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03章 撬墙角【三章,第一章】

刚打开一页纸张,回头看了她一眼,正见到抬起的手臂,不由一笑。

“不会是想打人吧?”

“哼!本姑娘就不可以挠头吗?”

咧嘴无声一笑,转头一边翻看着档案,一边随意说道:“朝廷满不满意……首先你要知道,朝臣、陛下、大明朝三者区别,你嘴里说的朝廷也只是朝臣,不是陛下,不是大明朝,尽管看起来像是陛下,或是大明朝。”

“人是自私的,朝臣们也是如此,各人都有各人的忧虑担忧,自老爷我私自改变路线,来了大同府,朝臣们就已经不满了,有无代王府之人为卒,有无马家父子,有无蒙人猛如虎,根本都是一样的,都是不满,唯一的区别……就是老爷我有无给了他们张嘴的借口罢了。”

刘卫民稍微思索了下,继续说道:“除了刘家寨的产业外,老爷我占了大明朝最为来钱的海贸生意,包括各港口、进出生意、远洋经商,以及美洲大陆的一切,尽管这一切都是宁德驸马府数年来努力得来的,但在朝廷看来,这一切并不属于宁德驸马府,而应该属于朝廷,属于他们,至少应该由他们来掌控。”

“可这一切他们都插不上手,为何?”

“因为老爷我执掌着净军、执掌着幼军,因为老爷深受三代帝王的恩宠,因为老爷在萨尔浒与皇爷爷对赌赢了,因为与海贼争锋中赢了,因为兵不血刃解决了你们……”

推开档案纸张,刘卫民微微向后依靠在椅背,双手交织叠放在小腹,双目更是缓缓闭合……

“……原因种种,究其根本,还是因宁德驸马府的武功,因功勋。”

“所以……没人愿意咱们再在鞑靼身上获得功勋,甚至……包括陛下内心深处。”

刘卫民苦笑一声,无奈道:“朝臣不愿,陛下内心深处不愿,两者又有稍微的区别,朝臣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陛下却更多的是为了大明国本身,一强诸弱才是一国稳定的政治基础。”

徐娇紧皱着眉头,有些不确定说道:“所以你才会故意给了所有人借口?”

“嗯……差不多吧。”

刘卫民吐出一口气,说道:“幼军、净军是咱家有无到有,亲力亲为一力组建的,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成了咱家事实上的私军,宗室子、马家父子、猛如虎不同,咱家是真正新军,他们,包括陛下现在组建的殿前新军,事实上他们本质上还是传统旧军,只要不是长时间受到净军、幼军影响,陛下与朝臣们都很容易控制住他们。”

“一者给他们找咱家麻烦的借口,以此让他们掌握这场大明朝与鞑靼之间的主动权;二者自己给自己掺些沙子,弄些杂兵,使得咱家获得功勋不是如此之多,甚至……最后论功行赏时,咱家居于次等。”

徐娇一脸复杂,看着依靠在椅背的他,也不知心下在想着什么,犹豫着上前,颤抖着为他揉捏双肩。

“你……你就不担心……军中不满?”

在她双手碰触在肩头时,眉头只是微微动了下,沉默许久才叹气一声。

“净军、幼军不同于他军,他们自一开始就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用新式训练之法严加训练,自一开始严加约束着、监管,与辽东军掺杂着太多外在影响不同,净军、幼军要纯粹的多,领军之人手里的权利没你想的这么大,战后就算没一人提升,也没你想的这么严重。”

“自一开始就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手里的权力并不属于他们,日复一日告诉他们……他们从来就没有权利,放在眼前的权利也就没这么重要了,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保证他们的基本需求,保证物资需求、心灵需求,要让他们不会为身后而担忧,自觉维护净军、幼军荣誉。”

刘卫民反手轻拍了两下肩膀纤手,挺直身子,准备正儿八经分析记录鞑靼事情的档案,随意说道:“舍得舍得,想要得到,一开始就要付出一些,朝臣们可以反对,可以不满,但是一定要大舅哥心满意足,要让帝国最顶端的皇帝满意,并且支持。”

“草原不是咱们的利益根本,让出一些利益算不得什么,咱们最低目标是确保整个北方边界的安稳,若能达到自西对建州贼挤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也就没啥不可以舍去得了。”

