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斋鬼话 > 第326章 董仲书

仙斋鬼话 第326章 董仲书

作者:鬼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6:58 来源:笔趣阁

桑子明回到家中,将逐日仙步和白帝剑诀,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传给莲香和秋婵。至于说两人能学会多少,那就看她们的造化了。

好在两人都是冰雪聪明有大毅力的人,再加上三人合力演练,相互促进,所以闭关十余年之后,每个人的功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莲香已经到了金丹大圆满,于是选了个良辰节日,怀揣着几颗立婴丹,躲到火谷闭关进阶去了。

秋婵也到了金丹第九重,她没有选择闭关修炼,而是留在外面打理桑宅。

后花园里还种着不少的灵草,不断有成熟的灵草,需要采摘收藏。

另外还有玉皇蜂需要照看,如今的玉皇蜂族群,已经扩张到三千多只,蜂王的身子变得越来越大,已经有两尺五寸了。

莲香说玉皇蜂也是妖修,所以她给蜂王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让她姓桑,叫玉儿,因为她是玉皇蜂嘛。

按照莲香的说法,如果蜂王能长到六尺六寸,跟成人女仙一样高,就可以蜕变为仙皇蜂!狐婆那儿有一只蜂王,已经长到了四尺八寸,但是后面再想提升,难度越来越高。

因为桑玉儿的体型逐渐变大,原来的蜂巢已经不能用了,所以她请莲香在木系洞天中,用青玉垒了个很大的蜂巢。

这时候,桑子明已经有一百一十岁了,他一直压制着自身的境界没有进阶,仍然还是金丹第七重。

他前后领悟了七块石碑,掌握了大量的天道法则,髓海连续不停的扩张,变得跟合道老祖一样深邃广阔,神识也比一般的修士强太多了,闭上眼睛可以察觉五十里之内的一草一木。

这一天,他再度出门,前往翰林仙院,准备领悟更多的碑文。

结果他到了地方才知道,地仙杨雄和郑玄改变了规则,只允许合道老祖、五品以上的朝廷官员和地仙门人,前来参悟石碑。理由是只有朝廷官员,才是最懂得规矩的人。至于说地仙门人,那纯粹是郑玄以权谋私,为了提携弟子开的后门。

谁都知道,郑玄拥有极多的门人弟子,单是亲传弟子就有一千人,记名弟子不知道有多少,如果加上徒孙,那就更不得了。

郑玄觉得自己的门人弟子,应该不至于欺师灭祖。

果然,他采用这种规章之后,连续七八年,那些石碑都没有发生变化。

老实说,他作为儒家经文大师,不怕别人领悟石碑,只要是儒门弟子,舍得拿出来分享就行!但要是有人偷偷领悟石碑,不愿意拿出来分享,那就太不像话了!

郑玄一生几乎都在仙文阁渡过,早年跟着众多的师傅学习儒家经文,后来做了讲师教书多年,直到成了地仙之后,还一直在教书育人,他将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儒门了,却没想到竟然有人自私自利,偷偷领悟石碑,而不肯说出来!

一想起这件事,他就觉得火大!

杨雄已经建议他,干脆将剩下的石碑封存起来算了!可是郑玄觉得,儒门应该是开放的,不该关起门来,秘而不宣,所以依旧允许部分儒生前来参悟。

二十多年过去,郑玄虽然没有领悟出碑文,但是每天傍晚主持研讨会,跟众多的合道真君探讨儒门经义,也感到受益匪浅,所以他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桑子明拿出师傅陆九渊给他的令牌,登记了名字和个人境界,然后进入洞天之内。

他放眼望去,发现在场的人员并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多了一倍,大约有五六千人!因为地仙门人太多的缘故!

为首的地仙,除了郑玄和杨雄之外,现如今还多了两位!一位赫然乃是欧阳修!

当年欧阳修主持会试,从九州鼎中,获得一颗极其珍贵的地仙丹,然后经过一个甲子的闭关,终于进阶地仙了!

这在儒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儒门曾经在太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可惜桑子明一直在闭关修炼,错过了前去观礼的机会!

欧阳修出关之后,听说有这样一场盛会,于是便带着门人弟子前来参加。

至于说另外一位年老的地仙,须发银白,飘飘欲仙,长眉方脸,一双慧眼,桑子明虽然不认识,却听见旁边的人说,那就是地仙董仲书!

董仲书原本在白云山闭关修炼,近年来静极思动,也来翰林仙院凑热闹。

桑子明看不出他的境界,只知道这人功力极高,有可能到了地仙九阶!甚至已经超脱地仙层次,达到灵仙境界了!

按理说,地仙九阶就可以渡劫飞升,前往灵界继续修炼。可是儒门需要有人做出贡献,为了宗门利益,留在京师镇压妖邪。

所以董仲书便留了下来,等待有新的地仙,成长到一定地步,他才能离开黄昏界。

除了这四位地仙之外,现场还多了一些合道老祖,大约有六十多人!

桑子明甚至还看到垂垂老矣、脸带病容的石介!

石介还没有死,依然在挣扎着求活!

桑子明虽然同情这位老人,但是他不敢走上去打招呼,更不敢拿出补天丹来。因为这时候群雄环伺,他用的是本来面目。如果被石介拆穿,那可是大麻烦。

在这里,他还看到了合道真君姜潜,已经接替石介,做了徂徕书院的山长。

除此之外,他认识的人就不多了。即便有人出自象山书院,乃是陆九渊门下弟子,他也从未见过。他只认识一个杨简,还留在南方,镇守象山书院呢!

现场还有一些步虚、元婴和金丹真人,那都是几位地仙的门人弟子,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参悟石碑,而是为了多认识几个人,倾听大贤的发言,开阔自己的视野。

儒门常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有如此多的大贤,自然是低阶弟子学习和结交的良机。

绿油油的草地上,九块黑色的石碑,一字排开,不远处还建了一个高台。

每天下午,这些个地仙和合道老祖都有人登台讲学。

下面许多弟子,老老实实的坐着,倾听这些祖师们,讲述微言大义。

真正老老实实坐下来,领悟石碑的人很少。

远处,还有一些金丹真人,和上百位筑基修士,因为功力太低,连微言大义都听不明白,只能找个僻静的地方切磋交流。

桑子明坐在二十里外的土山上,静静的领悟碑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