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礼

元始诸天 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礼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7-17 15:06:25 来源:笔趣阁

“这……就是太阿山君,给吾的答复么?”

荀少面沉似水,随意坐着靠椅,手指漫不经心的,敲击着身畔案几。

一四四方方的铜盒,静静放置在案几上。丝丝血腥气息,自铜盒之中,渐渐弥漫开来。

“这,即是吾家君上的心意,还望县君慢看。”这位使者着一身宽大长袍,面相普普通通,但其举止神容间,自有一般风采气度。

“慢看?”

荀少轻声呢喃,道:“太阿君的礼物,吾又怎敢真的慢看呢?”

他也不大开铜盒,只是挥手示意。

一名随侍小心翼翼上前,捧着铜盒,躬身逐步退后。

那铜盒中的血腥味,荀少自然心中有数。

既然如此,那么打开铜盒与否,也就不再是十分重要了。

“上茶……”

荀少抬手,自有几位美婢端茶上前,缕缕茶香幽幽深邃。

他伸手施礼,道:“太阿君之意,吾已知之,有劳上使走这一遭了。”

能为出镇使节之人,必是太阿君心腹,不是能轻易怠慢的。

所以,哪怕这使者,位阶在他之下,荀少也不会有丝毫小觑之心。

但,这使者似极谦恭般,屈身回礼,道:“小神添为八品之阶,不敢承受县君之礼,端的折煞小神也。”

“哈哈哈……”

荀少扶起使者,道:“使者礼多矣!”

使者轻声笑道:“礼多人不怪……既然小神,已将吾家主君心意送到,小神使命已完,就不多停留。”

荀少道:“使者往来一趟,也是辛苦劳累。”

“来啊……”

一名名侍婢鱼贯而入,手中都端着一方檀木妆盒。

只见,这些侍婢约有七八之数,俱然排成一排。

“这是?”

使者一楞,不解的看着荀少。

这些檀木妆盒中,香火愿力气息颇为浓郁。一枚枚神道符钱,正静静躺在木盒红帛上,钱身流转道道符文之象。

对于这些神道符钱,使者只是粗略一看,就大致心中有了计较。

“至少有数万符钱!”

要知道,符钱作为神道中的硬通货,购买力度极强。

数万符钱,已经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数目,就是对一府城隍而言,也不是可有可无,几尽一中等县城的一载收获。

“这些,便是吾的回礼。”

他伸手打开一口檀木妆盒,一柄混合香火愿力的龙虎玉如意,流动淡淡赤光。

这礼,可谓是极重!

看着使者远去的背影,荀少玩味一笑。

“区区一使节,有此飒然风采,端是难得少见!”

他把玩着手中的一对儿玲珑玉狮子,对这使者评价,却也是极高的。

这一对儿玲珑玉狮子,虽不比给太阿君的回礼,但对于一般的八品神祗而言,也有着难以想象的价值。

但,能抗拒如斯诱惑,就有些让荀少刮目相看了。

…………

呜!呜!呜!

号角响起,荀少稳步走入大堂。

六司判官各自矗立一旁,十大鬼将盘踞一角。

牛魔马魔二将军,左判右判二大判。

数十簇白光荡荡,在这城隍府大堂内,逐渐飘摇溢散。

“参见,大老爷!”

待荀少坐定主位,数十名僚属,纷纷躬身一礼。

他轻轻开口,自有一股神采:“诸位,免礼。”

这是荀少第二次召集群僚,相比于第一次见面的怠惰,有着昌灵山之祸在前,僚属们犹自战战兢兢,哪里还有心气,敢在荀少面前兀自矜持。

“喏,”

僚臣们恭恭敬敬,应了一声之后,纷纷站列两侧。

毕竟,荀少凶威在前,容不得诸僚不如履薄冰一般,谨慎小心着一些。

“诸僚,近日可有几多公案未了,不妨一并呈上,让在坐诸位阅览?”

