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82章 一个人站在大坑边上【第二章】

缝缝补补能赚几个银钱?

刘卫民很有些无语看着师明,怎么也没想到成了刘部大管事的师明,竟然也如此短视,这还是伴随在皇帝身边,还是俯视着整个大明天下皇帝的影子吗?

二话不说,照着屁股就是两脚,但也答应了让刘部出人运送数万老弱,给出一两一人的银钱后,师明屁颠屁颠回去准备了。

刘部是“借一还一”借贷模式组成的临时部族,这个临时部族的成分极为复杂,有鞑靼左翼三部之人,有右翼三部之人,甚至连瓦剌人也有,有正儿八经的蒙人,有回人,有羌人……

但不管是何种肤色,最多的还是零零散散的各部族的逃奴,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签下契约后,就会得到牛羊,就会受到应有的保护。

刘部在狼山、阴山、大青山左右建起十六座牧场基地,一年中,数万为他服务的牧民、汉民以沙石、草木,建起十六座土木屋舍围拢着的巨大居住、圈养牛羊建筑群,每一座巨大建筑群周边又围拢着十六座卫星建筑群,用以专门饲养牛羊过冬居所。

刘家寨有集中饲养的经验,知晓粪土与牛羊分离的好处,牛还好一些,尤其是羊圈,皆是以铺设木板条和屋内安置火炉坑道保暖,放牧了几千年的草原人哪里见识过这样的屋舍,一开始还没觉得如何,等大雪降下后,将羊群赶紧了羊圈后,才发觉铺设木板的好处来。

刘家寨是刘卫民在这个时代的工业体系之母、孵化器,许多优于这个时代的机器皆出自刘家寨,或许此时还未研制出来蒸汽机,但利用水力、风力,利用大小不一轴承带动高速旋转的飞轮,以此加速圆形锯子切割木材。

刘家寨早已习惯轴承的运用,善于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大明工匠,只要刘卫民大致说了些原理、意图,很短时间内就能给他做出原型机来,尽管显得庞大笨重一些。

标准、统一规格的木条,通过机械永远比人力更加迅速成型,最初使用机械切割木材念头源于登莱水师,源于需要更多庞大远洋舰队船只。

为了保证木材加工后不变形,树木砍伐后必须要沉入污泥中,具体原因刘卫民也没弄明白,但他猜测与水分有关,砍伐后的树木并不是立即死亡,树干内水分多寡不均,自然失水下,张力不同而干裂变形,沉入水中、污泥中,极短时间内杀死树木活性,外界水分迫使树体水分均衡,防治阴凉处缓慢阴干,水分丢失不是很快,木材不干裂不变形。

知晓砍伐后的木材必须沉入污泥、水底,这一步骤是无法省去的,早在三宝公公时,干燥之法就已经改进,使用泥土封闭缓慢烘烤加温干燥,有经验的工匠同样可以做到与缓慢放置阴干等同效果,但却节省了大量建造时间。

木材选料只是一开始浪费些时间,只要度过了起始之时,只要树木足够多,只要连续不间断,无论沉入污泥,或是缓慢阴干,并不会影响建造大船工期,但木材切割成木料却可以,人工用锯子切割,用刨子刨木,不仅缓慢,规格上可能还会参差不齐,也正因此,登莱船厂急需大型切割机械。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遭受的灾难颇多,人们更倾向于实用主义,更为善于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更善于解决自身急需改进的使用工具,大型切割机械也因此应运而生。

登莱船厂使用大型切割机械,造船速度和节省的银钱不少,也被刘家寨名下各产业广泛运用,养殖场子使用木条就是如此。

为了减少牲畜、家禽接触脏污粪便和减少人力,养殖厂子普遍铺设木条,小鸡、小鸭年幼时,为了防止掉落,或是伤了腿脚,还会在木条上铺设铁丝网,为了避免疫病,甚至会使用熟石灰泼洒地面消毒。

使用熟石灰虽是刘卫民提出的,但真正让人信服还是显微镜的出现,通过显微镜观察,寨子里老人切切实实看到后才最终信服。

刘部投入不小,寨子里有些人不理解而不满,毕竟骑马举刀的鞑靼人与大明弓着背耕种百姓不同,刘卫民能够理解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的不满,一开始也没作太多解释,直到不得不重视后,才召开专门讨论会,一干管事们闭门讨论后,知晓了他的意图后,一些银钱也就算不得了什么。

