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 第416章 镇国公与北地大总管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第416章 镇国公与北地大总管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2:05 来源:笔趣阁

一门内,一门外,一站着隔着房门泪流满面,一躺在床上眉头微皱盯着房顶……

纤手轻轻推动,房门轻响,呆滞的双眼微转,略带苍白僵硬面孔渐渐展开,伴随着微微粗重轻咳逐渐绽放,迷人灿烂令人恍惚……

“没事儿。”

“只是躺几日。”

“陛下……”

看着灿烂,张嫣突然有种想要永远逃离强烈冲动,不知该如何面对面前温和,看着微拍床铺枯瘦手掌,未语泪先流,默默坐在他手边,将微凉消瘦手掌细细握在手心。

“炅儿……还好吧?”

“嗯。臣妾觉得……炅儿还是应该多在育婴室待些时日。”张嫣轻轻说着。

感受着手心的温暖,朱由校细细看着娇媚不失中正姣美容颜,微微一笑。

“朕过些日……想立炅儿为太子,皇后以为如何?”

张嫣一愣,看着眼前苍白,良久……

“陛下还年轻,炅儿也很年幼,立炅儿太子……是不是早了些?”

朱由校头颅轻转,盯着屋顶,嘴角温和,好一会才微微点头。

“是早了些,可也不早,早立朝臣也心安。”

张嫣心有不安,看着咧嘴灿烂面孔又不忍拒绝,见他微微转头看向窗外,轻声说道:“朝臣们还在外面跪着,陛下是要召见吗?”

朱由校微微点头,说道:“嗯,让孙师、大伴、内阁阁臣进来吧,也省的朝臣们心有不安。”

张嫣微微点头,转头看向守在门口的师明,师明忙微弓着身体退出房门,不一会孙承宗、魏忠贤、魏广微、崔呈秀、亓诗教、王化贞、方从哲等一干臣子低着头默默走入内房。

“陛下。”

一干臣子跪地伏身。

“都起来吧,朕昨日受了风寒身体不适,诸位爱卿莫要太过担忧。”

张嫣、孙承宗、魏忠贤、方从哲等人不由一愣,见他们如此,朱由校微微叹气道:“大兄刚刚获得大胜,正值我大明朝与鞑靼国运之战时,朕偶感风寒让爱卿们担忧了。”

众人低头相视一眼,张嫣、孙承宗、魏忠贤、方从哲四人与皇帝一同在船上,四人不敢开口,崔呈秀见无人应答,犹豫叩首一礼。

“陛下偶感风寒,臣等愿我皇陛下早日康复、御牧天下。”

崔呈秀也不知该说什么,却也解了一干人尴尬,全都叩首礼拜,呼喊着“早日康健”,朱由校眼中却流露一丝哀意,手掌微微摆动轻摇。

“朕只是偶感风寒,诸位爱卿不必……担忧……咳咳……”

“咳咳……”

一阵难以喘息剧烈咳嗽,张嫣忙去端桌案上的甜梨汁水,端起时才发觉已经凉了,朱由校却摆手推掉,微微喘息了好一会才轻声说道:“大兄准备与鞑靼进行一场决战,是一场数十万人的决战。”

众人一惊。

“传朕之旨意,户部、兵部提前发放三月军饷,九边失一地者,上下主将者皆斩,百户失其堡,斩其千户,千户失其地,斩其总兵,不赦!”

朱由校抬头看向孙承宗,淡然道:“老师是殿前新军指挥使,是辽东经略使,宣府至山海辽东,若失一地,朕亦不饶老师!”

看着眼前苍白躺在床上的弟子一脸坚决,孙承宗心下震动,上前拜倒。

“臣若失其地,陛下可斩臣之头颅,只是……臣可否知晓刘驸马之事?”

朱由校一脸淡然,微微摇头,看向魏忠贤。

“司礼监制表。”

“镇国伯忠心事国,前有扬我明威于海外,今有镇寇于北地,功彪卓著,堪为我朝镇国良臣之表率。”

“朕代天牧守天下,遵祖替民守国之门,朕与镇国公虽情若兄弟,亦为君臣,臣有大功于国于民,朕亦不能视而不见,镇国伯当因功为镇国公,封国大明岛,代我大明世代镇守!”

“传朕之旨意,镇国公为北元、女真诸部总管,朕……允开府建牙,许仪同三司!”

“陛下……”

群臣大惊,“开府、建牙、仪同三司”几如帝王,权势甚至比太子还要重上三分,张嫣听着他话语,心下更觉不安,听到此处再也顾不得心下哀伤,刚要出口劝解,枯瘦的手掌却在她手背轻轻拍打了两下。

“诸位爱卿莫要再劝解了,朕之心意已决,大兄之功足以担得起此功,但凡为国为民者,朕亦不负之!”

朱由校向魏忠贤微微招了招手,魏忠贤膝行两步。

“大伴让司礼监、礼部准备下,下个月选良日良辰,朕要册立炅儿为我大明朝太子,所需之物一应准备妥当。”

众臣又是一愣,魏忠贤心下狂喜,忙重重叩首。

“陛下放心,老奴必将所需之物准备妥当。”

朱由校微微点头,盯着房顶稍许,微微摆了摆手。

“事关国运之战,朕希望朝廷能够专心事事,不帮忙也不要扯腿,若再有萨尔浒之事,朕绝……不饶恕!”

