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29章 东林党之强势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29章 东林党之强势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朱由检恨不得将手里的玻璃高脚杯狠狠砸在一干殿堂人头上,这还没罢职呢,一大群呼啦啦又跑了出来。

看着施凤来、来宗道、周延儒、温体仁稀稀拉拉几人,袁崇焕只是低头不语,高脚杯最终还是没能保住。

黄金色的菊花地瓷砖上一地破碎,朱由检大怒离去,殿内或跪或站,皆不语大臣。

杨涟上前两步,将跪地的**星搀扶起身,却一脸恼怒看向冷着脸的周延儒、无一丝表情的袁崇焕。

“奸佞馋臣!”

袁崇焕低头不语,温体仁却有些恼怒上前。

“杨阁老,今日北方给诸位的屈辱难道还不够么?陛下不过是想要一支强军,想要一杆让我等挺起的脊梁,难道这也有错吗?”

杨涟大怒,冷哼道:“我等何时阻住了陛下强军之事?难道城外殿前新军、殿外军卒是摆设吗?”

温体仁冷哼道:“杨阁老说的好听,殿前新军有人却无器、无响,敢问杨阁老,阁老是准备让军卒手持棍棒,瘦骨嶙峋站在北方健卒前吗?”

高攀龙眉头微皱不悦,上前说道:“温大人,军卒无兵无响,皆因国帑不足,民贫国虚,当此之时更应该清廉简政,更应与民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十年国库自丰,岂能如北方一般穷兵黩武?”

八成大小官吏皆点头认可。

刑科给事中毛士龙上前向温体仁抱拳一礼,说道:“温大人,下官以为高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北方之军,亦是先有刘家寨之财,进而方有今日之健卒。”

陕西道御史蒋允仪上前,说道:“刘驸马虽蛮横若国之奸贼,亦有‘国以农为稳,以工为强,以商而富’之言,今日国帑不足,天灾频繁,国亦以‘农、工、商’为重,岂可用不足之财用以穷兵黩武?”

温体仁嘴唇一阵抖动……

“是啊,我等越是受辱,越应发愤图强,越应富民强国……”

“蒋大人甚是有理……”

“如今大雪封地,陕西、山西、河南、多有灾祸……”

“西南灾祸刚刚平定,朝廷也应有些赏赐……”

“是啊是啊,西南一乱再乱……虽为疥癣之祸……也当重赏之,以彰显国威……”

……

一干人点头不止,就是不提殿前新军兵响之事,周延儒、温体仁还要与之理论,施凤来、来宗道等人却微微摇头阻止。

正如刘卫民与媳妇所言,虽然他并不干涉朝政,但以他的实力,皇帝大舅哥的宠幸,他与大舅哥两人实际上就是大明朝隐形的执政党,也因此,东林党、魏党、五党才有事没事扯后腿,因为他们全是身居朝堂的“在野党”人。

刘卫民的“蝴蝶”出现,并未造成他所熟知的熹宗朝廷无财可用局面,魏忠贤也没有想象中的权柄滔天,反而因为刘卫民身为军方,因为某些缘故他并未介入朝政,也就没造成什么东林党死了多少多少人之事,顶多就是罢职不用。

熹宗大舅哥罢去了东林党,朱由检当政又都请进了朝堂,虽然一时间稳住了帝位,却也造成了朝廷上下全是东林之人,而施凤来、来宗道、冯辁、周延儒、温体仁、袁崇焕等人要么本就是边缘了几代帝王之人,要么就是本身威望、资历不足。

内阁大学士**星、左光斗、杨涟(都御史),户部尚书郭允厚、刑部尚书王之、工部尚书冯从吾、大理寺卿惠世扬、太仆寺卿周朝瑞、户部左侍郎钱龙锡、户部右侍郎郑三俊、刑部右侍郎乔允升、礼部郎中汪文言、左谕德昌期、右谕德钱谦益、左通政涂一臻、尚宝司少卿黄正宾、尚宝司丞吴尔成……六科给事中、左右给事中谢学龙、毛士龙、刘懋、贺、薛文、周萧基、徐宪卿……左副都御史顾大章、右副都御史魏大中,佥都御史徐良彦、周起元、张凤翔、程绍、王洽、李若星,十三道御史房可壮、周宗建、袁化中、李应升、蒋允仪、黄尊素、夏之令、游士任、刘芳、方震儒、魏光绪、练国事、李日宣、张慎言、侯恂、胡良机、宋师襄、熊明遇、王允成、王象春、黄公辅、贾继春、陶朗先、李灿然……翰林院文震孟、姚希孟、顾锡畴……

不仅是这些人,还有一大堆中层的郎中、员外郎,就是兵部尚书袁崇焕,看着是兵部大佬,但被降了职,成了左侍郎的王化贞、右侍郎的张鸣鹤,以及郎中、员外郎的张居相、张邦华、刘策、何士晋等人全都抱团与袁崇焕对着干。

