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33章 四亿两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33章 四亿两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怀抱着个拿着拨浪鼓的儿子,大手牵着一身贵族北元公主装的十岁儿媳,儿媳像是犯了错的孩子,刘卫民嘴里不时说着锯掉威武牛角,成了异类犍牛的凄惨,说着拔去大公鸡脖颈羽毛会如何的被其他公鸡欺负而抑郁死去……

乌仁图雅是个很聪明的女孩,能够明白他的话语,越是懂了,小脑袋越是低垂,甚至有些畏惧牵着自己小手的阿爸。

刘卫民一无所觉抱着还只能咿咿呀呀的儿子,牵着尚未真的年十岁的儿媳,图雅父母再差,也是有实权、部族之人,影响了些孩子的心性也可以理解,这在他看来算不得什么,同化,让草原的儿媳认可大明朝,那就先从衣物着装,先从思考做事,先从习惯、文化上慢慢改变好了。

身在权力场的女人不能说不渴望爱情,但爱情永远都不会成为权力场上的主角,自多了这么多女人后,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还是很虚伪的为自己儿媳妇们灌输“爱情”的本质,老祖宗自创立这个词语便赋予“爱情”的本质,尽可能的提前教会他们,相互间要付出、尊重、平等、友爱和不成熟的激情浪漫……

老祖宗的智慧浩如烟海,本不怎么喜欢,甚至抗拒学习汉家文字的图雅,只是本能的感觉到小喜儿对她的威胁,这才强忍着学习汉家文化,本能的想要以此获得三四岁“相公”的喜爱,听了阿爸将“情”拆分后,一一讲解这个词语所蕴含着的含义后,告诉她今后该如何获得“小相公”的宠爱后,突然发觉自己竟然有些喜欢上了中华文化,这也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大两小,一个怀抱着,一个手牵着,三人一路来到较大的书房。

院子占地足够大,在刘家寨他却无自己的专属院落,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他并不想告诉自己的子孙,告诉他在家中的地位如何如何的至高无上,想要以身作则给儿子做个样板,告诉他们今后该如何公平对待每一个妻子。

刘家寨子城城主府并无代表家主地位的主房,主房的位置只是个较大院落的书房,朱徽妍知道他有待在书房的习惯,在自己的小院也弄了个较大些的书房,与京城内驸马府一般无二的简陋摆设,一张可以摆放较多杂乱书册的书桌,一个武器展览架、几个书架,墙壁上悬挂着整个世界地图,除此之外就只有待客的木质椅凳。

书房很简陋,里面只有刘卫雅一人和门外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守卫军卒。

见他进来,刘卫雅手拿着个类似后世文件夹忙站起身来。

“大兄。”

“三弟莫要客气,随意些。”

刘卫民坐在刘卫雅身旁,将怀里的儿子送到刘卫雅怀里,低头翻阅着文件。

“三弟年岁也不小了,不收个养子啥的寻个寄托?”

乌仁图雅站在刘卫民身边,看着他打开想看却看不懂的文件,又不由看向比自己阿爸还要年岁大些的刘卫雅。

刘卫雅笑道:“卫民钱庄不比其他,有了子嗣就有了羁绊,三弟只是个守财守家之奴,还是少些麻烦为好。”

刘卫民不由抬头,之前也曾听到过几个宦官兄弟在子嗣上的耳闻,也清楚他们早些年收留过些宦官为子为孙,但这只是军方,比如原幼军监军刘卫忠、马六甲的刘卫诏、御马监的刘卫辅,反倒是前往了大明岛,照顾年岁较大的刘养、刘马氏的刘卫贞,以及眼前卫民钱庄大管事的刘卫雅,他们两人却未收养徒子徒孙。

知道他们心下担忧,叹气道:“儿子不成,收个女娃为子还是可以的,你和卫贞收养个闺女吧,将来给儿、煊儿做个媳妇,百年后,咱们兄弟们埋一处,让臭小子们年年供奉。”

“大哥,这……这妥当吗?”

刘卫雅有些犹豫,心下不是不想有个伴、有个寄托,但他知道,卫民钱庄不比其他,眼前的大哥也绝不允许钱庄被不可控之人执掌。

刘卫民看了他一眼,示意有些紧张的三弟饮茶,低头看着手里的钱庄经营状况材料,随意说道:“卫忠、卫辅皆成了小朝廷秉笔,卫诏在马六甲逍遥自在几如一王,唯独二弟和你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大兄心下是愧疚的。”

“大兄也不欺瞒你们,寻些乖巧内宫孩童为子为孙,大兄不干涉,若是其他的孩子,大兄心下是有些担忧的,皆因咱家不是一平常富裕之家,任何一个决定可能就会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所以呢,哪怕是大兄的子孙,哪怕不是公主的后人,也是要随国姓的。”

