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41章 大舅哥……咱要赢了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41章 大舅哥……咱要赢了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一大家子,实实在在一大家子,刘卫民也不愿意将人分开就餐,就将餐桌整的长长的,一家人坐在一起颇为热闹,公主朱徽妍、张氏一左一右坐在一旁,接着是沈允、杨柳儿、小花木兰刘英儿、小辣椒徐娇、阿哈小豆芽的媳妇阿乐、住在他家里大哥刘卫山的两个大舅哥张文灿、李承启和余丛升的小十余小胖、小三,儿子朱慈爝、吉雅、塔娜、乌仁图雅三个小儿媳,以及刘英儿的弟弟刘卫坤、小辣椒妹妹妞妞,再加上阿乐的儿子刘雅,满登登的一大家子,年幼的皆由一干女人在旁照顾,儿子带头叮叮当当,一干娃娃们也跟着有样学样,全叮叮当当,看的刘大少哈哈大笑。

朱徽妍怀抱着年岁最小的塔娜,照顾着小的还要不时为大的夹菜,小三坐在最末尾,一名军卒出现在门口时,小三忙起身,军卒低语了几句后,小三摆了摆手,军卒退下,小三才来到刘卫民身边低语几句。

“怎么了?”

朱徽妍将一块牛肉放入他的碟子中,很随意问了句,刘卫民向她笑了笑,端起桌案上尚温的酒水饮下。

“没什么,咱不是抢了内外库银钱了吗,朝廷一文钱都没了,魏忠贤就再次提起了矿监、税监、河监之事,而张嫣也同意了。”

众人不由停下了碗筷,朱徽妍摇头苦笑,勺了勺肉粥塞入仅两三岁大的儿媳嘴里,见众人神色,又是一阵叹气。

“相公就会作怪,打砸了各朝臣府邸也就罢了,抢了内外库作甚。”

沈允看向一脸不在意的刘大老爷,脸上略带一丝犹疑。

“不会是老爷故意的吧,故意将内外库银钱抢了,故意逼迫着朝廷下放税监、矿监、河监吧?”

刘卫民眉头一挑,自得一笑。

“还就真的被你猜中了,九边欠了饷银,老爷我有的是法子逼迫朝廷拿出银钱来,可税监、矿监、河监就不同了,会有无数人反对的,若非咱家是驸马府,或许咱家反对了也不一定呢。”

“可是呢……内外库没了银钱,老子没说不还朝廷,但就是拖着,拖个三五个月他们也是没法子的,只要咱家保证军卒有吃的,天下就乱不了。”

“可……这是为何啊?”

张氏一脸不解,见她这表情刘卫民就来气,冷哼一声。

“哼!”

“就你这蠢话一出,你也没资格为儿子争个皇位,再敢胡来,老子打不烂你的腚!”

众人一惊,又或是低头一阵轻笑,张氏满脸通红,却不敢再招惹他。

“士农工商,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咱家所做之事你们也都知晓,粮仓里的粮食来自耕种百姓,粮仓满登登的,遭了再大的灾咱也能从容应对,船队通行万里外,臭胰子、镜子、枪炮哪一个不是工匠所出?钱庄银钱堪称金山银山不为过,所以咱家的根基那是稳得不能再稳了。”

“可是……这只是咱家,只是天下富裕的商贾,不是朝廷,不是咱大明朝,不是亿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

刘卫民看了一圈郑重的面孔,对此很满意、自豪。

“赋税自古就有商税、农税一说,咱家本就经商,所得利润如何你们也清楚,耕田种地百姓一年所得几何?”

“经济脆弱的农夫就要多照顾些,怎么照顾?修建水渠、道路、减免赋税、鼓励做工挣取银钱、鼓励学习先进耕种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增添高效农具等等……可这需要许多银钱,国家贫穷无财,连官吏薪俸、军卒饷银都发放不出,又怎么去做这些,仅仅依靠农税五百万两银钱,就算勉强支撑朝廷,最后也会因日益穷困的农夫而天翻地覆。”

“田税三十税一,商税五十税一,如此低廉的商税若还不缴纳,就是典型的为富不仁!”

刘卫民看了一圈,严肃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裕了就不能只顾着自个,咱家再如何浑都是可以的,就是这一点不允许!”

“税监、矿监确实贪了些,可你们要明白一点,他们再如何贪,也只能贪了本该缴纳的五十税一,至于河监之事……皇爷爷因何要立河监,最初的原因、初衷要清楚明白,因河监之事死了多少宦官?可皇爷爷却从未罢免河监之事,就是因为一旦河水决口,皇爷爷不会听任何一句借口,第一个就会斩了河监的脑袋!”

“河监为了保住脑袋,必然会逼迫沿河官府出人出钱修筑河堤、清除淤泥。确实!里面会有些贪财、扰民之事,可若没有河监,河水一旦决堤,那就不是几万人的事情,而是数百万人遭灾!”

