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斋鬼话 > 第193章 书中之秘

仙斋鬼话 第193章 书中之秘

作者:鬼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6:58 来源:笔趣阁

自此之后,白飞儿废寝忘食的演练仙曲,桑子明每天都能听到美妙的琴音。

说来也怪,那些仙音谱上的曲子,虽然不能帮他很快的解除封印,却能让封印微微颤动,每一次颤动,都能让他的神识增强一分。

他并不知道,那些仙音都是圣人法天象地创立的,里面蕴含着大道法则。比如说乃,白雪,幽兰,渔歌,苍梧引,长相思,楚歌,春晓吟,捣衣,大雅,风雷引,泛沧海,广汉游,关山月,南风畅,秋风词,樵歌,清虚吟,山居吟,水龙吟,天风环佩,乌夜啼,梧叶舞秋风,凤凰来仪,碧涧流泉,碧天秋思,沧海龙吟,等等,这些曲子每一首都情景交融,代表着一定的意境和内涵,听得多了对于心境是很好的磨炼,甚至能从中领悟出天道法则。

可以说,正因为每天听一段仙音,让桑子明受益匪浅,渐渐弥补了缺憾,锤炼了神识,增强了心智,开拓了心胸,让他的仙基打得十分扎实,修炼速度提升了三成,而且还培养出一种能力,不怕鬼修的惑心之术了。

与此同时,白飞儿的功力也在突飞猛进中,她本是金丹第三重,自从学了新曲之后,不到一个月,就突破了一道不小的鸿沟,进入金丹第四重。金丹第三重属于金丹前期,第四重属于金丹中期,两者之间原本有一道沟壑,普通的修士要花二十的时间才能抹平,然而在她而言,竟然只用了一个月,就轻轻松松跨过去了!

因此之故,她心里激动不已,对桑子明和莲香、李秋婵有了很大的好感。

试想,彼此非亲非故,人家冒着风险,拿出仙音谱上卷,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不说别的,即便将来,她得不到仙音谱的下卷和中卷,单凭这上卷三十六首曲子,也能对仙音门产生很大的促进,让她的外祖母有希望进阶合道!

当年仙音门出事之后,老一辈的高手都死绝了,剩下的都是金丹以下的修士,凭着记忆写出的仙音谱,竟然只剩下十首曲子。

在那种情况下,一代代艰难维系,传到白飞儿的外祖母白逸云那儿。

白逸云天资绝佳,硬生生的靠着十首仙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将功力推进到步虚中期,然而因为传承断绝的缘故,怎么也无法向上突破了!

如今有了后续的曲子,白飞儿恨不得早些跑回去,将曲谱拿给外祖母和母亲看,可是因为跟桑子明说好了,十年之内不得上报,所以她才勉强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潜心研究琢磨新曲。

好在十年时间,对于高手来说眨眼就能过去。

她母亲白虹乃是元婴修士,拥有三千年的寿命。外祖母作为步虚修士,拥有一万年的寿命。这样的人物,一次闭关就可能跨越三十年,又怎么在乎短短十年的光阴呢?

白飞儿在心里想:“看样子,桑先生还真是谦谦君子呢。这年头,沽名钓誉的君子多,货真价实的君子少。难道说,我真的碰到好人了?”

说起来,当年仙音门之所以受到严厉打击,就是因为儒门地仙出手的缘故!

当年儒门有六位地仙,其中一人唤作厉声海,他以仙音门演奏靡靡之音、惑人心智的缘由,打杀了仙音门的掌教和太上长老,随后又有一群儒门的步虚、合道真君出手,杀死了仙音门的诸多高手,只有筑基以下的年轻人得以活命,还被送到了教坊司。

直到八千年前,厉声海莫名其妙的走火入魔,死后留下的骨骼变黑了,人们才惊奇的发现,他竟然变成了魔修!