荀少一手杵下颚,轻声问询。

李判官当即开口,道:“吾当阳为金华府上县,类比辖治金华,虽不敢言日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民心纯朴,是为百善之地。”

此世之事,人道主阳世,神道理阴世。

阳世的县衙县令,治的都是一县之丰,沐养一地一方。

而阴世的神祗之众,则多为香众躲灾避厄,得一地一域黎民供养上奉,有镇鬼驱魇之职,有天地权柄傍身。

神道压制人道,神祗尊于天子!

“无事就好,无事就是百姓之福,吾等之福。”

荀少眼睑垂下,淡淡的说道。

“县君言传身教,小神感激涕零。”

几名判官起身,向着荀少躬身一礼。

荀少漠然道:“无事是福……对于那些没有福分的,吾一贯都是不吝下刀的。”

这话出口,在坐僚属哪个不心头微颤。

就是有些底蕴、根底的,也不敢逆转势头,去顶撞这一位煞星。

县官不如现管,何况是荀少这般,县官、现管皆具的。

“昌灵的事,现在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啊……这很不好!”

他断然给这股势头定性,甚至不吝于展露杀心。

“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不知道珍惜今时的福分,反而一味想要搞风搞雨?”

“查,狠狠的查!”

“既是百善之地,岂会对民声之愿不闻不问?”

荀少的话语铿锵有力,一字字都掷地有声,让人不敢直视的威慑力,平添了三分煞气。

“吾当阳百善之地,岂容魑魅事?”

“必是妖、鬼余孽为之,当诛之,当诛之。”

李判官果断应声,不留一丝停滞。

李判官的表态,大大出乎荀少的预料。甚至就连一些僚属们,都大为不解。

作为有望角逐县君之位的李判官,难道就这么轻易,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要知道,这可是位格拙升之机,三百载难得难有。

况且,这修行的进益,尚且还在其次。那再添二百寿数,就不能让人轻易放下芥蒂。

但今时的李判,却恍若一心为公,看着他侃侃而谈,举止神容有度,就连一些老‘友’,都分不清这个中,几分为真,几分作假。

荀少道:“如此,就劳李判,行此稽查、拿捕之事。”

“喏……”

李判不理他人的惊诧,顿然应下。

李判这几日的闭门谢客,虽然露出了些许苗头。但如今看着他,转变的如斯之迅,还是让知情人暗自搓然叹息。

看来,这李判的位置,是稳定了!

而这第一判官的位置,更是稳如泰山。

毕竟,如此的知情识趣,是任何上官都喜闻乐见的。

千斤买马骨之说,任何世界任何文明,都是共通着的。

李判态度的转变,虽有一些突兀,但多日的闭门谢客,明哲保身之举,还是有些许苗头的。

“螳臂不能挡车,蚍蜉何能撼树?”

李判官心头默默念叨着:“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死无葬身之地。为了吾阖家老小,这一步是必须要退的。”

“吾是赌不得,也赌不起的!”

李判旗帜鲜明的站在荀少一方,无疑让荀少的权威大大加强。

县君本就是一县神道诸长,再有这位第一判官俯首帖耳,当阳可谓是一言之堂了。

荀少看着僚属们,态度间的变化,自然知道是因为什么。

第一判官的势,毕竟积累了几百年,就是他一时也无从下手。

但李判官的低头,无疑是将这股势头,自己主动的放下。

虽然荀少自己也有把握,能治得诸僚妥妥贴贴,但能省时省力,又何必去空耗时日。

还有……

“前日,太阿君遣使,赠了吾一样宝物。”

荀少幽幽说道:“这件宝物,当真不愧稀世珍宝,本县无敢擅专其宝,今日在这大堂之上,与诸僚齐赏此宝。”

太阿君!

这位的分量,让众多僚属颇为惴惴不安。

“什么时候,太阿君竟然如此亲厚这位县君老爷了。”

“县君老爷屠了昌灵一山生灵,理该恶了太阿君才是,太阿君如何会送什么稀世珍宝来?”

这其中暗藏的道道,让僚属们坐立不安。

这昌灵山神,如何有这杀身之祸的,在坐诸僚中哪个不知,又有哪一不晓的。

太阿君不怀怨愤,已经侥天之幸,那这宝物又是哪里来的路数?

