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511章 桥头堡被毁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511章 桥头堡被毁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张四教、王之柱无奈,只能跟着起身,跟着摇头叹息离去。

五人离去,书房一时间无人开口……

“高大人,大明钱庄……可否强行制住?”

**星突然开口,高攀龙一时愣住,继而苦笑摇头。

“短短时间内,连连让钱庄出纳了半数银钱,各家心下皆恐慌,短期内很难,或许数年内可以,如今却是不能。”

**星心下叹息,知道此时不大可能,只有慢慢来,有借贷,有入账,只有缓解了一干商贾担忧,才能将抱团的商贾们扯开来,心下无奈,只得开口道:“夏粮赋税入库,尽快将借贷还了,有借有还,下次才能容易些。”

一干人不由点头,换了谁家都是如此,对于此事并不是很困难,皇帝也不可能拿这件事情开玩笑。

借了钱,借来的钱财如何使用,皇帝可以自己决定,至少民间百姓还是认可这种事情的,但你要是借了钱不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王承恩得了好消息后,第一时间汇报给了皇帝朱由检,可当他听了不是无偿“给”的,而是以四分利“借”的,而且还是要他还的两百万两,还是不入内外库,由钱庄直接拨付的那种……

王承恩进去乾清宫是小跑进去的,出来时捂着满脑袋鲜血,看的手拿陕西民变奏折的施凤来一愣一愣,最后只是摇头走入乾清宫。

陕西民变,损失最大的却是刘卫民。

历经两百年,能被富户占了田地的都被占了,福王离京受封较晚,神宗皇帝给三个儿子田地是历代帝王出手最大方皇帝,福王田产最多,可河南哪有这么多田地给他,有一部分田地就在陕西,陕西地高而旱,最好的田地在河流纵横的西安府,而西安府是秦王朱存枢的封地,这么好的地方也早已被他人占了个一干二净,河南无两万顷封地,朝廷朝臣又像是故意为之,就将一些西安府以北的澄城、白水、阳、韩城等地,划拉一些地方给了福王,不知出于什么考量,刘卫民又与晋王、秦王置换了些田地,将河南一些上好田地对等置换了四县田地,四县最大的地主就是他刘大驸马,还多是些给人也没人要的山田、旱田。

城池并非是说随意划拉个地儿就建了起来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需要有水源,白水县因白水河而建,是白水与洛水交汇处,阳县则依托水,澄城则在白水、洛水、水之间,而韩城紧临北上河套草原的黄水,此四城虽北面多山,比起临近的延安之地不知好了多少。

延安府境内多山,黄土最厚、最是易于干旱,同关、白水、澄城、阳、韩城五县,是西安府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最北五县,因同关是西安府北上延安府要道,经济状况要好的许多,刘卫民并未对此地置换。

置换的四县田地以山田、旱田为主,因缺水,别的庄稼或许不易种植,红薯却是最为合适。

别人抢收庄稼,四县福王府皇庄红薯却在拳头大时被人抢夺一空,看守种植的管事死在了地头,死了百人大小管事、佃户数百,西安府、京城竟然不管不问……也不能说一点儿都不问,西安府在发生了惨事后,出了些衙役驱逐了一些乱民,给朝廷上了奏,说百姓遭灾,要求减免赋税、拨钱赈灾。

事情发生了,并无哪个给刘卫民去了信件,等到他得知了消息时,已经是六月底,已是夏收结束之时,而且还是河南洛阳福王府管事赵承德让人回报的。

……

烈日当空,书房房门却紧紧锁闭,任谁不让靠近,刘卫民一人站在简易的天下地图前,双目紧紧盯着澄城、白水、阳、韩城四县。

“阿爸……”

房门轻响,吉雅端着一碗汤水,看着衣袖上湿润,刘卫民无奈上前。

“阿爸只是想静一静,怎么又把你派了过来?”

“阿妈说……说阿爸都已经好几个时辰没出去了,要是生气了,让人去教训西安府官吏也就是了,何必自个气着自个?”

“呵呵……”

刘卫民蹲着身子,将她湿了的衣袖卷起,虽无太大用处,至少不是这么难受,呵呵笑着,却点着她额头。

“阿妈可是猜错了,阿爸心下并无多少恼怒,阿爸是在想……想着杀死无数人是否合适。”

吉雅年岁太小,有些不懂他的话语,刘卫民将她身子反转,轻拍着她的小脑袋,笑道:“别没事找事,阿爸需要考虑清楚了,自个去玩,可别在跑来了。”

刘卫民不允许他人随意进出他的书房,反倒对孩子们并无太大禁制。

吉雅很听话出了书房,还没走出多远,一群女人忙问起她都听了什么话语。

挺着大肚子的沈允皱眉道:“杀死无数人……姐姐,老爷是不是要带兵入关杀贼啊?”

朱徽妍抱着儿子看向紧闭的书房,心下知道这句话语意味着什么,什么话语都未说,抱着襁褓儿子转身就走。

“行了,都回去吧,相公无碍。”

沈允有些疑惑不解,她知道,有些事情她无法得知,但朱徽妍绝对知晓所有事情。

“二姐,还是别想了,都快生了……你也不怕孩子沾染了杀伐之气。”

沈允抬手就要拍打取笑的刘英儿,笑骂道:“还说二姐,你自个不也跑了过来,你咋就不怕?”

