帝一朝踏入大越龙庭,龙庭上下不住的颤动。煌煌龙气一朝沸腾,似犹滚油一般。

宣宗皇帝感到一种莫名的充实,似乎每一时每一刻,自身都在玄妙的蜕变着。

尤其是踏入龙庭的刹那,宣宗皇帝更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这种‘强大’的念头,愈发不可抑制。

荀少道:“太祖开国,太宗治世,高宗守成,宣宗中兴,哀宗亡国。吾大越开国一百三十载,历太祖,太宗,高宗,宣宗数代打拼……方有今朝显贵矣!”

轰隆隆

七重龙台,轰然作响,气数堆砌,一重龙台自七重龙台间,徐徐衍生而出。

祥云浮动,万千瑞气,缕缕垂下,映衬着这一重龙台尊荣显耀。这一重衍生出的龙台,位于高宗之上,太宗之下,是名副其实的第三重龙台。

而且,这一重重龙台,皆由阳世之时的气运、名分,一一分显化的实质,并非是由人心念头操控。故而在第三重龙台,则是宣宗皇帝一生功绩的体现。

望着灿烂辉煌的第三重龙台,宣宗皇帝徐徐说道:“孙臣,今来复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