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21章 一脚踏入深渊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21章 一脚踏入深渊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大概七点还有一章)

……

关外与关内不同,但凡是男丁基本上都会被编入旗丁,三十万女真人,极限可以抽调十余万男丁,为了防备刘卫山、刘卫海、毛文龙、小豆芽弧形压力,努尔哈赤就需要三万以上军卒,为了对鞑靼形成足够威慑,开原、铁岭为也要差不多保持一万军卒,事实上针对辽东的兵力与刘卫民所熟知的兵力差不多,还是五六万人马,唯一的区别,此时已经没有什么汉旗、蒙旗,全是女真满旗。

迁入的各部族时间不久,皇太极成了沈辽大管家,丢下烦人事情不管,对各部的不满也有些头疼,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说道:“各部族可否安置妥当,金卫可否发现不妥?”

提起又一件头疼之事,范文程也头疼无比,叹气道:“各处都有反抗打斗之事,闹事也就罢了,金卫抓人给些惩罚也就是了,主要是各贝勒门下之人,主子,是不是暂缓一缓,多与些各部适应些时间?”

皇太极眉头微皱,不悦道:“各部不管满意不满意,都要动上一动,你只需做好该做之事,剩下的爷去处理。”

范文程也只得无奈点头,强逼着各部离开族地,无论部族还是军中多有不满之语,如此情形下只能强硬举起屠刀,范文程也因此提议建起了一支与锦衣卫一般性质的金卫,抓捕不满之人。

八旗,所有臣服部族皆被纳入八旗名下,也就如同形成八个部落,而这八个部落名下有着无数村寨、旗丁,但是,除了被强行征服的部族被拆分并入各旗外,早先年跟随努尔哈赤起兵部族、村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保存着整体纳入八旗,强行迁入难免会有诸多怨言,为了稳妥些,趁着分配土地时,将各部打散,重新分配八旗旗丁就成了最好控制、稳固根基最佳法子。

军中将领军卒打乱,只要不打堆,不满也动摇不了根基,金卫再将不满的家伙抓起来,该关的关,该杀的杀,各坊牌楼上挂着头颅就是警示。

皇太极确实是个手腕极强之人,各旗人丁混杂交叉,每个村寨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八旗缩影,每个村寨设十个小佐领,每个小佐领领三十户,每三百户为一个村寨,不设牛录,只设大明朝里正。

一村寨十个小佐领,上三旗占五个佐领,余者归属其余五旗,每临征召,由里正传达政令,各小佐领抽调男丁,而牛录、甲喇、固山只理军不治民,如同唐朝之时府兵,如此也大大加强了沈阳对军、民的控制力度,努尔哈赤也第一时间对皇太极强力支持,皇太极也成了沈辽的大管家。

刘卫民见到皇太极对女真各部进行改制时,也是极为佩服,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毅力,各部一旦熟悉了后,任何一人,任何一将,哪怕旗主也休想升起任何异心,想造反都不可能,每一个村寨仅上三旗就占了半数,就是其余五旗都造反,最基础的村寨也只能与上三旗势均力敌而已,况且下五旗是不可能同时造反的。

对于一个势力来说,这种改制极大的凝聚了实力,可一开始时势必会有阵痛,而最大阻力还来自上层众多贝勒、贝子。

范文程不知道皇太极会如何解决上层带来的压力,但他知道自己身上还要再多几个脚印,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可恶明狗最是头顶长疮。

皇太极已经够得罪人了,也不愿再插手林丹汗信件之事,只是低头处理自己一摊烂事。

未迁各部入沈辽前,莽古尔泰领正蓝旗驻防海州城,防备辽东明军和侧翼驻防盖州城邢烈以及复州卫、金州卫、登莱军卒;莽古尔泰正蓝旗只能算是两军前沿军城,面对数万明军虎视,仅一个正蓝旗是不足以抵御的,后方的辽阳就成了皇太极的正白旗驻防重城。

与此同时,阿敏领镶蓝旗驻防凤凰城,防备平安道、咸镜道的毛文龙、刘卫海;岳托领镶红旗驻防开原,杜度领镶白旗驻防铁岭,两人一同虎视鞑靼左翼朵颜三卫,正黄、镶黄、镶红则留驻于沈阳,用以镇守四方,可随着小豆芽自北方不断攻掠,努尔哈赤不得不放岳托领镶红旗北上赫图阿拉驻防。

女真整族也就三四十万人,人丁主要集中在建州女真五部和海西女真四部,长白山女真三部与东海(野人)女真三部人丁最少,三四十万人极限军卒也只能抽出十万出头,但这也只是战时抽调,不可能始终维持,常备只能勉强维持三万左右,甚至更少一些,但刘卫民在四周不断增加兵力,不断骚扰,面对掌心雷、炸药包、会爆炸炸弹,以及射速更高、射程更远的火枪前,就算建州女真再如何勇武也很难占了便宜,也不得不维持更多兵力。

