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19章 越勒越紧的绳索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19章 越勒越紧的绳索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也幸好刘大驸马没在眼前,他可以骂自己儿子“小混蛋”,朱由检若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他能将人吊起来揍。

张嫣只是微笑不语,就在刚出了乾清宫时,张嫣脚步一顿,脸上也有了一丝冷意。

“检弟……知道刘驸马之言吗?”

“啊?”

朱由校一愣。

“皇嫂,什么话语,那混蛋说过不少话语,皇嫂指的是什么?”

朱由校一脸不解。

“水……边!”

张嫣转身盯着他的双眼,朱由检心下一慌,急声说道:“皇嫂,臣弟之前好像是听谁说过,臣弟也从未信过,根本就以为是妄言妄语……臣弟是问过钦天监的,也并未说是皇兄命里忌水之事,皇嫂你……你要相信臣弟啊!”

盯着他双眼许久……

“可……陛下落水了!”

“皇嫂,你信……要信了臣弟啊,臣弟发誓,臣弟真的不知晓会发生此等之事……”

“希望……希望……”

张嫣最终也没说出最后话语,朱由检心下愈发大恐,赌咒发誓许久才打消张嫣疑虑。

朱由校设计的是大型海船,吃水较深,西苑水塘触底也是有可能,操舟人员不熟悉海船,如此狭小之地张帆操作失误,这些都可以造成船只翻覆,但西苑不是数丈风浪的大海,作为吃水较深的海船来说,用了诸多压舱石后的海船,有着密水仓的大明专属设计海船,就算触底破了个大洞也很难短时间沉没,但桅杆断裂就不同了,恰恰就是这点疑点最是让人不解。

桅杆各有计算不同,但中间主桅大致都要有船体长差不多的高度,新型战舰长过百米,如此庞大战舰的桅杆无法做到如此高大主桅,也就增加到了七桅。

大明船桅与西洋人不同,西洋远洋大船通常需要用一根整体树木,而且这种高达四五十米的巨树需要的必须是硬木,必须是一体笔直树木,树木砍伐后需要沉入河流污泥中一年,然后一点点阴干,只有如此树木才不会干裂变形,仅一个桅杆就需要一年半时间。

大明朝人口众多,很少能寻找到如此巨木,但工匠们的技术远比西洋技术高超,会用一种特殊榫卯技术,用数支树木,或是更多进行拼接,而且拼接后几如一个完整树木,如此也要比西洋造船缩短了很多时间。

皇帝在家里所造船只虽只是五百料缩小海船,如此崭新船只,并不是使用十几年,或是经历过风浪摧残有过暗伤船只,如此新船船桅怎么就断裂了呢?

没人知道缘由,意外一出,东厂、锦衣卫、秘监就抓捕了百十人,从工匠至工部官员,但凡接触过船只之人全都抓了起来,挨个审问,尤其是接触过断裂桅杆的工匠。

昭狱中生生打死了七人,最后还是没能弄明白,为何新造的桅杆如此轻易断裂了,能够经受住数丈高海浪的桅杆怎么就断裂了呢?

已经八月了,就在八月初十太子册立前,皇帝下令此事到此为止,所参与船只之人全部发配大明岛,此事才算勉强给了定论。

太子册立在礼部主持下顺顺利利完成,孙承宗察觉了些建州贼异动不敢再待在京城,太子册立后,魏忠贤、朱由检也带着钱粮,与两万新入京城军卒一同前往宣府,主持宣府防贼示意,此次出兵童仲揆、戚国昌也终于可以为将领军前往宣府。

册立太子的第二日皇帝高烧不退,一群御医看守了一夜高烧才退下,而皇帝也几乎一夜消瘦了一圈一般,八十五团圆节日,皇帝高烧在起,甚至昏迷了数个时辰……

皇帝病重,军卒却不住北调,更加剧了鞑靼、沈阳的不安。

自建州五部吞了长白山三部后,女真就只剩下了三大部,即海西四部、建州八部、野人(东海)三部。野人女真有瓦尔喀、虎尔哈、渥集三部,瓦尔喀分两部分,建州之地叫完颜部,东海的一部野人女真就叫瓦尔喀,虎尔哈部占地最广,渥集部南北最为狭长,小豆芽占了兴凯湖、伯利截断建州贼北上,伯利以北之地基本上都被夺占,渥集整个部族、虎尔哈名下使犬部、使鹿部皆被夺占。

使犬部、使鹿部是很广泛说法,其下小部族村寨很多,因为伯利以北天气较冷,冬日通行基本上都用犬、鹿拖拉,喜欢用犬的就是使犬部,用驯鹿的是使鹿部,其中最北面使鹿部人丁最少,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趁冬放牧前往大明冰州之地的部族。