吏部尚书施凤来、礼部尚书来宗道、左都御史冯铨、礼部左侍郎张瑞图、礼部右侍郎刘鸿训、吏部左侍郎周延儒、吏部右侍郎李标、刑部侍郎左何如宠、兵部尚书袁崇焕、工部左侍郎温体仁等人较为倾向于皇帝朱由检,看起来他们又是礼部,又是户部的,个个都是大佬,可也仅此而已。

东林党自神宗时就与五党激烈厮杀,之后是魏党、“卫党”等人,无论资历、威望都不是施凤来、来宗道、袁崇焕可以抗衡的,魏党、卫党要么罢职,要么跑到了北方小朝廷任职,一党独大之下,都察院上下皆是东林党,夏粮秋粮税赋还未入库就被送去了大明钱庄,施凤来、来宗道等人就算想翻身也无可奈何。

无话语权、即无人事权,内外库无银只能依靠拆借大明钱庄,最重要两个权利都没了,皇帝朱由检想罢去**星、左光斗、杨涟,夺回话语权……

施凤来摇头,温体仁也只能无奈退回已经稀稀拉拉的人群中。

一干人心下又苦又涩,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官职品衔虽不高,却在短短时间内连连敲掉一大批名下官吏,要么被敲掉,要么转换门庭,刚刚登台一年的新贵们心下苦涩自知。

一大群东林党三三两两围在**星身前嘀咕,不时还看向面无表情的袁崇焕等一干沉默不语将领。

看着这一幕,周延儒犹豫了下,低声对袁崇焕说道:“袁大人,是否有了最后决定?”

袁崇焕只是看着围拢着的一群人,什么话语都未开口,转身大步向殿外走去,赵率教、祁秉忠、祖大寿、尤世功等人相视,默默跟在袁崇焕身后离去,一干将领离去,顿时引起所有人注目。

“非是善事啊……”

**星眉头微皱,左光斗、杨涟、高攀龙、汪文言、顾大章、魏大中等人相视,默默点头。

“赵阁老,此处非是言语之地,我等先出宫再说吧。”

**星微微点头,今日他也没想到,皇帝朱由检会趁着受辱之机向他们发难,见了袁崇焕所领军方将领,心下一阵不安。

“也好,今日我等也都饥肠辘辘,一同就食好了。”

众人点头,拥趸着**星出了乾清宫,见他们相互三三两两,如同令人窒息的乌云远去,殿内仅剩下一干边缘了之人,施凤来低声轻叹,心下有些后悔赞同大明钱庄的设立,若非如此,自己一方又怎会逼迫至此?

“罢了……罢了……”

施凤来心灰意冷摇头,来宗道更是无奈苦笑。

“羽王,一同暖和暖和去吧。”

施凤来、来宗道两人摇头苦笑,一干人相继叹息离开乾清宫,整个大殿,除了周延儒、温体仁再无他人。

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如同心有灵犀,脚步一同抬起,并肩走到乾清宫大殿门外,站在门口,看着远处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离去的大臣。

“长卿,要不要一同饮上一杯。”

温体仁像是脑中在想着其他事情,突然说道:“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还是文人士子的天下,或是……百姓的天下?”

周延儒一愣,眉头不由皱起,低头沉思许久……

“都是吧……”

温体仁狠狠甩了甩头,说道:“皇长子为太子,为礼,为法,陛下为帝,代天牧民亦是礼法,温某以为……当以礼法为首。”

周延儒微微点头,正色道:“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温体仁沉默片刻,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为先,以法从之,是故不乱。”

看着三三两两已经远去,温体仁深深叹气一声,摇头走下台阶。

“刘驸马错了,赵阁老亦是错啊……”

看着温体仁双手拢在衣袖,自顾自大步离去,周延儒眉头紧紧皱起。

乾清宫终于安静了下来,除了一干与勇士营一般的殿前新军站在御道两旁,除了四个手持拂尘弓着身子的宦官在门外,乾清宫再无他人。

夜深,无风而雪,本应依制紧闭的宫门却因刘卫民而洞开,大臣们一一离去,宫门缓缓闭合,皇帝朱由检好像只有一个发泄心中愤怒法子,碎了一地精美瓷器,散落了一地的奏折……

独自一人坐在御案后,如同得了强迫症一般,独坐良久,最后,在王承恩服侍下,又一次拿起让自己厌恶的请银奏折。

“啪!”

“罚银五两!”

……

“啪!”

“罚银十两!”

……

一连扔了数份奏折。

“砰砰砰……砰!”

一脸狰狞“砰砰”一阵乱砸桌案,疯狂摔砸桌案上奏折。

“钱钱钱……钱”

“除了问朕要钱,还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