刘卫雅微微点头,说道:“三弟知道大兄的心思,三弟也不敢犯了规矩,就以大兄之意好了,若遇了称心的,三弟收个失孤女娃。”

“嗯。”

刘卫民轻嗯,看似宁德驸马府强大无比,心下却知处处如履薄冰,公主永远代替不了大明王朝,也幸好大舅哥的绝对信任,庆幸自己养了个“小皇帝”儿子,否则他也不确定还能不能控制住下面会不会人心涣散,不确定会不会因为一处崩溃而引起连环崩塌。

朝廷的纷乱,鞑靼内部的混乱,被自己干掉的建州贼因努尔哈赤死后的混乱,以及他所熟知的大顺朝夺了北京城后的混乱,南明的混乱,满清一开始的混乱……足以证明了人心的不可靠,或许也只有一些宦官们较为纯粹些吧,就算如此,他也不希望,这种纯粹之后又掺杂着杂质,五个宦官兄弟收养些宦官为子为孙无碍,若有了真正后人就不再一样了,对此他还是很满意几个兄弟的小心谨慎。

仔细看罢材料,基本上还算满意,合上文件,叹气道:“朝臣们弄出的众多报社,有朝廷大义在,再加上咱家有意紧缩财政,钱庄库银缩水在所难免,不过大体上还算不错,至少没吃亏。”

刘卫雅点头道:“一切都是大兄的功劳,若无坚实耐用的纸钞,百姓是不会将手里的金银铜置换成了纸钞的,至少库里不会有近四亿两金银铜钱,只要咱家信誉不倒,就是现在还清了宝钞欠下的债务也是可以的。”

乌仁图雅不怎么明白“四亿两”银钱是多少,刘卫民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大明朝不是没有钱财,只不过老百姓的忧患意识很强,喜欢将银钱藏了起来,这才造成市场的金银流动不足,造成百姓日益穷苦的主因。

纸钞信誉再如何坚挺,民间依然还有无数贵重金属储存,这是没法子的事情,除非彻底废除了贵重金属流通,但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水到渠成才最为适宜,他也没想着一步登天。

对“四亿”两金银铜的库存极为满意,刘卫民说道:“以咱家的金银注入大明钱庄做的挺好,三百万两有些少了,可以注入五百万两,适当的时候……击垮大明钱庄,所用之人要稳妥些,虚虚实实,莫要让人知道你的底细,还有……专门组成一部,专门研究大明钱庄经营状况,不动手则已,动手就要致命!”

刘卫雅郑重点头道:“卫雅明白,钱庄一直都在关注着大明钱庄的动静。”

“嗯。”

刘卫民站起身来,拿着文件夹来到书架前,仔细将之储存放好。

“大明钱庄自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怎么纯正,很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天下大乱很可能就在近期内,大兄想了明白,长痛不如短痛,一次性解决了所有麻烦,这几年咱们可能要成为所有人眼中钉、被人厌恶、质疑,这是必须要承受的手术前阵痛,你要多多约束下面之人。”

“大兄放心,三弟有心理准备。”刘卫雅重重点头。

大手重重拍了下刘卫雅肩膀,坐在身边,郑重道:“大明朝各府、州、县钱庄,尤其是陕甘、山西、河南等地,存放些铜钱无碍,金银货币逐一收回,甚至全部收缩回刘家寨,对各府县安保风险做出最严格的评估,以重城存放银钱为首,避免没必要的损失。”

刘卫雅跟随了也有小十年,越是听他如此之说,心下危机感陡然拔高三分,极为郑重点头道:“大兄放心,三弟回去后,最迟一个月做完整个北方府县安保风险评估,绝不会让咱们损失了银钱。”

低头稍微饮了口茶水,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太过紧张,笑道:“三弟办事谨慎,大兄对此并不是太过担心,若真的如大兄所料,钱庄损失一些是肯定的,只要可控,其余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钱庄有四亿两库银,想来也够了大明朝使用,今后海外金银也不会再注入大明朝本土,避免货币的骤然贬值,你心下要有些准备。”

“虽然你为钱庄大管事,不怎么介入朝政与军方,有些事情想来你也是感觉到了的,大变就在眼前,局势会如何发展暂时还不得而知,但自家的阵脚一定不能乱了,趁着大兄在寨子,这几个月要以自检自查为重,一些不可靠之人全部踢出,一些拿不准的可以送去海外,诸如安南、苏禄、马六甲等南洋诸岛,以及关外诸地,朝鲜、倭国、美洲、西夷等等诸国,只要咱们舰队可以达到的地方都可以建立卫民钱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