正如一句话语,打仗打的是金钱,是物资,是后勤,大明朝遭灾频繁,只要给吃的、给粮饷,想招募多少青壮都可以,明军死了一个,刘卫民就能用船只送去两个装备到牙齿军卒,他有这个财力,而努尔哈赤就无法做到,财力不足,面对强大压力,只有收缩战线避免处处交战。

战线收缩,男丁充足,只需在重城驻防一些可抵挡数日强攻军卒即可,身后拥有无数三百户村寨,可极短时间内出兵增援,也因此降低了常备军卒,减少了物资消耗。

收起的拳头,出击的时候才更加有力!

但是,刘卫民步步逼迫是事实,如今又要自西侧再次合围封锁,也让努尔哈赤最终咬牙决定与林丹汗合作,由多尔衮、多铎、图伦三人领镶黄旗北上铁岭、开原、科尔沁。

八月十五日,正值中秋节之时,努尔哈赤于宫中邀请硕色乌巴什,原左翼三万户的特命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内喀尔喀拉巴什希布、索诺木、莽果、**台吉,科尔沁奥巴台吉……大大小小几十个台吉宴饮,一日间被屠杀了个干干静静。

八月二十三日,岳托、杜度、多尔衮等人领镶红、镶白、镶黄三旗突然对朵颜三卫、科尔沁诸部动手,各投靠小部没能想到他们会突然动手,一日间斩杀数百大小头领,三万部族赶着二十几万头牛羊南下。

八月二十七日,努尔哈赤只带着数员大将与岳托、杜度、多尔衮、多铎、图伦等人汇合,一共三十个牛录增援林丹汗。

北地六月降雪,说也奇怪,已经临近了九月,该下雪之时,天气反而诡异的如同炎热的夏季,见此等天气,刘卫民也很是无可奈何。

幼军聚起了四个协,加上炮兵协、骑兵协、辎重兵和漕帮青壮,杂七杂八的近七万,这是刘卫民可以绝对指挥的动的军卒,大同军卒根本没在他的计算之中。

在幼军聚齐的那一刻,数万大军毫无征兆对右翼鞑靼发动了攻击,数万身着板甲头戴铁盔的火枪兵一字排开,马车拖拉着的几十个炮兵阵地一字排开,根本不需要惨烈厮杀,几乎就是遇神杀神横推,火枪兵、炮兵也就这么回事,就是幼军、净军骑也还是跟步兵差不多,并不愿意直接冲锋,若不打两轮枪都不会近身厮杀,反而猛如虎的千骑蒙骑尤为悍勇。

仅一日,鞑靼十几万老老少少牧骑就被撕的三叉两耳,漫山遍野跑的到处都是,只要能骑马的幼军全都奋力追杀,林丹汗带着万骑在崩溃的第一时间就脱离了战场,一路向东逃,五千明军骑只是向东追杀了不足百里就退回福化城,反而张邦国、猛如虎带着一千马车,连轰带炸一直杀到宁夏贺兰山才压着近两万俘虏返回,返回途中又四处劫掠各小部,甭管老弱全都成了俘虏,赶着无数牛羊回福化城。

一干败军逃入宣府之北的答鲁城时,卜失兔差点一刀抹了脖子,好不容易搜刮了右翼三部才整了十余万男女牧骑,结果一战下来,跟着逃出来的才有不足两万人,而就在此时,努尔哈赤领着不足一万建州三旗前来汇合了。

明军再次大胜,还未等追杀的明军返回呢,马林带着人亲自押运粮食跑了过来,见到无数牛羊,无数被看押着之人,就算从军武几十年的马林也傻眼了。

刘卫民将军卒全都交给了各协将勇和参谋们,自己与一些门下监小吏处理俘虏和辎重运输之事,马林看着账外一个头戴红色帽子的喇嘛有些奇怪,与守在门外的朱鼐镜说了句,不一会,入帐通报的朱鼐镜才向他点了点头,又走向绰尔济抱拳一礼。

“还请上师莫怪,昨夜大帅丑时还未休息,若非马总兵前来,小将也不敢轻易打扰大帅休息。”

绰尔济双手合什一礼,不平不淡唱了句佛号,这才说道:“麻烦了将军。”

“上师,请!”

朱鼐镜说着还伸手掀起帐帘,低头邀请绰尔济入内。

该感慨的也已经感慨过了,刚一脚踏入帐内,正见刘卫民自顾自“呼啦啦”洗着脸颊,看着一旁弓着身子手拿湿巾的妇人,绰尔济心下又是一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