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32章 小帅是小汗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32章 小帅是小汗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第二章,若可能,稍晚些还有一章。)

……

余丛升说的对,也不对。拥有雄厚的财力后,船队可以满世界乱跑,种植更加优秀的牧草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也可以在草原建起无数城寨式的农场基地。

农户、牧民天然就比较脆弱些,遭灾是常态,看起来是借一还一,但牛羊会不断增多,也会有无数人替他放牧牛羊,如此一项就节省了无数人工付出的银钱。

借一还一,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是极其疯狂的事情,没有哪个台吉会做如此疯狂的事情,但做了就会收获无数人的感恩戴德,十年八年后,任何人,哪怕是黄金家族的大汗,哪怕农场基地没一个兵卒看守,也绝对没一个人敢轻易抢夺农场,这意味着与整个草原所有人作对。

有了民望,他就能收购无数牛羊,收购无数羊毛、皮货,就能垄断这片天空下所有皮货生意,垄断就意味着难以计数的暴利!

声誉良好的卫民粮庄几乎垄断了北方的粮食,但粮食事关国计民生,垄断了也要控制粮价在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垄断也不能乱来,皮货却算是奢侈品了,挣的是有钱人的钱财,无论他怎么整都可以,这样的垄断才是真正的暴利。

想要垄断皮货是十年之后的事情,当前是投入赚取信誉的时候,而且也不见得吃亏了。

一者用经济手段控制整个草原,二者不介入草原事务,任由草原喇嘛传教,任由男丁去做不能娶妻生子的和尚,任由草原人丁悄无声息稀少,让出些权利又如何?

成了黄金家族的一员,草原也只是大明朝的草原,当特区处置也就是了。

听了余丛升话语,刘卫民只是微笑不语,刘耀祖也不吹胡子瞪眼了,三人又说了些杂事,饮了小酒才各自回去收拾准备返回关内。

一干台吉恼怒卜失兔只顾自己的行为,大怒下跑到刘卫民身前告状、诉苦,都已经不再追究了,也只能捏鼻子认了卜失兔占福化城的事实,而诉苦的各个台吉也没失望,大板升城是在大同府以北建起的土城集群,是原俺答汗建起的,正因是市易之处才有可能支撑如此之多的土城,除了被送去大明岛流放的一干白莲教建起的美岱召外,所有的土城全分给了这些投靠的台吉,付出了些板城后也没人闹腾了,就是刘卫民准备让卜失兔原哈屯的哈克,如今刘卫民的哈克台吉成了总管府大管事、理事会大长老,也是没几个台吉反对的,卜失兔倒是反对了,可这边才反对,素囊台吉带着一群恼怒的台吉们对他就是一阵讨伐。

理事会算是个数百年后的议会,而台吉们就是议会议员,还是终身性质的议员,明国人不入理事会,事实上就是他们自个管着自个,一帮台吉们回头一看,这不还是以前自个管着自个么,而且比以前还要强些,至少大部族甭想再想欺负谁欺负谁了,卜失兔吵嚷着要做大长老,不等刘卫民开口反对,几十近百号大小台吉就是一阵怒骂,哈克再如何也只是个女人,刘大驸马摆明了不想管事儿,没人愿意再让卜失兔瞎整胡闹,唯恐得了再死上几万牧骑之事,更不愿意弄出个刺激刘大驸马的人来。

与林丹汗约定的时间已过,见没人前来,刘卫民也准备返回关内、返回京城。就在他临行之前,绰尔济来了,带着一个名叫乌仁图雅的女娃和一张兄弟盟约、一张加了印信的任命,任命朱慈爝为右部济农的任命书。

既然已经决定后退一步,对“小汗济农”也无所谓,林丹汗想与大明皇帝平起平坐也好,有其他想法也罢,只要承认了儿子勉强算是黄金家族之人即可。

五千奴隶作为回赠让绰尔济喇嘛带回,除市易答应了可以市易三千杆枪、三千掌心雷外,另附赠五百杆后装燧发火药枪,当然了,这些火器需要开春后运入草原。

拖拖拉拉过万人马拖拉着无数冻死牛羊一路南返,此次南返并未自大同入宣府南返,而是沿着草原向东,自鞑靼右翼三部的左翼永谢布部族地,自白马关之北的虎尔哈族地返回京城,儿子都是了济农小汗了,若不敲打敲打永谢布部十来个小部可不成。

万军趟着三尺厚的积雪艰难跋涉,纵然如此艰难,本是步卒的中军也是不愿意丢掉自己得来的战马,依然拽着战马艰难跋涉,已经长了点肉的刘卫民拉着儿子,媳妇和三个小儿媳则坐在巨大的爬犁上,有厚重幄布阻拦寒风,跟个巨大房子似的爬犁并不是很冷,如此爬犁有数百个,全是些年老体弱或是伤病军卒,儿子已经两周岁了,庆生是在战马上度过的,包裹着严严实实坐在框篓里,看着老爹拉拽着战马迎着冷冽若刀的寒风,看着无数军卒迎着寒风艰难前行,这就是朱慈爝两岁的庆生,几十年后,在临死的时候,他忘记了许许多多事情,唯独这一幕被永远的雕刻在最后记忆里……