荀少抬手,道:“呈上来……”

一名阴官立时踏步间,捧着一方青铜龛盒,走入大堂正中。

“在此……”这阴官高抬龛盒,举过头顶,带着展视之意。

“这是?”

这龛盒中隐隐的血腥气,甚是明目显眼。尤其在一道金色神力封镇之下,内中血气经久不散。

“这可是稀世珍宝啊!”

荀少虚拍龛盒顶,金红神光流动。

咔嚓!

龛盒大开,顿然一声声冷气倒抽,在这大堂中央响起。

“昌灵山神!”

夹杂着众人的惊呼,带着不敢置信。

一颗狰狞人头,正盘坐在龛盒中间,其狰狞的面目,睚眦欲裂,似乎要择人而噬一般。

点点金色神力升腾,盘绕在人头边缘,勉强维持着这颗首级。

这神道修行,都是从魂魄为始,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肉身。

一般在其身陨之后,除非身怀特殊血脉之人,都是直接化作最为微小的粒子,散布于天地之间。

若非有着神力支持,这颗首级根本维持不得一息,就会散化为无数粒子沙烁。

“昌灵山神!”

荀少一槌定音,将所有侥幸一一击得粉碎。

“昌灵山神,大逆不道,失职失责,方有今日之祸。诸位要牢记此獠之训,勿要重蹈覆辙。”

他‘苦口婆心’的话,显然极有说服力。

看着这位山神,一步行差踏错,就落得如此下场,谁人不怀有戚戚之感。

但与此同时,荀少的县君之位,却已经是牢不可破了。

就算县中不满,除非是金沙龙君亲自出手,荀少自己就能一手压下这些反意。

然而,金沙龙君若是插手地祗内部之事,就算荀少止不住他的野心,但地祗一脉的几位大能力者,绝对不会吝于,教一下金沙龙君作乖。

“吾等,谨遵县君教诲!”

“吾等,谨遵县君教诲!”僚属们伏身叩首,大礼参拜。

荀少一笑置之:“诸位能知吾苦心,就好……”

只有,真正执掌一县之事,才能达成他胸中野望。

阴司神道之事,尽入他之掌握,再无波澜生起。

如今剩下的,就是阳世的一些渣滓,需要他清理清理了。

…………

当阳县衙,

二、三十名公人,矗立在县衙公堂中,杵着一根根水火棍,气氛凝重。

而作为县令的许师文,一身正七品官袍,腰间配着绶带,带中缠绕虎形金纽,踏着一双官靴,神情略显急躁。

一师爷装扮的中年人,疾步迈入公堂,叫道:“老爷,老爷,刘家的事儿……妥了!”

师爷的话,刹那间冲散了公堂中的紧张氛围。

一些堂前公人,在师爷突兀踏入公堂之时,悄然拔出朴刀,却是不明就里的动了杀机。

只是师爷的叫喊,让公人们松了一口气之余,朴刀又归入鞘中。

“刘家动了?”

县令喜形于色,几乎要手舞足蹈一番。

师爷乐呵呵,道:“是啊,是啊……老爷,学生看得真真的,刘家的家兵动向不明,看来是要动一动。”

“好,好啊……只要他动了,本官就让他死全家。”

“哈哈哈……”这县令似是压抑的有些久了,一朝得了机会,几近放浪形骸。

师爷蹙眉,劝道:“大人,还望暂且按耐,这刘家毕竟是累世的豪富,当阳的三大家,耳目众多,在本县一手遮天。”

“如今虽有机会除了大患,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不可不防,不可不备啊!”

县令收敛笑容,强自肃容,道:“你说的有理,是本县失态了。”

王、纪、刘三家,都是县中首户,势力错综复杂,想要理的清楚,绝非一日一时之功。

这三大家,固然因为失去了靠山,成了没牙的老虎。

只是积威日久,县中诸司仍由三家把持。

县令权威不出公堂,只有些不得志的皂角小役,能听用身前。

如此为官一方,几有十载之多,一直被压制的如此之惨。

也无怪在那些大户人家,上门拜访觐见之时,两方会是一拍即合,当即布下杀局等待。

这是许师文的背水一战,成则大权独揽,败则一切成空的豪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