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93章 继续让你背着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93章 继续让你背着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太后,此事万万不可啊,一旦朝廷……朝廷立起钱庄,若朝廷自身投入五百万两银钱,臣绝不敢言反对,可……可……可那些盐商……”

周延儒一阵无奈,他本能的察觉了不妥,与施凤来、来宗道一般,他知道,一旦皇帝得了消息,十有**会同意了此事,一定会想着以钱庄建起殿前新军。实在没了法子,他只能跑来了慈宁宫,希望张嫣可以阻止此事。

张嫣双手拢在衣袖,耳听着周延儒讲起当年宝钞之事,她就亲身经历过此事,对此也颇为心惊担忧。

周延儒抱拳深深一礼,咬牙道:“太后,若陛下真的需要借贷银钱,或是发行与龙票类似国债,老臣以为可与卫民钱庄商议,赵阁老、朱阁老虽言新立钱庄是我大明朝之钱庄,以国库、盐政之银为抵押,百姓信任当无问题,可……可臣担忧就是此事,百姓信任朝廷,愿意存贷,愿意购买国债,可一旦……一旦朝廷无法偿还……”

“太后,此事太过凶险,臣更为愿意增税、税监,也不愿……”

张嫣有些怪异,至始至终都只是双手拢在衣袖不言不语,直到周延儒说到此处。

“周大人忠心为国,哀家也已明了,可……后宫不得干政,周大人还是应该先与陛下说起。”

周延儒一愣,良久沉默不语,一脸哀叹,双手抱拳深深一礼。

“太后所言甚是,臣……臣……告辞。”

周延儒默默躬身退出房门,张嫣神色不变,直到屋内没了人影,又像是被抽了筋骨,看着乾清宫方向,神色灰败……

周延儒进入慈宁宫,第一时间就被朱由检得知,看着地上跪着的宦官沉默不语,就待询问具体时,王承恩急匆匆跑来,一张纸张默默送到身前,弓着身子后退三步。

“嗯?”

……

朱由检眉头紧皱,手指轻点桌面许久。

“周大人当是想着用皇嫂阻止朕,大伴以为此事可否?”

王承恩低头说道:“老奴愚钝,老奴也不知当如何,只是觉得……担忧有担忧的道理,支持有支持的道理。”

……

“嗯”

朱由检微微点头,眉头又不由皱起,说道:“那人虽每次都要折辱朕,但他亦交给了朕一些道理,任何事情当以首重之事为先。”

“朕没想到他……会如此,若早知如此,朕也不会……宗室不满,天下不稳,当先以天下安稳为重,朕节省了这么多银钱,花费了这么多,天下才刚刚人心稳定。”

王承恩心下叹息,身体更加低垂。

“可……朕真的没银钱了啊……”

“刘家寨……那人能在寒冬之时前往大同,该死的阉奴……眼前之灾民却视而不见!”

说着,朱由检心下就是一阵恼怒,深吸口气,强压下胸中愤怒。

“城内十万灾民……阉奴不管不问,朕也不能不管,北方虽稳,朕亦不能无兵可用,袁……袁……”

“哼!”

又是一声不满袁崇焕冷哼。

“孙太傅还是不愿归朝吗?”

王承恩忙低头说道:“孙太傅病了,无法下床,与陛下上了个请罪的折子。”

……

“唉……”

“孙太傅,怪了朕啊……”

朱由检微微摇头叹息,沉默片刻,叹气道:“赵阁老、朱阁老还是稳重的,以户部、司礼监、内阁监管也算妥当,朕……应了此事,大伴你来做钱庄大管事!”

王承恩心下一惊,面上却更谦卑,他知道此事眼前皇帝也没太多法子,但对安南之事还是颇为担忧。

“陛下,福王之事……老奴以为还当妥当些,福王不同于他,若……京中宗室更加不满,公主那里也恐有变故,陛下还需谨慎、稳妥些更好。”

王承恩开口,朱由检面上更加阴沉,胸中莫名怒火不断翻腾……

“答应了,朕答应了他们!”

“陛下……”

“混账!难道你还看不出吗,这是一干混账与朕谈条件呢!”

“哼!”

朱由检冷哼一声,愈发对不作为的袁崇焕不满。

“此事就如此了。”

“哼!”

“十五年……你不是担了数万万两银钱吗?朕再给你加上数万万两,看你有何本事夺了朕之江山!”

