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97章 反正老子不认可,不承担

百十号亲王郡王跪谏三日无果,反而冻伤了过半王爷,第二日,一干王爷们声泪俱下上奏,请求各自回返各家,奏折送到皇帝案头,人未见到,一干王爷们全都大车小车出城离京。

在一干王爷们离京后,十二京营纷纷出动,结果……屁人没拦到一个,所有王爷们全都四散,哪里来回哪里去。

朱由检、大臣们全都有些摸不着了头脑,回了各自王府又如何,难道都分了下去的田地还能收回了不成?

既然各自打道回府,朱由检和朝臣们也都放了下心来,但还是严令王府所在州县官衙严格依祖例办事,绝不能让这些王爷们逃出王府半步。

王爷们集体跪谏,城内多了些谈资,朝廷欲要设立“大明钱庄”,京城内百姓多有疑虑,与之伴随着的是东林报社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消除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忧虑,一个焦点招人关注,但同时又冒出一个更加大的焦点时,原本尤为重要的话题很可能就再也不是个话题。

王爷们集体跪谏,《东林报》刊发了一篇《王侯贵戚危害论》一文,《卫民报》像是位老师,手把手教会了一些人该如何获取舆论导向,《东林报》历数数个朝代的王侯,特意挑选了些人作为事例着重分析,以此论证大明朝的王爷们的危害,最后更是拿出朝廷每年要给这些王爷们多少赋税……

一干王爷们还未回了封地,看到这篇文章后,全都气的指着北京城大骂,愤恨之下,不少王爷欲要回京城找朱由检理论,可是,人已经没法子回头了,宫里公公带着锦衣卫,带着圣旨……

刘卫民与一干学生、工匠们正用着黄铜,尝试着做出大明朝第一台蒸汽机,本该冬日里带着数万将士在野外挨个砍伐树木,准备开春后开垦更多田地,但他的机械制造学生刘忠华,竟然设计出了理想中的往复蒸汽机,只能让幼军、辽东军各将自个带着人野外伐木。

刘卫民这一支是刘家寨四房,到了他这一代,四房仅存刘卫山、刘卫海、刘卫民、刘之坤四兄弟,若不分家,他们四兄弟就是刘家寨四房一支,一旦分家,四兄弟就是四房下各小支。

刘之坤参与了科考,自一开始就意味着他已经是自立门户了,刘卫民娶了朱徽妍,成了驸马,算是入赘了皇家,四房到了他这一代,宗族上,依例也没了他子孙,更何况,为了今后子孙与大明朝的关系,早就与朱徽妍说过,他的子孙皆以朱姓为名。

小豆芽刘忠国的“忠”,刘忠华的“忠”,小三刘忠明的“忠”,在萨尔浒战死的小四刘志国的“志”、“国”,病逝了的远洋舰队的刘国臣……军中、学堂净军娃娃们,名字当中不少人都带着“忠”、“志”、“国”……在军中、学堂里,这些人皆视刘卫民为师、为长,因为这是他给每个正式名字的娃娃们的“字”。

小宦官没有名字,他们只是奴仆,只有小板凳、小三子……只有代号,成了学堂里的娃娃,他们都有了自己名字,没了家人的就以刘为姓,知道自己姓氏的,依然还是该姓啥姓啥,但基本上都是以忠、志、国为名,意为他的门徒,对此刘卫民并不太过干涉,多了数百徒子徒孙也算不得什么,反正一开始时大舅哥也从没说过什么。

刘忠华跟个大头娃娃一般,脑袋颇大,一般同龄的孩子使用的汗巾可以扎在脑袋上,轮到他就不成了,汗巾明显短了一截,原本是苗全的徒子徒孙,小小年纪就是司礼监行走,在宫中,尤其是文采颇重的司礼监,但凡是“行走、文书房书吏、掌班”都是了不起的宦官,这一类宦官比常随宦官还要注重文学素养,仅只是个娃娃就能成了司礼监行走宦官,可以在各个班房来回行走,由此可见其聪慧。

司礼监是内廷掌文教礼仪的衙门,宫中各班房书吏宦官、文教宦官,论文学素养丝毫不比外廷大臣们差了半分,都是尖子里的尖子,自蒙学时就是顶级学士传授,教学资源远不是一般学府所能比的,哪怕国子监里的监生也要差了他们许多。

一边是一群顶级学士教授,一边可在司礼监常年查阅天下各府县、朝臣们的奏折、议事,天下间极为珍贵文献、密档都能翻阅,谁若真以为这些宦官们仅仅只是贪鄙阉奴,那才是世上最大的傻子。