方从哲、孙承宗等人大惊,忙叩头应允,没人知道刘卫民究竟与皇帝说了何种话语,但得知数十万人厮杀,也不敢再多言。

随着皇帝闭眼摆手,就是张嫣也不得不为他细细掖好被子退出房门,一干大臣们却差点将眉头皱烂了,册立太子也就罢了,看着皇帝情形,一干大臣心下也很是不安,宁德驸马府里可还存着个大皇子呢,若真有个意外,万一刘大少……

没人愿意看到这一幕,对此时册封太子也无法开口拒绝,尽管这个“太子”是客巴巴、魏忠贤的“干外孙”。

一群人站在乾清宫门外,看着房门良久,方从哲心下叹气摇头,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会有这种意外,就是打死他也绝不会登上那艘该死的船只,先有“红丸”之事,如今又发生了这种意外,心下又暗自庆幸,幸好有东林党大佬孙承宗,有魏党大佬魏忠贤,又有皇后、信王跟着,要不然他都准备在墙头挂白绫了。

见他摇头叹息,孙承宗皱眉说道:“方侍中,刘驸马为北元鞑靼、女真诸部大总管,可开府、建牙、仪同三司,是否……有些不妥?”

魏忠贤眉头也跟着紧皱,他的“干外孙”都要成了太子,一旦皇帝有了意外就成了最高的那人,可若那位驸马爷雄踞北方……

方从哲眉头微抬看向魏忠贤,见他一脸忧色,淡然一笑,说道:“蒙元鞑靼草原千万里,自太祖始就为我大明朝大敌,至今也未能消弭此等灾祸,陛下以刘驸马为其地大总管,鞑靼、女真诸部又岂能甘愿俯首为臣?”

“一个整日在朝堂的刘镇国,一个被鞑靼、女真诸部拌住的刘驸马,陛下将两个摆在诸位面前,诸位会如何选择?”

魏忠贤一阵无语,细想下也确实是这般,不由转头看向孙承宗,若说刘大驸马为关外北地大总管,影响最大的不是他魏忠贤,反而是冷着脸的孙太傅。

一干人都是人精,况且方从哲话语也太过露骨了,谁若再不明白,头上顶着的就该是猪脑袋了,魏党一系相视也不再多言,孙承宗刚从翻船下来,也没法子开口反对,况且刘大驸马刚刚获得一场大胜,就是想寻理由也无法说服天下百姓。

众人沉默无奈,无论方从哲如何说,众人心下的担忧却无法就此消除。

皇帝落水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事情,朱徽妍却知道这件事情又会是如何的严重,心下悲戚,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慌,可看罢了信件后,不得不收起任何担忧,第一时间招来学堂兵科诸多教喻,闭门直到深夜才结束,以致仕老将李怀信、柴国柱领百名兵科半大娃娃组成参谋团,随同登莱幼军前军、中军两万入大同,同时给余丛升、刘卫山、刘卫海、小豆芽刘忠国去信,要他时刻注意建州贼动静。

兵科教喻基本上都是出自援辽将领,多是萨尔浒战败之将,但领军李怀信、柴国柱两位老将却不大相同,并不是刘卫民自昭狱大牢中捞出来的,但两位老将军同样是援辽明将,同为九边军将,援辽时被熊廷弼羞辱而不忿致仕居于京中,后被刘卫民不烦其扰担任兵科教喻。

一开始两人也只是敷衍应付,省的刘大驸马骚扰家人,教授一段时间后,反而喜欢上了兵科里的娃娃们,两人是明军重将,威望虽不如杜老太师、刘无敌,但却是大明朝仅存老将之首,两老头一入兵科,所有教喻全都矮了一辈,也就刘卫民敢与之横眉怒目,其余人等也只能低头挨训的份,堪为兵科国宝级之将。

朝臣们并不知道刘卫民送来信件的内容,朱徽妍却看了一遍,当李怀信、柴国柱两人听到竟然会爆发几十万人的厮杀,所有人也都严肃了起来,两位老将提出要亲自出关迎战鞑靼。

百十骑日夜前往登莱,与此同时,陈三严抽调漕帮万人青壮,尚未等到幼军前中两协,连夜拖拉着千门轻重火炮,拖拉着四千辆大小车马,喊着号子向西远去。

宁德驸马府没等朝廷下旨,共计出动四万幼军、八千骑,辎重青壮两万人,根本没人在意“镇国公”册封,没人在意“开府、建牙、仪同三司”之事,朱徽妍全身心准备各种物资,刘家寨钢铁炉子、枪炮作坊日夜不停,拖拉辎重物资的两万青壮可以不用配备火枪,但板甲、刀剑都要一应备齐,所有人都在低头做事,没人会在意影响了未来大明天空的虚名,所有人的目标就是一举击垮威胁了两三百年的大明朝仇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