刘部成分虽杂,一年来却显得比其他部族更加凝聚,因为十六座养殖基地在狼山、阴山、大青山两侧,放牧范围极广,不仅牵扯到了鞑靼六个万户传统放牧区,甚至还有些牧民跑到瓦剌地盘放牧,与一些小部族也多多少少起了点冲突,从冲突结果来看,刘部更像一个原本就是草原强大部族,尤为勇猛霸道。

两手抓,两个枷锁,一方面放任鞑靼自流,甚至支持喇嘛在草原的地位,同时又亲手弄出一个怪物,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怪物,一个必须依靠自己的草原异类。

刘卫民没有太过约束刘部,师明无法继续留在乾清宫,原本想着让他照顾儿子,后来想想,还是让他管着刘部好了。

仅一年,牧民是不可能还清刘部债务的,一年只产下一只羊羔的大尾巴绵羊,一无所有的牧民是甭想还清债务,尽管看起来债务并不是很多。估摸着师明也察觉到了刘部未来的潜力,想要将刘部彻底成为大明朝的死忠,一听到他要寻人干活,要付银钱,准备给大同府跑来的数万老弱缝补皮子衣物,立马叭叭跑来给刘部寻福利起来。

心满意足的师明离去了,刘卫民连旁听鞑靼的台吉们议事的**都无,只是带着过万军卒砍伐树木,在冰天雪地中打造简易的爬犁。

他的态度让卜失兔、素囊、额臣、五路黄太吉等一干黄金家族们极大的松了口气,就是得了消息的林丹汗也放下了心来,至少表明这位怪异的大总管并无多少觊觎草原心思,至于刘部……尽管有些担忧,也不得不对此视而不见,都是草原自己人,总不能说,不让大明总管不救助草原牧民吧?

没人敢开这个口,哪怕他是草原的真正王!

狩猎一族,游牧一族,农耕一族,相比较而言,农耕一族抵抗天灾能力更强一些,尽管如此,普普通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依然是极为脆弱的,更何况底层的猎户和底层的牧民。

刘部很松散,借一还一,不管你是谁,只不过为了保证大家都遵守“好借好还”契约,在“借贷”期间为他服务而已,还了牛羊,大家哈哈一笑,相互拥抱一下,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刘部对此并不强求,这与传统、约束力更强的部族不同,刘部更像是一家企业、公司,各部族的族众渡过了困难,各回各族也就是了。

想利用刘部来借鸡生蛋,减少消耗,增加实力,贪图便宜……这样的部族首领、台吉们不少,但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这可能就由不得他们了。

刘部是怪物,是个看起来松散却又极为凝聚的怪物。

打,又打不得的怪物,想反对也没法子的怪物,没人能面对整个草原仇恨、不满,越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是让无数牧民见识了刘部好处,越没人敢轻易碰触这个不是部族的怪异部族。

刘卫民并不太过担心刘部造成尾大不掉,喇嘛入驻草原后,只要不理会鞑靼们的信仰,一户只允许一个男丁生养,草原人丁总是无形中慢慢减少的,可以放牧的草场只会越来越多,并不会形成关内土地难以养活百姓情形,甚至将来汉民入草原放牧也不一定呢。

而这一切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他不能太严厉管着草原,不能太过于插手、介入草原事务,更需要无数信奉喇嘛的首领、台吉们自个管着自个。

这是个陷阱,一个草原人自个挖的陷阱,而他只需要站在深坑边上看着就好,并且一脸笑意,不时给深坑里的人送上一袋粮食,让深坑里的人可以安安心心待在坑里,自得自乐,自己劝说想要爬出深坑的任何人逃出深坑……

师明并不能完全明白他的想法意图,但这个跟在四代帝王身边,成了四代帝王的影子,陪同着四代帝王站在顶峰坐看天下风云,尽管师明只是个奴仆,只是个宦官,看的多了,眼光就要比一般人更加长远,也能隐晦看出些他所做之事一些端倪来,更易于配合着他,这也是因何让他一个宦官前来执掌刘部。

为刘部寻福利,想着增加些威望也好,想着得了些忠实牧骑也罢,对于此刘卫民也是赞同的,否则也不会给出一两银钱的高额代价,对于他来说,刘部在草原牧民中善意越多,草原就越离不开这头大明朝的怪物,草原今后也只能成为中原的一部分,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看起来他吃亏,实际上并不吃亏,远比他侵吞的关内田地更加来钱,能垄断整个草原皮草、牛羊肉食,垄断草原矿产经济,他才不会认为自己亏了呢!

当然了,这也是十数年后才能看到的情景,而他现在不得不为数万老弱妇孺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