小豆芽刘忠国夺了兴凯湖、伯利后,征服了以北大片土地,除了临近鞑靼、建州之地的本部虎尔哈和夹在建州与兴凯湖之间的渥集部外,野人女真基本都被小豆芽夺了下来。

北方寒冷,生活之人也只是以狩猎为主,很难养活太多军卒,但土豆极为适合此处种植,再加上海运运输,小豆芽名下也养了近万军卒,拥有仆从奴隶两三万,小豆芽在北方的崛起甚至比刘卫山、刘卫海以及辽东山海关明军还要严重,已经严重威胁了建州八部的生死,努尔哈赤不得不将长白山三部、建州五部、西海四部女真全部迁入沈辽,但还是在赫图阿拉、马儿墩、古勒、界凡屯兵五千,并在鸦鹘关、抚顺各置部族万人,以此凭借险关抵挡。

大片土地放弃,虎尔哈一见建州女真大肆将部族后撤,天启五年初也俯首称臣,成为明军奴儿干都司名下右翼千户。

大片土地无人,野人女真各小部也开始南迁,尽管长白山三部、建州五部、海西四部南迁入沈辽,依然还有不少人不愿离开故土而藏入山岭,为了避免被南迁的更加野蛮的野人女真占了领地,无数人跑去咸镜道投诚,成为了刘卫海名下奴仆阿哈。

乘努尔哈赤迁离各部收缩之际,刘卫海领兵五千夺回辽东宽奠、大奠、永奠、新奠、长奠、孤山宽奠六堡。

沈辽以北,不管实质性,还是只是个名头,天启五年时已经成了小豆芽、刘卫海两人名下之土。

北线,小豆芽、刘卫海两人一南一北各屯兵五千虎视界凡城、赫图阿拉。

东线,刘卫海、毛文龙于宽奠六堡、镇江堡屯兵八千,时时虎视原辽东右卫凤凰城,

南线,刘卫山、山海关明军一左一右抵挡海州卫。

三线屯兵之数几乎与建州相当,除了时不时小打小闹,并未真正大规模拼死厮杀,双方好像都有意拖延,并不愿意急着拼死厮杀。

人倒霉,喝凉水都噎人,明军自外围一点点合拢,面对使用威力更强火铳后,武器落后的族人只能节节后退,曾经是他们四处骚扰明军,如今竟然反了过来,日益危机感深重的努尔哈赤病了,是被人生生气病了的。

李国助、李魁奇跪在地上不吭声,左面坐着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塔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阿济格、赖慕布、多尔衮、多铎、费扬果,右侧坐着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图伦、济尔哈朗、费扬武、瑙岱,穆尔哈齐的儿子萨哈廉、达尔察、务达海、汉岱、塔海以及一干格格额驸,所有人都低头不言语,看的努尔哈赤又是一阵郁闷憋屈。

刘卫民这只蝴蝶也不知怎么跑了这个时代的,原本该占了沈辽,该得了几十万汉民阿哈奴隶的他们,如今却啥都没得到,除了得了空无一人的肥沃土地,他们什么都未得到,都城也从赫图阿拉搬到了沈阳城,努尔哈赤的五位大臣也只剩下了老老实实待在京城的费英东,甚至刘卫民自己都不知道,俘虏了费英东反而救了他一命,反而让他一直活到了现在。

五大臣或许年纪与努尔哈赤相当,但五大臣却不是养子就是女婿,这与关外部族传统一般无二。

随着刘卫民一心打造刘家寨产业,专心做一个后勤主管,为刘卫山、刘卫海、小豆芽大量物资、装备后,不断骚扰侵入,金钱、物资就代表战力,明军死了一个就能再上两个,如同转动碾转的血肉磨盘,整个北方女真族地都无法安心狩猎、耕种,随着不满声、明军侵入,再加上明廷三十万军卒的流言传入,努尔哈赤愈发强迫所有名下女真诸部进入沈辽等地。

沈辽等地土地肥沃,养活三十万人没问题,可问题又来了,各部族族长并不愿意被打散重组,不愿与汉民一般耕种,为了加强自己的绝对权势,努尔哈赤也整了个与朝廷一般的六部,六部尚书要么是自己儿子,要么是自己女婿。

看着跪着的李国助、李魁奇,一干人没一个开口的,额头绑着白素布的努尔哈赤深深叹气一声,还是不得不看向一帮大大小小的儿子们。

“都说说吧,该死的明国商贾数倍讨要钱财,无铜、无铁,当如何造炮?”

……

见还是无人开口,努尔哈赤有些恼火,直接指向户部尚书兼正白旗旗主的皇太极。

“皇太极,你来说。”

皇太极无奈,只得起身一礼,说道:“明国商贾不见到金银不愿运送铜铁,不仅数倍售与我大金,所收购粮食也要压低数倍,阿玛,这么下去终究是不妥的,除非……除非击溃一部明军,逼迫明军与我大金讲和。”

听了这话语,努尔哈赤心下又是一阵气恼,指着代善怒哼一声。

“代善,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