自那以后,仙音门重新正名,获得了自由。

白飞儿在秦淮河上演奏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虽然说只要瞄一眼,就能猜个**不离十,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但她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就是对的。

没办法,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书生,最善于将龌龊不堪的内心藏得很深。

而此时,桑子明并没有想那么多,依旧每天按部就班的修炼。

这一天,他又来到仙文馆,将自己的作文拿给陆九龄审阅。

陆九龄耐心点评了一番,然后拿了一卷书出来,眯起眼睛问道:“你知道我们儒生,靠什么来增长功力?”

桑子明不答,只是静静的听着。

陆九龄自问自答:“看书,写字,是我们儒家的根基。我知道你从石碑中,靠着灵物仙文,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你可知道,古籍之中,同样蕴含着灵能和大道?”

桑子明眨眨眼睛,心里有所触动,说道:“请问祖师,什么样的古籍,蕴含着灵能和大道?”

陆九龄答道:“首先,必须是出自儒生的手书,不能是雕版印刷的书籍。其次,写书的人功力越高,书里触及的大道法则越多。再者,写书的字体越古老,越接近于仙文的形态,蕴含的灵能越丰富。最后,书籍的历史越久远,蕴含的灵能越充足。”

桑子明的心跳加速了,口里应着:“原来是这样,还请祖师细说。”

陆九龄缓缓说道:“最早的时候,早在远古时期,这世上本没有文字,但是天道有情,通过雷劈电击,风吹日晒,沧海桑田的变迁,在山石土地上,形成一些天然的符文,那就是仙文的前身。

后来,有很多古圣人、古仙人合力,从符文中抽象出神髓,然后写出了能沟通天道法则的仙文。

祖师仓颉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所有的仙文总结出来,一共有十万八千个,对应十万八千天条。他是仙文集大成者,也是创立仙文阁的祖师!

仙文是从天地雷文演化出来的。后来有人嫌它笔画弯曲复杂,不利于传播知识,所以进行了简化。仙文经过多次变迁,笔画越来越少,在易于书写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大道法则。

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是文字,都是从仙文来的,尽管简化得不成样子,血肉都没了,只剩下一根骨头,总有一丝大道枢机藏在里头。

随着年代的延续,文字就像老酒一样,越久越香,蕴藏的灵能渐渐积聚,大道法则渐渐显现,对于儒生来说,阅读这样的书籍,不亚于一场盛宴!”

桑子明越听越感到惊奇:“原来如此!我说那么多仙文阁的弟子,为何被唤作‘书生’、‘书虫’呢!”

陆九龄将拿在手里的一卷书递过来,道:“这是我十年前写的,用的并不是仙文,而是大篆,你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灵气?”

桑子明将书打开,顿时感到一股灵气扑面而来!

“呀,还真有灵气!而且还十分丰富,如果一口吞下去,能提升我半年的功力!”

说话间,他将书重新合上,心里受到不小的震动,问道:“祖师,为何书里有灵气,而刻了文字的玉简,却没有灵气呢?”

问这话时,他想起爷爷留下来的一箱箱玉简,如果都有灵气,那还得了!可是他先前浏览过一些玉简,并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着灵气。

陆九龄答道:“因为玉简被封起来了,吸收不到外面的灵气,而且玉简中的文字是虚幻的,有其神而无其型,只有用神识才能看见,玉简能保存千万年而不坏。而书籍能直接从空气中接受灵能,同时也承受了六淫之气,风寒署湿燥火,都对书籍造成影响,所以不容易长期保存。”

“祖师,一本书能保存多少年?”

“纸保千年,绢保八百。如果是普通的纸,保存千年就坏了。但有些纸经过特殊的处理,又经过地仙和大贤的手,改变了纸张的内部结构,能保存十万年而不坏。这还是在普通的环境下,如果有专门的藏书阁,甚至能保存五十万年。这正是儒门能否长盛不衰的关键!”

“哇,一本古书,竟然能保存那么久!”

“所以说,你不但要观摩石碑上的仙文,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古书,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吸取蕴含在书中的灵能,如果运气好,还能领悟天道法则呢!”

“多谢祖师教诲,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