永谢布部成分很杂,主体是阿速卫、钦察卫、养鹰人、工匠、党项奴隶、辽东逃离的北元部族,总之一句话,除了原本部族外,基本上就是北元撤离中原时逃难撤回之人。

北元时,蒙元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人,而能够存活到最后的亲卫多是色目亲卫,这一带的牧人尽管经过了数百年的融合,皮肤依然有不少白皙之人,碧眼、棕眼、高鼻梁、大眼睛、轮廓立体感较强之人颇多,这也是因何宣府出美女的原因之一。

北元刚撤入草原时,因为这里的色目北元亲军护卫较多,也就成了瓦剌出身的太师最为支持的部族,一开始强势,太师死后,这里也成了鞑靼各部仇恨打压最重的地方,自此永谢布部再也未出现过鞑靼真正权势之人。

不被鞑靼各部所喜,实力也不强,大些的部族也就能拿出五六百牧骑,可却喜欢跳腾,折腾大明朝边关,而当年戚帅的江浙军卒原本就驻扎在左近。

刘卫民前来就是准备挨个敲打敲打,早先就随着卜失兔惨败,如今刘大驸马这位济农老爹来了,逃不敢逃,打又打不过,十余个台吉领着几百号人跪在雪地上,老老实实奉上贡品。

按照鞑靼人的规矩,甭管谁得了势都要敲打敲打永谢布部的规矩,刘卫民也一一敲打了个遍,本想找两个刺头砍脑袋,却发现个个都老实恭敬得跟个啥似的,除了得了几十匹马和十来个鹰奴外,屁好处没捞到。

自白马关入关,见到的第一个人却是一身冰雪的童仲揆。

“大帅辛苦!”

看着眼前大将胡子拉碴,上前捶了下他的胸口,笑道:“瘦了些,挺好!”

“大帅更瘦些。”

“唉……”

刘卫民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不说了,草原冻死了牛羊无数,你们有口福了,本总管可是拉了不少呢,够你们天天吃肉到开春的。”

童仲揆跟在身后,说道:“大帅让人送来的还有些呢,就是……朝廷好像有些不满……”

“不满?不满什么?不满给守边将士吃好一点,还是不满送粮食救济北方鞑靼?”

刘卫民嘴角一阵不屑。

“爱不满不满,你们甭去管他们,也不用替本总管担忧,给你们,你们就放开肚子吃,放心大胆的吃!”

“不满……哼!老子还不满呢!”

童仲揆一脸苦笑,刘卫民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来,说道:“一恼火差点把正事儿忘了,一会让人去各边镇卫所,就说是老子说的,老子的儿子成了右翼三部济农,都他娘地给老子将眼睛擦亮些,不许烧山、焚烧草原,更不许出关攻打,旦有入关闹事的蒙人就给老子抓起来,送到老子跟前,老子来砍脑袋!”

童仲揆一惊,朱慈爝为鞑靼济农之事还未传入关内,哪里能想到有这样狗血的剧情。济农就是大汗之下小汗,地位尤为尊贵,一般是不可能给外人,就是黄金家族也要是根正苗红,明人更是不可能得到,可一想到眼前之人就不能以常理待之。

心惊又担忧。

童仲揆说道:“大帅,小帅成了鞑靼济农,朝廷上……是不是不妥啊?”

刘卫民一脸无所谓,爬上长城城头远眺,笑道:“不满?老子又不是他们的臣子,老子是万里江山的臣子,是神宗陛下的臣子,是光宗,是……是熹宗陛下的臣子!”

一想到大舅哥,心下就是一痛。

“老子……只对万里江山负责,只对大明朝负责,不对他们任何人负责!”

“万里草原,他们不需要,大明王朝需要,后世子孙需要!”

看着白蒙蒙的山川草原,看着北方一望无际耀眼雪白,想到朝廷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心下就是一阵恼怒冷哼。

“哼!”

“他们不满?老子还不满呢!”

“哼!”

“看老子回去后……”

“相公……”

没等刘卫民恼怒说出收拾一帮混蛋话语,朱徽妍带着四个裹了严严实实的娃娃爬上城头,一见媳妇开口,恼怒话语也说不下去了。

见朱徽妍上了城头,童仲揆忙上前一礼。

“公主殿下,城头较冷些……”

刘卫民一脸哀叹,上前一把抱着一个,抱起两个最为年幼娃娃,苦笑道:“如此之冷还上城头作甚?走走,吃了半个月的冷风,可不想再吃了!”

“阿爸,阿妈说若不过来看看,阿爸肯定要胡言胡语的。”裹着跟个粽子似的乌仁图雅小嘴一阵叭叭告状。

刘卫民又是一阵无奈苦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