刘卫民自一开始就没得选择,他只能使用宦官做事,用了后才发现其中的好来,尤其是司礼监的娃娃们,不仅仅聪明伶俐,而且还极为听话,与幼军里的捣蛋娃娃们不同,司礼监的娃娃个个跟个小老头似的,尤为听话,叫干啥就干啥。

有时他有些想不通,这么聪明伶俐的娃娃,怎么就出不了几个宰辅一类名臣,与刘养老儿聊过此类话题,却被狠狠鄙视了好几回,或许是被他感慨几次感慨烦了,他也就知道了缘由。

宫中是个人压人的地方,聪明又如何,若非机缘真的牛气,就一群跟呆头鹅一般的书呆子,想出头……想也别想,老实些还好,还能安安稳稳写写,稍有冒头,不是被司礼监大公公发配到了净军种菜,就是被朝臣弹劾妄议朝政,敲打的体无完肤。

刘卫民尤为喜欢这些宦官娃娃,非主流的学科也多是他们为主。

依照他重新绘制设计图制造了数个样品,结果不是这里需要改动,就是那里出了问题,一再修改,设计图也被一群娃娃不断修正数据,大致设计图出来了,虽然至今还未做出第一台蒸汽机,但不断纠正修改后,也朝着成功一步步迈进。

“老师,小师娘让人送来的,说是京里出了事儿。”

一脑袋油污的刘忠华手里拿着一封信件,早已习惯了学生娃娃们称自己老师,叫媳妇为师娘,也没怎么在意,正在巨大蒸汽机锅炉里,正测量尺寸的刘卫民钻出个脑袋,与大头的刘忠华差不了多少,也是满脑袋油污,双手乌黑还拿着个扳手,从锅炉里跳出来时,屁股后更是叮当作响。

刘卫民也不怎么讲究,双手在衣襟上使劲擦拭了几下,先接过送到面前的搪瓷大茶缸,一边喝着苦涩劣质茶水,一边毫不在意笑道:“你师娘就会小题大做,京里屁事这么多,若有一日不出事儿,那才怪了呢!”

刘忠华挠了挠乱糟糟脑袋,说道:“好像是真的出了事儿,小师娘送来的时候,说是魏公公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说是朝廷准备弄一个钱庄。”

“哦?”

刘卫民拿着信件翻看了下,并未打开观看,反而随手扔到一旁乱糟糟的钢质工作台上。

“有意思了,竟然还敢插手钱庄之事,莫不会想着发行龙票一类的国债吧?”

“老师,若……若朝廷真如此,可能……可能真的会有很大的麻烦了。”刘忠华犹豫说了句。

刘卫民伸手却拍了下他脑袋,笑道:“你一个工科小子管文科之事作甚,这些还轮不到你小子担忧。”

“国债也好,宝钞、龙票也罢,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良好的信誉,没有信誉,纸钞、国债只是张毫无价值的纸。”

刘卫民一把搂住自己学生的肩头,看着眼前的硕大蒸汽机,笑道:“朝廷的破烂事少理会,他朱由检愿意咋整咋整,咱不承认他发行的国债也就是了,至于今后真的破产了,真的用整个大明税赋都还不了利息时,就算违约……那也是他朱由检违约,反正爝儿自一开始就没认可。”

刘忠华傻眼了,结结巴巴说道:“可……可百姓们手里……”

“啪!”

刘卫民重重一拍他大脑袋。

“谁认可,谁承担风险!”

“发行国债之人不考虑后果、不担责,购买国债之人不想清楚、不担责,难道要后来人担责不成?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说的话语、做的事情负责,这就是老师的规矩。”

刘卫民听了“钱庄”两个字,不用去拆信件,大致就能猜测出朝廷、朱由检究竟想要做什么。

钱庄存储银钱,想要吸纳民间资本,短期内并不会吸纳了多少银钱,朝廷所立钱庄出过问题,就算想跟着他学,以国库银钱作保,一样会有无数人持怀疑态度,依然会迟疑、观望,至少会持续个两三年,只有真的证明了自己拥有足够的信誉,如此才会走向正轨,才可能吸引海量资本。

短期内吸纳不了多少资本,朝廷原本银钱又被朱由检收买人心、稳定地位花费一空,想要一日间获得足够银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借贷,按照正常借贷,卫民钱庄不参与情况下,朝廷顶多从新建钱庄里借贷两三百万两,这是最大借贷数额,想要更多借贷,唯有国债一途。

朝廷没钱,没钱就没法子建起钱庄,钱庄银钱从何而来?

一者民间商贾所拿资本,还有一种空手套白狼可能,就是以国之赋税为抵押,以此发行国债向民间借贷,以借贷银钱立起钱庄。

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要钱庄有收益,若无收益,钱庄最终只能倒闭,最终收益从何而来?

土地投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