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47掌 收购天下之田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47掌 收购天下之田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刘卫民挠了挠头,说道:“如今驸马府所占关内田地有……有百万顷……”

“什么?”

郑贵妃身体陡然挺直,众妇人更是一脸惊骇看着他。

“孙儿早先年与皇奶奶说过陕甘很可能会有灾祸,因孙儿这些年准备,这场灾难事实上已经可以控制,只是陛下出了意外,孙儿没了政治上支持,甚至不得不离开京城,因孙儿并不认为朱由检主政后情况会越来越好,并不仅仅因为他坏了漕运和大明钱庄。”

“这场动乱……孙儿是故意的,局势虽渐稳,未来十年内却依然饥荒不断,孙儿今岁仅粮食一项就付出千万两之多,未来十年,估计救灾需耗费三千万至五千万两,当然了,这需要进一步评估,需要评估孙儿手里的田地产出情况。”

“早先年孙儿知晓有此等灾祸,所以早先年从漕帮中抽调了一些人入两淮、河南,一旦有无可避免灾祸就会趁机作乱,夺取富户名下所有田地。”

“还有陕甘贼众,这些贼众有不少人是当年萨尔浒之战败逃的陕甘边军,因为害怕朝廷以败逃罪之,沿着辽东与鞑靼之间山岭逃回大明,因为河南巡抚张我续杀了些人堵住了潼关,故而北上藏于吕梁山为匪,孙儿早先年知晓此事,当时孙儿被皇爷爷囚于牢中,大兄散了些兵卒随之逃入吕梁山,还有……还有就是孙儿自囚牢中救出的辽东萨尔浒逃将,留下来的成了幼军将领,走的一些也因此进入吕梁山,陕甘大乱,各县城皆破,西安府亦被贼人占据。”

“当年所做所为只是因为孙儿想着,若陕甘真的有一场无可避免灾祸,这场灾祸也当由朝廷来控制,尽管当时孙儿可能随时被朝廷砍了脑袋,仅仅只是希望尽可能给朝廷一个多余选择。但也因此,陕甘、河南、两淮,七八成田地都成了孙儿之田,大明钱庄之灾祸,损失最重的是江南和山西商贾,百姓打砸抢夺富户颇多,富户破产之田地皆被孙儿巧取豪夺收入囊中。”

一屋人全骇然看着眼前低头之人,不知道是该如何评论眼前“忠义”小子,听了这话语,这场动乱不仅是他触动引起的,更是早在多年前就准备好了的。

刘卫民不敢抬头,只得硬着头皮解释,不解释也不成,太祖时大明朝耕地才八五十万顷,历经两百年,如今赋税田才四百余万顷,不算关外辽东千百里沃土和河套耕田,仅关内一下子得了百万顷田,咋得来的?

如此之多田地,他若不开口,别人或许一时间不清楚,但这么田地就是想藏也是藏不住的。

屋内落针可闻,就算是小喜儿如今也知道百万顷田意味着什么,刘卫民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自太祖时,我朝耕田八百五十万顷,到了大舅哥时才四百余万顷,税赋之田损失过半,损失过半田地皆为文人或其他缘故侵吞,皇庄、王庄虽也占了不少,但还达不到恐怖的四百万顷地步,今时孩儿所抢之田,虽也有些确实是良善百姓之田,但至少七八成是商贾、富户田地,而这些人田地近半为无赋之田。”

“孙儿之所以抢这些田地,甚至今后卫民钱庄或是驸马府,也会趁有田富户、文人困顿时落井下石,逐渐将天下田地全部收购下来,将天下田地成为驸马府名下私产,以朝廷监督,不允许私人买卖,亦不允许驸马府出售,三十年,以村寨人丁均分,田地二十税一佃租,上交朝廷三十税一赋税,余者入皇宫内库,杜绝朝廷赋税再次流失。”

“除此田地,经此动荡孙儿亦想与当年宝钞,将历年来发放的盐引赎回销毁,严锁各处盐场清查,重整盐场,皇奶奶也知皇家学堂使用水泥之事,水泥遇水则为石,于各大盐场之外,可使用水泥建造水池,引入海水日晒之,用以增产盐之量,海外小琉球、平安道、苏禄、安南、大明岛,以及南洋所得之地晒盐,以此等之地盐巴用以偿还大明朝历年所欠之盐,恢复朝廷官售盐巴之利。”

“若孙儿吞下关内八百五十万顷田,恢复盐巴官售,仅此两项,税赋可年得两千五百万两,海贸司年得贸易税赋千万两,三者共得三千五百万两,余者杂七杂八,当在四千万两之上,此事做罢,若朝廷入了正轨,孙儿离开大明才能安稳一些。”

落针可闻,张嫣眼珠子都瞪了出来,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之人如此疯狂,大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除了五百万两田赋,屁收入都没了,怎么也想不到原来会有如此之多收入。

傅懿妃无意识撕扯着外孙襟前肚兜,很是担忧看向呆滞的郑贵妃,颤声道:“娘娘,镇国……镇国虽胆大妄为了些,心思还是好的,百……百万顷……”

“吸……呼……”

郑贵妃抬臂阻止了傅懿妃开口,冷脸看向所有人,心下很是后悔弄这么大阵势,深呼吸后,说道:“此事你们左耳听右耳出就行了,任何人不许瞎嚼舌头!”