“你们要记着了,有些事情虽有些弊端,但亦是要做,至于贪鄙、不法之事,那是御史言官该担负的责任,是刑部的事情,而不是征税、设河监之事。”

……

“爹爹……肉肉……肉肉……”

张氏怀里的刘大少叮叮当当敲着空了的碗碟,刘卫民一阵苦笑,忙用筷子夹了块高压高温蒸煮烂了的牛肉。

“臭小子。”

随着刘大少不满叮叮当当敲打碗碟,被刘卫民弄的凝重气氛也散了没踪影。

……

魏忠贤以国库无银趁机将罢去的税监再次立了起来,出了乾清宫没等他自得呢,一帮被罢去了职司,甚至连王体乾也出现在了门口。

“魏公公,听说驸马爷将刘卫辅、刘应坤两人塞入了司礼监?”

王体乾话语让魏忠贤不由一愣,有些疑惑不解看着一帮人,他才刚出来,怎么都知道了?

李永贞苦笑道:“宫内已经是无人不知晓净军传出的消息了,司礼监秉笔宦官就这些,若驸马爷……”

魏忠贤却不怎么在意,摆手笑道:“诸位莫要太过担忧,虽大刘、小刘公公入了司礼监,以驸马爷的脾性也不会管着咱们的,老刘公公的事情诸位又不是不知晓,咱们不碰触御马监也就是了。”

“可……那两位又当如何?”银作局涂文辅一脸担忧。

魏忠贤一想到曹化淳、王承恩两人,脸上顿时爬上了些阴沉。

“哼!此事不急,早晚会被咱家寻了他们的短处的!”

为了安抚一干大小宦官,魏忠贤忙将税监、矿监、河监之事说了出来,果然,众人一听了这事儿也纷纷称赞、巴结起来,若见了这一幕,刘卫民或许会感慨不断,他也没想到本应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岁的魏忠贤,如今哪里有丁点应有的权势,反而他自己却成了事实上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岁。

内廷二十四衙门各主事人还需一段时间相互争吵谩骂才能决定下来,朝堂上六部尚书、侍郎几乎一扫而空,各部官员所缺甚多,想要补上也不是一时之事,刘卫民的介入,张嫣、朱由检已经无法做到力压群臣的地步了,虽不能让人满意,但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着急。

朝廷乱糟糟,刘卫民的家里也乱糟糟,余丛升、刘若愚被他留在长城督理殿前新军,两人暂为殿前新军总督、监军,领五万人前往山海关,震慑整个辽东山海关数万军卒。

在余丛升移兵辽东的同时,刘卫山领兵出现在广宁,虽明面上说是给广宁卫总兵老岳父李光荣拜寿,实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当孙承宗请辞消息传入辽东后,还未等辽东军将稍有异动,回头一看,辽东东宁卫总兵余丛升、刘家老大刘卫山齐齐出现,呼啦啦一大群辽东将领或是去山海关,或是广宁城。

东宁卫,仅仅一个卫所就出了数名督师、总兵,副将、参将、守备无数,别的辽东卫所还罢,但凡是辽阳辖下卫所将领纷纷出现在两人堂下,未有出现的也会让人带上礼物送上。

若论久远,余家比李家还要久远些,是太祖时老牌的辽东将门,但余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衰落,也不得不与李家联姻,用以保住余家不至于成了尘埃粉尘,但两家都因建州贼侵入沈辽而没落,反而让后来不见名的祖家后来居上,成了辽东将门的代表。

此时的辽东可以算是将星璀璨,因刘卫民强行将沈辽几十万百姓撤离,也因此保住了上百本应战死的大小将领,只不过没人知晓而已,经过数年经营,在孙承宗请辞后,刘卫民也觉得是时候一举消除东北最大负担的时候了。

余丛升数年来主持登莱之事,多次出兵帮助辽东守土,本就是东宁卫总兵,也有足够的威望镇住辽东十数万兵马。

余丛升冬日整训,磨刀霍霍虎视沈辽,努尔哈赤自草原逃回沈辽后,没多久就病逝于床,各贝勒对皇太极上位颇为不满,可随着余丛升领明军殿前新军大肆进入山海关后,一切都变了,生死危机下,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反而放下了一切恩怨,准备全力与明军决战。

但是,迁入的女真各部却真的慌了,自十岁至六十五岁所有男丁、十六至四十岁所有女人都要抽调,八旗军令一下,不足一个月时间,逃离投降刘卫山、刘卫海、毛文龙、小豆芽,甚至鞑靼的女真人就有三万人。

血,无数人头,关外人的残暴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有杀戮就会有反抗,女真人几乎每个人都是战士,狩猎一族不是中原农夫,手里有刀子,真正厮杀起来的时候极为悍勇,明军还未与建州贼真正决战呢,各部就开始有了零散叛逃,一开始明军并不相信这些人,收留了也只是暂时看押起来,可没几日,逃难的女真人骤然增多,余丛升也重视了起来八百里加急传讯正挠头处理家中杂乱之事。

大年夜,收到余丛升信件后,举杯向天傻呵呵。

“呵呵……”

“大舅哥……看到没……咱们要赢了……”

“咱兄弟是不是该饮上一杯,庆祝下?”

酒水默默撒落,休整没半月的上万幼军,带着一车车罐头,日夜奔赴辽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