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0:48:45 来源:笔趣阁

听着李永贞诉苦,刘卫民一愣一愣的,他也没想到曾经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会这么惨,内库没了,东厂没了,除了剩下站在乾清宫当个辅政大臣外,屁职司都没了,就是办的报社也因没了银钱而关闭了。

李永贞叹气道:“驸马爷,不是魏公公不愿给九边卫所拿饷银,驸马爷于关外厮杀,虽战事已歇,可此时正值紧要之时,驸马爷欲要平息北地之敌,我等阉奴又怎会降了鞑靼畏惧之心?”

刘卫民眉头微皱,他与鞑靼争锋,战场上胜利不代表政治上也赢了,本可以以胜利兵威之势获得想要的一切,可若背后九边发生变故,或是大明朝出现重大动荡,鞑靼人就会与他拼消耗,拼耐心,很可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听了李永贞话语,心下勉强算是认可了。

……

“朱鼐镜。”

“末将在!”

“领所部随李公公回京,六部侍郎之上、都察院六品之上,所有官吏府邸,挨个给爷砸,内外京营、顺天府尹所辖军卒、衙役,一人敢阻斩一小旗,十人阻斩百户,百人阻斩千户,千卒阻,屠营消卫!”

朱鼐镜整个心脏都像是被冰封住了,他所领之军全是朱姓子孙,最小的也有“奉国中尉”封爵,千人爵位打砸整个北京城官吏院门。

这……这是……

“不敢?”

“诺!末将遵命”

几乎是吼出来的,刘卫民冷淡面孔瞬间变成了玩世不恭,手指掏着耳朵,笑道:“没你想的这么可怕,也没这么严重,若你真的害怕,做了这事后送你去海外逍遥。”

“不怕!末将只遵军令!”

刘卫民很满意点头,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回去准备,这才看向更加惊骇的李永贞,笑道:“敢动老子的刘家寨,这口气若不出来,老子怕是压不住自己性子,怕回了京会砍些头的。”

“驸……驸马爷仁……仁……仁慈……”

李永贞上下牙齿不住打架,见他如此,刘卫民摇头轻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不就是打几个人嘛,又不是多大的事儿。”

刘卫民微微摆手,李永贞忙弓腰退出房门,朱徽妍却有些担忧抓着他的手臂。

“相公,会不会太过了?”

“过了?”

刘卫民一愣,笑道:“不是过了,是还不够!与他们所做的混账事情相比,你家驸马相公做的还远远不够,若不如此,他们今后还是不知道畏惧,还是会拿国朝开玩笑。”

“行了,你就别担心了,相公心下有底。”

朱徽妍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就会胡来,从来就没让人安心过!”

“不是,相公哪里有你说的这般不堪,相公禁足中不也没离家半步?”刘卫民低声嘟囔着。

朱徽妍情绪莫名一阵低落。

“皇兄就该关着相公一辈子,关着相公,皇兄……皇兄……”

……

“船桅本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为何……为何……断裂?”刘卫民一脸冷漠。

见他如此,朱徽妍有些担忧,心下后悔提起皇兄,抓着他的枯瘦手掌,低声说道:“登莱船厂大匠们亲自查看过了,断裂处确无人做过手脚,船体也无异状,除了操舟之人不熟悉海船外,也就是帆船升降风帆的绳索放置不当,大匠们说是桅杆本身木材强度不够的问题,承受不住船只设计的桅杆高度。”

“桅杆材料?”刘卫民一愣,皱眉道:“所用桅杆是何种材料?”

朱徽妍沉默良久,轻声说道:“苦楝树,有一节是用苦楝树段拼接的,大匠们说,苦楝树是坚硬,但是这种树较脆,桅杆所用的木材多是桦木、松木,多用些坚硬且韧性强,抗风较好的木材,而且基本上不会混搭拼接,防止承受力道不一。”

刘卫民深吸一口气,他对造船不是很懂,但他知道自己大舅哥是顶级木匠,不可能不了解木材性能,听着她话语,脸上愈发阴沉。

“是……谁?”

朱徽妍心下愈发担忧,轻拍了两下紧握着的自己手掌的大手。

“呼……呼……”

刘卫民深吸两口气才压住胸中愤怒。

朱徽妍轻声道:“在船只尚未建成时,采购木材的谢公公病逝,主持建造桅杆的……孙恩公公病逝……孙恩公公是……是……”

“不必说了!”