李康妃忙点头说道:“娘娘说的是,镇国一心为了朝廷,他人若敢乱泼脏水,当用国法治之!”

三帝遗妃如同三司会审,郑贵妃知道,无论收购大明朝所有田地,还是偿还历年所欠盐引之盐,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骤然见效的,对眼前浑小子判断尤为深信不疑,皱眉片刻,再次开口。

“你所得百万顷田地暂时还由刘家寨,由你来打理,明日早朝让官吏安排失土百姓分置田地。既然你判断近年来北方会连续遭灾,今岁有无种植麦子都是无碍,来年可多种植些红薯活民。”

刘卫民心下松了口气,点头道:“陕甘、山西、河南遭灾颇重,百姓损失也多些,相应的人力也较为便宜,孙儿想在此三道开矿数百,招募失土百姓入辽东,未来数年,孙儿将投入一亿两,希望可以建设一条可由北京城经山西至陕甘,转而河南入北京的一条铁路。”

“一亿?爹爹,是万万两银子么?铁路,是钢铁铺成的路子么?”

小喜儿开口,众多妇人又是一阵骇然。

刘卫民一想到自己的成果,点头笑道:“那是自然,蒸汽机你是见了的,用蒸汽机代替牛马,拖拉万石粮食也算不得什么,牛马到西安需要小半月,火车拖拉万石仅需三日即可,将来若是修一条北京到杭州火车,不拉重货,只是拉人,估摸两日就到了地方,挺方便的。”

傅懿妃一脸惊骇,换了他人,她根本不相信会有这种事情,但眼前的女婿就难说了,犹豫道:“镇国,在辽阳作坊里的机子真有如此之……奇特?”

刘卫民点头,说道:“蒸汽机已经做了出来,孩儿的弟子们也都测试过了,如今正在设计火车车头,顺利的话来年可以测试,只不过火车需要些铁轨。”

挠了挠头,他也没法子与丈母娘如何解释铁轨,说道:“铁轨并非很难,孩儿炭石矿托运煤炭使用的就是铁轨,只是没有蒸汽机而使用人力、牛力拖拉。”

“修筑铁路,需要人力颇多,一亿两银子散入民间,百姓有了钱财就能够购买货物,钱财转动了,日子就会慢慢变好,十年后,大明朝当可以恢复盛世太平模样。”

“镇国,万万两……万万两是不是多了些,别到时候……”

“姐夫,钱庄里到底有多少钱财?”

丈母娘担忧,小姨子却一脸好奇,很想知道钱庄里究竟有多少钱财。

“这……这个不能说,反正够买下整个大明朝就是了。”

站在傅懿妃身后的朱徽婧一阵摇晃娘亲,噘嘴不满道:“娘亲,姐夫最是有钱,也最是抠门,仁寿宫也不见姐夫出银钱修一修,下雨都滴水了。”

刘卫民心下一阵哀叹,苦笑道:“漏水补上也就是了,若缺了银钱,问你姐姐讨要,至于你这丫头如此挤兑姐夫么?”

众多妇人一阵轻笑,本还肃然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没说了几句,就又被郑贵妃赶出了慈宁宫。

有些事情需要与内宫三帝遗妃们交待一下,虚君治国必须交待,百万顷田地所得也要说了清楚,盐商们在大明钱庄一事遭受重创,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修路,危机下修建道路刺激经济恢复,都需要交待下,以此获得内廷的支持。

百万顷田地得来用了不少阴暗手段,因此田地死伤了不少人,河南、两淮、山西、陕甘因此死伤的富户、文人不在少数,但听了他最终解释后,相比彻底解决大明朝土地流失、财赋流失问题来说,站在大明朝最顶峰的妇人们,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她们,一切也成了不值一提。

刘卫民将次子留给丈母娘,自顾自拉着马车前往乾清宫,刚一脚踏入乾清宫,远远见到魏忠贤正紧紧跟在驮着儿子乱跑的小白身后,看了一会儿,转而走入东暖阁职房。

乾清门是皇帝早朝之处,乾清门内东面门房是内阁和一些职司属吏职房,西面是司礼监职房,若有大事发生,轮值的内阁大臣、司礼监大宦官可以第一时间内辅助皇帝处理。

刘卫民多年来从不踏入东西两职房,从来都是直接跑入院内寻皇帝,帘子掀开,里面三个年轻官吏正低头书写着什么,透过镂空雕花隔窗,正见魏广微正低头翻阅着什么。

三个年轻官吏很是陌生,门帘响动,三人抬头看了过来,好像他们也不认识自己,只见一人起身走了过来,率先拱手一礼。

“敢问这位大人可有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