刘卫民说着话语,小辣椒好像全然没听到,羞红着脸低垂,双手交织不知放在哪里,屋内也只剩下淡淡低沉呼吸,剩下轻微翻动书页声……

过了好一会徐娇才偷偷抬头,偷瞧了眼粗糙大手轻微翻动书页,见他端起已经只剩下了茶叶的茶水,见他看了眼茶盏又放回瓷盘,忙提着空了的茶壶去烧茶水。

房门轻响,刘卫民依然低头,不时用着铅笔在小本本上记录着什么,像是没发觉有人走出书房。

六月,本是极为炎热季节,如今的大同却像是入了冬季,人人将藏起来的棉袄棉裤穿在了身上,人穷则衣破,北方又是水少之地,街面上行走之人也显得人黑脸脏,身上总是似有似无的怪异腥臭。

朝廷依然未能发下粮饷,本以为马家、猛如虎招兵会困难些,当一人一月一两三分银足响告示张贴出来后,城门口招兵处就被无数军卒堵了个严严实实。

三日,大同巡抚张宗衡、总兵张鸿功数次登门求见,除了第一日打了半日哈哈,之后刘卫民连打哈哈几句都欠奉,对马家、猛如虎撬大同诸军墙角行为根本不予理会,任由他们招募敢战军卒。

马林战败逃离萨尔浒,他自己逃了出来,两个儿子却战死在萨尔浒,朝廷战后追责,本应被处斩赎罪,却因刘卫民介入而出狱活命。

一些人留在了皇家学堂,留在了幼军为将,一些人去了登莱为将,还有一些与马林一般,返乡为民。刘卫民没有阻止马林离去,命活了下来,回了大同老家的马林却如同生活在地狱,一步也不踏出马家,整日只将自己锁在屋中。

马家是大同将门,开创者马芳如同一个传奇激励着所有大同人,可马林却怯懦的逃离了萨尔浒,战死的两个儿子也成了他人讥讽对象,马家子侄、家将一一离去,所有人都以为马家至此也将不复存在,却不料本应狠狠踩上一脚的刘大驸马,竟意外的对马家公开支持起来。

刘卫民有自己一套理由,兵败之将并非不可再用,勇不过马芳,任何一个家族都极为在意家族荣誉,马林是开原总兵,开原是大明朝深入鞑靼、女真的触角,周边不是无良哈三卫鞑靼,就是海西女真诸部,能在如此重要之地为总兵,不能因为一次大败就一棍子打死,否认他的统兵作战能力。

萨尔浒一战,明军大败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无可否认,在局部小范围内,建州贼皆是以优势兵力战明军,杜老太师被困河北岸,首战失利严重打击了明军士气。

此战战败,他救下了所有问责将领,一总兵再如何也很难低头成一小旗手下兵将,可现实的残酷剥夺了马家所有荣耀,想要尊重,就只有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刘卫民相信马家父子,相信此时的他们会在战场上化身成为杀戮象征。

大明朝与鞑靼时打时和,双方由生死仇敌到开设市易,身处边地的大同也成了双方交流的重要之地,明军中也多有破产了蒙人为卒,这些蒙人与效命黄金家族的蒙人不同,他们是没了牛羊,没了部族,没了效忠对象的蒙人。

自大明朝驱逐了北元后,北方鞑靼各部为了争夺汗位就没有安稳过,自己厮杀不断,还要与大明朝争斗、与女真人争夺,因此消失的小部落无数,也有无数小部族族人被迫成为大明人。

三日,无论马家三父子,还是猛如虎都征召了千卒,饷银发下,河南粮食的到来,两军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大同各军对巡抚张宗衡、总兵张鸿功愈发不满起来,幼军两万兵马未到,大同数万兵卒就已经骚动不安。

身穿新发放军装的刘三提着二两肉,不时还与相熟之人打几声哈哈,摇摇晃晃来了城南最为偏僻的院子,眼角不时瞥过坑坑洼洼的巷道,确认无人后才打开自家残破木门。

自进了屋中,一直宝贝着的二两肉如同垃圾一般被随意扔到角落,掀开残破床铺,下面看着就是一个暖炕空洞,怪异的是刘三毫不在意是否弄脏了新衣,蒙着面跳了下去。

钻入狭窄洞穴,也不知晓攀爬了多久弯弯曲曲的坑道,再出来时,已经出现在城外的乱坟岗。

缩在狗洞中,直到午夜子时,刘三才小心观察了周围动静,沿着不知行走了多少次的道路,一路小心来到十里外。

“咕咕……咕咕……”

一盏茶后,巨石缓缓被人推开,露出一个看不清的脑袋,只是略微看了他一眼就消失不见。

刘三不多言,自顾自钻入石洞,继续攀爬着狭窄狗洞。

心下默默数着数字,当数了五遍一百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盏如豆灯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