王承恩大骇,猛然抬头看向一脸阴沉的面孔,冷厉冷光射来,忙又低头不敢再看,心下却波涛汹涌,他终于明白了眼前皇帝究竟想要做什么。

冬日里人人猫冬,北京城显得极为萧瑟,街面上并无几人在外,这座城市与江南富庶城市不同,主要银钱全都自外部输入,北方山海关、九边每年消耗朝廷大半银钱,最终依然会汇集到这座大明朝中心,而今日一切都在悄然发生了改变,他人察觉不到情况下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刘家寨街道上依然与往日相差不多,依然少有人出现在街面,但街道两侧房内却又是一番光景。

魏忠贤一身紫袍,金色鸡卵大小的铜钱印记点缀的不伦不类,一干老老少少宦官跟在身后,点验着满满仓库中的布匹绸缎。

“嗯,还算不错。”

点验了一番后,对库里的东西很是满意,转到外间庞大的厂间,看着老老少少妇人在不停纺着纱布,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公公,学堂娃娃们这么一改后,比以往十倍织的布匹还多!”

魏忠贤拍打着李永贞肩膀,笑道:“要说还是神宗陛下英勇无比,若非如此,学堂娃娃哪里有今日光景?!”

“哦,对了,让人问问司礼监的小宦官们,若哪个想入学堂,就给咱家想法子送过来,留在宫里还就真的糟蹋了!”

看着魏忠贤手摸着刚刚织出的布匹,李永贞心下一阵苦笑,越是遭灾时,民间私阉之人越多,年纪越小些,成活的机会越大,往往都是年幼时私阉。

刘家寨、宁德驸马府名下产业皆以宦官为重,学堂里扛鼎之人也是宦官,入宫几十年的魏忠贤很清楚宦官越多究竟代表着什么,织布、纺纱机器改进,产量大幅度增加,外城二十余万人遭了灾,之所以愿意无息借贷,主要还是因为许多工匠跟随着前往了关外,去了大明岛,人手的不足也需要更多做工之人。

魏忠贤看着车间里忙碌妇人很是满意,点头吩咐道:“干活归干活,吃食绝不能短缺了,哪个若敢贪了伙食银钱,咱家绝饶不了他,直接打死了事!”

“还有,天冷路滑,街上要让人打扫干净了,驸马爷最是不喜脏污,各厂子里也要多加些炭石,别冻着了人,若病了就赶紧治,个人卫生也要按照规矩,澡堂子给爷十二个时辰开着,人多,可不能委屈了。”

魏忠贤一阵交待,跟着视察的一干大小宦官全点头称是,如今的魏忠贤尤为惬意自得,没人敢反着跟他吵架,如同后世一把手大领导,无论说着什么,后面都只是点头称是,也让他感觉了权利的滋味。

一干人刚刚出了燥热的纺纱织布车间,丁绍吕急匆匆带着几个小宦官跑了过来,远远见他脚步急匆,魏忠贤眉头不由微皱。

“公公。”

一张纸张送到面前。

“宫里传来了些消息。”

魏忠贤不识字,接过纸张,随手扔给李永贞,嘴里却不满道:“跟了爷们这么久,怎么还如此不稳重,宫里消息又如何,还能吃了你我不成?”

魏忠贤不满,朝廷不仅将尚还未有屋舍的十万内城百姓一再往他这里赶,还在京城散步谣言说他坏话,想要逼迫着他低头。

李永贞低头看着手中纸张内容,刚要开口又紧紧闭上,随手将纸条揉成了团微笑不语。

见李永贞如此,丁绍吕也不辩驳,低头听着训斥,知道魏忠贤因何不满,直到魏忠贤发完了牢骚,这才笑道:“公公所训甚是,内城百姓也好,天下灾民也罢,那都是朝廷自个的事情,与咱们又有何干?”

“该给的朝廷赋税,咱们又不欠一文钱,不帮是本分,帮了是情意,任谁也说不了咱们一个不字!”

见一帮宦官管事点头,魏忠贤不屑笑道:“爷们听着这话语就是舒坦,宫里的破烂事情咱爷们少管,他朱由检有本事,爱如何如何,死了再多人也是他的事情,与咱们无关!”

“永贞,吩咐下去,各城门都给爷们看紧了,京城里的各店铺也安排着人守着,哪个敢在咱家门前耍浑,就给爷们打,无论出了多大事儿,咱家与朝廷打官司!”

“公公放心,没人敢对咱们撒野!”

一干人皆点头不已,朝廷再如何,那也还管不到驸马府头上,老老实实的百姓还不至于有事没事跑到驸马府门下闹事。

魏忠贤没将皇宫传来的消息当回事,李永贞、丁绍吕看了纸条,知晓朝廷欲设钱庄和安南遣文臣意味着什么,但身前跟着不少大大小小管事,并不愿在人前引起骚动,也只是神色不变与人谈笑风生。

刘家寨的子城较大,各种厂子颇多,纺纱织布,与之相关的印染、成衣制作,仅一件衣物就涉及颇广,需要的机械又涉及了一堆,工业基础涉及的范围尤为广泛,大到重型机械,小到螺丝、针钉,一些东西寨子里的老人比较重视,就都留在子城内,一些无关紧要的皆分给了各皇庄妇人、老弱,没事儿在家里做些,赚些油盐酱醋茶小钱,如今外城欠了百万两银钱,也分润了一些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