刘卫民断然打断,双眼微微泛红,他知道孙恩这个人,原本只是净军内军普通的宫人,后因聪慧被选入天工阁帮着做事,他对此人不是很熟悉,是个很边缘之人,不多言,整日只是低着头在一堆木头中间,刘卫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低头,也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而已,甚至连他的脸面都是模糊不清。

朱徽妍点出“净军”两字,他就知道是怎么个回事了,脸色更加阴沉可怖。

“呼……呼……”

连连深呼吸双手大力摩擦脸颊,冷哼道:“最好……别让老子知道你是谁!此事今后莫要提了,就当是个意外。”

……

朱徽妍有些担心,不愿再提朝廷上事情,将话题扯到三个儿媳妇身上,笑道:“这就要回京了,你准备如何安排咱们的儿媳们?反正也是收了,要不也将小喜儿、妞妞也收了吧?”

刘卫民看了她一眼,知道担忧自己的情绪,心下感叹,可还是不由头疼自己的儿子。

“带着她们回京就是不希望林丹汗利用这层关系,回京后该如何养着就如何养着,你就当多了三个闺女,嗯……你说的也对,是该再选个我汉家女儿身,小喜儿年纪与乌仁图雅年岁差不多,可以做个长媳,回京你与皇奶奶说一说,至于妞妞……她父母并不在身边,也没法子做主,等以后再说吧,长媳定了,剩下的并不着急。”

朱徽妍一脸诡异看着他,只是微笑不语,看的刘卫民有些摸不着头脑。

“怎么了?”

“没什么,为相公做饭食去了。”

朱徽妍拍了下他的手背,起身去做饭食,刘卫民有些迷糊,一想到一个公主为他做饭时,又觉得,娶了这样的贤惠的公主媳妇祖坟是冒烟了。

一人摸着腰间鎏金瑞兽镇纸许久……

……

高家堡距离北京城两百余里,若非积雪深厚,八百里加急也就一个白天路程,两三尺的积雪就很难做到,就算八百里加急也要三日时间。

刘卫民自关外永谢布部返回,关外风雪更大,而且还是带着这么多人行军,远不如自大同返回的探子迅速,得知了刘大驸马回京,朝廷上下也慌了。

张嫣抱着不足一岁的皇帝垂帘听政,魏忠贤、孙承宗、朱由检、方从哲为四大辅政大臣,就算魏忠贤与方从哲联手,他们才两个人,再加上皇太后垂帘,短短几个月,两人也成了个空架子。

门下监被御史弹劾罢去不置,司礼监大太监换了一遍,因王安倒霉发配南京的曹化淳为掌印宦官,同时其弟曹化雨为京营后军提督,曹化淳门下王承恩为秉笔太监,掌东厂、净军;调凤阳守备金忠为秉笔,高实明、王国祚、原王安随堂宦官张邦诏等人为秉笔太监,原掌印王体乾、秉笔刘养、史宝、李永贞、梁栋、裴升要么罢职不用,要么病逝,要么干脆就上奏病退,与之替换了还有掌针工局的石元雅、银作局涂文辅、司苑局的王朝辅、织染局的李明道、尚衣监的杜永明、司钥库的王秉恭、御酒房的李升、混堂司的李本志、牲口房的李应诏、御茶房的邓汝敬、弓箭房的王国祚、御马监的刘卫辅、刘应坤、葛九思、李应江、张守诚、胡良辅、谭敬、裴芳、吴国泰、曹承恩……

不仅魏忠贤倒霉,刘卫民门下的净军也跟着倒霉,不仅是内廷,外廷也是如此,都察院弹劾魏广微、崔呈秀、亓诗教贪墨、结党,杂七杂八的罪名十几条,被罢职并革除功名丢入昭狱大牢,与之随同丢入狱牢者十余人。

被罢职的**星、朱国祚起复入阁,又新增都御史高攀龙入阁,内阁**星掌吏部、朱国祚掌礼部、孙承宗掌兵部、王化贞掌刑部,再加上工部侍郎王玮、新任户部尚书郭允厚,再加上都察院的高攀龙和大理寺卿的杨涟……

一朝天子一朝臣,短短几个月,朝廷上下全成了东林党的天下,被问罪罢免夺了功名的重新起复,而且比刘卫民所知的历史还要暴烈,五党、魏党、北方诸多官吏不是被罢职、降职,就是直接丢入了狱牢,甚至刘家寨诸多产业下的净军管事也被罢去不用,全他娘地换成了在外守陵宦官,更加严重的是京营三大营围着刘家寨外,京城如此,山东衮州、登莱、江浙、福建、广东水师,小琉球、安南、苏禄、刘卫山、刘卫海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些影响,唯一没受到影响的是马六甲、奴儿干都司、大明岛、美洲等海外诸地。

魏忠贤、方从哲不反抗也就罢了,家里藏着的《明史》上也没见魏忠贤有反抗的事情,可令人着实奇怪的是刘家寨,不仅外人不解一向够硬的刘家寨,怎么今次也没反抗一下?

别人不解,或许正因为魏忠贤的不反抗给了党人极大的勇气,或许封查了卫民钱庄将近七千万两白银刺激了所有人,继而大肆侵吞刘家寨名下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