刘英儿抚摸着平平肚子,眼中也多了丝母性柔和,笑道:“小旗大人是军将,英儿也是女将军,英儿的孩子自然也会是个将军,些许杀伐之气,反而增添了些威武!”

“自吹自擂!”

小辣椒徐娇一阵嘟囔着嘴,看着刘英儿的肚子却有些艳羡。

一干女人在外面唠叨,刘卫民心下却犹如生死厮杀场。

“全都不当一回事……”

“鼐镜!”

守在门外的朱鼐镜推门半跪于地。

“鼐镜在!”

“传令河套,从今日起,鞑靼之地封关,封闭市易,无总管府旗牌者,凡入草原明人,一律为奴三百年!”

“传令代王府宗室子,自今日起,代王府名下田地只种谷子,红薯、土豆不许种植,宗室损失由驸马府补偿。”

“传令福王府、周王府,自今日起不再种植、收购红薯土豆,河南之外田地……一律空置舍去,其地佃户一律迁入河南皇庄安置,所属田庄自建戍堡以守,非皇庄之民一律不纳。”

“传令刘家寨魏忠贤,自今日起,皇庄不再种植、收购红薯、土豆、玉米,除名下田庄、售粮与粮庄之百姓外,余者三年不售粮!钱庄借贷者,非刘家寨名下皇庄,五分利!”

……

朱鼐镜傻眼了,呆愣愣看着一脸冷淡的刘卫民。

“传军令!”

“诺!”

朱鼐镜反应了过来,忙抱拳退出房门,心下却狂跳如雷。

红薯、土豆、玉米的推广很是艰难,一条鞭法是最大的阻碍,其次就是粮商有意为之,每年因推广、收购这些高产粮食,刘家寨就不知要补贴多少银钱。

道路运输,在没有火车、没有水泥道路,仅以马车拉运,产量大却价低的粮食,可能会面临更大困难,运到了大城里却不得不面对倒入路边沟里,任由坏掉窘境。

但不可否认,单独民户因此高产作物,因刘家寨每年巨额补贴而活命,可一旦这种补贴不存在了,甚至与其他粮商一同打压……

朱鼐镜心跳如雷离去,刘卫民阴沉着脸看着巨大地图。

“都以为老子该你们、欠你们的是吧?”

“都以为老子不会不管无数灾民是吧?”

“都以为抢了老子的粮食、杀了老子的人,就该是天经地义是吧?”

……

“你们赢了……”

“你们……都去死吧!”

“死了……世界……也干净了!”

……

“哼!”

刘卫民阴狠冷哼,一把扫掉桌案所有信件、笔墨,京城的大明钱庄,京城破烂事情,天下的烂事……所有所有的一切,全被他一扫而空。

陕甘干旱,有了民乱苗头,一些灾民可以抢了他拳头大小的红薯,可以杀了他的人,但却连来个信告诉他一声都无,还要自个出银钱给他们……

西安府的官吏,朝廷官员成功的激怒了他!

数百骑向南飞奔,刘卫民也出了府邸,关内的粮食收割完毕,关外的麦子也入了仓库,但收割尚未完成,还有近万顷稻谷尚未收割。

刘卫民关了自个一日,朱鼐镜的传令让魏广微一干小朝廷发觉了些许端倪,全都莫名的振奋了起来,南下军令虽看起来与关内一般粮商、家族没多大区别,各家也都是种植更加耐储存、价值更高的稻麦,同样的囤积粮食待价而沽,可小朝廷所有官吏们知道,知道军令意味着什么。

两宫娘娘得了消息,朱徽妍一干女人得了消息,没人开口反对,也无人开口阻拦,很诡异的沉默。

刘卫民自幼军抽调一万卒,连同猛如虎、马林、余丛升、刘卫山、刘卫海、刘忠国、毛文龙,一共两万卒,开始了长达两个月军训、整训。

司礼监掌印刘若愚、首辅兼礼部尚书魏广微、兵部侍郎孙传庭、卢象升、吏部尚书刘之坤五人来到城外巨大军营,在朱鼐镜汇报了后,五人才被放入军营,等了小半个时辰,刘卫民才一身两星元帅服掀帐入内。

五人起身齐齐抱拳。

“见过国公。”

刘卫民大步走到主位坐下。

“诸位请坐。”

魏广微拿着一沓纸张上前。

“国公,这是……这是刚刚修改了卫军、水军军装,还请国公指正。”

“嗯。”

刘卫民没有多余话语,接过纸张。

“魏阁老无须多礼,请坐。”

魏广微不敢多言,心下却有些担忧,本没觉得军装有多难整,谁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竟然改了又改,虽然眼前低头翻阅之人从无一次骂娘,却比打他们的脸还让人难受。

刘卫民若无所觉,五人却有些忐忑不安,一张又一张被放到桌案小几上,看着有几张纸被反手夹在了最下,五人忐忑的心稍安定了些,至少不是全都放到了桌案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